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外汇市场技术解盘 - 赵燕京 (2月23日)
美元/日元
2月22日,汇价震荡盘升。
日本财务省22日公布日本1月商品贸易盈余为44亿日圆,原因是日圆下跌推动出口增长,此前06年同期出现赤字。据道琼斯调查,经济学家曾预测日本1月贸易赤字年比收窄42.3%至1,495亿日圆。日本06年12月贸易盈余为1.115万亿日圆。日本06年1月贸易赤字为3,535亿日圆,为01年1月以来的首个月度贸易赤字。经济学家称日本有时在节假日集中的1月会出现贸易赤字,原因是新年期间出口下降。日本07年1月出口年比增长18.9%至5.953万亿日圆,而进口年比增长10.9%至5.949万亿日圆。日本1月对中国的贸易赤字年比下降33.9%至3,680亿日圆。日本1月对美国的贸易盈余年比小幅下降0.1%至5,715亿日圆。
日本财务省(Ministry of Finance)22日公布数据显示,海外投资者2月17日当周为日本股票的净买入者,确认了海外投资者的持续买入是推升日经225平均指数(Nikkei 225 Stock Average)至六年多来最高水平的因素之一。数据显示,海外投资者在2月17日当周净买入5,558亿日圆日本股票,前一周为净买入4,883亿日圆日本股票。日经225平均指数在上周(2月12日当周)上涨2.1%,国际蓝筹股和与日本国内经济相关的股票均强劲上扬。在日本公布强于预期的06年第四季度GDP数据之后,日经225指数15日收盘报在17,897.23,为2000年5月以来的最高收盘位。数据还显示,海外投资者在2月17日当周净买入1,708亿日圆日本债券,前一周为净买入6,655亿日圆日本债券。同期日本投资者净卖出4,383亿日圆海外债券,净买入256亿日圆海外股票。
日本财务省(Ministry of Finance,MOF)公布,该国1月原油及冷凝油进口量年比下降4.8%至2,011万千升。日本财务省称,海关统计得出的1月原油及冷凝油进口额年比上升4.7%至9,106亿日圆。
日本连锁店协会(Japan Chain Stores Association)22日公布日本1月全国超市销售经商店数量调整后年比下降2.4%至1.241万亿日圆,此次下降为连续第13个月下降。日本1月食品销售年比小幅下降0.2%至7,293.5亿日圆。食品销售一般在日本超市销售中占据最高比例。不过日本1月服装销售年比下降4.3%至1,760.5亿日圆,原因是冬季气温较往常偏高。日本连锁店协会旗下包括84家公司会员,在日本全国拥有8,846家商店。
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Toshihiko Fukui)22日称日本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长率短期内可能跌至零以下,原因是油价下跌。福井俊彦在日本国会参议院会议上称CPI增长率短期内可能跌至零以下,原因是油价下跌。此前日本央行21日宣布将隔夜未担保拆款利率由0.25%提高至0.5%,为06年7月以来首次收紧货币政策。据日本央行估计,油价每下跌5美元/桶相当于核心CPI下跌0.05个百分点。日本06年12月全国核心CPI年比上升0.1%,许多经济学家称该指数增长率最早可能于春季跌至零以下。福井俊彦还称日本央行将维持极低的利率水平以支持当前经济复苏。福井俊彦称尽管日本经济可能不会大幅增长,但仍将继续稳步复苏。他表示央行将维持极具适应性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
穆迪就日央行近期加息25个基点发表言论称,在通胀变得越来越牢固之前,适应性货币政策对日本经济复苏仍是必要的。穆迪称,名义GDP更加强劲的增长是日本政府实现中期财政巩固目标的一个基本条件。穆迪副总裁兼高级信贷评等主任伯恩(Tom Byrne)称,日央行的加息至0.5%可能显示没有必要转变适应性货币政策状态,但看似对国内疲弱的物价压力作出的前瞻。自日央行06年7月结束零利率货币政策以来,日本核心CPI年增长率维持在0.2%左右,但06年12月核心CPI增长率实际下降至0.1%。广义消费者价格指数(Headline CPI)几乎没有上升。而且日央行预期短期内日本核心CPI增长率为零,同时许多外界观察机构预计日本核心CPI可能出现负增长。伯恩称,此外日本政府预计从现在起一年左右日本广义消费者价格指数仅小幅上升,从当前的0.3%左右上升至0.5%。物价趋势并没有暗示日本出现初始通胀压力。穆迪称,该机构赞同日央行有关日本经济正逐步改善的观点,但指出整体经济通缩压力持续。伯恩称,日本GDP缩减指数将很可能在截至3月底的06/07财年维持负数。日本官方预期日本07财年实际GDP年增长率不会以超过2%的速度出现任何加速上升。伯恩称,根据日本官方预期,日本06财年名义GDP增长率已很可能持续落后于实际GDP增长率且07财年几乎不会超过实际GDP增长率。受日央行成功帮助缓减通缩压力以及降低财政赤字的提振,穆迪将日本政府债券评级从06年中期的稳定上调至正面。穆迪称,其相信拐点极可能即将到来,政府债务的上扬轨道已经达到了顶点。穆迪就日本政府债券评级的上调称,其将看到日本财政赤字持续收窄,要求通胀高于当前水平的名义GDP增长率上升前景以及政府债务趋势的改善。伯恩称,最终,日本名义GDP增长率上升、收入表现改善、支出持续得到抑制是推动日本高债务水平大幅下降所必须的条件。据官方意见和个人预期,未来1至2年内日本名义GDP年增长率至少达到3%的目标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实现。
日本财务省次官藤井秀人(Hideto Fujii)表示,政府希望日本央行通过制订适当的货币政策来继续支持经济发展。藤井秀人22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尊重日央行21日的加息决定,并希望该行将来能够在广泛的基础上评估经济形势并继续努力维持经济稳定发展。日央行21日将隔夜未担保贷款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0.5%。藤井秀人称,相信日央行是在充分考虑了经济形势,物价状况以及市场变动之后做出加息决议的。但他补充称,考虑到国家债务问题,政府将密切关注日本国债的收益率走势。国债收益率的提高增加了政府的债务成本,并提高了改善财政状况的难度。此外,藤井秀人拒绝就欧元兑日圆汇率问题置评,他仅重申,汇率应该反映经济的基本面。在被问及对早前日本股市升至七年来的新高及日央行加息对股价的影响有何看法时,藤井秀人仅表示,股价是由各种不同因素决定的,因此不会对股价的水平和影响因素置评。
在房地产股上涨和商品股反弹的推动下,日经指数22日收涨1.1%,至18,108.79点,自2000年5月以来首次收于18,000点上方。分析师们称,由于市场对进一步加息的担忧消退,日本央行21日调高利率之举被投资者视为影响正面,这或有助于日经指数在未来几个月上破19,000点。住友不动产涨4.3%至5,070日圆,盘中创历史高点5,100日圆。东京证交所房地产投资信托指数上涨1.4%,创2,383.62点历史最高收盘水平。Japex涨5.8%至8,050日圆,因原油期货前夜在纽约市场突破60美元/桶大关。Nikko Cordial一度飙升11%,因彭博资讯报导称花旗集团正在考虑收购Nikko与Citigroup成立的合资公司;但Nikko Cordial很快回吐大部分涨幅,收盘仅上涨2.7%至1,240日圆。
韩国央行(Bank of Korea)行长李成太(Lee Seongtae)22日表示,预计2007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4.5%上下,低于2006年的5%。李成太对国会(National Assembly)财政经济委员会表示,受个人消费增长放缓的影响,经济增速将有所放慢,但在出口持续复苏的推动下,2007年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将达到4.5%上下。
据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对国际基金经理的最新月度调查显示,过去1个月,在对大中华区的部分股票投资进行获利了结后,国际基金经理们已经将在亚洲地区的投资重心转移到东南亚--特别是新加坡市场。调查显示,即便新加坡股市已经屡创新高,国际基金经理仍将其列为亚洲地区首选目标市场。平均来看,基金经理将他们对新加坡股市的权重建议从上个月的小幅增持进一步上调至增持,对中国大陆和香港股市的权重建议则从上个月的增持分别下调到中性和小幅增持。至于为何看好新加坡市场,基金经理们提到的理由包括:住房及投资人气改善支持下强劲的国内需求,公司税下调的预期,赴新加坡旅游人数的攀升,以及企业缴纳退休金额度提高等等。Henderson Global Investors的Nicholas Brooks表示,最重要的因素是,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出口产品的构成日益多样化,从而使其经济一直保持著上升势头。Henderson Global Investors在全球的资金管理规模约为1,200亿美元。New Star Global Investment Funds驻伦敦的副首席投资长Gregor Logan表示,新加坡的金融和地产类股颇具吸引力。该基金在全球的资金管理规模约为310亿美元。相比之下,1月份调查时最被看好的中国大陆和香港股市本月排名有所下降,但基金经理们强调道,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中资银行和保险商海外投资计划的扩展以及充裕的流动性等因素应该足以说服很多国际基金打消缩减在中国市场的风险资产投资规模的念头。总部设在英国的基金管理公司Halbis称,短期内中国股市可能进一步走低,原因是存在获利回吐,而且监管部们可能推出新的紧缩措施以控制房价和通货膨胀;但Halbis补充道,相信中国强劲的经济基本面不会发生变化。Halbis前身为汇丰HSBC Halbis Partners,隶属HSBC Group Investment Businesses,后者在全球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3,090亿美元。由在香港上市的H股和红筹股构成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MSCI China index)去年上涨了78%,同期中国上海A股市场上涨131%,深圳A股市场上涨96%,在亚洲地区表现最为出色。07年迄今,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下跌0.2%。2006年香港恒生指数累计上涨34%,07年迄今上涨3%,主要得益于中国大陆相关交易的旺盛以及人民币相对港元的升值。Halbis称,合理的估值以及基本面的不断改善将有助于限制市场的跌势。
新华财经媒体有限公司(Xinhua Finance Media Ltd.)申请在纳斯达克IPO,发行总额约为3亿美元。该财经新闻机构总部位于上海,计划发行2310万美国存托凭证(American depositary shares,ADSs),估价为12至14美元,股票代号为XFML。此次IPO的承销商包括摩根大通(J.P.Morgan)、瑞银投资银行(UBS Investment Bank)、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世界市场(CIBC World Markets)、美国投资公司WR Hambrecht以及荷兰银行(ABN Amro)。该公司财报显示2006年净收益为330万美元,总营收为5900万美元。此次IPO后,新华财经媒体将共计拥有1.366亿股已发行股票,总市值约为18亿美元。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弗雷德.布什(Fredy Bush)将拥有该公司5.8%股份,价值约为1亿美元。其母公司新华财经有限公司(Xinhua Finance Ltd.)将拥有其37%股份,Patriarch Partners媒体控股公司将拥有约8%的股份。该公司表示,此次IPO筹集资金将有5000万美元用于偿还债务,剩余资金用于收购、流动资本以及其他一般公司费用。
美国劳工部22日公布,经季节因素调整后,截至2月17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2.7万人,至33.2万人,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2月17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将减少3.5万人,至32.2万人。随着冬季恶劣天气所带来的影响逐渐消退,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大幅减少,但依旧超出06年年底的水平,反映出就业市场多少有些不景气。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22日公布,经季节因素调整后,截至2月17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2.7万人,至33.2万人。2月10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由最初公布的35.7万人向上修正至35.9万人。劳工部的一位官员表示,没有迹象显示天气因素对2月17日当周各州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产生什么影响。2月10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大幅增至16个月高点,劳工部认为中西部和东北部的恶劣天气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虽然2月17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出现下降,但依旧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2月17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将减少3.5万人,至32.2万人。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的四周移动平均值上升1,250人,至32.8万人。尽管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近期有所波动,但该数据与劳动力市场自2006年底出现强劲表现后持续趋软的趋势大体一致。1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长11.1万人,06年12月份为增长20.6万人,11月份为增长19.6万人。1月份失业率由4.5%增长至4.6%,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截至2月10日当周,领取失业救济超过一周的人数下降4.5万人,至250.9万人。截至2月10日当周,享有失业保险的劳工失业率为1.9%,与此前一周修正后的数据一致,初步数据为2%。截至2月10日当周,29个州和地区的未经季节因素调整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有所增加,24个州和地区下降。宾夕法尼亚州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最多,增加了7,657人,因建筑、服务、电力设备及交通业均进行了裁员。加利福尼亚州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最多,下降了1,070人,因建筑及服务业裁员较少。
截至2月10日当周的道琼斯-三菱东京UFJ银行(Dow Jones-Bank of Tokyo-Mitsubishi-UFJ)商业景气指数下降0.2%,此前一周为持平。移动平滑指数修正后连续第二周持平。三菱东京UFJ银行驻纽约负责编撰指数的经济学家Ellen Zentner称,截至2月10日当周商业景气指数下降0.2%主要由于连锁店销售疲软以及住房抵押贷款需求大幅下降。这两个组成因素通常是相关的,因为房屋购买活动趋软导致住房相关商品的需求疲软。另外,据Weather Trends International称,对春季商品的需求受到一股冷空气的影响,2月份可能出现1979年以来同月最低气温。2月10日当周该指数较06年同期下降0.8%,此前一周下降了1.0%。当周移动平滑指数较06年同期下降0.8%,此前三周均下降0.7%。道琼斯-三菱东京UFJ银行商业景气指数是一个由10个分类指数组成的加权指数,为衡量总体经济活动的同步指标。在10个分类指数中,4个分类指数上升,6个分类指数下降。卡车生产指数上升4.0%,升幅最大。与此同时,发电量指数下降8.4%,降幅最大。道琼斯-三菱东京UFJ银行商业景气指数包括商品生产领域的四个分类指数,分别为钢铁、木材、汽车和卡车生产指数。另外还包括用以衡量公用事业生产情况的发电量指数和衡量采矿业情况的煤炭生产指数。衡量金融业的是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采购指数,而衡量服务业的则是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的连锁店销售指数和票房收入指数。货运汽车装载指数既是衡量服务业的指数,也是衡量产品订单的先期指标。2月10日当周道琼斯-三菱东京UFJ银行生产趋势指数下降1.8%,此前一周为上升1.2%。
世界大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22日公布,美国1月份招工广告指数下降2点至32,06年12月份向上修正后为34。世界大企业联合会在新闻稿中表示,在过去三个月中,全美9个地区中有8个地区的招工广告数量出现上升,新英格兰地区升幅最大,达到35.8%。世界大企业联合会的经济学家Ken Goldstein称,2006年最后几个月,劳动力市场表现十分强劲。他指出,劳动力市场活动的先期指标暗示,温和的经济增长将在冬末以及早春这几个月里继续为劳动力市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最新的数据显示,06年12月份报纸的招工广告数量小幅上升,07年1月份这种上升势头多数得以保持。网上招工广告数量较06年同期小幅增加,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则小幅下降。世界大企业联合会每月对全美51家主要报纸的招工广告数量进行追踪。报纸招工广告数量是反映就业市场需求状况的指标之一,尽管许多雇主目前还通过互联网发布招工广告。
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该行辖区制造业活动上升。2月份该行生产指数从1月份的5升至18,为2006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该指数高于零则表明制造业活动在扩张。与2006年同期相比,2月份生产指数由1月份的19升至31。按月数据经季节因素调整,按年数据未经调整。
美国财长保尔森(Henry Paulson)表示,监管者或许不能防止对冲基金亏损,但其应更加关注更大范围内的金融风险和投资者保护。此前总统金融市场工作小组发布了指导方针称,对冲基金投资者更好的受到市场纪律的保护而非额外的监管。保尔森称,对冲基金在美国发展较快,对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流动性以及风险的分散而言一直大有裨益,但毋庸置疑其构成的风险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挑战。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22日公布的最新一周货币供应量报告显示,经季节因素调整后,M1货币供应量减少288亿美元,至1.362万亿美元;M2货币供应量增加48亿美元,至7.097万亿美元。上述数据为截至2月12日当周的初步估计数据,有待修正。
美国股市22日收盘涨跌互见,Whole Foods Market受收购意向提振收于年内最高水平,Analog Devices的乐观言论激起了市场对半导体类股的兴趣。但J.C. Penney下挫,受公司业绩预期低于分析师预期影响。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下跌52.39点,至12686.02点,跌幅0.4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6.52点,至2524.94点,涨幅0.26%,受半导体类股上扬提振;该指数目前点位约是2000年3月份创下的5048.62点历史收盘高点的一半。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25点,至1456.38点,涨幅0.09%。纽约证交所综合指数跌0.47点,至9433.06点。纽约证交所共成交14.7亿股,下跌股成交7.82亿股,上涨股成交6.6亿股。1,756只股票下跌,1,506只上涨。
汇价日高121.63,日低120.82,尾盘在121.6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546%,日涨跌幅0.66,收于121.58。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有呈缠绕之势,汇价位于其上及30日均线(120.91)之上附近,显示虽仍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的运行方向但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线向多。汇价若站稳于121.50之上则短线向多,上挡压力位于122.00、122.50,下挡支撑位于121.10、120.60。119.70与121.50(中位120.6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短中线、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仍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的运行方向,短线向多;周线若站稳于120.40之上则周线偏多,下破119.40之则周线向空,上破121.40则周线向多;日线若站稳于120.60之上则短线偏多,上破121.5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的位置。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汇价在1月24日日高121.78进入较大级别修正波动中,且已经在2月12日高点122.09进入C波下跌中的概率日渐减小,且自波段低点、2月16日日低118.98进入较大级别反弹或再次进入震升波动中的概率继续增大。若汇价在121.40附近或121.10附近受到支撑则继续震升的概率增大,即不排除突破122.00、122.50附近压力,向更高水位运行的可能性。市场对汇价在短线趋势压力及波段高点121.90-122.20附近受阻回落形成三重顶或继续突破或假突破的可能性保持警惕。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
今日强压力122.50,弱压力122.00;强支撑120.60,弱支撑121.10。
欧元/美元
2月22日,欧元震荡整理、略跌。
欧洲央行(ECB)管理委员会委员利卡宁表示,物价稳定是经济持续成长的必要条件,且有助于实现其他目标。利卡宁称,物价稳定是实现持续的经济成长和就业的条件,并且会支撑购买力。它不会对这些目标构成风险,反而会使其他目标变得更加容易达到,这是引领经济持续成长的途径。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无法实现其他目标。利卡宁还表示,欧元给欧洲经济带来了新的稳定,但并未去除经济面临的挑战。需激发经济成长的活力,并进行结构性改革。
签订2004年9月27日央行售金协议的欧元系统央行在截至2007年2月16日的一周抛售5.5吨黄金储备,价值9,000万欧元。此前一周欧元系统央行销售了4.4吨黄金储备,为2006年12月中旬以来的最高水平。预计欧央行售金协议签署国在截至07年9月26日的这一年度售金总数在105吨左右。央行仍需以每月50吨的速度抛售黄金储备,才能在9月27日前完成500吨的限额。欧央行售金协议签署国的月平均抛售量仅高于20吨。
欧洲央行副行长帕帕季莫斯(Lucas Papademos)22日在一次采访中表示,07年欧元区通胀率可能上升,而欧洲央行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帕帕季莫斯对媒体称,虽然由于一些“特殊因素”通胀率在未来数月可能下降,但在整个07年通胀水平将会上升。他同时表示,欧走央行将从中期通胀前景和物价稳定的潜在风险两个方面着眼,来化解通胀风险。
因交通工具订单大幅上升,欧元区12月工业新订单升幅大大高于预期。欧盟统计机构Eurostat22日公布数据称,欧元区12月工业新订单月升2.8%年升1.6%。经济学家之前的预期中值为月升0.2%年升0.7%。不包括航海,铁路以及航空设备在内的交通工具订单,欧元区12月新订单月升0.6%,且较05年同期上升4.6%。Eurostat警示称,交通工具订单具有不稳定性,对生产的直接影响有限。欧元区12月交通工具订单月升4.5%,11月为月升3.5%。平均起来计算,欧元区12月工业新订单年比上升9.1%。利好的工业新订单数据或将支撑市场认为欧央行将于3月把利率从3.5%上调至3.75%的广泛预期。然而,Eurostat下修了11月的工业新订单数据。欧元区11月工业新订单月升1.1%,同比上升6%。11月化学制品,金属与金属加工产品,机械设备,电力及电子设备订单均有所上升。德国,法国,西班牙12月工业新订单月比均下降,而意大利新订单则有所上升。据Eurostat称,欧盟12月工业新订单月比上升2.7%年比上升2.5%。
德国联邦统计局22日宣称,该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所加快,且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创下2000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得益于利好的GDP增长率,德政府预算赤字减幅较预期有所提高,预算赤字占GDP比例也达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比例。德国2000年财政预算获得盈余。据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经季节性因素和工作天数调整后,德第四季度GDP季比增长0.9%年比增长3.7%,与该局在2月13日公布的初值一致。同时,德国06年GDP未经调整增长2.7%,经工作天数调整后增长2.9%。经济活动健康发展推动德国预算赤字占GDP比例降至1.7%,为2001年以来首次低于欧盟设定的3%的上限。德国第四季度出口季增6.0%,进口季增1.6%,为第四季度贡献了2.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率。第四季度机械设备投资季升0.5%,远远低于06年上半年的至少3%的升幅。虽然建筑支出在第四季度季升1.2%,但增势有所减弱,该项支出在第三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升幅分别为1.8%和5.8%。第四季度个人消费有所减缓。同时家庭支出季升0.3%,第三季度为季升0.7%。个人消费在06年增长年率仅达0.8%,而商店店主和经济学家此前曾认为消费者将在增值税在07年初上调之前提前消费。德国在1月将增值税率由16%提高至19%。此外,营业税上调将对07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德国财政部表示,因该国06年经济增长强于预期,德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低于政府预期的1.7%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德国财政部在2月月报中表示,得益于良好的开端,政府下调GDP预期的风险微乎其微。德政府1月将07年GDP增长预期自之前的1.4%上调至1.7%。此外,因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强于预期,德联邦统计局2月初也将06年GDP实际增长率从2.5%上修至2.7%。德财政部称,展望未来,因1月增值税上调产生的不利影响将很快在积极的总体经济环境中被克服。财政部表示,劳动力市场的持续复苏以及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有助于提高消费者信心。此外,尽管增值税上调,但“温和的物价环境”对个人消费的影响将是积极的。同时,虽然近期制造业海外订单有所下降,国际贸易前景仍保持积极。月报指出,德贸易环境仍然比较有利。除了因为德国企业拥有较高的竞争力之外,未来油价的进一步下跌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仍保持活跃也是重要因素。德财政部指出,该国工业生产状况相比其他行业则更为逊色,预计工业生产在第一季度将有所下滑。德国副财长米洛(Thomas Mirow)在月报的介绍性评论中表示,新兴市场对于德国乃至世界的与日俱增的重要性不会引起担忧,因为许多新兴市场经济高速增长,并过去几年进行了结构性改革且外汇储备水平较高,因而这些市场对抗外界冲击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月报还指出,德国总体经济获得恢复提高了1月的税收收入。该报告称,受劳动力市场复苏带动个人所得税上升10.6%的些许影响,德国1月税收收入年比上升12.8%至342.5亿欧元。其中,联邦政府税收收入年比上升26.9%至147.9亿欧元,各州政府的税收收入年升7.8%至168.1亿欧元。
德国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吕鲁普(Bert Ruerup)预测德国07年经济增长率将接近2%。吕鲁普向媒体表示,德国经济增长的上行态势07年仍将继续,尽管增速将有所放缓。德国06年经济增长率为2.7%。吕鲁普呼吁德国政府经济强劲增长之时推进就业市场改革,以减少长期失业。他还呼吁联邦、各州及地方政府继续强化预算赤字削减。德国06年公共部门预算赤字达到1.5万亿欧元,占GDP的1.7%。
意大利统计局Istat22日公布数据称,意大利12月零售销售年比升幅自11月的1.7%将至0.9%。据Istat公布的数据,意大利12月零售销售月比持平,而11月零售销售月升0.3%。同时,意大利06年零售销售年比上升1.2%,为03年以来的最高年升幅。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月升0.1%年升1.2%。Istat称,意大利12月食品销售年升0.8%,非食品销售年升0.9%。
意大利研究机构ISAE22日表示,意大利2月企业信心指数继1月降至近1年的低点后会有所回升,且升幅高于预期。ISAE表示,制造商对生产的预期提高推动了企业信心指数上升。根据ISAE公布的数据,意大利2月企业信心指数季调后达95.4。1月企业信心指数经上修后为94.7。12月企业信心指数为96.1。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94.6。ISAE称,主要生产部门的信心指数均有所上升,其中日用消费品和半成品生产部门信心尤为强劲。日用消费品指数自1月的94.8升至97.5,半成品指数自1月的92.4升至93.2。同时,投资商品指数也由97.9略升至98。ISAE表示,2月制造商对订单的预期连续第二个月保持消极,但对产品库存的预期稳定。受投资商品和消费品生产提高的推动,意大利12月工业生产月升2%年升5%。这促使意大利第四季度GDP季增1.1%超出预期。ISAE称,2月意大利所有地区的企业信心指数均有所上升。ISAE于2月1日至16日对4000家制造企业进行了此次调查。
法国国家统计机构Insee22日公布数据称,法国2月商业信心指数较1月有所提高。根据Insee公布的数据,法国2月商业信心指数升至107,高于经济学家的106的预期中值。1月未经修正的商业信心指数为106。经济学家以往的用于预期工业产量的生产指数自1月的7升至9,而产品库存指数自1月的11降至10。Insee表示,2月全球订单及国外订单均有所增长且供货情况良好,其中全球订单指数自1月的-3升至1,国外订单指数自1月的0升至8。
欧洲国债22日尾盘走低,受美国国债走低以及欧元区的一系列强劲经济数据影响。英国国债追随了德国国债的走势,未能从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 简称MPC)成员Charles Bean针对通货膨胀发表令人振奋的讲话以及YouGov调查显示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有所下降这两条消息中获得提振。格林威治时间15:15,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三月德国国债期货跌0.31,至115.15;基准10年期德国国债跌0.25,至97.39,收益率为4.07%。德国国债起先因美国国债走低而承压,美国国债走低的导火索是21日公布的强于预期的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以及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简称FOMC)21日在欧洲市场休市后发布的1月30日-31日利率会议的纪要中表达了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意大利总理普罗迪(Romano Prodi)因未能推动外交政策改革而于21日晚间辞职,这导致德国国债与意大利10年期BTP债券的息差扩大一个基点,目前的息差在24个基点左右。欧元区经济数据又为德国国债凭添了下行压力。德国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一季度强劲增长0.9%。法国2月份商业景气指数升至107,预期为105。意大利商业信心指数升至95.4,预期为94.0。欧元区去年12月份的工厂订单较上月增长2.8%,较上年同期增长1.6%;预期升幅分别为0.4%和0.7%。目前市场焦点转向周五将要公布的经济数据以及德国2月份Ifo商业景气指数。英国国债追随德国国债走低,未能因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以及MPC成员Charlie Bean对该国通货膨胀前景发表宽慰人心的讲话而获得提振。格林威治时间15:15,三月英国国债期货合约跌0.25,至106.72;票面利率为4%、2016年到期的英国国债跌0.22,至93.11,收益率报4.91%。
欧洲股市22日收盘走高,因采矿类股走高以及巴斯夫公司(BASF AG, BAS.XE)、雀巢公司(Nestle SA)的财务业绩提振了市场人气,而意大利股市在该国总理辞职后也同样实现上涨。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4%,至6,380.90点。德国DAX Xetra 30指数收盘上涨0.5%,至6,973.73点。法国CAC-40指数涨0.2%,至5,707.86点。德国DAX Xetra 30指数在两天内连续第二次创出新高。得益于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的强劲上扬,该指数触及7,012.34点这一2000年1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意大利S&P/MIB指数涨0.4%,至42,456.00点。该国总理普罗迪(Romano Prodi)因未能在参议院表决中通过政府外交政策而于2日晚间辞职,但据报导,其幕僚尚未排除要求他筹组新政府的可能性。道琼斯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收盘涨0.3%,至379.76点。推动该指数上涨的部分原因是采矿企业Xstrata等资源类股的业绩出现好转。行业知名公司的出色表现提振了化工、食品类股。巴斯夫公司股价达到80.54欧元的高位,该水平是1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此前该公司宣布2006年收益状况创纪录高水平,股东派息增加。该公司利润增长6.9%,至32.2亿欧元(合42.4亿美元),因销售额增长23.1%,至526.1亿欧元。该公司销售增长得益于公司催化剂、建筑化学制品以及树脂业务的收购交易。该公司还表示,预计2007年销售额将大大超过2006年,并将派息增加了50%,至每股3欧元;同时还宣布计划2007年和2008年回购价值30亿欧元的股票。该股股价收盘上涨5.4%。瑞士食品和饮料巨头雀巢公司的股价上涨1.9%,因该公司公布2006年利润增长14%,至92亿瑞士法郎(合74.5亿美元),超出此前预期;销售额增长8%,至984.6亿瑞士法郎。
汇价日高1.3144,日低1.3081,尾盘在1.312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114%,日涨跌幅-0.002,收于1.3124。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有呈收敛集聚缠绕之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日均线(1.3017)之上,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短线偏多。汇价若站稳于1.3090之上则短线偏多,上挡压力位于1.3160、1.3210,下挡支撑位于1.3040。1.3040与1.3160(中位1.309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线偏多;周线若站稳于1.312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3040之上则周线偏多;日线若站稳于1.3160之上则短线向多,若站稳于1.3090之上则短线偏多,若下破1.30440则短线向空,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的位置。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在12月4日日高1.3367见波段高点进入调整,且不排除转为较大级别调整或大级别调整的可能。现汇价运行在B波反弹的C波5末段中的概率存在,也不排除已经在1.3171附近见波段高点的可能。若汇价在1.3090附近受到支撑上破1.3160则仍有望上试1.3160或上破1.3160向1.3210附近测试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但若汇价盘升受阻下破1.3080-90附近支撑则已经在波段高点结束大B波反弹进入大C波调整的概率增大,下破1.3010-40且下破1.2960-80区域支撑则此概率继续增大。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
今日强压力1.3210,弱压力1.3160;强支撑1.3040,弱支撑1.3090。
英镑/美元
2月22日,英镑震荡整理、略升。
受建筑部门投资上升的推动,英国第四季度商业投资强劲增长。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预估值,英国第四季度商业投资总额季比增长3.3%至324亿英镑,且较05年同期增长11.1%。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之前的预期中值为季增1.3%年增8.6%。尽管英央行在06年8月和11月两次加息,但投资仍继续强劲增长。市场预计英央行继1月加息后将在近几个月内再次加息。Global Insight经济学家阿彻(Howard Archer)认为,加息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将限制投资增长。虽然第四季度制造商投资额季比下降4.5%同比下降9.5%,但服务业投资季比则增长2.9%同比增长9.2%。此外,建筑部门与其他生产部门投资额季比增长13.8%同比增长50.6%,为投资增长最快的部门。据英国统计局称,英国06年投资总额年比下降5.4%,这主要是因为05年的数据包括转至英国政府接管的英国核燃料公司的(British Nuclear Fuels)的资产。排除该因素影响,06年投资总额年比则上升7.1%。英国统计局还将对第三季度投资额增幅的预估值自3.1%向上修正至3.3%。
花旗集团(Citigroup)与调查机构YouGov22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英国2月通胀预期有所降低,暗示英国央行1月的加息举措开始见效。据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2月对08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预期中值自1月份的2.7%降至2.4%左右,为11月以来的最低预期。花旗集团驻英经济学家Michael Saunders称,2月CPI预期下降可能部分反映了英央行1月加息的影响,并受到市场广泛预期英央行将在近几个月内再次加息的影响。Saunders表示,此次调查是在1月通胀数据公布之后的2月16日至19日进行的,并晚于1月通胀报告的发布日期。市场广泛认为该报告暗示英央行将把利率进一步上调至5.5%。他还指出,虽然通胀预期受加息影响有所降低,并这并未消除紧缩货币政策的必要性。此外,短期及长期通胀预期均高于英央行的2%的目标水平。该调查结果还显示,受访者2月对未来5年至10年的通胀预期自1月的3.6%略降至3.5%。Saunders表示,长期通胀预期最近似乎比短期通胀预期更为稳定,但却稳定在3.5%这一高于英央行目标的水平左右。他还表示,最近的调查显示经济增长强劲,产能利用率正在提高,企业预计薪资成本将加速上升且更加确信能够通过提高售价转嫁薪资提高的成本。他指出,信贷正在强劲增长,最近的调查显示薪资水平也正在上升。在这些情况之下,通胀预期可能将再次上升,除非英央行再次加息。
汇价日高1.9600,日低1.9462,尾盘在1.956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118%,日涨跌幅0.0023,收于1.9563。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呈收敛缠绕态势且其与30日均线有呈缠绕可能,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日均线(1.9618)之下,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依然较大,但仍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性,短线偏多或向多。汇价若站稳于1.9560之上则短线向多,上挡压力位于1.9620、1.9680,下挡支撑位于1.9500、1.9440。1.9480与1.9560(中位1.952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空的概率依然较大,短线偏多或向多;周线若受压于1.9570之下则周线偏空,上破1.9650则周线向多,下破1.9480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1.9520之下则短线偏空,若站稳于1.956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破1.9480则短线向空,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面临短向抉择的位置。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2月1日日高1.9846见波段高点进入调整,且不排除转为较大级别调整或大级别调整的可能。也仍不简单排除已经在2月13日日低、波段低点1.9402结束调整、进入B波反弹或强势B波反弹甚或震升波动的可能。若汇价在1.9500或1.9440附近受支撑、则有望测试1.9600-1.9620附近压力,且不排除继续向1.9680或更高水位运行的可能。若汇价受阻回落下破1.9500附近支撑且下破1.9440附近支撑,则已经在波段高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
今日,汇价有望震寻短向,面临短向抉择。
今日强压力1.9680,弱压力1.9620;强支撑1.9440,弱支撑1.9500。
澳元/美元
2月22日,澳元盘升受阻回落。
澳大利亚统计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22日公布的数据,该国截至06年11月30日的三个月平均周薪季比上升0.7%,年比上升3.2%。同期私人部门的平均周薪季比上升0.6%,年比上升3.0%;公共部门的平均周薪季比上升0.6%,年比上升3.8%。
标准普尔评级服务机构(Standard & Poor's Rating Services)22日称已将澳新银行(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td.)、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Ltd.)、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 Ltd.)、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 Banking Corp. Ltd.)及其下属机构长期信用评级由AA-提高至AA。此外这些评级从正面信用观察名单中剔除,此前标普于06年11月8日将它们列入该名单。所有四家澳大利亚主要银行的基本实力评级由B+上调至A,而短期评级确定为A-1+,所有评级的前景为稳定。标普信贷分析师金融服务评级集团(Financial Services Ratings group)的贝内特(Craig Bennett)称澳大利亚主要银行的共同主题是财务状况的结构性增强以及风险管理能力的持续发展。这些银行的基本盈利状况体现其极为良好的资产水准、卓越的经营效率和产品多元化。尽管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四家主要银行仍遵循巴塞尔协定II(Basel II)认证程序,并已经从该程序利用更多信息。贝内特称与全球其它银行相比,四家澳大利亚主要银行更依赖一些地区性的市场,从而使其抵御市场震荡的能力下降。另一个导致评级疲软的因素是银行业零售融资增长机会有限,从而造成这些银行对批发融资市场的依赖加深。预计这些因素将在市场动荡的情况下破坏四家主要银行的战略灵活性,并使其信用评级局限在当前水平。以下是四家澳大利亚主要银行下属机构上调后的新评级(括号内):澳新银行集团:澳新国民银行(ANZ National Bank Ltd.) (AA/稳定/A-1+)、Esanda金融公司(Esanda Finance Corp. Ltd.) (AA/稳定/A-1+)、UDC金融公司(UDC Finance Ltd.) (AA/稳定/A-1+)。澳大利亚联邦银行集团:ASB银行(ASB Bank Ltd.) (AA/稳定/A-1+)、CBFC公司(CBFC Ltd.) (AA/稳定/A-1+)、Colonial控股公司(Colonial Holding Co. Ltd.) (AA-/稳定/A-1+)、Colonial共同人寿保险公司(Colonial Mutual Life Assurance Society Ltd.) (AA/稳定/--)。澳大利亚国民银行集团:新西兰银行(Bank of New Zealand Ltd.) (AA/稳定/A-1+)、Clydesdale银行(Clydesdale Bank PLC)(AA-/稳定/A-1+)、MLC人寿保险公司(MLC Lifetime Co. Ltd.) (AA/稳定/--)、MLC公司(MLC Ltd.) (AA/稳定/--)和国家财产管理控股公司(National Wealth Management Holdings Ltd.) (AA-/稳定/A-1+)。西太平洋银行集团:西太平洋欧洲公司(Westpac Europe Ltd.)(AA/稳定/A-1+)、西太平洋人寿保险新西兰公司(Westpac Life-NZ-Ltd.) (AA/稳定/--)、西太平洋新西兰公司(Westpac New Zealand Ltd.) (AA/稳定/A-1+)。
澳大利亚财长科斯特洛(Peter Costello)22日表示,通货膨胀率已趋缓,并将维持在央行设定的2%-3%目标范围内。科斯特洛表示,通货膨胀率显然从2006年的水平趋缓,从根本上说通胀已回到目标区间内,而且看起来在2007年和2008年它将继续保持在目标区域范围内。澳大利亚央行行长斯蒂文斯(Glenn Stevens)21日在议会经济和金融委员会作证时表示,央行下一步的举措很可能是提高当前6.25%的利率,他表示谈论降息为时尚早。
澳大利亚股市22日上涨1.1%,收盘价创下纪录高位,并首次站上6,000点,主要原因在于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等银行类股的强势,以及良好的企业获利.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上扬65.3点至6,017.1,超越盘中触及的纪录高位6,015.8,亦高于2月15日创下的前纪录收盘高点5,992.8。该指数还录得1月12日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Shaw Stockbroking资深交易员Jamie Spiteri表示,澳大利亚和世界其他地区利率应会维持稳定,而且2月已发布的企业获利大多非常不错。澳股市大型银行股悉数上涨,此前标准普尔调高对该国四大银行的评等。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收高2%至41.31澳元,澳大利亚联邦银行上扬1.2%至51.01澳元。
新西兰央行(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22日公布数据显示,新西兰1月信用卡总支出下降。新西兰央行称,新西兰1月国内外信用卡支出总额经季节因素调整后月比下降1.1%至23亿纽元,06年12月时月比上升2.7%。此前公布了疲弱的新西兰06年12月零售销售报告,信用卡支出数据可能为新西兰央行提供一些安慰,因其旨在让新西兰国内近期消费上升的趋势降温。数据还显示,新西兰1月信用卡支出总额年比上升6.7%,增幅低于06年12月的9.9%,06年1月为上升9.3%。该数据可能被市场中的少数激进人士利用以反对新西兰央行在07年上半年进行一次以上的加息行为。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预期新西兰央行将在3月8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将基准官方现金利率提升25个基点至7.5%。一小部分经济学家预期新西兰央行在7月前会进行两次加息以使得重新复苏的房产市场降温并放慢工资增长加速的势头。货币市场正计入新西兰央行在未来四个月内进行幅度在35个基点的加息。
近几个月来,全球商品市场的价格出现了回落。但矿业巨头仍在继续增加投资,并计划开采更多矿山。这些举措可能导致商品价格在今后几年里进一步下跌。英、澳合资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等公司都有价值数百亿美元的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铁矿石、煤炭、镍等原材料生产领域都在大举扩张。由于中国和其它地区的旺盛需求,这些商品的价格近几年来大幅攀升。这股投资热可能标标志著情况出现了转机。过去,矿业公司一直表示希望缓慢地增加供应量。这些公司的管理人员曾表示,他们需要更多时间来判断中国经济繁荣的力度和持续时间。他们对过去的泡沫破裂仍记忆犹新,当时采矿业匆匆上马大量项目,导致金属供大于求。现在,在经历了几年的暴利之后,股东们不断给矿业公司施加压力,要求公司增加后备项目,以维持今后十年的增长。与此同时,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也变得越来越愿意向矿业项目提供融资,其中包括不太知名的公司开发的高风险项目。比如,加拿大Nautilus Minerals Inc.就表示,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沿海的一个开采金和铜的项目获得了3亿美元的融资。南非银行Nedbank Group Ltd.的矿业及资源部负责人泰勒(Mark Tyler)说,现在的情况差不多是你只要有一份粗略的项目介绍,就能得到贷款。一些金属的价格这几个月来继续攀升,但铜和锌等部分金属的价格却出现了回落。铜价在去年5月创出了每吨8,500多美元的高点,此后,铜价下跌了30%以上,原因之一在于担心美国房地产市场疲软和全球经济增长率小幅回落。而且,一些投机人士也在考虑退出商品市场,因为他们担心全球商品价格已经走到了高点。采矿业人士及许多业内分析师认为,这些新项目不会让商品价格很快回落到历史平均水平。他们认为原因之一是中国经济在继续高速增长(2006年增长率为10.7%)。他们还表示,工人和专业设备的短缺以及建设周期较长、投资新矿成本较高也是其中的原因。美国经济增长比预想的更为强劲,这也可能扭转铜等部分商品近期的价格颓势。不少分析师预计,铜、锌等部分金属的价格下半年将出现反弹。力拓董事长斯金纳(Paul Skinner)2月向投资者表示,采矿业将愿望转变为实际生产的能力仍受到有限的新的大型矿山和全球设备及技术工人缺乏的限制,2007年这些限制因素还将存在。大型矿业公司也可能会取消一些扩张计划,尤其是如果商品价格进一步下跌的话。部分项目会因众多原因而推迟,过去对供应过剩的预测已经证明是错误的。不过,大举开发新矿至少能使推动近年来价格上涨的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分析师预计价格不会再回落到几年前的水平,但新增供应将增加未来几年价格下跌的几率。如果需求降温的速度比预计的快,那么价格下滑势头会更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去年预计,由于新增产能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到2010年,铝和铜的价格将分别下降35%和57%。不过,该组织指出,今天,虽然建设成本大幅上升,但新矿的利润比过去要丰厚得多,这大大激发了矿主们抢著开发新项目的积极性。而澳大利亚自然资源咨询公司Access Economics在06年12月份发表的报告中也预计,大宗原材料价格长期而言将呈下降趋势。该公司在全球范围进行的调查显示,分析师们预计,从现在到2009年6月,20种原材料的价格除三种以外都将下降,其中就包括氧化铝。跌幅最大的是钴、铅、镍和锌,预计它们的跌幅将超过45%;此外,铁矿石、黄金和铂的跌幅则较温和。Access Economics的主任理查森(Chris Richardson)说,需求可能会保持强劲,但我们认为市场上将有更多的供应,从而导致价格回落,这个看法完全没有改变。“人们有很多钱可赚......似乎每个人都在那里挥著铲子挖矿”。必和必拓是出手最阔的投资者之一,目前,它有多个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项目,它在这些项目的投资总计约175亿美元,与18个月前相比增加了近50%。以市值衡量,必和必拓是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英国的Anglo American PLC目前在建或正在酝酿的项目投资额达到了220亿美元;力拓的项目投资也超过150亿美元,其中部分项目已处于它所称的“后期研究阶段”。这些项目包括在澳大利亚的一个铁矿,该项目有望使其铁矿石产能从1999年的略高于5,000万吨增加到2.2亿吨。大举投入的不只是西方公司。在中国,各地矿场也都在大干快上,增产铁矿石及其他矿产,希望以此减少对海外供应的依赖。原铝产量高出美国铝业(Alcoa Inc.)的俄罗斯。OAO Rusal说,计划到2010年之前投资100亿美元,几年内将产量提高一倍。在各个国家里,矿业投资激增最明显的莫过于澳大利亚,它是全球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中国的原材料供应国之一。该国农业与资源经济局(Bureau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说,在截至2006年6月30日的一年里,澳大利亚采矿业的资本支出超过180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较之前一年激增了76%。这个支出额比过去25年澳大利亚采矿业的年均资本支出高出一倍以上。世界其他地区也同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资本投资热。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全球的矿业勘探支出曾急剧下降,而不到10年之后的2006年,此类支出就猛增到创纪录的70亿美元。出现这种局面的部分原因是,大量投资纷纷涌向中小公司。在这些公司陆续成功发现矿藏的同时,大中型公司的增长机会就更大了,特别是在非洲等高风险地区。Nedbank的泰勒说,每次爆发资源热的时候,新供应的开发总会慢一拍,这次也是这样。不过他说,市场上迟早都会见到新增加的供应,而且量会非常大。
汇价日高0.7917,日低0.7873,尾盘在0.789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341%,日涨跌幅-0.003,收于0.7889。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继续呈多头排列但升势趋缓且有呈收敛集聚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日均线(0.7815)之上,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线向多或偏多。汇价若站稳于0.789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挡支撑位于0.7870、0.7840,上挡压力位于0.7910、0.7940。0.7890(中位0.7840)为汇价短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线向多或偏多;周线若站稳于0.7830之上则周线偏多,上破0.7880则周线向多;日线若站稳于0.7890之上则短线向多,站稳于0.7840之上则短线偏多,有望震荡整理的位置。
短线分时波动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2月1日日高0.7926见波段高点进入调整,且不排除由此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大级别调整的可能,但汇价已经在1月31日日低、波段低点0.7698(或在波段低点2月13日日低0.7707)结束A波调整、进入较大级别B波反弹的概率增大,且不排除已经由波段低点进入震升波动的可能。同时,市场依然对汇价跟随主流货币即将进入大级别C波下跌波动的可能性继续保持警惕。若果真如此则可谨慎认定汇价已经运行在B波反弹末段的概率较大,且其末段分时波动有形成扩张三角形态的可能,现已运行在该形态末段的概率增大,且或许已经在波段高点0.7920结束反弹进入下跌波动的概率存在;若汇价在0.7910或0.7940附近受阻回落下破0.7870、0.7840-30附近支撑,则自波段高点已经进入C波调整的概率增大。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强压力0.7940,弱压力0.7910;强支撑0.7840,弱支撑0.7870。
欧元/日元
2月22日,汇价震荡盘升。
汇价日高159.62,日低158.54,尾盘在159.6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466%,日涨跌幅0.74,收于159.58。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摆脱缠绕呈金叉之势,汇价位于其上及30日均线(157.40)之上,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线向多。汇价若站稳于159.20或158.70之上则短线向多,上挡压力位于160.00、160.50,下挡支撑位于158.00。158.70(中位158.00)为汇价短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短中线、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仍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的运行方向,短线向多且超买;周线若站稳于157.00之上则周线偏多,若站稳于158.20之上则周线向多;日线若站稳于158.70之上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的位置。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可谨慎认定汇价已经或即将(日线表现为上升楔形结构末段)见波段高点进入调整或大级别调整或震跌波动的概率继续增大,但仍不能简单排除上破160.00向160.50方向测试压力的可能。市场继续对周及月线技术指标顶背离及严重超买态势保持警惕,即若汇价在160.00或160.50附近受阻回落、震荡盘跌下破短线支撑则可能已经自波段高点进入大级别调整甚或震跌波动中。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
今日强压力160.50,弱压力160.00;强支撑158.70;弱支撑159.2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