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谭雅玲周评:预期反转混乱,价格投机炒作
本周外汇市场突出预期心理因素的主导与调整,进而美元主线依然保持稳定、主动调整态势,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继续稳定在1.29美元上下,美元兑日元汇率则突出日元贬值趋势,日元利率影响主要焦点,日元汇率水平从120日元进一步下跌为121日元,达到13个月来日元相对低点;美元兑英镑汇率基本稳定在1.96美元,英镑利率对英镑汇率提升具有重要支撑,周末英镑走升为1.97美元;美元兑瑞郎汇率稳定在1.24瑞郎;美元兑加元汇率则升值动力上升,加元有下行1.18加元的区间;美元兑其他货币汇率随从稳定突出。亚洲主要货币继续化解升值压力,韩国和马来西亚放宽国内海外投资限制,逐渐释放国内资金压力,有利于缓解金融冲动压力,稳定经济金融。
外汇市场一周主要焦点在利率,其中包括日本央行例会的关注,美联储未来利率趋势的判断,欧元区利率前景的预期,进而货币价格随从利差依然是主要调整的依据与参考。而从经济基本面看,美元主动面或利好面十分明显,欧洲则处于观望与困惑状态,日元则有不利于经济乐观的数据与表现。但是利率预期的反转性十分突出,价格也难有清晰的投资方向,价格相对稳定观望成为主流。
1、 日本经济不支持利率上行,谨慎观察与等待的利差约束日元价格区间。一周来日本
央行利率调整预期是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核心,但基本态势逆转性也十分突出。最初金融市场普遍预期周四日本央行将有较大可能加息,但随后在临近会议之前,市场反转预期,比较一致的认为日本央行将继续维持日元利率稳定,实际结果如预期一致,日本央行以多数通过维持日元利率稳定不变,其理由在于:首先日本经济复苏趋势需要进一步观察,依然具有不确定性,2006年虽然维持增长态势,但全年增长水平有所下降,表明日本经济实质复苏依然需要观察与等待。而从日本经济层面看,日本消费层面的稳定和上升趋势依然不够稳定,消费信心指数存有波动,企业信心状况也存有调整。其次日本调整利率的重要参考数据通货膨胀指标,依然处于0.2%的水平,依然低于预期水平,因此很难确定日本通货紧缩已经结束,这是日本央行上调利率最重要参考指标。最后是投资信心和出口信心维持的需要,从利率差别引起的全球金融组合看,日本既受到日元低利率的收益,也存有低利率的风险,但是从日本经济自身看,低利率水平有利于海外投资热情,以及国内投资市场的效率,日本股市2006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高涨,得益于利率低水平的刺激和拉动,股票价格再上17000点使国内投资市场人气上涨,未来股价将可能达到20000点。上述经济与价格因素的影响,使日元利率很难达到预期水平,如果上升利率势必将会影响已经呈现复苏的经济有可能停滞或反向运行,不利于日本经济的持续。
日本央行在1月份经济报告评述中也认为,日本经济温和扩张,其已经连续第7个月保持对经济状况看法不变,2006年7月份日本央行上调了对经济状况的评估,展望未来其预计日本经济将继续温和扩张,其主要依据在于日本出口继续增长,公共投资出现下降趋势,商业固定投资继续增长,家庭收入继续温和上升,私人消费支出呈上升趋势,住房投资温和增长,国内和国外需求均出现上升,产值也实现增长。因此,日央行以6-3的投票结果决定维持利率0.25%不变,从而证实了本周利率预期转向有一定道理。央行以6:3票数通过决议,也是2003年10月以来首次有3位委员针对关键决策投反对票。在2006年7月会议中,3位委员投票反对将票券质押利率设定在0.4%,当时日央行将隔拆利率由近零升至0.25%。日本央行总裁福井俊彦在会后表示,鉴于已公布的经济数据好坏不一,央行认为还要谨慎地观察更多数据,维持利率不变并不是什么大意外。目前对于日本经济和利率看法仍然有一些不确定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却同时传出有点含混复杂的信息。由于日元短期利率仍然较低,而且央行保证只会渐进加息,进而未来对日元汇率的影响将主要是负面效应。
2、 利率预期炒作因素扩大,投资与投机组合转移风险形成价格循环调节。目前外汇市
场以及金融市场利率敏感十分突出,投资与投机运用利率差别的利润回报运作筹划明显,进而整体国际金融市场价格交叉在进一步扩大。尤其是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本周收在每桶50美元上方,稍早一度跌破50关口创下20个月新低,因有报告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增加引燃卖压,收盘价最低为50.48美元,为2005年6月24日收在49.67美元来最低。从原因看,首先国际石油价格回落扩大,来自技术因素调整突出。年初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回落达到14%,价格目标将突破50美元;回顾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引领历史,目前国际石油价格回落继续成为资源类产品回调的引领。其次国际石油价格面临政策以及气候的影响突出。全球普遍暖冬现象的超预期以及经济下降需求的减弱,虽然多为自然现象,但人为预期则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尤其是在国际石油价格回落中,更有甚则预期石油价格预计推低为40美元,但是目前石油美元积累的扩大,已经使油价敏感性上升,进而价格之间的连接愈加显示政策、技术以及预期作用和超预期反向技术因素,难预期状况十分明显。最后是石油战略的筹划抑制或削弱OPEC主导。OPEC的减产无疑是力图稳定石油生产国的利益,而减产之后,国际石油价格的一路走低却使自身经济利益受到伤害,而实际面对现实,其逐渐忧虑持续走低的价格,如果改变举动,伤害的是OPEC的影响与作用。更值得关注其减产行为导致其政策被动扩大,美国主导因素更深远或更有筹划。
市场还有分析认为,如果油价延续急剧跌势并跌破每桶50美元的心理关口,可能引发一波更猛烈的投资投机抛盘,年初以来油价已重挫约16%,并跌至50美元关口,目前市场的卖出选择权集中在50和45美元两个敏感价格上下,成为下档关键水准。特别是美国东北部的暖冬气候降低了对取暖油的需求,直接导致油价挫跌,使OPEC成员国紧张度上升,其极力试图通过削减产量提振油价。摩根大通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西德克萨斯中质油达到50美元的价位可能使高成本生产商感到焦虑,在此水准上预计将会出现生产者的更多对冲操作,这些部位对对冲基金而言,可能不是轻易能够消化的。油价如果跌破50美元,将面临进一步深跌风险,但也具有更扩大反弹幅度与速度的扩大,因为石油层面的需求与政治风险依然严重。未来国际石油价格必将进一步反弹,一方面是供需之间的必然,另一方面则是政治意图或经济金融利益所致,价格区间不仅将可能突破2006年的78美元,并有进一步上涨到80-85美元的可能,罗杰斯的预测有相同之处,他认为在牛市的大背景下,国际石油价格迟早会突破100美元,甚至可能涨到150美元以上,时间在2009-2013年。
3、 美元利率与经济趋势逐渐明朗,美国经济与投资利好因素扩大。从汇率经济基本面
看,美元支撑性依然突出。一方面美国经济结构改善突出,其中包括资本流入数据在2006年11月份达到749美元,超出当月贸易逆差数据,投资信心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结构问题的调整。财政预算也继续在改善之中。另一方面美国经济指标PPI和CPI依然超出预期上升,进而形成利率继续上升的理由。尤其是本周美国公布的一系列报告显示,美国经济在2007年将重现活力,而且通货膨胀压力在可控之中,其中包括美国12月房屋营建数据和费城联邦储备银行1月制造业指数意外强劲,扣除能源与食品的12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温和上升,1月1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有所下降,这些进一步巩固美联储不大可能很快降息的预期。具体表现为:美国12月房屋开工年率为164.2万户,营建许可年率为159.6万户;美国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前月上升0.5%,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升0.2%,核心CPI较前月上升0.2%,较上年同期上升2.6%;美国费城联邦储备银行1月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区制造业指数从12月修正后的负2.3升至正8.3;1月1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9万人,之前一周修正为29.8万人,前值为29.9万;美国财政部发布11月份资本净流入 749亿美元,净流入额高于10月份的604亿美元,足以弥补当月58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美国12月份工业产值较上月增长0.4%,市场预期中值为持平;12月份产能利用率为 81.8%,与市场预期中值一致;制造业开工率从 80.0%升至 80.4%;12月份耐用品产值上升1.1%,非耐用品产值上升0.3%;12月份工业产值上升0.4%,11月份为下降0.4%;2006年12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较上月上升0.9%,11月份 PPI上升2%,创30年以来的最大单月升幅,12月份总体PPI较上月上升0.6%,核心PPI上升0.1%,12月份总体 PPI较上年同期上升1.1%,核心PPI较上年同期上升2%,创2005年9月份以来的最大升幅;所有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温和调整,压力逐渐缓解,增长态势依旧。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本周讲话则突出强调风险警告,他指出如果不能很快采取财政措施应对美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可能带来严重的经济危害,在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将给未来的美国赤字带来巨大压力,美国经济正处于风暴来临前的宁静中;而美国出现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国民储蓄远低于投资支出,故而必须向国外借入来弥补缺口;政府目前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可能把真实通货膨胀率夸大了0.5至1个百分点,30年期公债收益率较低,或者反映出一种市场交易模式,或者反映出市场对美国信贷质量和货币政策的信心。伯南克讲话虽然充满忧虑,但却从实际角度给予经济结构调整带按理希望,美国经济可控与乐观有基础扶持。同时,美国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总裁皮亚纳尔托也表示,外资流入抑制了美国利率,但美国经常帐赤字水平难以为继,美国经常帐赤字可以逐步缩小,同时又不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但赤字会逐步而且有条不紊地减少,美国经济依然乐观。
因此,预计短期外汇市场美元主线将会继续维持相对稳定强势,价格区间调整将依然关注利差因素,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有继续小幅上升1.27-1.28美元,波动下限在1.30美元;美元兑日元汇率将会回到120日元水平,但也不排除上升122日元可能,利率约束以及经济复苏需求将有利于日元贬值,也利于日本经济和企业需求;美元兑英镑汇率则有下跌可能,幅度不大,在1.98-1.99美元,冲刺2.0美元需要时间;美元兑瑞郎汇率将继续维持相对稳定,其他货币微弱调整,亚洲主要货币趋势将混乱不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