 | |  | | 中国银行业即将全面开放应对市场竞争
--------------------------------------------------------------------------------
2006-12-08 22:38:50
中国银行业将于12月11日全面开放,应对市场竞争。花旗集团、汇丰控股有限公司和美洲银行等全球最大的数家银行为迎接这一天已斥资数十亿美元。
综合外电12月8日报道,中国银行业将于12月11日正式全面对外开放,这将是中国金融业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同时也是中国多数国有商业银行需认真思考的一个时刻。
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 PLC, 简称:汇丰控股)和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 BAC)等全球最大的数家银行已斥资数十亿美元,并投入了大量资源。
按照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时所签署的具体协议,中国于11日全面开放其银行业,这是迄今为止改革程度最为深远的一次,几乎可以与1986年史无前例的伦敦金融城“金融大改革”相提并论。到目前为止,中国金融市场在许多领域仍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但分析师认为,尽管全球大型银行可能急于、而且最终能涉足快速增长的中国金融服务市场、挖掘规模达人民币31.5万亿元的巨大个人与社会财富,但他们不太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在中国银行业中赢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光华管理学院金融教授Michael Pettis认为,对外资银行来说,通过内部增长实现市场拓展难之又难,而且他们面对的又是中国这样一个庞大且特殊的市场。
11日生效的新规定将允许外资银行从事人民币零售银行业务,理论上取消了所有经营上的地域和客户限制。此前外资银行只被允许在20个主要城市开展有限的此类服务。
为迎接这些变化,外资银行已收购了当地银行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股权,扩大了分支网络,并以富裕客户为目标积极推广私人和外币银行服务。截至6月底,有71家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共开设了183家分支机构。
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大部分外资银行业务集中于上海,外资银行业务总量的55%和分支机构数量的30%在上海。
截至2005年底,上海外资银行拥有的资产占当地银行业总资产的13%。但在全国范围内,他们的市场占有率总计不到2%。
Pettis指出,历史经验表明,外资银行的市场占有率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尽管他们整体资本基础更强、服务更好。在俄罗斯、巴西和美国等国家,市场开放并未导致大批客户从本地银行流向外资银行。他说,这种情况从未发生。
尽管如此,为应对外资竞争的冲击,一些本地银行已经改善了经营。
这些银行还引入国际银行为战略投资者,以引进资金和管理技术,加强风险控制并改善服务。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驻香港的银行业分析师颜湄之(May Yan)表示,本地银行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中资银行一直处于开放市场的压力之下,现在它们们获得更多的融资,运作方式也更加商业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