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弹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2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谢谢mai叔的提醒
风险控制!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衙门办公顺利, 己胜利回来又冲击汇市!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通银行:2007下半年汇市展望  【2007.06.22 08:50】
  转眼间已是北京的仲夏,近日的北京不见烈日炎炎,只是阴阴的天气,也不见雨水,正如这几日的汇市,温吞徘徊,无甚亮眼的突破,而回望07年上半年的汇市,却是如火如荼,跌宕起伏,

  2007年上半年的汇市,对美元来说,好像有点措手不及,一月份还在横扫汇市,兑多种货币创下高点,2月份的多空局势已然开始分化,延至3月份,美元则波澜不惊。伴随着投资者风险观念的转变,日本和欧洲股市节节攀升,资金流向开始发生变化,并越来越成为影响各国汇价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4月份美元形势急转而下,中东冲突升级、油价看涨、美元资产吸引力相对下降等,成为抑制美元走势的阴霾,美元失去了往日风采。5月份,因出台的一系列美国经济数据向好,消弱了美联储年内降息的预期,美元开始反戈一击,兑其他货币有了大幅度的上涨。进入6月份,美元则呈现区间振荡走势, 美元对欧洲货币继续区间走势而对日元缓慢爬升,美元对小货币对(澳元, 加元和纽元)中美元走弱。

  上半年汇市如此动荡,当然有诸多的因素,货币本身的个性,复杂的国际局势,高热的油价,一些国家经济动荡等等因素。

  首先体味一下美元的个性,很久以来,美元一直以强者的姿态存在,所以美元的的骄傲自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美元总是以君临天下的气势俯视一切,于是汇市中的美元,像一个被惯坏的孩子横冲直撞,无所顾忌。殊不知,高处不胜寒,随着美元赖以依存的美国经济发展趋于缓慢,美元的强势也渐渐有所消减,最近以来,美元对欧元、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汇率走软,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最为引人关注的市场动向。尽管美国政府近来强调它的强势美元政策没有改变,但事实表明,这一政策实际上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并且对世界外汇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为了应对,美国政府以及美联储也曾开出种种处方,希望美国经济能得以发展,如布什政府先前的减税政策,而美联储也在利率政策上面也是几多反复,这所有的举措,虽然使美国经济得以稳定,但要期待美国经济的真正复苏还需要假以时日。

  其次从基本面看,美联储历经两年17度加息之后,自06年6月29日起便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5.25%的水平,暂时停止了升息。而以欧央行为代表的非美阵营仍处于加息周期之中,甚至出现已经连续维持零利率政策长达五年之久的日本央行开始加息,显然给美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同时由于美国经济增长从第一季达到5.6%之后持续下滑,房地产市场下降速度尤其明显,直接导致市场开始预期美联储将在07年有可能开始进入降息循环。由此来看,美元07年初的抛售遭遇也是情理之中。

  从进入07年后公布的经济数据看,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普遍强于预期,这显示美国经济正在复苏,美国房地产行业的触底的迹象好像随时可见,这让人们不免对其开始有可能逐步回暖有所期待,同时对美国经济前景的良好愿望也开始抬头,因此美元的再次受到追捧也是情有所源。

  再次,从政治因素看,07年上半年国际政治风云突变,美国和伊朗的局势紧张,尤其是所造成的油价高企和美国经济不景气,已被市场当作最大的风险要素。自从伊朗与美国陷入核对峙以来,两国关系日益紧张,有关两国将爆发战争的传言更是越传越盛。然而不为外界所知的是,在两国虎视眈眈的同时,为了防止两国海军擦枪走火,美国和伊朗两国海军几乎保持每日对话接触。

  美国海军在海湾地区,举行了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最大规模舰队参加的大型军事演习。美国海军战舰在为期两周的演习过程中与伊朗海军保持“亲密接触”,以防发生任何意外事件。美国的步步紧逼,伊朗的毫不退让,造成现在一触即发的海湾局势,令汇市也是颇感压抑。

  在过去的6个月内,尽管美国经济增长减速,全球经济仍然能够旺盛增长,但因为房地产市场仍然是拖拽美国经济的主要因素,而美国以外市场的房产需求增长仍然保持强劲势头。从经济增长转换到外汇的最有力的渠道可能是通过利率转化。有关这个问题,可以看个实例:新西兰联邦储备银行2007年3月8日以及6月7日两次意外加息,其基准的官方现金利率调升至8.00%。新西兰元是世界主要交易币种中利率最高的一种,这次加息更加强了其高息地位,加息后的新西兰元汇率攀升至22年高点,而澳大利亚强劲的就业增长数据也激励澳元汇率涨至18年高点,澳大利亚央行行长斯蒂文斯近日的讲话表明:需要等一段时间才会考虑进一步加息,消弱了澳元的上行动力,但这波涨势已让拆入日元、买进澳元、新西兰元资产的投资人的回报又进一步提高。

  要提前解读下半年的汇市,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经济需求

  美联储上周三发布的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认为,2007年4月中旬至6月初,美国大部分地区经济继续温和增长,个别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前几个月,消费开支和商品零售额总体增加,一些地区的奢侈品销售情况好于低端商品;虽然汽油价格上涨,但旅游业仍保持健康发展;大部分地区的工厂生产增长,显示制造业情况比前几个月有所好转;住房市场继续疲软,但商用房地产市场继续增长。加之美国一些具体指标显示经济稳定和上升趋势良好,其中包括就业、工业订单等数据。特别是美国财政部上周二公布的5月联邦预算赤字为67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赤字429.1亿美元增长58%,但迄今截止9月30日的2007财政年度的前8个月累计赤字自上年同期的2,270亿美元降至1,484.5亿美元,降幅达35%,显示美国经济结构调节有效。

   美国贸易赤字及经常账赤字已近1万亿,曾经成为各主流媒体触目惊心的头条,引发贸易不平衡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单纯从美国债务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只有美元大幅贬值才能解决,但是在美国贸易赤字高企的同时,流入美国固定收益及政权的资本也是世界最多的。尽管2006年货币市场充斥着央行储备自美元转向欧元的说法,但是近期世界结算银行数据却显示亚洲及波斯湾央行等主要资本输出国仍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大份额。近期财政部资本流动数据显示823亿美元的资本流入足以弥补580亿的贸易赤字,只要资本流入高于贸易赤字,可以说美元贬值就缺乏实现的基础。

  欧洲央行委员奎登近期表示,从现在开始欧洲央行的利率政策将较以往更依赖经济数据的表现,尽管欧元区利率已升至4%,但仍不是限制性的水平止点,对投资或持续的经济活动并不构成阻碍,下半年将要作的是更多依赖经济数据表现调整;管理委员会未曾表示紧缩周期已结束,也没有指明肯定需要再加息,欧洲央行将逐月评估公布的经济数据,再决定利率取向;市场预计欧洲央行2007下半年还将加息一两次至4.5%,以在经济快速增长、劳工市场吃紧和信贷增长快速的情况下抑制通货膨胀压力。

  (二)利率前景

  欧央行的持续加息,日央行的象征性加息,新西兰央行的意外加息,澳洲央行的需要性加息,英央行的可能性加息,从当前对外汇市场影响最大的政策角度看,主要货币国和地区对货币政策预期基本一致的上升趋势中,美联储想来也不会逆势而行。

  首先美国货币政策的反转是长期准备与策略的结果,主旨在于引领全球利率水平方向与维持美元投资信心。近期美联储对未来货币政策取向的预期发生较大的逆转,未来稳定当前利率水平,甚至继续扩大加息需求成为新的市场关注。而从美国经济角度看,对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指标的质疑将面临有所向上修正的可能,尤其是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相当乐观,必将有利于美元利率继续向上调整,加息周期将继续。尤其是美国劳工部上周四公布的PPI指标表明美国通胀压力扩大。美国5月PPI上升0.9%,受能源价格走高的推动,而扣除食品与能源的核心PPI仅上升0.2%,5月整体PPI较去年同期上升4.1%,增幅为2006年6月以来的最高,但核心PPI较上年同期仅增长1.6%,这一温和增幅能让美联储决策者松口气,但未来压力难以减轻。在5月PPI分项指数中,能源价格上升4.1%,为6个月来的最大月度升幅,部分原因是汽油价格大涨10.2%,是自2006年11月以来的最大月度增幅。而近期美联储官员的讲话普遍集中在对通货膨胀的关注,一致认为未来美国通货膨胀压力将上升,因此,美联储加息预期逐渐显现,维持利率稳定是未来加息的一个重要铺垫,更何况其他货币加息预期扩大,美元利率将不甘落后于其他货币利率之下。

  (三)地缘政治

  有关伊朗核武器会晤在当天突然被伊朗单方面临时取消。据称这主要是受到了伊朗国内强硬派的阻挠。分析人士指出,伊朗临时取消与巴拉迪的会谈会对其不利,有可能使其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上失去部分支持。伊朗核问题的升级可能会导致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中断中东地区的石油供给,对此的担忧曾在过去一年里支撑了油价。

  除了中东局势外,其他地区一样的干戈四起。尼日利亚方面局势暂时平静,尼日利亚武装组织“尼日尔河三角洲解放运动”11日宣布,将把该组织劫持的11名外国人质移交给当地政府。同时要求政府满足该组织提出的要求,包括释放被拘捕的武装组织领导人、解除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的军事化管制、由壳牌石油公司提供环境污染的补偿金等等。该武装组织称如若要求得不到满足将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但是该国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原油日产量。

     现在市场等待美国库存数据指引方向。据路透社组织的滚动调查认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可能下降90万桶,而汽油库存增加190万桶。道琼斯一项调查的平均值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下降40万桶,汽油库存增长200万桶,馏分油库存增长150万桶,炼油厂开工率增长0.8个百分点。

  总而言之,从根本上看原油价格的走势,要看全球经济是否放缓,以及有没有实际上的供需紧张。现在看来,全球经济的长期走势没有改变,地缘政治只能是导致油价上下波动,但不会远离中枢。因此地缘政治引发的油价上升、经济动荡,从而导致汇市的振荡同样不会脱离中枢。

  下面我们针对几个主要货币对的走势进行一些分析和预测,我们从基本和技术两方面类解读:

  欧元/美元:

  欧洲央行周四公布的6月公报表示,欧央行将密切监控所有动向,以确保抑制影响物价稳定的风险。警告称欧元区仍有物价上行风险。欧央行表示将来肯定会采取坚决而及时的措施来确保中期内的物价稳定,欧元区的广义货币增长依然活跃,4月的M3货币供应年增10.4%,显示欧元区的流动性状况依然是充裕的,货币和信贷增长强劲,欧元区经济持续以可持续的速度增长具备条件。从美欧两者经济层面看的竞争与协调具有差别,经济模式与效率是不同结果的根本。而最为重要的是美国经济在一种主动调节和掌控主动之中,而欧洲经济则有较大的盲从与随从被动性。

  展望2007下半年,尽管利好欧元的因素居多,但欧元/美元的前景并非万里无云。欧元/美元的动力来自欧央行及美联储利率差的进一步缩窄,如果两国经济增长继续2006年的分歧,欧元将继续上扬,挑战今年上半年创造的高点1.3679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德国增值税率上升30%、法国大选及意大利的长期问题是潜在风险。中美关系的恶化可能威胁全球贸易账及资本账之间的平衡。与波动率较低的2006年相比,这四大宏观风险可能令2007年汇市波动加剧

  从技术面看,欧元现在也是处于一个上下两难的境地,在周线上,正处于前期压力线的破位回试状态,如果在未来能有效破位 ,向下能看到至少是下一个支撑位 1。3250, 如果回试确认继续向上 ,将有望再次见到前期高点---1。3679/81。

  英镑/美元:

  随着2007年来临,一系列的风险事件影响英镑,但大部分推动英镑走强的因素可能是暂时性的。首先,房价可能见顶,因为购买力的下降将令2006年这样非理性的需求减少。其次全球并购活动将可能到达顶峰而随之下滑,这将伤害英国股市以及英镑。另外尽管布朗可能轻易当选为下任首相,但其它党派可能力争目前工党成员所占的职位,政治的骚动将导致汇市的震荡。上半年英国央行加息以及美联储减息预期促使英镑/美元突破2.000关口,而07年下半年英镑中长线走势节奏将陷入震荡整理下落的走势节奏当中。

  从技术面看,英镑现在的走势相对强于欧元,但也处于前期支撑线的底部偏上区域,未来向上上试 的可能性较大,甚至可能会再次上测2。0130的新高。

  美元/日元:

  展望2007下半年,我们认为日本经济将受益于弱势日元,这将为日央行再次升息铺平道路,当然也提高了套息交易平仓以及外汇储备分散投资的风险。

  日元弱势状况维持越久,日本经济受到的激励越大,可能会促使日央行在2007年再次升息。在2月21日举行的金融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以8人赞成1人反对通过总裁福井俊彦的加息方案,决定从即日起将基准利率——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现行的0.25%提高到0.5%。

  日本政府和执政党仍认为“加息时期尚早”。预计今后,执政党与日本央行的关系会更加紧张。但无庸置疑的是,日本央行实施加息并不能阻止投资者借入日元,转向日本以外的利率高的债券投资 。日本国内进一步加息,则可能引发国外投资家对日本国债的兴趣。

  一旦市场开始认真考虑日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套息交易平仓的速度预计将加快。目前套息交易者仍有安全感,因为日本利率仍处低位,如果日本政府默许日央行紧缩货币政策,套息交易平仓的可能便会大增。

     日本财政省前任货币政策负责人神原英资 近日表示,日本央行必须很快升息,因为日元跌势已经导致套利交易暗含“危险的”泡沫。

  随着投资者从日本借贷并投资于海外利率较高的资产,日元兑欧元正交易于历史低点附近,兑美元处于四年半最低价位。日本央行上周第五次维持利率在0.5%(是主要工业国中最低),并透露升息进程将是缓慢的。

  对此,以“日元先生”为投资者熟知的神原英姿说:“日本利率处于荒谬的低点,并且引发了套利泡沫,这是相当危险的。”他之所以有“日元先生”的称号是因为,在1997-1999年担任财务省官员期间有能力影响外汇市场。

  神原英姿表示,日本央行今年必须上调利率75个基点,到1.25%。

  七大工业国政策决策人士一直呼吁投资者,正视日本在七年通缩后,经济正在加大复苏力度的事实。欧洲官员的呼吁则 更进一步,警告交易商不要单边押注日元。

  日元在过去几个月的弱势将在2007年为日本经济提供重要支持。经济增长和雇员工资会有改善,可能为日央行再次升息铺平道路,同时也会刺激套息交易平仓以及储备分散。不过美元/日元的命运主要取决于美联储在利率上的立场。如果美国开始了一轮新的货币政策周期,美元/日元将做出更大规模和更持久的反应。

  从技术面看,美圆/日元从月线图上走势凌厉,很有可能于近期上试

  2002年12月的高点---125。75 附近。

  美元/加元:

  加拿大央行连续7次加息后在5月停止加息步伐,通胀自此受到控制。通胀年率回落到央行制定的2.0%目标水平。尽管央行计算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扬到2003年5月以来高位,但实际该指数仅为2.3%,只是轻微高于目标水平。因此未来的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未来几个月的经济增长数据,而不是通胀数据。

  美加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将决定美元/加元2007年的基本走向,如果美国经济继续走弱,加拿大可能会因为来自美国的需求减少而受到拖累。另外加拿大经济仍然将受到一些固有问题的影响,例如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消费者支出。房屋市场及制造业的表现也将影响加元走势。最后原油以及商品价格将一如既往地受到市场的密切关注。预计下半年美元/加元继续上扬,但走势可能相当震荡。

      澳元/美元:

  利率仍是澳元走势主要讨论的话题之一,任何改变将可能改变汇率走势。收益率差缩窄将打压澳元进一步上行,可能由此引发澳元兑瑞郎和日元套息交易结利。澳洲通胀水平仍在央行目标区间内;澳大利亚第一季度PPI终值季比持平;澳大利亚3月季调后新车销售月率增 1.0%,2月持平;澳大利亚低失业率状况将持续几年;澳大利亚3月就业人数增10500;澳洲2月房屋所有者融资季调后月率+0.3%,预期+ 0.4%;澳大利亚3月服务业表现指数为50.6前月为54.5;澳大利亚2月季调后零售销售月增0.9%;澳大利亚2月失业率季调后4.6%,持平预期;澳大利亚2月商业信心指数增至12,1月为6;澳大利亚06年4 季度政府最终消费支出下降0.5%;澳1月贸易赤字预计将下降至11亿澳元。首先,上面的低失业率以及贸易压力等因素的数据表现和背景分析得出的结论相互印证,这给澳大利亚经济稳定提供了利好支持;其次,其他的数据表现的也使澳大利亚经济稳定增长;第三,提到的几个指标的没有任何明显的不良表现。从以上数据的简要分析上看,澳大利亚的利率比较适中。

  6月14日澳大利亚央行行长斯蒂文斯的讲话表明,央行需要等一段时间才会考虑进一步加息,从而造成澳元走势的减弱,如果接下来的央行依然保持先前的强硬态度的话,那澳元有可能展开中长线涨势。

  纽元/美元:

  由于新西兰维持高利率,投机者在第四季度的套息交易增加。由于日本央行并不急于加息,而纽储行有一次的意外加息,由于套息交易仍受追宠,纽元在短期内看来仍有上升的潜力。而且目前新西兰7.25%的利率,在全球来说依然是最高利率的国家之一,因此将会增加纽元走强的基本面因素。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纽元汇率越强劲,对于改善通胀压力越有帮助,但同时对整体经济的冲击影响就越严重。总体来看,我们预计纽元/美元2007年的走势也许会出现更多的不稳定,上半年汇价有可能会走强,但若纽储行开始谈论减息的可能性,下半年的汇价应该会走弱。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谨慎确定我国外汇投资方向选择  【2007.06.22 07:53】     作者:谭雅玲


  近期国内外金融市场与经济环境集中于对数据的敏感反应,无论汇率、股票、石油和黄金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包括与价格指标相呼应的利率水平也在呈现上升趋势扩大局面。我国最新发布的经济数据也一改与国际趋势逆向运行的特色,尤其是通货膨胀指标出现大幅度的快速上涨。这些现象背后有很多值得思考之处。

  美国财政部日前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4月份我国减持58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为一年多来首次出现净减持的状况,目前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为4140亿美元,是美国国债的主要海外持有人之一,占所有美国可流通国债总额的10%,这一新动向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在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不确定之中,我国金融改革动向对当前美国投资市场十分重要,美国对有关美元资产和机制引起的变化十分敏感。英国2007年4月也减持了124亿美元的美债,这可能是全球投资者对美国国债兴趣发生转折的一个苗头,美国财政部已经开始针对这一问题采取对应措施,其中包括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基米特访问莫斯科和北京,游说俄中两国继续投资美国国债市场,并计划到日本、韩国以及中东进行类似的访问,扩大美国投资机会。在当前不确定的趋势中,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一方面我国会不会大量抛售美元资产,转而买其他货币资产,这将直接影响美元汇率价格与投资组合;另一方面是我国会不会减持低收益的美国国债,转而购买高收益的其他美元资产,从而影响到美国国债的价格和收益率。

  近几周美元兑主要货币达到相对高水平,带动美国长期公债收益率上涨,公债收益率曲线迅速摆脱倒挂局面,长债收益率高于短债收益率的程度为一年以来最深。美国长期国债自4月份以来已经上升60个点,预计2007年年底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可能较两年期公债高出20-25个基点,收益率曲线将会恢复常态,长债收益率高于短债收益率的态势将反转再现。主要美联储从降息预期转为维持利率稳定甚至加息预期是一个主要因素,背后的战略动向在于美国吸纳资本的需求,美国金融战略在乎的问题是资本流入数量与规模。从美国财政部并没有将我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的角度看,美国投资在乎的数量因素是自身的金融支持。而各国央行展开的多元化进程将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这将对美国国债市场带来一定影响。虽然美国最新4月份资本流入数量达到1118亿美元,但当前美国债市长短期收益率倒挂局面的扭转,主要是利率收益率形成的拉动效应,并验证美国正处在外部利率上行扩大中,美联储不会轻易放弃加息周期和步骤。美元利率对美元资产投资信心的支持十分重要,并卓有成效。

  应该承认,当前国际金融局面相当复杂,并十分浑浊,利率与价格和经济环境连接中的战略与策略组合并非单一,而是有深刻和长远的筹划,需要谨慎对应,美元利率上升转为较为确定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外部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包括其他货币利率水平高于美元,以及一些国家应对风险的储备、投资策略调整迹象。


 在我国外汇投资组合与外部战略组合的交融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经济金融竞争扩大中的金融风险预期和金融危机可能,从而谨慎确定我国的外汇投资方向选择。一方面需要关注我国外汇投资选择的方向与安全问题。我国在酝酿之中的外汇投资公司日前决定投资美国黑石集团30亿美元9.7%的股权。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度上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增加达到60个基点左右。美国一些资产组合经理和分析师认为,这将提高企业包括黑石集团的融资成本,黑石集团可能受此影响调低原定的指导价区间,下调幅度可能为2%-6%。另外,美国两位参议员提出议案,对上市私人股本公司的征税可能大幅提高。这一提案也可能迫使黑石下调其IPO指导价区间。如果分析师的预测实现,则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对黑石股权的收购价也将下降,收购的代价最低可能为28.2亿美元。我国投资黑石集团需要关注国际投机特点与趋势,防范安全收益是重要基点。
发表于 2007-6-2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mai叔早,先顶一个
艺无止境,知足常乐
发表于 2007-6-22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i 于 2007-6-22 07:52 发表
加元或借7月升息势击退美军,否则美元反弹将成势!  

没有可能啦,需知市场都是走在前面的,
不加,就跌死它.
加也在估计之内,加完也是一跌.
你迷,或者不迷路,路就在那里,不屈不饶!
发表于 2007-6-22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i 于 2007-6-22 07:18 发表
又挂中一单,今天有公务,中午后赶回来,在1.07之下补回,
06/22/2007  00440  買入 CAD 53,338.50 @1.07450   沽售 USD 49,640.30    +357.93

坦白点讲,1.0700都未必中,自己挂在1.0705.
阴唔阴点呢,我问自己.
你迷,或者不迷路,路就在那里,不屈不饶!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挂中补回滚动单!  
06/22/2007  00441  買入 USD 60,000.00 @1.23630   沽售 CHF 74,178.00    0.00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谭雅玲:经济稀少政策价格较量凸显  【2007.06.22 13:51】

  本周外汇市场继续呈现美元自主调整态势,美元相对稳定反弹十分明显。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稳定在1.34美元之后,继续上行到1.33美元;美元兑日元汇率则稳定在123日元水平;美元兑英镑为下降趋势,英镑上升到1.99美元,有继续冲刺2美元的机会;美元兑瑞郎汇率为上升趋势,价格水平在1.24瑞郎;美元兑加元汇率维持1.06加元的观望;美元兑新西兰元达到23年低点,新元在利率和经济作用,尤其是在利率拉动下,汇率水平达到0.7640新元;其他货币随从调整,亚洲货币面临比较复杂的外部局面,汇率水平波折不定。

  外汇市场当前表现处于周期复杂阶段,一方面是美元自身价格把握阶段性的意志,美元分阶段或有步骤的贬值面对美股上涨调整阶段,美元反弹使市场投资组合难有明确的方向判断;另一方面是美国国债市场收益率水平的变化,使得美元利率前景逆转性突出,逐渐有可能并将进一步明确的美联储加息将影响美元货币节奏或时机的调整与把握。因此,当前外汇市场价格表现有所超出经济基本面,并且连接利率前景的关注,市场价格基本方向的错综复杂使美元汇率单一方向的上升和下行已经转变为不同货币、不同方向的上下差别运行,投资和投机的短线获利成为影响市场价格波折的主要因素。

  1、 美元主动调整的趋势主导市场盘整。一周来,主要货币国家和地区经济数据的稀少,

  使得货币政策预期空间明显扩大,不仅主要货币利率上升趋势进一步扩大,而且市场集中关注的美联储利率动向逐渐出现进一步加息的可能。因为当前美国经济与政策层面关注的通货膨胀预期依然处于上升空间,并继续超出美联储通货膨胀指标控制之上,无论从美联储官员的言论预期,或从市场指标的评述看,美元未来进一步加息势在必行,一方面经济增长指标实际水平与数据变化指标可以支持美元利率上升,另一方面美国通货膨胀指标更需要以防范、前瞻性战略实施预警性调控;尤其是美国面对内部用油高峰以及夏季自然灾害的冲击,甚至包括石油生产国动荡不定的政治和社会局面,石油价格在当前69美元高点之后的再涨将不可避免,美国通货膨胀自然难以逃脱继续上涨的压力。而相对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两项指标而言,美联储以及经济环境本身,似乎控制通货膨胀比经济增长更为艰难,通货膨胀是美联储甚至包括经济增长必然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美国经济韧性和活力十分突出,但是如果通货膨胀指标和环境急剧恶化,美国经济良好的增长以及环境因素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包括目前已经缓解,但并不能掉以轻心的房地产问题,都将因通货膨胀而受到更大的冲击。因此,美联储调控通货膨胀以及防范通货膨胀是利率上升的必然或必要选择。此外,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的上升,一方面来自市场本身面对国家战略政策调整面临的压力,包括美国国债市场购买状况与抛售前景的关注,这种利率组合的变化已经并非市场本身的需要,更大程度上来自国家战略与策略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美国内部投资与市场价格本身的状况,股市价格上涨与消费稳定连接,但是经济结构之中的缺失明显存在,美国以市场利率调节政策需求,引导利率预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连接股市风险化解。由此可以看出,将近两年的美国经济、汇率和利率的争论与迷失,其实是美国政策策略调节的结果,目前美国处于全面主动掌控市场调整优势之中。

  2、 利率趋势引导的差别短期获利集中。当前外汇市场由于货币利率之间差别性敏感并

  且突出,而主要货币利率的趋势依然形成缺口,进而投资投机短线依然以利率炒作作为投资或投机选择首要需求。一周来,日元借助低利率水平形成的组合效应依然突出,进而日元兑英镑、瑞郎或欧元等欧洲货币出现进一步扩大贬值态势。其中美元兑日元维持在4年半高点123日元附近,欧元兑日元则创出166日元的纪录高点,澳元兑日元则在纪录高点104.50日元附近,英镑兑日元在高点245.20日元附近徘徊。由于日本长期实行零利率,为了追逐利差收益,国际投资者纷纷借入日元购买那些以其他币种计价的高收益资产,以从中获利。据估计,日元利差交易的规模可能高达数千亿美元。日本的零利率和低利率政策使得廉价的日元大量涌入全球市场,买入高息债券或者进入股市,不仅推高各国流动性水平,而且导致价格连接范围扩大,石油与黄金与金融紧密跟踪。根据世界清算银行的外汇市场年报显示,2005-2006年全球流动性资金非常充裕,主要因素就是货币之间利差导致的套利行为。面对全球流动性过剩,利差运作空间的宽泛是形成汇率价格超出预期和脱离经济现实的主要因素。日本经济稳定上升,日元汇率却持续走低,其中的奥妙是日元从被动贬值变为主动贬值,经济依托已经从价格转向策略。

     3、 政策机制争论的设计压力目标突出。在外汇市场上本周还有一个焦点就是IMF推出

  的汇率改革方案,其不仅引起国际矛盾扩大和复杂,并且具有明显强加于人的美国色彩,并对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货币汇率具有影响。本周一IMF发布了新的外汇政策指导政策,按照新的规章IMF无须证明一国是否有故意操纵汇率以谋取出口优势,只要其政策造成了基本汇率失调或经常帐户长期巨额赤字或盈余的后果,就可以认定其操纵货币。IMF采取这种对策的主旨是试图均衡全球经济发展,从自身职责或作用扩大影响,但是同时或许并非是IMF本身意志的体现,或有更为强烈的美国色彩与意志。作为一个国际性金融机构其应该综合成员国的各个角度实施协调,而不能倾斜性依赖发达国家,而作为弱势市场经济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的经济模式已经明显来自或受制发达国家的模型,发展国家的经济金融利益有时并非主动需求,而是被动应对,这点需要清楚的看到。同时强调货币国对第三方的影响,给予发展中国家更为不公平。发达国家均为自由货币和主导货币,发展中国家多为非自由货币或顺从货币,第三方利益明显倾斜在发达国家。一方面美国国会近期一直在施加压力,力图将我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之中,但是美国财政部并没有这样做,其中美国经济利益的考虑是根本,因为汇率操纵国本身的伤害在于美国,而非中国,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手段。然而美国对于我国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和战略意图并没有结束,进而采取了与国际机构联手的干预对策。因此,IMF对策在一定意义上是美国意志与需求的体现,而回顾1995年、1999年拉美金融危机的美国态度与IMF态度,一致性援助中的主导十分清晰,美国政治、经济、贸易和投资利益需求拉美的后院安全问题,是主导美国和IMF行为的本质。再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美国与IMF的援助态度与对拉美国家援助截然相反,利益驱动的主导更加明确,美国隔岸观火,IMF有条件的援助方案是美国的药方,还是IMF的药方难以区分。因此,当前IMF发布新的外汇政策指导方针的时间和条件与美国汇率操纵国的设计和喧嚣是不谋而合,其主旨与主导不言而喻。而IMF的这种调整是美国利益的需要,并非国际公平与对等,并严重超出国际规则与原则,不是公平合理对应,而是霸权意志需求。

  虽然IMF作为一个权威的多边机构不会也不应带来国家利益和政策倾斜特色,但是在当今全球失衡严重的前提下,要以经常帐户赤字或盈余来界定新汇率制度的操作,似乎有所脱离现实,或根本难以实现这一制度的主旨。一方面全球不均衡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这一话题或问题由来已久,为何现在再度提出并改革制度原则?另一方面是能否解决问题,我个人认为将会激化矛盾。而对于我国而言,面对的国际压力或许从单个国家转向国际舆论的普遍压力,是一种有针对性的策略和策划,但是这种压力的化解或应对结果在于自身理智或理性的把握,我国需要冷静顶住压力,按照自己时间表改革前行。IMF在处理这种问题时忽视了全球不均衡的最大差异与背景,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经验、经历、经过的不同,以及两者经济实力、金融规模、市场影响、收益效率以及体制观念的巨大不同,甚至是巨大的差距。在这样一种不对等的条件下,讨论汇率问题能解决吗?谁是主体,以谁为主,全球化是将各个经济体密切连接在一起,但是各个经济体的实力与规模存有巨大差异,收益与风险也截然不同,主动、主导与被动、协从十分清楚,谁承担主导责任或具有主要责任十分清晰,IMF不能脱离现实设计改革方案。回想IMF改革已经预期甚至设计很多年,最近的时间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就一直讨论其改革问题,但一直有声无希。相对于我国,我国市场改革的效率需要引起重视,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产品、手段、收益是我们应对的最好方式。但从经验看,IMF对策脱离实际,并不公平,对我国难有实质影响,国家主权下的改革依然循序渐进。但是我国人民币受到压力扩大,上升投机与惯性上升,并不利于世界和我国稳定发展。

  预计短期美元依然有上升的空间,美元兑欧元汇率将有走向1.32-1.31美元可能,上涨动力暂时调整,也有未来上涨新高的可能;美元兑日元汇率将会有可能进一步走向124日元,未来日元贬值底线将在125-128日元;美元对英镑汇率将会有向下走到2美元可能,瞬间维持之后在1.98美元左右;美元兑瑞郎汇率有上升可能,其他货币继续随从盘整,美元不同涨跌继续。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欧糸发力了!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23 03:16 , Processed in 0.0543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