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6月9日-10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原帖由 mai 于 2007-6-9 10:08 发表
朱琪:德国工业意外下跌 欧系带头大幅下挫  【2007.06.09 08:38】

  上周五的外汇市场,欧系货币突然出现大幅下挫,高息货币也一度受到拖累,主要的导火线是德国工业产值意外下降,而美国国债收益率继续上 ...

谢谢mai版帮发帖,大家也都可进来发。
喜欢此帖的话,请在1楼评分处评上您神圣的一票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美国:升息预期骤起,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升至8月来高点...
【 2007年06月09日 09:56】
因劳动力市场持续趋紧引燃美联储(FED)升息预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时飙升,30年期
抵押贷款利率连续第四周上升。

美国抵押贷款巨头房迪美(Freddie Mac)近日表示,美国本周30年期平均抵押贷款为6.
53%,为去年8月10来最高水平,当时抵押贷款利率为6.55%。上周数值为6.42%。

分析人士指出,抵押贷款利率上升主要源于近期有迹象表明,美国经济开始加速增长。
上周美国劳工部(U.S.Labor Department)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新增非农就业15.7
万,几乎相当于4月的两倍。

房迪美首席经济学家Frank Nothaft指出,美国第一季度劳动力成本较去年同期大幅增
长1.8%,为此,市场关于薪资通胀的担忧再度上升,美联储升息预期骤起,美国国债收
益率随之一路走高。

此外,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发表的关于控制通胀仍是第一要务的言论将美
联储近期降温的预期一扫而净。
喜欢此帖的话,请在1楼评分处评上您神圣的一票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加拿大制造商的困难期到来...
【 2007年06月09日 00:49】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 World Markets)周五表示,随着制造业就业人口下滑1.2万
人,加拿大5月就业数据传达的信息已经很明朗,即加拿大制造商正在经历一段困难期。

该银行称,海外制造商的低成本正在蚕食全球市场,而中国是其中最“贪婪”的一条,
占据美国市场的份额甚至超出了加拿大曾经的水准,而更为糟糕的是,美国市场正处于
经济周期的低潮中,房产市场的萎靡以及资本投资的下降令消费者支出能力受限。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还指出,加元的强势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每一波的上
扬都打击了加拿大工业,未来加拿大制造业就业人口还将继续下滑。
喜欢此帖的话,请在1楼评分处评上您神圣的一票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5月通胀或将加速上升...
【 2007年06月09日 03:46】

经济学家预计,受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中国5月份的消费者物价可能重新呈现上升
势头。

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显示,中国5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升3.3%,升幅
高于4月份的3%。国家统计局预计将于下周二发布5月份CPI数据。

5月份CPI的预期升幅超出了央行制定的通胀率低于3%的目标,而CPI近期在肉蛋价格上
涨的带动下出现的上升势头已经引起央行的关注。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周二表示,5月份CPI数据将成为央行制定未来货币政策时考虑的关
键因素。

周小川表示,央行正密切关注猪肉和鸡蛋价格上涨的风险,但仍需对整体CPI进行考量
。

4月份中国食品价格上涨了7.1%,而食品价格约占总体CPI的三分之一。

自去年年底以来,中国的猪肉价格一直在大幅上涨,部分原因是去年年底的一场疫病导
致南方肉猪存 栏数量大幅下降。

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猪肉价格已较去年同期上涨约43%。
喜欢此帖的话,请在1楼评分处评上您神圣的一票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NIER:预计英国3-5月GDP季增0.6%,为近一年来最大增幅...
【 2007年06月09日 10:28】

英国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院(NIESR)周六表示,英国3-5月经济扩张加速, 这意味着英
国央行(BOE)面临进一步升息压力。

NIER预计,英国3-5月GDP较前三个月增长0.8%,季率增幅为去年7月来最大。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第一季度GDP季率增长0.7%。近期调查表明,英国经济增长
正在加速。

英国央行一直担心,持续强劲的经济扩张将推高物价。

市场普遍预期,英国基准利率将在年末触及6%。多数经济学家预计,英国央行将在7月
或8月采取下一步货币紧缩政策。英国目前基准基准利率为5.5%。
喜欢此帖的话,请在1楼评分处评上您神圣的一票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IMF拉托:各央行升息是大势所趋,担心全球金融市场再次震荡...
【 2007年06月09日 11:0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席拉托(Rodrigo de Rato)周五警告指出,各大央行进一步采
取货币紧缩政策是大势所趋,这表明企业潜在融资成本将上升,因此全球范围内兴起的
高杠杆率企业并购将对金融稳定性构成威胁。

拉托表示,非常担心本轮货币紧缩政策将给大型企业并购埋下忧患。同时称,利率普遍
上调还可能引发新的金融震荡。受美联储(FED)本轮连续17次升息影响,美国次级抵押
贷款市场终于不堪重负,在今年年初爆发了危机。

随着美国经济逐步摆脱房产市场调整带来的拖累,美联储降息预期淡化,投资者进而担
心美联储将采取货币紧缩政策控制通胀,于是纷纷抛售美国国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
率涨至5.24%,距重要技术关口5.25%仅一步之遥。

分析人士指出,债券市场目前正处在一个分水岭。一方面,经济加速增长预期推动了美
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另一方面,利率上调将引发投资者削减资本市场所持头寸,其中包
括凭低息融资买入的股票。

正如“债券之王”格罗斯(Bill Gross)所言,在走过长达25年的坚挺牛市后,他已变成
了“熊市经理"。
喜欢此帖的话,请在1楼评分处评上您神圣的一票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币有趋向贬值的可能 - 何志成  (6月9日)
新一轮的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必然导致大幅度的下跌,虚拟金融市场已经不是分散通货膨胀压力的“第二个水库”,而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向实体经济集中释放

  5月,物价上涨完全出乎央行和市场投资者的预料。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5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46种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中,猪肉、鸡蛋、花生油等22种价格上涨,民用电、管道煤气等15种价格保持稳定,鲜菜、三元复合肥等9种价格下跌。由于民用电、管道煤气等商品或服务属于官方调整范围,因此,通货膨胀的实际压力巨大。物价上涨,人民币贬值(国内购买力下降),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经济中不得不高度关注的焦点。

  下半年CPI破4%

  与居民消费品一样,在生产资料和资源产品价格方面,国内水平随世界大涨。5月份,36个大中城市螺纹钢、中厚板、热轧卷板价格环比分别上涨6.4%、3.2%和3.4%;尿素和三元复合肥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7%和下降1.4%;水泥、木材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和0.5%;烟煤价格环比下降1.9%;汽油价格与上月持平。

  根据上述资料,可以展望5月通货膨胀指数,在CPI增幅已经连续两个月触及或突破3%的大关后,5月肯定超过3.3%,很可能是3.5%,而6月则处于3.8%-4.0%之间。现在,虽然中央已经在控制猪肉、鸡蛋、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但涨价原因实在是因为城市货币增加太快(一季度居民收入提高17%),供应短缺的危险越来越大,如果今年夏季粮食减产,通货膨胀环比大涨使CPI再度突破3%警戒线的危险越来越大。

  对于物价走势,一些分析机构与我的观点一样。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表示,未来数月内,仅仅食品涨价一个方面的因素,就可能将CPI增速推高至4%、甚至到更高的区间。为此,高盛将今年CPI增速预期大幅提高至3.6%。而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则认为,5月份的CPI增幅将达到3.4%,高于今年3月份3.3%的水平。国内外其他分析机构平均预期,5月份CPI增幅会达到3.5%左右。

  过去,我在一些文章中对于物价上涨趋势已经多次给出预警。市场供应在减少,而城市工资奖金却突然大幅度地增加,这些因素都将大幅推动物价上涨,甚至使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逆转。

  从资料上看,今年夏粮欠收局面几乎已成定局,而国际粮价仍然在上涨,这就决定了,我们无法通过外贸进口来平抑粮价,下半年粮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非常大。粮食涨,必然催逼猪肉价格继续上扬。引发饮食行业全面萧条(我们现在食堂10元钱的午餐已经没多少肉了)。更由于公共事业和基础产品价格改革在即,下半年CPI涨幅在4%以上的可能性大增。

  央行应该加息在前

  观察近日市场,猪肉价格根本没有被控制住。6月3日,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的猪肉价格反弹至16元/公斤,与5月29日创下的近期最低价13.5元/公斤相比,每公斤又上涨了2.5元。这一现象显示,在经过了政府“特殊处理”导致肉价短暂下跌之后,市场机制再度发挥作用。

  更值得注意的是,物价上涨的范围在扩大。国内部分市场的食用油也出现大幅涨价,如重庆市场甚至出现了抢油的现象。一些大的餐馆甚至修建了两个50吨的储油罐。

  物价上涨在影响老百姓的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界对未来几个月宏观政策调控的猜想。现在大多数的分析集中在央行可能出台的紧缩政策上,如央行在今年会加息几次,何时加息等。按照宏观调控惯例,在物价上涨尚不剧烈的时候,央行可以采取连续加息的方式进行调控,而如果物价上涨很快,面积很大,通胀压力急剧增大,央行再加息几次,恐怕也不管用。因此,央行应该加息在前,5月数据出来后立刻加!

  虚实经济体难载通胀之重

  回顾当前形势,在全球资产重估的浪潮下,国内的资产价格重估也在激烈进行,其典型表现就是房地产市场的萎缩和股市的下跌。过去,虚拟金融市场的上涨的确有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疏导作用,而由于虚拟金融市场涨幅过大,过快,新一轮的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必然导致大幅度的下跌,虚拟金融市场已经不是分散通货膨胀压力的“第二个水库”,而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向实体经济集中释放。物价与虚拟金融市场的价格齐飞,必然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发生,这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伤害。

  有意思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注意力一直放在人民币升值压力怎么释放上,由此采用了“货币先行”政策,同时加快了虚拟金融市场发展。这已经导致货币发行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信号联系不敏感。由于这种不敏感,导致短期货币投放过多,工资奖金增长过快,人民币的流动性过剩已经不是虚拟金融市场所能承载。这些货币恐怕最终要流向商品市场,对实体经济中的物价构成压力。如果市场物资充裕,通货膨胀预期可能仍然被压制,资金甚至会流向实体经济的投资市场,刺激生产潜力的扩大。问题是:此时我们面对的是粮食供应可能短缺——如果供应食品出现短缺,通货膨胀的大面积出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是规律。一旦通货膨胀大面积出现,所谓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快会变成人民币贬值预期。

  当前,在多种现实的压力之下,中国央行仍然在被迫加大货币发行量,而股市已经开始大面积跌停,这将直接导致人民币从当前的升值趋向转向贬值趋向。由于中国老百姓缺乏更多的投资渠道和避险方式,严重的通货膨胀将迫使老百姓重新关注储蓄的安全性问题——要求大幅度地提升存款利率,引发货币政策的恶性循环。

  非常不幸的是,所谓“藏汇于民”的主张一直由于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存在而不可能实现,如果通胀继续快速上涨,中国老百姓将不得不把储蓄转移到外汇资金上来,这个“国策”将因此变成现实。因为无论是欧元还是日元,即使是美元相比人民币都是通货膨胀的避风港。如果老百姓选择这些外汇作为避险工具,人民币贬值的速度肯定会加快,而这很可能是市场未来的必然选择。
喜欢此帖的话,请在1楼评分处评上您神圣的一票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lyou2007的花花。今天到哪潇洒呢。
喜欢此帖的话,请在1楼评分处评上您神圣的一票 谢谢
发表于 2007-6-9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吧? yuwei老弟你7:52am开帖,到中午12:12pm才转出,   还劳烦mai版早上先发出第一帖,多不好意思呀! h: 要有货才能开店做生意嘛~

[ 本帖最后由 willieloke 于 2007-6-9 19:08 编辑 ]
发表于 2007-6-9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逢低买入欧元 逢高卖出澳元 - 李骏  (6月9日)

周三,欧洲央行如市场预期加息25个基点,目前欧元最新的基准利率为4%。但是本周欧元并没有出现上涨,相反出现一定的回调。

   从本周走势看,美元似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本周,美元方面消息有好有坏。比较有利于美元的消息是,周三美联储官员莱克表示,次级抵押贷款问题不会对银行体系构成威胁;而不利于美元的消息则是,周三白宫将美国2007年经济增长预期从2.9%下调至2.3%。近期美元可能会陷入其指数81.50-82.50区间波动。

   有关主要货币下周的操作建议:

   美元:在81.50-82.50区间操作,即在接近81.50附近买入美元,而在接近82.50一线卖出美元。

   欧元:如果下周欧元跌至接近1.34一线,可以逢低买入,可以在1.3550一线卖出。但是一旦未来欧元有效跌破1.34整数关口,则止损买入。

   英镑:如果下周英镑跌至接近1.97整数关口一线,继续逢低买入,可以在接近1.99整数关口一线卖出。但是一旦英镑有效跌破1.97整数关口,则止损买入。

   澳元:如果澳元反弹至接近0.85一线,继续逢高卖出。而一旦澳元出现回调,可以在0.8250-0.83区间逢低买入。

   日元:如果下周日元再次跌至接近122整数关口一线,继续以逢低买入为主。笔者个人倾向于日元下跌之后有反弹的可能性。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17 20:16 , Processed in 0.04625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