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11月21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11月21日观点与策略 - 旷野老姜  (11月21日)

一、观点:

1、昨天,美元再大跌,欧元再创历史新高,美汇瑞郎也破1995年形成的1.1100低位而创历史新低;

2、在昨天的美元大跌中,加元受益小,英联邦货币仍谨慎看为在一波中期回吐中;

3、美汇日元的110.00形成压力,中期仍看空;

4、最近一个规律:套息和逆套息交易交替出现在市场;

5、今天应关注的基本面因素:
17:30 英国央行公布11月7日至8日利率会议记录;
20:00 美国11月16日当周MBA抵押贷款申请;
21:30 加拿大9月份零售销售;
21:30 美国11月17日当周初请失业救济金人数;
23:00 美国10月份谘商会领先指标;
23:00 美国11月份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

6、今天需要关注的大货币位置:
欧元1.4800;英镑2.0600;瑞郎1.1000和1.1100,日元109.00,澳元0.8800,加元0.9800;

二、策略:
主考虑在109.80附近卖USDJPY,短线或中线;
次考虑在0.9800附近买USDCAD,看1.0000。

三、11月20日午间机会推荐及其评价
11月20日午间机会推荐:110.10-110.40卖USDJPY,111.10止损,看109.00;&n bsp;  
机会推荐拟订后,日内日元主要从110.58到109.51;整体看,这是一个质量极佳的午间机会推荐。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杰英镑汇评:短线保持反弹走势为主

  走势回顾:
  英镑/美元短线保持反弹走势节奏为主,短线走势上行突破均线系统的阻力作用在2.0560一线位置站稳。日线图形K线大幅收阳,而从整体节奏看,由于前期的凌厉下挫走势节奏,目前的反弹力度仍表现较弱,英镑/美元中线走势将维持在区间内宽幅调整运行为主。

  当日短线方向:震荡向上
  弱支撑:2.0580 强支撑:2.0450
  弱阻力:2.0735 强阻力:2.0845

  走势分析:
  从小时图形上分析,短线汇价反弹上行突破144日均线的阻力作用,均线系统逐渐转为多头排列运行,MACD指标在零轴上方位置形成死叉,预示短线上行动能不足,将可能出现减弱迹象。4小时图形看短线走势仍处于反弹节奏为主,预计今日英镑/美元短线走势继续保持反弹节奏的概率较大。

  操作参考:
  近期操作中,中线以区间盘整为指导思路;短线以向上操作为指导思路。

  有仓者:
  多仓持有英镑的投资者,将止损设置在2.0450,目标:2.0800
  空仓持有英镑的投资者,将止损设置在2.0730,目标:2.0580

  空仓者:
  空仓投资者保持观望为主。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游11月21日欧元,日元,英镑评论

  在上一个交易日的外汇市场美元再度受压,美联储周三凌晨公布10月会议记录显示,联储将08年GDP增长的预期从2.5-2.75%调低到1.8-2.5%,态度异常悲观,增加了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同时将08年核心PCE预期从1.75-2.0%下调到1.8-1.9%。目前美联储理事们认为10月减息25点给了他们对抗次贷风险的信心,但对于美元的下跌所落带来的通胀风险担忧,目前利率期货市场认为12月美国减息的可能性有96%,整体依然打压美元。

  走势分析:
  欧元/美元在上一个交易日中汇价整体走势异常的强劲,晚间欧元最终上试了历史高点1.4850一线,距离上方1.5000一线仅有150余点,当日升值超过1%,目前欧元的上涨态势良好,依然在不断的创出新高,无论无基本面和技术面均支持欧元走高,操作上应尽量顺势以逢低买入的策略为主,预计今日欧元再度上试高点的概率较大.
  交易方向:逢低买入
  策略: 可参考在1.4770买欧元,1.474止损 ,目标1.484

        走势分析:
  美元/日元在上一个交易日中走势出现了一定的震荡整理的态势,汇价在109.00至110.50一线间已经逐步开始震荡,目前多空双方均无法打开短线的局面,下方109为较强支撑。此区间内应暂时以高卖低买的区间操作策略为主,或等待突破后再行追单,但个人认为向下突破的概率较大。预计近日美元/日元区间震荡的概率较大。
  交易方向: 逢高作空
  交易策略: 可参考在110卖美元/日元,110.4止损 ,目标109

        走势分析:
  英镑/美元在上一个交易日中英镑走势反转了前期的下跌,昨日晚间上冲至2.0670一线,目前整体英镑的上涨态势相对良好,前期的较大幅度的下跌后迎来的第二波反弹最终在昨日得到体现,目前英镑的形态走势不是很清晰,短线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震荡整理态势,目前1小时指标MACD出现了死叉,预计今日英镑短线围绕2.06-2.07一线区间震荡的概率较大.
  交易方向: 逢低买入
  交易策略: 可参考在2.06买英镑,2.056止损 ,目标2.07

  说明:本文中所涉及的价位,均为国际市场报价,实际操作中请注意加减点差。
zy1.jpg
zy2.jpg
zy3.jpg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发表于 2007-11-2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威尔鑫点金:美元原油齐动员,助推金价出泥潭

  周二国际现货金价以778美元开盘,最高上试799.15美元,最低下探772.75美元,报收793.65美元,较上个交易日上涨15.5美元,涨幅1.99%,日K线呈现一根穿头破脚的回升长阳线。

  周二金价在美元、原油的双双助推下先抑后扬,渐渐走出短期调整的泥潭。因对美国经济的悲观情绪导致美元在全球各个交易时段内稳步下跌。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公布10月31日利率会议纪要之后,欧元兑美元突破了最近创下的历史纪录高点。市场认为,会议纪要体现了美国经济的脆弱性,并为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日后进一步减息作了铺垫。除了会议纪要,FOMC周二还首次发布了新的季度经济预期,对未来三年的经济作出预测。这些预期显示,Fed官员对美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且不引发通货膨胀的能力越发悲观。美联储预期美国经济成长率明年将放缓至1.8-2.5%,远低于6月时预测的2.5-2.75%,这让部分投资者认为,联储将不得不在12月或更早的时候再度降息,以防止美国经济进一步放缓。美国新屋开工数是北美交易时段公布的唯一美国经济数据。数据显示,10月份新屋开工数增长3.0%,是四个月以来的首次上升,且远好于此前预期的降低0.9%。但是数据还显示,建筑许可大幅下降,削弱了体数据带来的乐观情绪,美元最终未能扭转颓势,进而使得金价的日内强势得以巩固。目前来看,如果美元进一步有效击穿75点,有可能诱发美元在弱势盘整后的新一轮跌势,这或将有助于金价的进一步回升。当然,这仅仅是关联的美元市场对于金价运行的理论推导。

  原油价格的劲扬亦是周二助推金价上行的强劲动力。受美元创纪录疲软以及冬季来临前供应吃紧担忧的推动,美国原油期货周二跳涨逾4%,触及历史最高点--每桶98.62美元,收于创纪录的每桶98.03美元,比上一交易日上涨3.39美元,而在收盘后的电子交易中继续涨势。周三亚洲早盘,油价更是进一步上行至99美元上方。自8月以来油价已飙升约45%,主要受市场对供应吃紧的担忧、投机和美元对其他货币疲软因素推动。BNP Commodity Futures驻纽约分析师Tom Bentz表示,原油的涨势似乎无所顾忌,油价在同样因素的影响下持续上扬,这些因素包括美元不断贬值、供应前景紧张以及地缘政治问题。他说,如果地缘政治局势恶化,石油产出可能遭受冲击。Tom Bentz认为,原油价格将远远超过每桶100美元的水平。市场目前将关注焦点转向定于美东时间周三上午10点30分发布的美国石油库存数据,该数据可能会促使油价在下一个交易日突破100美元。接受道琼斯调查的分析师预计原油库存将增长,但油价周二的上涨显示许多市场人士押注库存再度下降,在过去四周的报告中,原油库存已三度下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各国原油库存已降至约1亿桶,低于五年平均水平。IAG Energy Brokers的Tony Rosado表示,只要库存数据意外下滑,油价将可能轻松刷新历史新高,冲刺100美元大关。

  故当前由美元、原油及地缘政治因素等形成的基本面环境仍全面利好金价,美元再度靠近历史新低附近,油价则是一步刷新历史新高,或将引领金价步其后尘。但就金市本身的技术面而言,似乎内部的资金及仓位结构还需要一个整合过程,面对美元、原油关联市场的强烈提振,金市多头似乎并未完全做好创造历史丰功伟绩的准备。

     从金价日K线形态观察,我们在周评中分析过,周初金价理应惯性下跌,保守预计至少会击穿780美元,但如果周初金价呈现下跌抵抗,随后可能出现难以预计的反弹。周二金价午间时分惯性下探至773美元附近后,即在美元激挫与原油劲扬的双双提振下,迈出了走出泥潭的步履。该反弹态势一直延续至周三早盘的6点时分,金价最高触及805美元上方,单边劲升约33美元。可以说功劳主要来自关联市场的提振。隔夜凌晨2点45分后,金价存在一个动态回档至791美元附近后再度劲升至805美元的走势,对于这段时间内的走势,其交投基础不甚牢固,故虽周三金价在亚洲盘面强势横盘于803美元附近,不排除金价会存在一个快速回档的修复过程。从动态分钟K线形态来看,回档的最强支撑在788~790美元一线。而金价进一步上行的强劲反压位于809.5美元附近。如果金价没有回档蓄势而直接进一步攻击该目标价位,恐将引发随后的明显回档。此外,如果原油冲关100美元失败,美元企稳于75点上方,那么不排除短期金价的反弹即告终结,当然,目前这种推导带有很大的臆断成分,目前尚不足作为执行操作的参考。

  对于当前操作,不管作多还是作空,笔者仍秉持轻仓操作的观点,建议仓位不要超过3成。即便金价已在773美元附近探明了阶段性低点,但阶段性底部的确认必将还存在反复。故投资者切忌太过冒进,如果市场已经进入振荡行市,而我们依然维持单边审市的观点并进行操作,最终绝对会比较被动。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欧元成功上破 日元继续振荡 - 主力军  (11月21日)

欧元兑美元:上个交易日,欧元涨势强劲,最高到达4852。中线,欧元是上升趋势,关键支撑在4220附近。短线,欧元也是上升趋势,关键支撑在4520附近。超短线,欧元完成三角形调整,并向上突破了4750重要阻力;目前4750是超短线关键支撑,只要汇价在此上方,都依然保持向上的能力。近2日,一直在建议做多欧元;今日继续做多,可以凭借4750支撑。近期,我们专栏操作较顺,前一波做多日元斩获300点,这一波做多欧元,浮赢已200点。
观望,或4780附近,做多欧元。

英镑兑美元:上个交易日,英镑涨势较好,最高到达0683。中线,英镑振荡向上走势已经结束,接着会转入向下回落或横向盘整的振荡调整行情;目前,上下边界尚不清晰,下方比较重要的支撑在0350和0240附近。短线,英镑趋势向下,上方重要阻力在0850附近。超短线,英镑触及0350支撑后,出现一波反弹;今日,汇价可能会继续向上反弹。
观望,或0610附近,做多英镑。

美元兑瑞郎:上个交易日,美瑞下行为主,最低到达1053。中线,美瑞是下跌趋势,关键阻力在1600附近。短线,美瑞也呈下跌趋势,上方关键阻力在1300附近。超短线,美瑞平缓向下;日内阻力在1150附近,可以凭此做空美瑞。
观望,或1110附近,做空美瑞。

美元兑日元:上个交易日,美日走势振荡,汇价波动范围10950-11057。中线,美日趋势平缓向下,关键阻力在11320附近。短线,美日趋势亦向下,关键阻力位于11160/80附近。超短线,美日在振荡调整,上方阻力11180,下方支撑10910;目前汇价临近区间下轨,建议观望为主。
观望。

美元兑加元:上个交易日,美加走势振荡,汇价波动范围9742-9862。中线,美加下跌趋势已经结束,接着会转入以向上反弹或横向盘整的振荡调整行情;由于调整才刚开始,调整结构目前尚不清楚,上方比较重要的阻力在0100附近。短线,美加趋势向上;上方在9890附近暂时受阻,下方又在9700附近获得支撑;超短线是否会出现1波向下的次级修正行情,尚不得而知;今日继续观望。
观望。

澳元兑美元:上个交易日,澳元上行为主,最高到达8952。中线,澳元是上升趋势,下方关键支撑在8750附近。短线,澳元是向下的振荡调整行情;上方阻力在9150或9400附近,下方支撑在8750附近;预计汇价在这之间可能会先振荡一段时间。超短线,澳元在区间振荡,8750-9070;后市方向不明,建议先观望。
观望。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备案机构增至11家 - 郭茹  (11月21日)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下称“交易中心”)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目前在交易中心进行了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备案的机构已经增至11家,其中新增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花旗银行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上海分行三家机构。

目前已备案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的机构包括中信、兴业、工商银行三家中资银行,摩根大通、汇丰、花旗(中国)、日本住友上海分行4家外资银行,以及中银国际、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金公司4家证券公司。

远期利率协议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交换协议期间内一定名义本金基础上分别以合同利率和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的金融合约。该业务自11月1日起正式登陆银行间市场,根据外汇交易中心的统计。截至上周,银行间共进行的远期利率协议涉及本金额6亿元。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亚股收复失地 日元全面下跌 - 王蔚祺  (11月21日)

随着昨天亚洲股市纷纷反弹,并收复早盘的“失地”,在风险偏好上升的推动下,周二外汇市场日元兑16种主要交易的货币全面下跌。

  美联储于北京时间周三凌晨3:00宣布10月30~31日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与此同时还公布对于美国经济和通胀的季度预测。此前投资者猜测,美联储可能表示美国经济能够抵御房地产市场下跌的风险,因此提高对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并因此减少年内再次降息的可能性。

  昨天日元兑美元从近1年半的高点回落,同时亚洲主要股票市场也因此受到提振:周二各地股市收盘时,日经指数上涨1.12%;恒生指数上涨311.04点,报27771.21点;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上涨0.78%;截止到北京时间5:47,摩根士丹利亚太指数上涨0.3%,报158.05点。

  亚洲股市的走高使投资者对高收益资产的兴趣有所恢复,日元作为套利交易的融资货币,再次受到打压。“日元继续追踪股票市场,当股市走强的时候,日元就会下跌。”苏格兰皇家银行驻东京的利率策略师John Richards表示。

  截止到周二北京时间19:23,美元兑日元上涨48个基点,报110.25点;欧元兑日元上涨195个基点,报162.96点;澳元兑日元上涨104个基点,报98.09点;新西兰元兑日元上涨128个基点,报84.04点;南非兰特兑日元上涨983个基点,报29.5559点。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美联储降息的误解 - 程实  (11月21日)

10月31日,美联储继9月18日降息50个基点之后再次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由4.75%降至4.50%。这一次“梅开二度”没有让市场感到任何意外,据Bloomberg事前的调查,80%左右的经济学家预期到了伯南克的政策选择。目前仍有40%左右的市场人士预期认为美联储还会继续放松货币,不过,这种预期很可能是对美国经济和次级债风波影响的可怕误解。

    美国三季度华丽的初步数据难以令人相信,毕竟住宅固定投资同比下滑20.1%,给GDP造成了大约1.05个百分点的损失,在信贷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显示出摧枯拉朽般威力的次级债风波怎么可能会倒过来刺激美国经济的更快增长?

    数据显示,完成这出人意料贡献的是美国人无知无畏的消费和与“弱势美元”翩翩起舞的出口。美国消费者支出三季度增长3.0%,远高于二季度的1.4%,其中三季度耐用品支出增长4.4%,而二季度这一数字仅为1.7%,此外三季度非耐用品支出上升了2.7%,服务支出增长2.9%。

    美国人的天性乐观似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其大手大脚、甚至有些不明所以的高额消费为三季度GDP增长贡献了2.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受益于跌跌不休的美元,三季度美国出口大幅增长16.2%,贸易为GDP贡献了0.93个百分点。保尔森和伯南克好像从不顾大国颜面的汇率超跌中尝到了甜头,逼得欧洲央行叫苦连连,特里谢再也不敢贸然加息,而许多亚洲国家央行则不得不一边抛售急剧贬值的美元资产,一边在外汇市场积极入市阻止美元摇滚式的随意下滑。

    降息25个基点和三季度GDP初步数据走强的致命邂逅不得不让人产生了美丽的联想:美联储的确管事,伯南克真比格林斯潘还格林斯潘。其实,这绝对是不切实际的遐想,货币政策不是速溶咖啡,丢入茶杯就会产生诱人的廉价香味。传导机制的流程制约使得货币政策的效应显现有一个时滞,这段时间的长短弗里德曼用美国数据算了很多次,得出的结果是10个月,我们曾做过的实证分析也得到了3个季度的类似结论。也就是说,伯南克这次和上次的降息所带来的扩张效应理应显现在北京奥运期间,而不是现在。如此看来,“次级债风波”爆发的三季度,美国经济初步数据的意外走强要么是增长惯性在作祟,要么就是美国人的自信心已经强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当然,“次级债风波”不是穿PRADA的魔鬼,踏过美利坚还会雁过无痕,其对美国经济的深远影响将会给美国经济周期带来拐点变化。所以,我们宁可相信,即使这个三季度的“初步数据”不会在修正中下调,那至少美国四季度的GDP增长会降到2%左右,这可能也是美国经济全年增长的理性预期。

    我们的理由无需赘述:美联储两次降息75个基点不仅本身构成了对经济走向变化的“官方确认”,而且是美国经济周期转向中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必然选择,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次级债风波”对实体经济的负面作用已经超出预期水平。美国经济上半年“较高增长、较低通胀”的复苏模式很可能慢慢转变为“较低增长、较高通胀”的放缓模式。预计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政策变化,可能会带来2个百分点左右的消费增长率损失,1个百分点左右的GDP增长率损失,0.3个百分点左右的就业损失,以及1个百分点左右的通胀成本。美国房地产泡沫会因市场恐慌而加速破灭,信贷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作为主要融资渠道将在流动性收紧中遭遇扩张瓶颈,从而导致抵押消费增长大幅放缓、中小企业受到较强资本约束以及大企业全球化发展阻力加大。这种实质影响不会因为美国人的自信而消失,该来的总是会来,美国GDP增长未来的下调可以预期。所以,仅凭现在数据公布和二次降息不期而遇的巧合就认定伯南克无须更加有所作为绝对是个莫大的误解。

    误解并不只存在于美国,其实美联储降息中也存在和中国相关的误解。在美联储降息决定发布之后,很大一部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有序紧缩受到了外部“掣肘因素”的影响 ,他们认为“中国央行以往的加息行动是在美国利率维持高位、中美之间存在较大利差的背景下进行的,而中美利率政策方向的背离将会在收缩利差的同时给中国进一步紧缩银根形成制约”。实际上这种分析有失偏颇,目前宏观调控的重点依旧是遏制金融增长高位加快的势头,切实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因此预期宏观调控还将进一步加强。

    形成如此判断的原因有三:原因一是中国内部均衡缺失相比外部均衡缺失更具有紧迫性,而且央行政策调控一直遵循着“由内及外”的策略,将谋求内部均衡作为改善外部失衡的重要基础。2007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增长高位加快,CPI增长和金融机构信贷增长速度都超过了温和水平,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促使央行不断紧缩货币,周小川行长最近也明确表示,“对抗通胀是央行的目标,央行重视并希望实际利率为正值”。原因二是国际游资对中美利差变化并不十分敏感。相比中美利差幅度有限的缩小,人民币汇率可能有所加快的货币升值,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非常快速的发展势头都将给外部国际资本带来更大的预期收益,因此即使中国央行放缓紧缩步伐,也不能有效削弱游资进入中国的需求,如此博弈背景中,央行更为理性的选择是继续审慎紧缩货币。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率政策挑不起宏观调控千斤重担 - 贾壮  (11月21日)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南非出席国际清算银行会议时明确表示,本周内央行不会加息,长期患有“周五恐惧症”的股票指数终于可以度过一个安静的周五。然而周小川的表态只是缓解了一个周末的恐惧,可以想象,只要加息政策不出台,市场还会继续在恐惧当中等待靴子落下,待政策出台后再开始新一轮的恐惧。
  人们之所以如此担心,是因为现在提高基准利率可以得到多数经济运行数据的支持。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10月份CPI同比增长6.5%,居于十年来的最高位,通胀压力依然严重;前10月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6.9%,由此推算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7%,累计和当月投资增速均创出年内新高。
  理论上来说,现在出台加息政策不但可能,而且必要,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是否加息仍是存疑的问题。制约利率政策发挥作用的最大障碍是传导机制不顺畅,即包括银行、企业和居民个人在内的各个主体均对利率缺乏敏感。
  通常加息都是存贷同幅度调整,银行的利差收入不受任何影响,指望通过提高利率来限制银行的房贷冲动无异于缘木求鱼。从近期相关部门严格限制银行放贷的举动即可看出调控政策上的窘迫局面,如果不是市场化的手段无法奏效,相关部门不会重走老路的。至于企业方面,同样不会在乎利率的微小变化,相对于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资金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从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和对消费者进行补偿的角度来看,现在加息确有必要,但如果将紧缩的任务完全寄托于利率政策,可能会得到完全相反的效果。利率提高可能引起更多境外资本流入,导致外汇占款继续增加,经过银行体系放大的流动性继续泛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资产价格膨胀速度将有增无减。很显然,单纯依靠利率政策一项无法解决宏观调控中的所有问题,因此把目光紧紧盯住央行何时加息没有任何道理。
  本质上来说,源源不断的外汇涌入和缺乏弹性的汇率是中国货币政策捉襟见肘的根本原因。中国必须在汇率升值速度和时间长度之间作出选择,升值速度慢有利于出口,但这会使升值时间较长,导致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资金持续流入,不利于金融稳定。
  从刚刚公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似乎可以看出央行对于人民币升值态度的微妙变化。报告提出,经济学理论分析和各国的实践均表明,本币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在对资源性产品进口依赖程度加大的背景下,本币适度升值有利于降低以本币计价的进口成本上涨幅度。虽然这种传导会存在一定的时滞,但长期来看,名义有效汇率变化会对零售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产生明显影响。
  加大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是解决宏观调控困境的另外一个选择,相对于货币政策的治标作用,财政政策解决的是“本”的问题。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国内储蓄严重大于投资是产生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有效提高消费和降低储蓄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近10年以来居民户的储蓄存款在总存款中所占比例一直在下降,而政府和企业的储蓄存款占比却在不断上升。这个现象说明居民户的消费能力实际已经得到了充分挖掘,要想继续提高消费率,必须从改善收入分配的角度入手,即在初次分配当中增加居民的分配比例,在二次分配中继续向居民户倾斜。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13 23:31 , Processed in 0.05135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