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10月18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Andrew:美元短线依然弱势
2007年10月18日11:07

  昨天美元对各货币纷纷走软,步调协同的走势显示出市场做空美元的意愿还是比较一致的。晚上美国公布了一批经济数据,其中9月份的新屋开工和营建许可这两个房地产的数据都差于此前市场的预期,9月份个人实际收入也比较差,消费者物价指数月率上升0.3%略好于预期值,总体来说这批经济数据反映出美国的基本面情况还是偏空的,对美元构成了压力。

  美元指数昨天从78.25开始下跌,晚上最低时到达77.95。在1小时图中美元指数受到短线均线系统的压力很大,所以昨天要进行下调,目前处于一周以来小的震荡箱体的底部,上方短线的压力位下移到了78.20,那么今天比较适合等待美指小幅反弹到78.20附近时采取做空美元的策略。

  操作上做空美元更安全,如上所分析可以关注美元指数78.20的点位,如果到达可以出手,和美元相关的货币对中可以重点关注美元对瑞郎的走势,今天其短线压力位在1.1810,如果反弹到就可以做空,美元对其它货币情况也相差不多……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房屋数据再受重创 欧元向上突破几率增加 - 主力军  (10月18日)

欧元兑美元:上个交易日,欧元振荡向上,最高到达4229。中线,欧元仍然是上升趋势,关键支撑在4000整数关附近。短线,欧元处于调整之中,上方阻力4280附近,下方支撑4010附近。超短线,欧元在4140-4250之间振荡,形成突破后将出现后市方向。目前,欧元在4140附近获得一定的支撑,后市向上突破的机会略微加大。
观望,或4180附近,做多欧元。

英镑兑美元:上个交易日,英镑上行为主,最高到达0421。中线,英镑仍然是振荡走势,阻力在0500和0650附近,支撑则在0080附近。短线,英镑也是振荡行情,下方支撑在0250附近,上方阻力在0500附近。目前汇价在短线振荡区间的中轨附近,建议观望为主。
观望。

美元兑瑞郎:上个交易日,美瑞走势振荡,汇价波动范围1777-1833。中线,美瑞走势不甚明朗。短线,美瑞振荡向上,但受阻于1900。超短线,汇价围绕1820上下振荡,且振幅逐步收窄,多空双方对该位置的最终争夺结果即形成后市方向。今日观望,注意1770位置的支撑强度。
观望。

美元兑日元:上个交易日,美日走势振荡,汇价波动范围11617-11718。中线,美日向上振荡,阻力在11800和11870附近。短线,美日振荡向上,但多次受阻于11800,目前已经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而短线关键支撑目前在11600附近,今日可能会在该支撑上方振荡。
观望,或11610附近,做多美日。

美元兑加元:上个交易日,美加小幅向下,汇价最低到达9726。中线,美加下跌趋势依然完好,阻力在0020附近。短线,美加也保持向下,但跌势明显放缓,临近的阻力在9820附近。昨日,汇价受阻于9820阻力而出现一定幅度的向下。今日仍可凭借9820位置,做空美加。
观望,或9780附近,做空美加。

澳元兑美元:上个交易日,澳元走势振荡,汇价波动范围8815-8972。中线,澳元仍然是上升趋势,下方重要支撑在8800附近。短线,澳元振荡向上,但在9080遭遇强劲阻力,目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行情;但这波回落正好在8800上方获得支撑。预计今日会在8800上方振荡。
观望,或8880附近,做多澳元。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次级债风暴泼冷水 8月美资本流入骤降 - 张喆  (10月18日)

次贷风暴冷却了部分外国投资者对美国证券的投资热情,8月份,外国投资者大幅抛售美国证券,日本和中国对美国国债的减持也规模较大。

  8月份中国减持美国国债88亿美元

  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在8月份再度延续。美国财政部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减持美国国债88亿美元,创下7年以来单月减持最高纪录。

  截至8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4002亿美元,在7月份4090亿美元的基础上抛售了约2%。今年4月、5月和6月,中国连续减持美国国债分别为58亿美元、67亿美元和23亿美元。

  与此同时,美国国债长期以来的最大持有者日本也大幅抛售了美国国债。截至8月末,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由7月底的6104亿美元下降至5856亿美元,创下7年来最低水平,单月减持规模248亿美元,降幅达4%。

  除了中国和日本之外,8月份减持美国国债幅度较大的还包括墨西哥、加拿大、法国和俄罗斯等国,减持规模分别为47亿美元、43亿美元、45亿美元和40亿美元。

  次贷危机导致美证券遭抛售

  8月份正值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高峰,美国月度国际资本净流出1630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8月份,外国投资者对美国的投资热情急转直下,外国官方和个人投资者净卖出美国长期证券693亿美元,7月份外国官方和个人投资者对上述品种还一度增加195亿美元的投资。

  分析师认为,次贷危机使信贷和股市受到打压,大量投资者很可能涌入短期资产市场。包括各国央行在内的外国官方投资者在8月抛售了297亿美元美国国债,增持了部分美国短期证券。

  私人投资者是此次减持美国证券的主要力量,8月份总共抛售了1419亿美元的证券。不过,外国私人投资者则把美国政府债券作为“避风港”,8月份外国私人投资者净买入美国债券273亿美元,而7月份这一数字为负的25亿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对美国债券的抛售主要是由私人投资者引领的,而非各国中央银行。这种抛售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并不会持续太久。

  今年以来,美元兑欧元贬值已经达7%,上月美联储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以支持阴云未散的房地产市场。分析人士称,人们担心如果美联储进一步降息,有可能导致美元在未来3~6个月内继续下跌。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QDII火爆带动购汇量 人民币汇率止步不前 - 郭茹  (10月18日)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昨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5156,较前一个交易日小幅回落了20个基点。交易员指出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产品的火爆带动了国内市场上购买美元额度大增及国际市场上美元的走强是主要原因。

  按照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达到7.90%。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今年来的升值幅度达到了3.89%。

  交易员认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走低20个基点主要是国际市场上美元的走强所致。“16日美元指数从开盘的78.07上涨至78.22,带动国内结售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上涨。”民生银行(爱股,行情,资讯)交易员刘乐乐说。

  国际市场上美元走强是一方面,国内市场上QDII产品带来了大额的购汇量也不容忽视。“近日国内QDII产品的火爆带动了国内市场上购汇量大增。”中信银行(爱股,行情,资讯)交易员全俊杰说。

  15日上投摩根基金的首只QDII产品上投摩根亚太优势首发日认购资金就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9日嘉实基金的QDII产品嘉实海外中国股票认购资金也达到了737.85亿元。9月12日和27日推出的南方全球精选和华夏全球精选购汇首日的认购量分别达到了490亿元和620亿元人民币。

  人民一懵手屑浼圩?月10日突破了7.54和7.53两个关口后,一直在7.5102~7.5298的区间徘徊。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昨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其它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欧元对人民币10.6537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4387元,1港元对人民币0.96928元,1英镑对人民币15.2627元。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带头大举减持美债 - 朱周良  (10月18日)

美国财政部的最新统计显示,在8月份,海外央行大举减持美国国债。其中,美国国债最大海外持有人日本在当月的净减持比例达到4%,为7年多以来最大幅度。分析师认为,美元的持续贬值打击了海外央行持有美债的热情。

  日本净减持248亿美元

  财政部网站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日本共持有美国国债5856亿美元,而前一个月底的数字则为6104亿美元,减少了248亿美元,减持比例达到4%,为2000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这也是日本连续第三个月净减持美债,而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观察人士还注意到,上述情况并非个案。8月份,在美国财政部统计的27个主要海外经济体中有15个都净减持了美国国债。除了日本之外,减持力度较大的还有俄罗斯、中国以及法国等。

  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海外央行减持美债、转投收益更高资产的趋势已愈加明显。近些年来,随着外汇储备的大量累积,外储投资多元化已在世界各地蔚然成风,这一方面是迫于提高大量外汇资产收益率的需要,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降低外汇储备的规模,从而帮助降低内部通胀和外部热钱涌入的压力。

  美方的统计还显示,8月份,海外官方和个人对美国股票、债券及其他票据的总投资净流出了693亿美元,为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危机以来首次。7月份,这一数据为净流入192亿美元。

  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海外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计2.231万亿美元,高于上月的2.213万亿美元。海外官方机构8月底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由7月的1.453万亿美元下降至1.428万亿美元。

  日本仍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大陆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仍位居第二,8月份持有美国国债降至4002亿美元,7月份为4090亿美元。英国仍为美国国债的第三大持有国,8月份持有美国国债增至2440亿美元,7月为2106亿美元。

  雷曼兄弟驻新加坡的分析师克雷格则表示,海外投资人减持美国证券的现象,反映出各国外汇储备资产投资日趋多元化,同时,美元持续下跌也是一大诱因。

  美元跌势仍可能持续

  “美元持续贬值令人担忧,”瑞穗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位分析师表示,“美联储可能还会降息,因此,美元跌势可能还会持续3到6个月。”

  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的首席外汇策略师雷尼表示,在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那些持有美元外汇储备较多的经济体愈加对投资收益感到忧心,也正因如此,才有越来越多的主权财富基金被设立用来从事多元化投资。他表示,当前美元的任何反弹都可能成为“卖出机会”,他预计到年底,欧元对美元会升至1.44,而美元对日元则可能跌至115。

  此前主张美元应升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本周也突然改口称,美元中期仍有下跌空间。他表示,虽然美国经常账赤字正在缩小,但缩小的程度不够,美元贬值对减少美国经常账赤字的效果是有限的。拉托称,美元持续下跌的预测,是基于IMF经济学家对美元中期均衡汇率水平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在美联储上个月意外大幅降息后,对于美国未来仍可能降息的预期一直存在。瑞银本周指出,预计美联储本月将维持利率不变,但在今年12月和2008年1月的会议上会分别降息25基点。

  评级机构标普周二也指出,为了防止房市衰退严重抑制经济增长,美联储可能在今年12月和明年1月再度降息。不过该机构同时表示,美元近期的大幅贬值不会动摇其作为全球最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后者是由美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强劲的生产力增长和美元资产中长期良好的投资回报所决定的。

  全球明星债券基金经理人、美国太平洋资产管理的董事总经理格罗斯昨天则指出,楼市衰退可能长期拖累美国经济增长,未来6到9个月内,美联储还需要继续大幅降息1个百分点,至3.75%。

  美元的持续走低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预计在本周末的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美元汇率将成为重点探讨的一大议题。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币连续13个交易日在7.50关口前徘徊 - 王辉  (10月18日)

人民币双向波动特征趋于显著

  尽管市场一度预计人民币汇率在创出7.5050的新高后将很快突破7.50关口,但实际汇率走势却否定了这一判断。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昨日受权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5156元,该中间价延续了前期人民币汇率围绕7.51上下小幅波动的走势,而7.5156的汇率水平也是人民币汇率在上一个新高后,连续第13个交易日在7.50关口前徘徊。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在这段时间内双向波动特征正在趋于显著。

  一些市场人士表示,双向波动可能将逐步成为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新特征,在不发生特殊事件的情况下,未来人民币汇率将很难再演绎连续单边上扬的走势。此外,有市场人士预计,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可能也将会有新的动向,人民币汇率将在“不再紧盯美元、关注一篮子货币汇率”的方向上有所进展。

  9月下旬以来,人民币汇率进入今年一段难得的静默时期。尽管人民币汇率在9月21日创出了7.5050这一距离7.50大关只有一步之遥的年内新高,但随后人民币汇率却止步于此,并连续13个交易日在7.50关口前徘徊。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汇率9月21日以来双向波动特征较为明显,但幅度并不太大。有分析人士判断,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特征和幅度都会逐步增加。

  消息面上,欧盟负责经济及货币事务委员阿尔穆尼亚日前在欧盟经济财政部长会议前发表谈话呼吁,中国在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上应采取更大的灵活性,他认为这将有助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而在昨日,欧盟驻华大使安博也发表观点表示,中国应更有效的将人民币汇率与一篮子货币挂钩,以缩小中欧之间的贸易失衡。他认为,欧中双方的贸易失衡与中国的汇率政策部分相关。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国际社会可能正在期待着人民币在汇率形成机制方面的进展。而在具体的汇率水平方面,有交易员表示,7.50关口的压力可能仍然较大。值得注意的是,一向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的经济学家蒙代尔日前突然发表观点表示,如果全球货币体制不发生很大变化,人民币(对美元)在五十年内保持7.5的汇率水平比较合适。中国外汇管理局日前重申,人民币汇率灵活性正在增强,未来将继续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

  昨日银行间外汇市场除美元外其他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分别为:1欧元兑人民币10.6537元,100日元兑人民币6.4387元,1港元兑人民币0.96928元,1英镑兑人民币15.2672元。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行多招控制银行本外币贷款 - 郭凤琳  (10月18日)

面对三季度继续放量增长的人民币和外汇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多方出击:为控制外汇贷款,拟对商业银行设外汇资本金下限,以鼓励商业银行在境外运用外汇资金;重启特种存款,拟吸收部分非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主要是城商行及农村信用联社的资金,以吸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消息人士透露,央行计划对银行实施外汇综合头寸管理。根据每家银行最低外汇资本金规模核定下限,要求银行持有的外汇资金必须满足下限要求。如果低于下限,央行就会要求银行购汇以满足要求。

  商业银行人士表示,这招对于抑制银行发放外汇贷款非常管用。由于外汇局对商业银行有短期外债头寸指标要求,就卡死了银行通过增加短期外债方式增加外汇来源的途径;其次,由于银监会对银行外汇风险敞口有一定要求,商业银行不可能把居民和企业的结汇拿在手上。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只好减少外汇放贷。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实行外汇资本金下限管理,有利于降低银行外汇资金流动性风险,也有益于减少外汇储备增长。

  此外,多方消息证实,央行日前发出通知,拟吸收部分非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主要是城商行及农村信用联社的资金,以吸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这种特种存款分为3个月和1年期两种,利率与目前同期限央票发行利率持平,分别为2.91%和3.44%。拟认购额度由各家机构自行上报,具体的办理时间为10月23日。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欧元反复 等候突破 - 陈展鹏  (10月18日)

欧元昨日走势
  周二美国净流出数据意外创出历史高位,令欧元/美元一度升至1.4194,但对周末G7会议的关注令欧元/美元局限在区间内反复,交易商对官方是否会干预美元弱势保持警惕。

  若下周一G7达成有效协议,欧元/美元可能出现方向性的大幅波动走势。

  欧元/美元:
  中期前景继续看好
  近期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发表讲话但缺乏新意,其重申汇率应符合经济基本面,并称注意到美国官员称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基本面上看,欧元/美元仍将振荡反复。

  技术面上,欧元/美元在上试1.4250附近阻力后回落,整体仍有反复尝试上行的趋势,中期前景继续看好,预计整体仍将振荡上行。

  重要阻力1.42/1.4250,重要支撑1.4120/1.4080,考虑在回调之后逢低继续适量吸纳,注意位置在1.4130,止损1.4080,目标1.4230。

  美元/日元:
  处于振荡反复格局
  美元/日元振荡下行,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担忧重新升温和七大工业国会议举行前市场的谨慎心态促使美元/日元下跌。风险意识的上升令投资者有着继续推低美元/日元的趋势,但由于目前充满不确定性因素并且还未有统一的看法,预料美元/日元整体还将处于振荡反复的格局。

  美元/日元于日图继续处于上升通道,预计将保持115.60~118.30间的反复行情,窄幅区间为116~117.50,重要阻力在117/117.50,重要支撑116/115.60,考虑逢低在115.60吸纳美元沽出日元,目标117,止损115.30之下。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8月减持90亿美元美国债 - 张明扬  (10月18日)

美国财政部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日本8月减持美国国债的速度均创下至少5年新高,其中中国当月美国国债持有规模下降了2.2%约90亿美元,至4000亿美元,创下了自2002年4月以来的最快速度。市场认为,受次级债危机影响,美元资产正遭到自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以来最大抛售风潮。

  据美国财政部透露,8月份,在7月份修订后数据出现了195亿美元资金流入之后,美国资产市场净抛售(包括债券、票据和股票)达到了693亿美元。8月份资金外流超过了1990年3月份212亿美元的最高纪录。

  其中日本的减持情况比中国更为显著,其8月美国国债持有规模下降了4%,至5860亿美元,减持速度创下2000年3月以来新高;中国台湾更是下降了8.9%,至520亿美元,创下自2000年10月以来的新高。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到了1.43万亿美元。相对4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有规模,比例仅为28%,和前些年中国外汇储备主要由美国国债构成的状况已不可同日而语。市场认为,美国次级债危机令美元汇率连连走低,再加上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影响,美元资产的受欢迎程度已大不如前,事实上,今年以来美元兑欧元汇率已下跌了7%。而考虑到美联储可能继续降息的预期,中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逐步“减仓”美国国债就在情理之中了。

  正是出于提高外汇储备收益率的考虑,中国上月29日正式成立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并划拨了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作为注册资本金。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前天表示,中国还没有决定是否把未来新增的外汇储备交给中投公司管理,该公司是否能够管理更多外汇储备取决于其投资业绩。

  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召开会议称,外汇管理部门一定要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一是适应对外贸易发展和国际交往需要,进一步满足企业和个人持汇用汇需求;二是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资金跨境有序双向流动;三是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四是规范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重点查处违法违规资金流入,防范国际短期资本对我国经济金融安全可能带来的冲击。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第4季度人民币升值步伐将有所加快 - 张娜  (10月18日)

近日,欧洲国家要求中国政府重估受到严格管理的人民币汇率的呼声日渐高涨,人民币升值也由此面临更大压力。
  据海关总署10月15日提供的最新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欧双边贸易总值2561.3亿美元,增长27.8%。与此同时,9月份中国对欧洲的贸易顺差达到240亿美元。中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同期研究报告认为,受外汇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四季度人民币的升值步伐将有所加快。

  这是中国汇率政策需要调整的一个新因素吗?

  人民币对欧元:并不处在升值趋势中
  “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情况更明显,但从对欧元汇率来看,人民币实际上并不是处在升值的趋势当中。”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李永森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欧洲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最重要的考虑是其国内经济利益,假如人民币被高估,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包括就业、经济增长等就会受到影响。

  今年以来,由于中国对美国的销售增长有所放缓,欧盟继续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英国《金融时报》引述花旗集团驻香港的黄益平的观点:“欧洲市场的增长对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是个好消息,但这最终有可能促使欧洲更积极地在人民币问题上向中国施压。”

  释放升值压力有利于增加调控弹性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即人民币汇率改革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对提高整个中国经济对汇率的抗波动性、抗冲击能力等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但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已使市场产生了非常稳定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这种情况下,升值预期未能一步到位,会对人民币升值产生更大的压力。这样,管理层一直坚持的小幅度渐进升值的思路,就会受到一定冲击。

  为此,多位专家建议,与其让市场的预期牵着鼻子走,还不如主动采取措施,让升值幅度稍微加快一点。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告诉本报记者,“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是勿庸置疑的,在遵循人民币汇率改革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的基础上,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一篮子货币应稍微加快升值幅度。”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宏观部经理周克瑜副教授也向本报记者表达了同样观点。他认为,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会增加央行调控利率的弹性。

  走出宏观调控的怪圈
  专家们认为,目前的人民币升值策略,虽然对稳定经济运行有一定的好处,但也积累了不少问题,比如,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的同时还要兼顾汇率的稳定。

  李永森告诉本报记者,“从现实的操作来看,我国对外汇的操作,基本上是单向操作,央行在市场上被动吸纳过多的外汇,这就意味着央行在吸纳的过程中,被动地投放了大量人民币,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这种做法与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是相悖的,因为国内宏观经济运行近来已经出现了由偏快到过热发展的苗头,从这种现实看应该是收紧而不是投放更多的流动性。

  李永森认为,央行在稳定汇率方面的被动使其付出对国内宏观经济运行调控难度增加的代价,而对升值速度的限制使人民币升值压力不能通过市场这种方式得到完全释放,也就是说,人民币始终存在着升值压力,而在内外均衡上又会带来国际收支平衡上进一步的双顺差,外汇储备进一步加大,这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一个怪圈。

  “总在这个怪圈里绕,始终是权宜之计。从战略的角度,需要有新的思路和办法。”李永森建议,在具体操作上,应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逐渐减少人为因素对市场的控制,使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更具有独立性,进而减轻央行外汇汇率稳定的压力和责任。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16 22:58 , Processed in 0.04758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