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弹簧

评论10191

cciLv.10 发表于 2008-8-11 15:32 | 查看全部
https://www.y2cn.com
原帖由 花木兰1 于 2008-8-11 15:29 发表

只要不持有中国银行,还不至于死的.

老大泥沙俱下啊 没有任何一个股能抗住暴跌

请欣赏茅台的结局~!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cciLv.10 发表于 2008-8-11 15:35 | 查看全部
冠农股份已经倒台 下一个就是茅台!~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king763Lv.8 发表于 2008-8-11 17:29 | 查看全部
我的心在等待 在等待~~~~
谋  而动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8-11 22:52 | 查看全部
多谢各位光临指导 !  
股市破了2500,的确大势己失, 在用口不用手的形势下,大市不怕政策而強行破位下行,己显信心很足 (坚决打下去), 我敢买也有我原因,当然我非一定对,(错的机会也许大过对),但股市不是孖展 (没付息之压力), 我对目前股市在奥运中大幅反外围势而下是一种政治的较量,中国政府是否己无力回击,我看是等<打蛇>要打七寸位! (只是我不知那天动手, 但一旦回击必然是毁灭式的回击,我怕失机会追不上),
97香港股市的经历己明确让世人知,党是会还手的,不可能因股市一环而断链影响全局,
奥运才开两天,却迎来这两天见面礼,太迫人太甚了! 我不信党不还手!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老鱼翁Lv.2 发表于 2008-8-11 23:09 | 查看全部
原帖由 mai 于 2008-8-11 22:52 发表
多谢各位光临指导 !  
股市破了2500,的确大势己失, 在用口不用手的形势下,大市不怕政策而強行破位下行,己显信心很足 (坚决打下去), 我敢买也有我原因,当然我非一定对,(错的机会也许大过对),但股市不是孖展 (没 ...

话说得很矛盾,一边说股市破了2500,的确大势己失,另一边又说相信X会还手。老大是不是被股市折腾晕了?其实还不还手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到时机的随便出手,未必能起到作用,只会造成更大的恐慌。强弩刚射出的箭有几个人能接住,没接住反而会被弩的威力震慑住再也不敢接了,有经验的人都是在强弩之末不能穿鲁槁的时候,手到擒来这才是高明的手段。

[ 本帖最后由 老鱼翁 于 2008-8-11 23:10 编辑 ]
独钓寒江雪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8-11 23:15 | 查看全部
我目前入市的钱全是t+0的运作,  (赢了见下来再买的行动)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8-11 23:18 | 查看全部
如今天3.13买了包纲,在3.28左右 (3.33) 我会撤出,
6.72-6.71买的深圳机场,我见7.3左右也平!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8-11 23:48 | 查看全部




时间:2008年08月11日 08:27:15 中财网  
  嘉宾: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 杨再平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国银行业也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巨变。今天,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做客,客观理性地回顾了中国银行业三十年的成长历程,同时冷静分析了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认为,中国银行业曾经有过风险积聚的高危阶段,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中国银行业通过背水一战,成功推进股份制改革,现在总体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稳健安全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
  ◎ 改革:高危困境下的"背水一战"
  记者:回顾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曾几何时,中国银行业风险积聚,国际舆论对其有很多负面的评价。您对这一阶段有没有印象?
  杨再平:当然有,而且印象深刻。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舆论或者国际评论连篇累牍说中国银行业技术上已经"破产"。最早是1997年美国的《新闻周刊》。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还说,照当时的不良贷款和资本金状况,"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应该破产三次了。"该杂志1998年的一篇文章还配漫画说中国的银行是"亚洲最坏的银行"。有"乌鸦嘴"之称的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其《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也曾预测:中国发生危机的一种可能形式是出现大规模银行倒闭。还有一些评级公司也有类似评论,比如标准普尔2003年还在说中国的银行要把不良贷款解决是不可能的。
  记者:当时我们自己的统计情况是怎样的?国家为化解银行业积聚的高风险投入了多少资金?
  杨再平:有关领导在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曾提到:至当年6月底,4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达10020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5.6%。其中,逾期贷款5590亿元,占14.3%;呆滞贷款3760亿元,占9.6%;呆账贷款670亿元,占1.7%。账面呆账贷款比例虽然不到2%,但由于呆滞贷款中有许多贷款实际已收不回,因此,实际呆账贷款比例要比账面统计高得多。
  还有数据显示:至1997年9月底,全国城市信用社3914家,有310家信用社已出现资不抵债,约占信用社总数的7.9%。至1997年6月底,全国49532个农村信用社,呆滞、呆账贷款超过30%的信用社有18634家,占总数的37.6%;其中资不抵债和支付有不同程度困难的信用社有9731个,占总数的19.6%。
  当时中国银行业被人形容为"中国经济埋下的一颗定时炸弹"。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情形确实很危险。为了化解这样高的风险,国家是花了大价钱的。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种国债为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1999年,国家相继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近1.4万亿元的不良贷款;2004年1月,国务院决定将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分别注入到中国银行和建行,支持其股改;2004年中国银行、建设银行(601939)和交通银行(601328)分别剥离和核销不良贷款2544亿元、1289亿元、529亿元,合计4363亿元;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工行股改方案,决定通过运用外汇储备150亿美元补充资本金,使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6%,并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使资本充足率超过8%。人民银行还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用于工商银行(601398)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剥离。同时,保留财政部原在工行的资本金1240亿元,从而使工行核心资本达2480亿元。
  记者:在某种意义上,这一段高危情形是不是也促使中国银行业背水一战,加大了新时期的改革力度?
  杨再平:是的,改革往往是危机逼出来。本世纪一开始,党中央、国务院便作出重大决策,加大银行业改革力度。银行业改革新的征程,可以说是"御驾亲征"。2004年3月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42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的有关工作,提出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决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两家试点银行改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表示:"这次改革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同年12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研究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问题,要求进一步搞好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中国银监会则于2004年3月发布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提出两家试点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总目标是:紧紧抓住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绩效这几个中心环节,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两家试点银行改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求两家试点银行通过改革,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国际通行的财务指标方面,应达到并保持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中等以上的水平,就是著名的"十项要求、七项指标"。
   ◎ 开放:稳健地"引进来、走出去"有利于金融安全
  记者:中国银行业开放的力度是否也在这之后开始加大?
  杨再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尤其是过渡期结束后,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07年底,在华外资银行总资产1715亿美元。与此同时,开放的水平和质量也在提升。这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颁布为标志。该条例及细则旨在兑现世贸组织承诺与保护国内银行业及防范银行风险上寻求一种新的平衡。比如,《条例》强调外资法人银行导向政策,就是要求外资银行在中国以国内法人银行方式存在,在准入程度、监管标准上尽量与中资银行一致。
  在"引进来"的同时,中资银行"走出去"也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07年底,我国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60家分支机构,海外机构的资产总额约2674亿美元。中资银行在海外分支机构总资产远大于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基本维持着双向、健康的对外开放态势。
  记者:不少人担心对外开放会影响国家金融安全,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杨再平:有学者运用多元logist模型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本国银行体系危机发生可能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50个国家外资银行实际进入程度、宏观经济和金融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外资银行进入数量的增加有助于增强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结论。另有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效率提高和稳定性增强都与外资银行进入的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还有学者研究证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影响本国银行体系的可竞争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外资银行进入数量的增加,其对本国银行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潜在进入者带来的竞争压力的增强,而竞争通过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和强化监管等市场功能的实现将有助于增强一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一个简单的哲理:只有通过对外开放,才能增强本国银行的国际生存和发展能力、国际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才能在不可避免的全球化大趋势下保持本国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和安全性。伴随对外开放,本国银行与国际领先银行的生存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直到能够与国际同行比肩而立,才能够说我们的银行业更安全、更稳健。和体育竞赛一样,老不和国际强手去拼打,怎么提高自己的水平呢?
  记者:您说"稳健的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之间是良性互动的",那么,怎样的对外开放才是稳健的?
  杨再平:简单地说,就是"以我为主、循序渐进、安全可控"。就我国银行业开放而言,主要体现在"五项原则"和"五个标准"上。五项原则:第一,保持国家对大型银行的绝对控股;第二,按市场原则自愿互利合作;第三,着重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公司治理结构;第四,投资入股中资银行应在银行经营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第五,坚持严格的资格审查,跟踪和评估实际效果。五个标准:投资占股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最短股权持有期三年以上;必须要派出董事,参与董事会的管理工作和决策工作;战略投资者必须要有丰富的银行业管理背景;有商业银行背景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只能投资不多于两家的商业银行。
  记者: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这也是当前引发争议的一个热点问题。您认为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给国有股东以及银行自身带来了哪些收益?
  杨再平:据初步统计,四家银行改革之初,国家注资共6666.2亿元人民币,以2007年12月底股价计算,国有股权总市值达43733.9亿元人民币,比注资增长了6.6倍;是改革时国家花费的财务重组成本11791.2亿元的3.7倍,说明改革收益数倍于改革成本。
  此外,自2004年股改到2007年底,国有股东分红总额达1833.9亿元人民币,总回报率达27.5%,按2.5年计算,年均回报率为11%。通过增值及分红,国有股权价值比改革之初增长了约7倍,远远高于境外战略投资者收益(以上国有股东包括财政部、汇金公司、社保基金及中建投)。据建行统计,大体上建行每赚10元,国家得到的收益是8.5元,按去年末股价计算,国有股权益比四年前注资时增加5.25倍。
  至于四大行,简要归纳一下,他们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在几个方面有所收获:一是从法理上切断了财政补贴救助,促使改制上市后的银行在新机制下"背水一战";二是提升了盈利能力;三是完善了公司治理;四是促进了经营理念的转变;五是促进了管控能力的提升;六是促进了人才资源的积累。
  ◎ 成效:中国银行业今非昔比
  记者: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您如何评价今天的银行业?
  杨再平:今天的中国银行业虽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总体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过去稳健多了、安全多了。正如温总理在2007年1月19日到29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所说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突破新进展,整个银行业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看工、中、建、交四家股改国有商业银行七项指标。资产利润率1%,都超过了;资本利润率15%,都基本达到或超过了;成本收益比控制在35%~45%,都达到或超过了;不良贷款比例低于5%,都超过了;资本充足率8%,都大大超过了;还单一客户集中度10%,都大大超过;拨备覆盖率80%都超过了。应该说,我们四家股改国有商业银行交了一个很好的成绩单。
  过去国际舆论说,我们的银行是很糟糕的银行、最坏的银行、是技术上破产的银行,最近几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国际舆论对我们的评价发生了转变。英国《经济学家》公布的1000家银行最新排名,45家主要的中资银行入选,这是我们首次进入前十名,还有对我们评级,这些年也逐步提升。
   ◎ 未来: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
  记者:最近,网上有些公然反对银行业乃至整个国家改革开放的偏激言论,您对此有何评论?
  杨再平:我觉得,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很有必要重温邓小平有关改革开放的论述,这对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仍很有现实指导意义。比如他当时说,"我们过去有一段时间,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叫做崇洋媚外,现在大家明白了,这是一种蠢话。"又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这些话仍很有指导意义。
  最近胡总书记提出"四个坚定不移",其中一个就是改革开放坚定不移。他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他在博鳌会上也讲,"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与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银行业当然不例外。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只有这样,中国银行业才可能更稳健更安全。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更改革开放才更稳健安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改革开放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老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新问题也会不断出现。我想只要大家共同来求索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开放,就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杨再平 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曾任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国银监会研究局任职。发表过百余篇学术论文,出版过《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市场论》、《效能观点:透视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等八部专著。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bestboeyLv.64 发表于 2008-8-11 23:54 | 查看全部
的的确确的e浪延伸,惨烈
狙击手,等待一击可致对手于死地的机会。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8-11 23:57 | 查看全部
外力在造<势>,先打击股市, (包括用热钱出走),而影响楼市,再而引发中国经济倒退的反时钟运行成立 (这两天俄格战), 上两周越南的南沙行动皆为破坏出一分力!   
我个人认为本周A股有70%反攻开始!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