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IEA警告称到2012年前将因石油需求上升出现供应紧缩(更新一)
2007年7月9日 19:48
注:本次更新出现在文章第六段至文末。
[世华财讯]IEA称,石油需求上升及对新石油生产的悲观前景将支撑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并侵蚀剩余石油产能,从而导致在2012年前出现全球石油供应紧缩。
综合外电7月9日报道,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9日预测能源需求上升,特别是来自中东和亚洲的能源需求,以及对新石油生产的悲观前景将支撑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并侵蚀剩余的石油产能,从而导致在2012年之前出现全球石油供应紧缩。
IEA在其到2012年的中期石油市场预期报告中称,全球石油需求年增长率为2.2%,非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消费量增速比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快了三倍,可能在2012年前超过石油产能的增速。
IEA表示,天然气市场更加处于无法满足需求的风险。虽然如果出现天然气供应问题,燃油从历史上来说已经成为了替代品,但美国发生飓风或者欧洲发生由政治引发的供应中断以及剩余产能不足而新产量延误将紧缩燃油供应,从而提升对天然气市场安全的“严重担忧”。
需求增长扩张将为油价提供现有的支撑,IEA成员国的天然气供应下降也对确保这一市场受到支撑的天然气价格施加了压力。
报告称,新兴市场的能源密集工业将导致非OECD成员国的石油需求比OECD成员国增加三倍以上。
到2012年年底前,非OECD成员国的需求将占到全球总需求的46%左右,而07年的这一比例略微高于42%,并甚至有可能在2010年代中期前超过OECD成员国的消耗量,因非OECD成员国达到必要的收入水平(人均3,000美元左右)来购买例如汽车等能源消费产品。
运输燃油需求增长将驱使OECD石油产品需求每年上升1%,从07年的每天4,960万桶升至2012年的每天5,210万桶。北美地区的消费量预期比欧洲或太平洋地区的增长快两倍,北美地区平均每年增长1.3%,后两个地区分别为0.7%和0.6%。
亚洲和中东将主导非OECD成员国的石油需求,需求量每年将增长3.6%,从07年的每天3,660万桶升至2012年的每天4,370万桶。预计运输燃油将占到OECD消费增长量的67%左右,占到非OECD成员国需求增长量的60%左右。
需求加速,再加上项目拖延和地缘政治问题,已导致下修了欧佩克(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拥有的剩余产能。
欧佩克的原油产能预计从07年的日平均3,440万桶升至2012年的日平均3,840万桶,但将受到伊拉克、尼日利亚和委内瑞国内现正存在的安全和投资问题的限制。欧佩克产能增加的70%来自沙特阿拉伯,每天增加180万桶产能。而阿联酋和安哥拉均每天再增加100万桶。
欧佩克拥有的剩余产能目前为每天300万桶左右,在2009年之前将增加,从2010年开始将再次大幅下滑,由于因项目拖延而下调非欧佩克成员国的产量预期。
项目拖延和油田储运损耗的趋向已迫使IEA进一步下修了非欧佩克成员国的产量预期。IEA现在已将非欧佩克成员国从2011年起的日产量预期下调80万桶,最初下调110万桶。目前预测非欧佩克成员国的供应量将在2011年达到每天5,220万桶。
(金连峰 编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