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美指回调 - 刘杰 (12月18日)
上周五晚美国劳工部公布,美国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持平,因为能源与汽车价格走低,抵销了房价与医药成本。扣除食品与能源后,美国11月核心CPI亦持平,为自2005年6月以来,最低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分析师预期11月CPI与核心CPI均为上升0.2%。11月CPI较去年同期上升2%,核心CPI较去年同期上升2.6%。由于核心通胀指数年率增长依然高踞美联储所设目标区:1—2%以上,数据支撑美联储加息预期,因为上周美联储在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后的声明中重申通货膨胀率在“升高”,理由是由于缺乏闲置产能,通货膨胀率可能进一步上升,但升势将会放缓。而和此前的三次会议一样,美联储亦表示,仍然存在一些通货膨胀风险,因此其对利率的看法为是否加息,而非降息。由于在12月8日公布的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大于预期增加至13.2万人,而且11月失业率为4.5%,依然位于五年半低点4.4%附近。再加上上周美国公布的11月份零售销售数据和11月份核心零售销售数据纷纷好于预期分别为上涨1%和月增1.1%。近期诸多数据似乎预示美国经济在经历美联储17次加息后,虽然短暂下滑,但就目前经济现状来看,美国很可能实现经济“软着路”,市场以此为由拉高美元,美指借机测试上档阻力位:84.40,不过就此推断美国经济再度增长,而且以此为由认为美联储很可能再度升息的结论似乎太早,因为在一段时期国家经济下滑就如同其货币下跌一样,不可能呈现直线下滑形态,所以在其经济每个下滑阶段总会有经济支撑点,出现短时期的经济反弹应属正常,所以还是关注其货币表现,毕竟货币走势是这个国家的先行指标之一,关注其走势也可预测其所在国的未来经济前景,如果其货币继续下跌,很可能说明这个国家经济前景不妙。让我们关注本周美指反弹重要阻力位:84.70。在上周末落幕的中美首次战略会谈,虽然双方在纠正全球失衡问题上达成共识, 比如两方都认为有必要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不能容忍巨大的贸易失衡。我们将各自采取措施,应对全球发展失衡问题,特别是通过美国提高国民储蓄率,中国增加国内消费并提高汇率弹性,以及双方都维持开放投资政策,但依然存在一些看法不同的地方,不过对话是圆满的,下次对话将于明年5月在华府举行。保尔森在记者会上再次重申了中国的汇率政策是两国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我们已以最明白清晰的言辞告诉中国,更具弹性的汇率政策有助于其取得更加均衡的经济成长,并能使其对货币政策更具控制力。伯南克称,人民币估值过低相当于向中国出口企业提供有效补贴。而且伯南克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助于令中国央行在更大程度上掌控货币政策,从而强化中国未来的成长和稳定。日前美国共和党参议员谢尔比与民主党籍参议员多德在一项声明中指出,专家估算人民币汇率长期被严重低估达15-40%,使得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享有不公平的价格优势,严重影响美国经济,并可能导致2006年与中国的全年贸易逆差多达2400亿美元,将使美国失业率持续攀升。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接连创下汇改以来历史新高,上周五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7.8185元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这已是进入12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第 5次创下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汇率未来很有可能再向上挺进。今天关注美国商务部公布第三季度经常帐赤字。市场预计美国第三季度经常帐赤字将扩大至2265亿美元,第二季度为2184亿美元,第三季度经常帐赤字进一步扩大的原因是受商品贸易赤字大幅增长拖累。今日美指关注阻力位:84.40,若突破该阻力位将看:84.70、85.50,否则将继续下探支撑位:83.80、83.20。
美国能源部上周三公布库存数据下降,随后 OPEC又决议减产,显示未来供给可能吃紧。原油期货受这些利好激励上周五走高,接近每桶64.00美元/桶,交易员持续反应OPEC将于2月进一步减产的利多。但由于美元的冲高,金价大幅下落,有可能再次测试下档支撑位:615.00美元/盎司,本周将重点关注该位是否有效跌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