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10月17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7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强猛
发表于 2007-10-17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抑制“流动性过剩”何以难尽人意 - 孙立行  (10月17日)

如何看待以及化解“流动性过剩”,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见解,政府也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抑制当前的“流动性过剩”,但到目前为止,效果并不显著。笔者认为,虽然“流动性过剩”是全球性现象,但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与国外不同,它并不在于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不在于银行的无节制信贷行为,而是在于我国目前刚性汇率制度下对外依存的经济结构所带来的货币泛滥现象。这种经济结构具体表现为对外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以及对内储蓄和投资倾向强于消费倾向。因而,针对我国结构性“流动性过剩”的固有特征,必须构建协调、有效的宏观政策体系,“多管齐下”去化解。
  从外汇政策看,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能够从源头上减缓资本流入。迄今为止,温和的人民币升值对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影响甚微,近期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主要来源对欧盟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而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并没有明显导致以一揽子货币计价的有效汇率的升值。因而,要在加大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的同时,提高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中非美元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欧元的升值幅度。另外,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场的升值预期,同时,还要继续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使人民币汇率呈现有升有降的双向波动,消除人民币升值一边倒的预期,防止“羊群效应”。

  在扩大进口,减小贸易收支的不平衡方面,政府可以适时地鼓励、引导并扶持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自主地用外汇去进口一些高附加值的设备和技术产品,然后通过进一步的产品研发创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刚刚挂牌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除了通过购买、持有央行外汇,投资境外金融市场,部分缓解“流动性过剩”外,还应该利用国家外汇资源,注重扩大对能源、自然资源以及高科技产品的进口,建立全方位的要素资源的战略储备制度,以满足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鉴于我国贸易顺差结构中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政府应适时地增加对欧盟贸易伙伴国的采购行为。

  在目前我国间接融资占80%以上的金融体系中,“流动性过剩”突出表现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一方面,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反映出央行为了维持稳定的汇率水平而被迫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等值的基础货币,为银行体系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存款增速持续高于贷款增速,也加剧了大量存款资金沉积在银行体系内部的“流动性过剩”。过多银行体系流动性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造成信贷市场过度竞争,这不仅会放大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而且过剩的货币流动性又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投资过度以及推动各种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为此,央行通过频繁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公开市场操作等宏观调控手段来调控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但从持续攀升的通货膨胀率和资产价格的飙升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货币政策看,加息是一把双刃剑,即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货币的流动性泛滥,但同时又会因内外利差缩小而加速了海外资金流入,从而大大削弱了央行加息政策的有效性。相比之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直接减少银行体系流动性头寸,但由于目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上调至历史最高点13%,今后继续上调的空间怕已很有限。而就央行发行定向票据而言,虽然可以吸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但随着发行量的持续增加,央行的对冲成本不断增大,其边际效用也在递减,因而这种对冲的可持续性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且,央行票据本身也具有流动性,尤其是一旦央票到期,金融机构流动性就又会被动增加。不过,央行特别国债的对外发行,有助于增加其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以抑制过剩的银行体系流动性。

  对外依存的结构型“流动性过剩”,反映出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的内需不足的问题。由于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原来由国家承担的支付部分现在越来越多地由个人来承担,而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和体系还未形成,因此,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使居民更倾向于增加储蓄,从而出现储蓄和投资倾向明显强于消费倾向的内部结构性失衡。可见,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有效途径,还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实现内需主导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为此,财政政策不仅应注重增加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以及教育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投资,改善居民的未来支出预期推动居民储蓄的下降和内需消费的上升;而且还应以扩大低收入者消费为重点,努力提高其收入水平,增强其消费能力。

  最后,改革目前我国的税收体系同样有助于缓解 “流动性过剩”。今年以来,新企业所得税法出台、下调或取消了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占全部出口商品项目的37%)、大幅度降低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率等一系列税收政策改革,都旨在推动改变目前我国内外经济结构性失衡的现状。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优化出口贸易结构,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鼓励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到目前为止,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之势尚未减缓,通货膨胀率的持续上升正在抵消利息税改革的效果。

  可见,应对“流动性过剩”,仅凭各项政策的单独实施,效果非常有限,必须依赖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因为无论是外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还是税收政策,某一政策的出台都只是为了实现各自特定的政策目标。为了解决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内外结构失衡问题,不仅需要运用弹性的外汇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顺差,减少外汇储备的增加,而且需要利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配套的税收政策来改善国内储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现象。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银行业盈利预警吓跑套利交易 - 王蔚祺  (10月17日)

由于美国银行业传出盈利警告引发金融市场风险规避意愿上升,并导致欧美股票市场新的一轮抛售,套利交易头寸纷纷解除,特别是欧元兑日元近期前景暗淡。

  周一美国最大的银行花旗集团宣布,三季度盈利同比锐减57%,只有23.8亿美元,创下花旗集团3年来最大的盈利跌幅。花旗集团三季度在抵押贷款担保等业务中的损失高达30多亿美元。同时,该集团还对第四季度业绩发出预警。

  花旗的财报拖累当天美国金融股走低,并成为当天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周一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线走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盘下跌108.28点。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美国其他大型银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Wachoiva也可能在三季度遭遇2005年以来的首次盈利下跌。

  “由于花旗集团的盈利警告,股票市场正在密切关注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的盈利报告,以判断花旗仅仅是个例外,还是一系列盈利警告的开始。”渣打银行驻香港的外汇策略师Frances Cheung告诉本报记者。

  而美国股市的下跌促进了风险规避意愿的增加,带动日元融资货币的套利交易平仓,使外汇市场中日元兑主要交易货币普遍走强。

  截止到北京时间19:02,周二外汇市场欧元兑日元下跌176个基点至165.11;美元兑日元下跌73个基点,报116.71;英镑兑日元下跌293个基点报237.01;澳元兑日元下跌226个基点报103.51。

  “在七大工业国会议(G7)召开前,外汇市场对欧洲官员给予欧元升值的口头干预非常敏感。”巴克莱资本驻东京的首席外汇策略师梅本彻表示,“未来几周欧元兑日元有明显的下跌风险。”G7会议定于本周末在华盛顿召开。

  由于欧元兑日元的过度升值,导致过去几年日本对欧洲的贸易顺差明显扩大,今年8月日本对欧洲的贸易顺差同比增长27.1%。

  “相对于G7会议,风险偏好更能够左右短期的日元交叉盘汇率。”Frances Cheung表示,“如果风险规避意愿上升,日元将特别针对高收益货币走强,例如澳元和新西兰元。但是在这两种高收益货币中,鉴于经济基础的比较,我们更看好澳元。”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F总裁拉托看空美元 美联储降息前景不明 - 王蔚祺  (10月17日)

尽管在一周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托曾批评美元过度贬值,但他仍然认为,未来3~5年内美元仍有继续下跌的余地。

  “中期来看,我们仍然认为美元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拉托周一的记者会上表示,按照IMF的表述习惯,“中期”是指未来3~5年。而被问到关于欧元汇率的看法时,拉托认为欧元汇率“非常接近”其均衡价值。

  当天拉托还重申了美元下跌幅度已经“非常大”的评论,他在一周前曾几次发表这一看法,认为在过去的几年美元指数下跌过多。当时他的评论被发表后,美元兑欧元曾小幅上涨。拉托将在10月底从IMF卸任。

  IMF表示,拉托的评论只是想更加准确地传达IMF对于美元的观点,并没有显示从美国财政部或者欧洲财长那里受到任何压力。同时该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Simon Johnson也对美元前景持有相同看法。

  而标准普尔公司的经济学家也在昨天表示:由于美联储降息和美国贸易赤字的快速扩大,未来美元还将继续走软。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北京时间周二早晨表示,相信近期美联储采取的行动能够缓冲市场骚动对经济的影响,但他对于未来的降息时间没有给出任何提示。美联储将在10月31日宣布本月货币政策决议并发表官方声明。

  标准普尔的首席经济学家David Wyss预期,美联储会在今年12月或者明年1月将基准利率调低25个基点,但如果这期间美国经济数据比预期结果糟糕,美联储也可能在明年1月之前降息2次。

  “美联储是否在10月份降息,并没有明确的判断,目前市场对10月降息的预期不到50%。”澳纽银行驻悉尼的外汇策略师Tony Morriss告诉本报记者,“尽管美国金融行业承受压力,美联储仍然需要看到更加广泛经济走软的信号才会降息,例如劳动力市场和零售市场的数据。”

  而渣打银行最新的报告显示,他们预计美联储将在10月份和12月各降息一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变杠杆支点的中国因素 - 傅明  (10月17日)

如果按照《实施细则》处理,境内外商独资企业为境外机构运用杠杆收购提供担保将几乎不可能实现

  近些年,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在国际市场上掀起一波又一波并购浪潮,许多跨国公司在华独资企业也成为并购中的重要角色。在广泛采用的杠杆收购中,境内外商独资企业往往出于配合收购目的需要提供对外担保,而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方面的特殊情况就成了收购中的中国因素。

  对外担保的外汇管制主要目的是为防止不法机构通过对外担保变相地转让外债资金和偿债责任,恶意逃避我国外债规模管理,以及防止将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债偿还责任转让给国有企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但是在境内外商独资企业出于杠杆收购目的提供对外担保的活动中,并不会出现上述问题。相反,这方面的实践将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很大机遇。外汇监管应当适时调整1997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针对外商独资企业的特点扩大其对外担保的被担保人范围,并且明确登记以形式审查方式进行。

  对外担保规范层次众多
  评价境内外商独资企业的对外担保能力除了从财务角度进行,相关的法律规范也是贷款人非常关心的问题。我国对境内外商独资企业的对外担保的规范是多层次的。

  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是1995年10月1 日生效实施的《担保法》。200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则列举了五种对外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其中外汇管理部门的审批或登记程序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对外担保无效。这些都适用于境内外商独资企业进行对外担保。

  《公司法》方面的制度同样适用于境内外商独资企业的对外担保活动。2005年修改后的《公司法》第十六条不仅为公司对外担保作了明确肯定,并且为实际操作建立了合理的模式。

  最直接规范境内外商独资企业对外担保活动的是外汇方面的制度。这方面的法律依据是199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实施细则》。

  外汇监管问题构成对外担保障碍
  境内外商独资企业对外担保需面临严格的外汇监管,而这方面目前有些突出问题构成了对外担保的障碍。

  第一个问题是被担保人可能存在严格限制。虽然《担保法》、《公司法》以及《管理方法》并没有对对外担保的被担保对象进行限制,但是《实施细则》将“被担保人”严格限定在“境内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境内机构在境外注册的全资附属企业及中方参股的企业。”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解释境内机构提供对外担保有关规定的函》提到的外商独资企业对外担保的条件中又不包括对被担保人的限制。

  如果按照《实施细则》处理,那境内外商独资企业为境外机构运用杠杆收购提供担保将几乎不可能实现。但实践中这种担保又屡有发生,因此如何理清这些规范的适用关系有待有关部门明确。

  第二个问题是登记过程有很大不确定性。虽然根据《实施细则》第八条第三款的规定,外商独资企业可以自行提供对外担保,无需得到外汇局的逐笔审批。但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解释境内机构提供对外担保有关规定的函》中规定:外商独资企业提供对外担保后,应当办理对外担保登记手续。外汇局在为外商独资企业办理对外担保登记手续时,仍将予以审核,符合条件后方可予以办理担保登记手续。这种登记中的审核仍然是实质审查,给企业的对外担保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债增速放缓监管已显成效 - 唐震斌  (10月17日)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披露的数据,截至2007年6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278.02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429.33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为1848.69亿美元。

  外债主要特点
  1、今年上半年我国外债增长速度放缓。6月末我国外债余额比上年末增加48.14亿美元,增长1.49%,增速低于一季度的2.65%和上年同期的6.01%,而且6月末的外债余额比3月末下降37.6亿美元,为近年来罕见。2、登记外债余额出现负增长。6月末登记外债余额为2167.02亿美元,比3月末下降62.6亿美元,是近5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为登记短期外债规模有较大幅度下降。3、短期外债占比也开始下降。 6月末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56.4%,比3月末下降1.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下降0.45个百分点。

  规模缩减原因
  虽然我国的外债偿债率、债务率、负债率以及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之比等债务警戒指标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但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连续保持双顺差、外汇储备大幅上升、外债尤其是短期外债增长较快等问题较为突出,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今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我国外债规模出现负增长,短期外债占比也开始下降,表明有关部门缩减外债规模的措施已取得明显效果。

  加大监管力度,控制外债规模。商务部、外管局、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外汇资金进入和流出的均衡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借用外债的行为,重点监控短期债务型资本的流入,依法对没有实际贸易背景的外汇流入进行查处,以便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改进外债管理方式,抑制短债过快增长。短期外债具有时间短、速度快、风险大的特点,故一直是各国政府监控的重点。从2001年开始,我国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比重不断上升,近几年更是维持在55%以上,大大高于国际公认的25%的警戒线,由此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尽管我国外汇储备充裕,总体上不存在偿债风险,但短期外债过多将面临汇率波动和集中偿付的压力,一旦将来形势出现逆转,部分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并引发系统性风险,上一轮亚洲金融危机就有这方面的教训。

  国内资金充裕,减少了对外资和外债的依赖。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非常充裕,货币信贷投放较多,9月末M1同比增长22.07%,增幅比上年末高4.59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8.45%,增幅比上年末高1.51个百分点;1-9月份新增贷款3.36万亿元,同比多增6073亿元,已超过2006年全年3.18万亿元的新增贷款量。由于国内资金比较宽松,企业减少了从境外寻求资金的行为。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今年1-8月份城镇投资到位资金76778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利用外资增长16.3%,表明投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内。

  今后发展趋势
  可以说,前期有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对遏制短期外债的快速增长势头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预期效果。不过,下一阶段我国外债余额和短期外债余额可能恢复增长态势,短期外债的占比仍将居高不下。

  原因主要包括:1、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包括国外资金;2、我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必然带动与贸易有关的融资需求上升,而短期外债增长主要来自贸易信贷; 3、为了抑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中国将继续实施宏观调控,仍有较大的加息空间,而美国已步入降息通道,中美利差正在逐步缩小,将提高借外债的积极性;4、受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趋于下滑,在目前全球流动性依然过剩的情况下,国际热钱很可能撤离欧美市场,涌入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内地;5、在人民币中长期升值的背景下,一方面企业更倾向于借用外债;另一方面,外贸企业更希望进口延期付款和出口预收货款,这些都会造成短期外债上升。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汇储备破1.4万亿美元 - 陈春林  (10月17日)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了2007年第3季度金融统计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45.11%。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4万亿美元大关。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我省银行结汇、购汇量猛增,居民用汇越来越方便了。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3673亿美元,同比多增1983亿美元。其中,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50亿美元,同比多增91亿美元。9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5108元人民币。

  农行江苏分行国际业务部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今年以来该行结汇量和购汇量大增,其中结汇量已达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倍,购汇量达70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了5倍。招行南京分行国际部人士也表示,截至9月底,该行今年结汇量和购汇量分别达到1.6亿美元和6000多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倍和5倍。

  招行人士分析认为,结汇量大增主要是因为人民币连续升值,由于老百姓担心手中美元贬值,一般能结汇的都结汇了,因此目前老百姓手中美元的持有量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至于购汇量的大幅增加,则主要是由于个人外汇额度放宽所致,年购汇5万美元以下的只要凭身份证就可办理,不问购汇用途,超过5万美元的需要提供相应材料,说明购汇用途,大大方便了购汇者。

  招行人士透露,虽然银行购汇量增幅巨大,但目前老百姓购汇猛局饕故浅龉糜巍⒘粞У龋床怀鲇杏美粗苯油蹲视诰惩饨鹑谑谐〉模蛭夥矫婀一姑挥锌拧E┬薪辗中腥耸吭虮硎荆衲暝龆嗟墓夯懔炕褂幸徊糠至飨駼股市场,由于今年A股牛市带动了B股大涨,许多人纷纷购汇炒B股,带动了购汇量的增加。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汇交易指南 - 螃蟹  (10月17日)

欧元/美元
预计波动:1.4200-1.4100
入市策略:沽出欧元
入市价格:1.4200
止损价格:50点
目标价格:1.4100

英镑/美元
预计波动:2.0380-2.0280
入市策略:沽出英镑
入市价格:2.0380
止损价格:2.0430
目标价格:2.0280

美元/日元
预计波动:117.50-116.00
入市策略:区间交易
入市价格:
止损价格:各50点
目标价格:100点

美元/瑞郎
预计波动:1.1780-1.1900
入市策略:买入美元
入市价格:1.1780
止损价格:1.1730
目标价格:1.1900

目前市场限于窄幅波动
建议轻仓买入美元
推荐货币:瑞郎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镑准备试探前期低点 - 张传忠  (10月17日)

基本面:昨日美国数据不如前值,对高息货币有一定的影响,今天关注16:30 英国 9月份失业率和16:30 英国 央行公布10月3-4日会议记录。

技术面:昨日下午英镑开始发威,高息货币几乎同时下跌,高位压力还是较大,市场短期方向还是没有明确,现在汇价还是维持在区间波动,等待方向明确后在进场还是上上之举。从四小时图上看,英镑下破中轨,正在向下轨运行,不过在2.0244附近支撑较强,如果有效突破,则下跌的空间进一步打开。

       操盘策略:观望。

       今天关注的新闻数据:
       16:30 英国 9月份失业率 前值2.6%;市场影响★
       16:30 英国 央行公布10月3-4日会议记录;市场影响★

       支撑:2.0244/2.0190
       阻力:2.0370/2.0453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16 18:35 , Processed in 0.04463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