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11月1号 外汇操作策略(游枷利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校长真逗
忍耐+控制
发表于 2007-11-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发表于 2007-11-8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没亏的人比较少噢,我是股市和外汇都亏了
发表于 2007-11-8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迷,或者不迷路,路就在那里,不屈不饶!
发表于 2007-11-8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校长好
Opportunities multiply as they are seized
发表于 2007-11-8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游枷利叶 于 2007-11-8 11:17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校长真幽默。。。。。
发表于 2007-11-8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游枷利叶 于 2007-11-8 11:17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5 成长
发表于 2007-11-8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师对成思危言论的反应:中国不会抛售美元

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周三(11月7日)表示,欧元等强势货币可以抵消美元等弱势货币,因此,中国外汇储备应该考虑强势货币。

  上述言论导致美元大跌,欧元领涨非美齐创新高。对此,分析师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High Frequency Economics的Carl Weinberg指出,成思危并不参与货币或者外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他发表评论正如美众院筹款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兰戈尔(Charlie Rangel)发表演说,谈论美联储将升息或减息一样。讲话可能会引起媒体的兴趣,但对货币政策的进程却没有丝毫意义。

  Carl Weinberg说,中国不会抛售美元,买入其它货币。一旦出现中国抛出美元的迹象,美元将暴跌。因为中国坐拥万亿美元资产,美元暴跌可不是一件好笑的事情。

  布朗兄弟的Marc Chandler认为,成思危过去也发表了错误的评论。从7日的评论可以看出,成思危并不喜欢美元。但是中国和亚洲许多其它国家一样,是维护强势美元政策的中坚力量。一些人甚至认为,这些国家比美国还积极。

  CMC Markets US的Ashraf Laidi则指出,这样的评论是对美国国内保护主义升温的反击。美国民主党以及国会呼吁,如果中国拒绝重估人民币,就加紧对其立法。但有意思的是,现在这样的声音反而变弱了。因为美国官员也不愿看到中国抛售储备,或者减慢购买美国公债的速度。尤其是目前,外国投资者以空前快的速度出售美国公债。

  荷兰银行的Dustin Reid介绍道,在有关美元政策的评论中,几乎看不到美国财政部的影子。一些投资者认为,必须以新的方式取代“我们信任强势美元政策”这样的典型声明。显然,政府对美元目前的水准并未感到不适,也许非常喜欢。但是必须关注美元下跌的速度,过猛不利短期经济,也不利于长期发展。也就是说,也许美国政府知道,在当前形势下,没有什么能扭转乾坤。

  ING Bank的Chris Turner则判定美元正进入非常危险的阶段,从最近几年温和下跌,转变为决策层痛恨的无序调整。毫无疑问,决策层将密切关注全球股市急剧下跌的态势,而且越来越担心汇率突然调整将导致其它资产价格急剧下挫,并给业已放缓的企业和消费信心造成压力。

  日本东京三菱日联银行的Lee Hardman的看法是,成思危的讲话不重要也没有新意,美元在随后的下跌清楚的表明,目前市场信心有多脆弱。从美国财政部国际资金流数据就已经可以看出,中国正在分散美元储备。美元下跌的主要动力仍是美国住房市场滑坡的辐射,以及美联储可能需要再次宽松银根。只要金融市场认为美联储将继续减息,与其它国家背道而驰,则美元可能继续面临沉重的下行压力。
2015 成长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石油跌到32块之下才可以买
用自信、自律、赢家心态掌控市场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等中国抛售,美元现已属于暴跌了.
用自信、自律、赢家心态掌控市场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16 18:44 , Processed in 0.05741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