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7月4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谢YarouYarou的花花!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师大教授钟伟: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

2007年7月4日 13:30

[世华财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指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处于一个机遇期,中国的长远利益考虑,应形成更灵活和更真实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据21世纪经济报7月3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撰文指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处于一个机遇期,如果政策得当,那么有可能在未来2-3年,中国股市占GDP的比例接近全球平均水平,也有可能使得沪深港市场不断一体化,超越东京成为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这样的资本市场,大体可以和中国实体经济在全球中的地位相匹配。

如果在人民币汇率未充分反映市场信号之前,过于匆忙地放开资本市场,那么可以说目前汇价股价下,任由外资并购A股上市公司相当于甩卖,外资换股加现金收购相当于半卖半送,外资纯换股并购几乎就是赠送。

有关人士认为,目前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仅为15.5倍,与1985年1月以来的长期平均市盈率15.4倍非常接近,中国股市相比较之下就存在泡沫,这种说法忽略了基准问题:美国国内联邦基金利率已达到5.25%,资本化之后就是不足20倍。中国目前国内利率基准在2.5%,资本化之后是40倍。2006年,美国本土投资者投资境外的资金约为1920亿美元,而投资美国股票的资金仅为430亿美元,也许投资者的选择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关于印度股市也是被反复提及的另一个神话,印度股市的市盈率在25-30倍,但目前印度的通货膨胀率约为6.5%,商业银行系统被迫购入巨额国债后危机四伏,印度股市相对于A股市场又能显示什么宏观和微观的优越性?!

另外两个已经或者即将被广泛提及的案例恐怕是日本和台湾股市泡沫的破裂。

引爆日本危机的被认为是日元升值,日元汇率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1971年,依靠380日元兑换1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日本以出口导向型战略,实现了每年10%以上的经济增长奇迹。第二阶段是1972-1985年,在这一期间日元兑美元平稳地从1:315升至1:200的水平,12年间每年升值5.2%,日元升值似乎并未影响日本走向高度繁荣的步伐,由于巨额的贸易顺差和资本内流,日本的外汇储备急剧飙升,温和升值的举措使得日本政府和国民相当满意。第三阶段是1985-1989年,1985年9月22日,在美国的倡议下,西方七国以“广场协议”维护了美元的地位,而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比率在两年内贬值30%,然后又是“卢浮宫协议”,从而逼迫日元陷入不可克制的飙升阶段,到1989年,日本经济泡沫崩溃。股市泡沫的崩溃不仅仅是日元过于缓慢和持久的升值,也在于日本央行对加息先是犹豫不决,然后到泡沫行将破裂时,则不恰当地大幅度加息。从1986年1月到1987年12月,日本银行将贴现率逐步调降为2.5%,以引导过剩的资本外流。1989年5月31日贴现率被提高到3.25%,随后贴息率进一步提高,在1990年8月30日达到了6%。过于激烈的紧缩政策终于刺破了资产价格的泡沫,股价从1990年初开始大跌,日经平均股价降到14309日元,与最高点相比下跌了63%,房价的跌势与之相比并不逊色,使得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

台湾股市到1986年综合加权指数超过1000点,但此后在不到9个月里,指数跃上2000点,随后的2个月内,指数接连突破3000点和4000点。1987年全球股灾导致台湾股市指数也下跌到2298点。但在1988年6月,台指就突破5000点大关,7月突破6000点,8月涨至8000点。随后由于台湾当局开征资本利得税,股市急剧下跌到5000点以下。

1988年10月,美国财政部在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的评估报告中,认为台湾地区存在“汇率操纵”现象,台湾央行被迫采取温和升值策略,国际热钱开始加速流入。结果到1989年6月,台湾股市综合突破万点,至1990年1月,股市创出了12495点的历史新高。以1986年为基点,台湾股市综合指数两年内上升5倍,4年内上升12倍,的确是一场神话。不幸的是,到1990年10月,股市崩盘式地回落到2485点。

可以从日本和台湾的历史得出经验: 第一,台湾和日本的股市上升都开始于本币温和持续升值和外汇储备飙升,以及外资的持续流入。第二,两个经济体的央行都缺乏中长期的利率政策视野,在泡沫生成阶段加息缓慢,在泡沫末期却加息凌厉。第三,不恰当的金融开放政策,在日本和台湾,都出现了国际资本加速流入资本市场,外国机构投资者在股指期货中的交易份额更显著,并且都在泡沫破裂之前成功出逃。第四,股灾让国际游资洗劫了本土经济发展成果,并给经济运行带来了持久的负面影响。无论从事前和事后看,外资在包括日本、台湾、香港、以及东亚其他股市的动荡中扮演的角色,都比较负面。

文章指出,经验显示:第一,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迅捷,但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刚刚起步,这导致了西方金融资产的规模对中国实体经济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第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进程,使其和购买力平价存在明显差异,导致A股上市公司的价值,和相对开放、成熟的市场缺乏可比性。第三,全球流动性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场、房地产市场已难以再持续创造额外的美元需求,国际游资必然注入经济虚拟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经济体。第四,以国内股市占GDP的比重来看,中国尚未恢复到20世纪30年代的水准,如果政策得当,未来2-3年,中国资本市场有可能成为东亚资本市场的领跑者。

观察中国外汇和人民币的流动性问题、中国A股市场的定价基准问题,以及中国金融资产的总量不足等诸多问题,都可以看到这些问题背后的关键,即人民币汇率。因此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调控需要更为宽阔的视野和思路。

第一,如果不能重估,那么至少应当加速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节奏。汇率问题导致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出现偏差。目前微软和通用电器的市值都接近3000亿美元,而宝钢仅约2000多亿人民币的市值。平均不足2美元的股价,难以反映A股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那么如何理解H股市场的股价较之内地更低这一事实?可以理解的原因也许在于,具有较好素质的中国海外上市公司,都仅仅是上市而已,没有谁会想象重点央企的石油石化、电讯通信、银行保险类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或者第一大股东,会通过资本市场而易手。但经过股改之后的A股市场有可能成为实现公司并购的场所。只有汇率加速升值,才是纠正国内资产价格失真并进而缓和流动性问题的答案。

第二,在人民币汇率加速上升的进程中,必须对金融开放持极其慎重的态度。日本和台湾的经验都显示,迫于外部压力温和而缓慢的升值,使得升值预期不断强化、热钱流入逐步加速。过去两年人民币的缓慢升值,相信已经带来3000亿美元左右的热钱内流。

日本和台湾的经验都显示,美国与这些经济体交涉汇率、平衡美国贸易赤字只是幌子,其汇率牌背后的要价是金融开放,以庞大的金融资产来充斥这些对金融缺乏警觉的经济体。

此外,也不妨看一下新近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的成果清单,它更清晰地说明,美方对平衡中美贸易兴趣不大,但对推动中国金融开放兴趣浓厚。由于能够购买中国低价的出口货物,低收入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可能提高了5%到10%,同样地,迫使中国加速开放金融,15倍于中国的金融资产也能够给华尔街带去更多中国经济改革的果实。在人民币汇率调整非常不充分的背景下,加速对外金融开放的政策,无疑将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

第三,资本市场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股市而已。目前中国投资者除了低风险低收益的储蓄和国债投资之外,就只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基金或者股票投资,这种迫使国内投资者作出非此即彼的极端选择的金融环境,难以造就理性的投资者群体,因此未来大力发展金融债、企业债和市镇债,推动证券化资产和其他权益凭证的交易,使得中国金融市场能够覆盖从国债到股票再到衍生品的全部色谱的投资工具,才能使得投资者行为逐步理性化,中国金融资本的存量才能放大。

第四,在遭遇外汇流动性过剩和汇率升值压力时,一国央行往往对加息采取迟缓和观望的态度,到了资产泡沫相对严重时才忙乱起来。中国经济也在遭遇上述问题,并且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已隐约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从1-3年的中期角度看,利率工具有可能成为央行调控的主要工具,推动市场基准利率的温和的、渐进的提高,是既努力维持经济景气,又同时抑止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较好选择。

第五,用市场化的手段调控市场,无论是股市还是其他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其发展波折总是难以完全合乎决策层的设想和意愿,除非市场是任由政策打扮的婢女,但是不合意愿就调控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决策层应当有自信,这种自信既表现在自身有足够的调控政策储备上,又表现在相信市场能够自我纠错上。回顾一下,如果今年5-6月期间,A股的IPO规模和下半年IPO的规模均衡一些,市场就可能平稳得多。以市场自我纠错而言,迄今A股市场的股灾没有任何一次是市场自身泡沫的崩溃,如果再考虑到场外非流通股在今后两年的逐步流通,那么对A股市场的频繁调控就没有那么迫切。

对付西方巨大的金融资产唯一选择就是抓住金融开放尚未大门洞开的时机,努力做大自身的金融资产。

(肖妤倩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主要国家7月5日至7月11日金融事件一览

2007年7月4日 13:48

[世华财讯]以下是全球主要国家7月5日至7月11日金融事件一览:

--------------------------------------------------------------------------
地点 时间 事件
(北京时间)
7月5日
伦敦 19:00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宣布利率决定
法兰克福19:45 欧央行管理委员会公布利率决定
法兰克福20:30 欧央行总裁特里谢举行记者会
法兰克福23:45 欧央行执委会委员斯麦吉发表主题演讲
雷克雅末---- 冰岛央行利率决定

7月6日
东京 ---- 日央行召开分行经理会议,央行总裁福井俊彦致开幕辞
旧金山 12:00 美国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叶伦发表讲话
西班牙 16:30 欧盟经济暨货币事务执委阿尔穆尼亚出席"第六届拉美-桑坦德会议"
西班牙 19:45 欧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暨西班牙央行总裁奥多涅斯致闭幕词
里斯本 ---- 葡萄牙央行召开为期两天的会议,议题为"银行竞争:金融稳定性与监管"
法国艾克斯21:45 欧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诺亚发表讲话
华盛顿 ---- 美国财政部负责经济政策的助理部长Phillip Swagel召开媒体简布会,检视6月的经济指标并讨论美国经济状况

7月8日
法国艾克斯15:30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在"艾克斯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
法国艾克斯17:30 欧央行总裁特里谢在"艾克斯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

7月9日
布鲁塞尔---- 欧元集团财长会议
巴西 ---- 美国财长保尔森访问巴西

7月10日
德国 01:00 欧央行执行理事会史塔克发表讲话
布鲁塞尔---- 欧元集团财长会议
渥太华 ---- 加拿大央行公布利率决定

7月11日
东京 ---- 日本央行开始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至7月12日)
法国 ---- 欧盟经济暨货币事务执委阿尔穆尼亚、欧元集团主席贾克和欧央行总裁特里谢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
德国 22:45 欧央行执委会成员汤普古格罗发表讲话
伦敦 23:00 费城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普洛瑟就"房价和货币政策"发表讲话
巴西利亚---- 美国财长保尔森会见巴西总统卢拉等巴西官员
--------------------------------------------------------------------------
资料来源:综合外电

(潘海涌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市4日尾盘美元兑多数主要货币保持窄幅震荡

2007年7月4日 14:00

[世华财讯]亚洲汇市4日尾盘,美元兑多数主要货币依然保持区间震荡,但澳元扩大涨幅。

综合外电7月4日报道,亚洲汇市4日尾盘,美元兑多数主要货币大致延续窄幅盘整格局,欧元持稳于1.36上方附近波动,英镑继续高位整固,而澳元进一步扩大涨势。美国金融市场4日因独立纪念日休市,市场交投淡静。

穆迪4日早些时候表示,鉴于日本经济景气扩张有助政府减少债务负担,将日本A2债信评级列入正面观察名单,这意味着日本债信评级可能在三个月内获得调升。受此消息激励,日圆兑美元和兑欧元双双走高。现日圆从先前高位回落。

日本大型银行交易员称,受日本投资者买盘推动,欧元兑日圆微幅上涨,但可能暂时停留在167下方。3日当周欧元计价政府债券的赎回依然令欧元走势承压,尽管预计欧央行5日会议不会作出大的政策调整,但投资者仍然持谨慎态度。

后市适当关注欧元区6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月份零售销售及英国6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等数据。之后5日的欧央行和英国央行利率决定以及6日的美国6月非农就业报告为市场关注重点。

以下是北京时间14:00左右美元兑主要货币报价:
---------------------------------------------------------
最新 涨跌 开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前收价  
美元/日圆 122.40 -0.0700 122.46 122.51 122.22 122.47
欧元/美元 1.3618 0.0010 1.3608 1.3622 1.3606 1.3609
英镑/美元 2.0179 0.0021 2.0160 2.0185 2.0158 2.0158
美元/瑞郎 1.2150 -0.0010 1.2159 1.2163 1.2148 1.2160

美元/加元 1.0596 -0.0018 1.0614 1.0617 1.0594 1.0614
澳元/美元 0.8580 0.0036 0.8544 0.8583 0.8543 0.8544
纽元/美元 0.7827 0.0019 0.7808 0.7828 0.7807 0.7808
欧元/日圆 166.68 0.0240 166.66 166.76 166.36 166.65
----------------------------------------------------------
资料来源:世华财讯


(王兴亚 编译)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元兑加元亚市盘中在1.06左右波动

2007年7月4日 14:11

[世华财讯]4日亚市盘中,美元兑加元在5日均线附近,也是1.06左右窄幅整理。汇价近期可能在震荡中寻求方向。今日美国金融市场将因独立日而休市。

3日美元兑加元显著反弹,与此前2个交易日构成低位三角形震荡形态。亚市盘中汇价小幅回落,下探至1.0540企稳,欧洲盘中收复此前失地,进入北美早盘,加元广泛走软,美元兑加元快速拉升至1.0634,之后有所回落,收报1.0604。

当日消息面较为淡静,加元受到小幅抛售,北美早盘跌势有所加速,部分受到近期加拿大不佳经济数据影响。欧元兑加元自1.4362升至1.4465,英镑兑加元升至2.1441,加元兑日圆跌至115.01,天图均线不断聚拢,有一定调整风险。

4日亚市盘中,美元兑加元在5日均线附近波动,波幅1.0597-1.0616,市场消息面平静。

技术图表显示,美元兑加元跌破了近1个月微弱上升通道下轨支撑,天图均线在粘合后再次转头下行,汇价前期反弹遭到破坏,但周图和月图上超卖状况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布林带进一步收紧需注意,汇价跌势是否结束仍需观望;天图技术指标横行,4小时图均线和技术指标走势好坏不一,汇价可能继续震荡寻求方向,三角形边线切入位1.0570-1.0630构成波动区间,后续阻力位于1.0653/69(20和30日均线),后续支撑在1.0540,1.0475。

今日美国金融市场将因独立日而休市,市场交投可能较为稀少,之后等待周四欧央行和英央行利率决定,以及周五美国6月非农就业报告。加元方面关注周五加拿大就业数据和下周二加央行利率决定。

(章隽 撰稿)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欧元兑日圆4日亚市盘中小幅上涨

2007年7月4日 14:23

[世华财讯]受日本投资者买盘推动,欧元兑日圆4日亚洲汇市盘中小幅上涨,但可能维持在167日圆下方。

综合外电7月4日报道,日本某大型银行的交易员称,亚洲汇市4日盘中,欧元兑日圆小幅上涨,受日本投资者买盘推动,但短线料将保持在167日圆下方。4日当周欧元计价政府债券赎回仍对欧元构成下行压力,尽管预计欧洲央行5日加息可能性不大,但投资者仍然小心翼翼。

该交易员称,如无重大事件,欧元涨幅料将有限。预计支撑位在166.10日圆。

北京时间14:22,欧元兑日圆报166.77。


(耿弋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息预期提振英镑兑美元升至26年高点

2007年7月4日 14:32

[世华财讯]受英国央行本周将加息的预期影响,欧市4日早盘,英镑兑美元一度上涨至26年高点2.0207。

综合外电7月4日报道,欧洲汇市4日早盘,英镑兑美元上涨至26年来最高水平,归因于预计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简称BOE)本周将加息,并发出会进一步加息的信号。

英镑兑美元4日一度上涨至2.0207,为1981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根据对经济学家所做的调查,预计英国央行7月5日将上调利率0.25个百分点,至5.75%。

英国央行行长金恩(Mervyn King)6月曾在伦敦向立法委员表示,通胀风险“仍将上扬”。

北京时间14:30,英镑兑美元报2.0197。

(许娜 编译)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市4日盘中泰铢攀升至10年高点

2007年7月4日 14:45

[世华财讯]亚市4日盘中泰铢攀升至10年高点,泰国股市上扬吸引外资流入。泰央行表示,泰铢汇率由市场决定,从而限制了央行干预市场的必要性。

综合外电7月4日报道,亚市4日盘中泰铢攀升至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高点,因市场揣测泰国股市攀升吸引外资流入。

泰铢连续第五日上涨,泰国指标股价指数升至1997年1月来最高点。央行副行长Atchana Waiquamdee 4日表示,泰铢汇率由市场决定,从而限制了央行干预市场的必要性。

巴黎银行资深外汇分析师Thio Chin Loo表示,股市涨势良好,泰铢继续走强。泰国央行可能不会干预。

曼谷时间下午1:20,泰铢兑美元升0.2%,报34.21泰铢。3日尾盘报34.26。泰铢目前位于1997年9月来最高点。泰铢3日大涨0.6%,创1月25日来最大升幅。

(潘海涌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瑞银:受CPI数据影响欧元兑瑞郎预计将走强

2007年7月4日 14:46

[世华财讯]瑞士6月CPI数据表现疲软,瑞士央行未来实施紧缩政策的难度或将加大,瑞银认为,欧元兑瑞士法郎料将走强。

综合外电7月4日报道,在瑞士近期公布温和的通货膨胀数据后,瑞银认为,欧元兑瑞士法郎料将走强。

该行经济学家Reto Huenerwadel表示,鉴于瑞士6月份CPI数据表现疲软,瑞士央行未来实施紧缩政策的难度或将加大。其预计,瑞士央行加息50个基点或突然采取紧缩措施的可能性不大。欧元兑瑞士法郎最新报1.6542瑞士法郎。

北京时间14:37 欧元兑瑞郎报价 1.6553


(耿弋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士丹利: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过度紧缩的风险相当低

2007年7月4日 14:57

[世华财讯]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指出,中国货币需求的结构性转变要求中国近期进行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紧缩,但过度紧缩的风险相当低。

摩根士丹利7月4日消息,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撰文指出,在资本市场和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货币需求的结构性转变要求中国近期进行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紧缩。如果牛市持续,认为中国央行应该对未来几年M2货币供应量增长设定一个日益降低的目标,以防止货币政策的适应性过度的风险。另一个可替代的政策选择是央行把政策盯住目标从货币供应量转移至基于物价的变量上如通胀率。

中国股市的繁荣鼓励家庭从银行支取存款而大量购买股票。王庆认为,金融资产投资组合的重新平衡将减缓货币需求的增速,使得货币需求不稳定。如果在货币需求增长减缓的情况下,央行依然坚持最初的盯住M2货币供应量的目标,那么货币政策将有可能变得过度宽松。

摩根认为,中国股市飙升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将成为中国央行在07年剩余时间甚至以后管理货币政策的主要挑战。即使央行07年能够实现M2货币供应量增长16%的目标,潜在的货币政策状况将依然相当具有适应性,预示央行抑制通胀在3%以下的目标前景黯淡。如果央行07年剩余时间在收紧政策方面更加激进,市场参与者将对过度反应保持警惕,因央行目标仅在于减缓货币供应量增长以便与减缓的货币需求相匹配。

总之,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过度紧缩的风险相当低。

(王兴亚 编译)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17 12:44 , Processed in 0.0382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