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12月8-10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外汇市场技术解盘 - 赵燕京  (12月10日)

美元/日元

  12月7日,汇价震荡盘升。

  日本政府周五报告显示,日本3季度经济增长数据下修。数据显示,日本3季度GDP增长季率修正为增长0.4%,初值为增长0.6%,而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期为增长0.7%。同时日本3季度实际GDP环比年率下修至增1.5%,初值为增2.6%,而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期为增长2.7%。数据还显示,日本3季度GDP平减指数修正值年率下降0.4%,初值下降0.3%;3季度名义GDP修正值季率上升0.2%,初值为上升0.3%。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大田弘子(Hiroko Ota)周五表示,资本支出增长下修打压GDP;下修主要是由于库存、房价下跌以及普通家庭收入下降,这表明影响资本投资的因素已影响到日本经济前景。之前公布的日本第三季度GDP数据显示,资本支出修正后增长1.1%,初值为增长1.7%。然而大田弘子还表示,制造业仍然稳固,资本支出将继续增长,总体经济趋势保持不变,同时将关注下周日本央行短观数据来对资本支出进一步作出评价。

  日本内阁府(Cabinet Office)周五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较初值显示的慢,并可能因美国需求下降和日本国内住房市场疲软而进一步放缓。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实际GDP修正后年增1.5%,低于市场所预期的增长2.6%,也低于初值增幅2.6%。较第二季度相比,日本第三季度实际GDP修正后增长0.4%,低于11月13日公布的初值增长0.6%。分析师指出,住房投资下降是导致第三季度GDP下修的最大原因,并可能一直阻碍经济增长直至2008年下半年。此外,企业资本支出大幅下降也是GDP下修的重要原因,日本企业第三季度盈利5年来首次下降。Deutsche Securities Inc.资深经济学家Seiji Adachi表示:"日本经济正丧失增长动能。由于企业不能将油价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上升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此不得不降低资本支出,这是拖累日本GDP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内阁府的数据显示,出口在推动日本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方面功不可没,对GDP年率增幅的贡献为0.5个百分点,初值为0.4个百分点。10月份日本对中国和欧元区的出口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对其最大出口市场--美国的出口有所下降。此外,日本第三季度的消费者支出修正后季增0.3%,与初值持平,也为GDP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日本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Fukushiro Nukaga)周五表示,日本政府在下一财年将尽量减少新国债的发行,但不能确定是否会超出今年25.43万亿日元的国债发行量。额贺福志郎还表示,日本经济目前正处于复苏轨道,政府将密切关注未来的金融市场走势和经济状况,同时,日本政府也没有建立主权财富基金的计划。他还指出,美国总统布什周四提出的援助受困房主的计划将有助于稳定全球金融市场。日本内阁府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GDP年率增幅下修至1.5%,低于初值和市场所预期的增长2.6%。

  据日本政府预计,2007财年该国经济仍摆脱不了通货紧缩的状况。自1998年以来,日本经济就已陷入通缩状态。当一国经济的名义GDP增长率低于其实际GDP增长率时,该国的经济即处于通缩状态。据《日本经济新闻》(NIKKEI)8日报道,日本内阁府(Cabinet Office)7日称,2007年7月至9月间,日本不计价格波动的实际GDP季比增长了0.4%,季比年率增长了1.5%,较11月份发布的初步数据分别下降了0.2和1.1个百分点;名义GDP则季比年率增长了0.7%,较初步数据下降了0.7个百分点。与2006年同期相比,该季度日本实际GDP增长了1.9%,较初步数据下降了0.2个百分点,这表明日本经济仍在继续增长。但是,名义GDP年比增长了1.4%,较初步数据下降了0.4个百分点,从而使实际GDP和名义GDP增长之间的差距季比有所走阔。虽然2007财年尚有两个季度,但实际上该财年实际GDP的增长率已不可能超过名义GDP的增长率。日本内阁府将于12月中旬开始起草政府2008财年的经济展望报告。据预计,内阁府将降低其对2007财年实际GDP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的预期。据日本民间研究机构此前的预计,2007财年日本经济的通缩状态仍将继续。截至12月7日为止,据12家研究机构的预计显示,2007财年日本实际GDP增长将为1.4%,名义GDP增长则将为0.9%。根据这些机构的预计,2008财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将为2%,名义GDP增长则将为2.1%,宣告经济通缩状态的结束。但是,两者之间的微小差距表明,这些机构预计2009财年日本经济仍存在着再度通缩的可能。

  因美国政府出台"新政"以拯救危机重重的抵押贷款市场,投资者信心得到鼓舞,日本股市12月7日收盘上涨至近一个月来的新高,日经225指数盘中一度重返16000点关口之上。截至周五收盘时,日经225指数上扬82.29点,涨幅为0.5%,收盘报15956.37点,创11月7日以来的近一个月收盘新高;该指数盘中曾站上16000点心理关口。东证一部指数收盘上扬9.49点,涨幅为0.6%,报收于11月6日以来的高点1561.76点。市场分析师表示,美国布什政府新出台的抵押贷款率"冻结计划",将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的信心;同时隔夜美国股市的走高,也为今日日股上涨提供了动力。数据显示,受抵押贷款率将冻结五年的提振,隔夜美股道指收盘上扬174.93点至13619.89点;标普500指数收高1.5%至1507.34点。据报道称,为拯救危机重重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美国总统布什与财长保尔森策划出台新措施,宣布约120万抵押房贷的利率"冻结"五年不变;此外,华尔街金融机构还同意向部分房贷客户提供再融资,以减轻财务负担。不过,由于日本本国经济基本面表现疲弱,日本股市今日的涨幅受到限制,导致日经225指数最终未能成功收复16000点重要心理关口。从个股和板块来看,地产类股表现较佳,日本最大的房产开发商三菱地产收盘上扬2.1%至2975日元/股;三井不动产收升2.3%至2986日以,创近一个收盘价新高。另据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政府正计划扩大对购买新房者的减免税方案。日本建筑公司积水建房(Sekisui House Ltd.)周五收盘上扬3.5%至1340日元,大和家居工业(Daiwa House Industry Co.)飙升6.5%至1597日元,创10月以来的最大日涨幅。此外,受隔夜纽约油价重返90美元关口之上的提振,能源和商品类股中的Inpex控股收高2.6%至120万日元,三菱商事收涨2.6%至3140日元,三井物产上涨4.4%至2395日元/股。其他上扬的个股还有,机械设备出口商Komatsu收盘上扬2.5%至3240日元/股;丰田汽车上涨1.6%至6340日元/股。从本周来看,日本股市是连续第二周反弹走高,日经225指数累计周涨幅为1.8%,东证一部指数的周涨幅达2%。

  韩国央行周五宣布保持5.0%的利率水平不变,一如市场预期。分析师指出,央行对金融市场动荡的担忧超过了对通胀的疑虑,尽管后者正处于3年来最高水平。在今年7月份和8月份两次升息25个基点后,韩国央行已连续4个月保持利率不变。韩国央行在会后声明中表示,若油价飙升、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崩溃等外部风险不再进一步恶化,韩国经济将在内需复苏和出口强劲增长的推动下保持增长动能。但韩国央行同时强调,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走势,以判断这些因素是否会给韩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韩国央行还指出,通胀压力将成为现实,预计通胀水平在未来几个月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韩国央行(Bank of Korea)行长李成太(Lee Seongtae)周五表示,韩国明年上半年的通胀预计将维持在3.5%左右。李成太表示,由于最近几个月全球油价和原材料价格飙升,成本方面的通胀压力将使消费者价格上升趋势持续到明年。李成太还强调,近期外部风险上升,全球金融市场恢复稳定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他同时向记者表示,债券收益率最近的大幅上升目前并没有对韩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Plc)预计,亚洲各大央行偏向通过本币升值的方式抑制通胀,因此建议客户购买亚洲货币。"投资者应当购买除日元以外的一篮子高通胀的亚洲各国货币,包括新加坡元、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和台币,"渣打银行Callum Henderson领导下全球外汇投资策略师团队在12月月报上指出:"这一地区的物价压力正在加剧。"马来西亚和中国自2005年放弃将本币盯住美元以来,已经成功稳住本币在兑一篮子其他货币的汇率。这两大央行纷纷出售本币来减慢货币升值速度,这增加了银行系统的货币投放量,使通胀更难控制。其中,新加坡通过坡元升值,而不是提高利率来抵制物价上浮压力。渣打银行驻香港的高级策略师David Mann表示,渣打银行预计,到2008年年末,坡元将涨至1.4坡元兑1美元,林吉特将涨至3.27林吉特兑1美元。人民币将涨至6.84人民币兑1美元,新台币涨至32新台币兑1美元。

  总部设在伦敦的全球贵金属市场权威咨询与研究机构GFMS公司说,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中国对黄金饰品的需求今年可能会增长20%左右,从而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GFMS公司分析师韦罗妮卡·韩(音)援引世界黄金理事会的数据说,今年前9个月,中国珠宝饰品中黄金的使用比去年增长了24%,达到了221吨。世界最大黄金消费国印度的同期数字是515吨,美国则是165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大国对黄金饰品需求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瑞士银行负责亚洲金属市场的斯蒂芬·施拉特说:“与印度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更快,而且储蓄率相对较高,因此从长远来看会进一步推动黄金的需求。”股市和房地产的繁荣使中国城镇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在今年的前9个月增加了13.2%(将通胀因素计算在内之后)。统计部门说,10月份的零售比去年增长了18.1%,为8年来的最快增速。GFMS公司执行主席菲利普·克拉帕维克说:“中国有望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黄金饰品市场,仅次于印度。”他说,2008年还有望“继续增长”。为增加13亿消费者的收入,中国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增加了福利待遇,还减少了利息税,现在中国消费者对汽车、首饰等奢侈品的需求品位正在不断提高。克拉帕维克说,“销售环境的改进和产品种类的增加”都促进了黄金的需求,“猪年也是一个因素”。今年是农历的金猪年,在这一年购买黄金被认为是很吉利的。

  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先发生在泰国,随后波及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到1997年底,金融危机在影响减弱之后又再度爆发,席卷了韩国和日本,直到1998年底才有所缓和。这一波金融危机留给人们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不合理。原因①:外汇储备来源蕴含巨大风险。在金融危机发生前,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的外汇储备蕴藏很大的风险。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主要来源于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不是经常项目顺差——国家主要靠大量吸引外资和举借外债来满足外汇储备的增加。以这种形式增加的外汇储备,并不是国家真正的资产,具有很大风险和很高的成本。其风险在于一旦外国投资者大量撤资,该国的外汇储备将急剧减少,进而影响该国币值的稳定和再向国外借款的能力。高成本在于外资流入的目的是赚取高额收益率,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多以较高的利率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流入该国,与此同时就要负担这部分以外汇形式支付的利息费用。这是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②:外汇储备的规模不大。以泰国为例,当时泰国的外汇储备控制在300亿美元,只相当于泰国3个月至4个月的进口用汇量,而且自由储备只占很小一部分。当国际投机分子攻击泰铢时,虽然泰国中央银行投入大量外汇储备进行干预,但终因储备不足而失败,彻底丧失了金融宏观调控能力。与之相反,外汇储备相对充足的新加坡和日本,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就比较小。原因③:外汇储备的结构不太合理。外汇储备中大多数以信用货币为主,主要有美元,日元等。除菲律宾以外,其他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黄金储备所占比例均比较小:泰国2%,印尼3%,韩国1%,明显低于国际上认同的8%至10%的比例。资本账户过早开放引发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与开放金融市场是全球发展的一个趋势。金融市场开放一方面表现为资本账户的对外开放。然而,资本账户的开放必须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拟定开放进程和时间表。如果不顾自身发展的特点,盲目跟随国际主流随意开放资本项目,就会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导致经济危机。譬如发生金融危机的印尼、泰国等国家就过早地开放了资本账户。印尼于20世纪60年代末就逐步开放了资本账户。马来西亚对资本的进出限制相当有限,1994年主要对短期资本的进出有限制,超过一定金额才需要马来西亚央行批准。泰国于1991年取消了对多数资本流出的管制,且在1993年成立曼谷境外金融中心,开放外币贷方业务。然而,这些国家当时的金融体系存在很大的漏洞:国家金融制度不健全,金融政策不完善。这些漏洞使国际资本大量进入该国后,直接冲击该国的金融体系,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资本账户应当开放,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开放时间需要根据国家的具体经济和金融状况来决定。金融系统管制力度不够。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放松银根。他们大量引入国外资金后,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分配这些资金,使这些资金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低收益或高风险企业中。当这些企业因清偿能力下降、债务增加而无力偿还时,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就急剧膨胀,从而爆发金融危机。这些都是由于国家金融监管不力造成的。譬如韩国,银行将主要资金贷给韩国的一些大企业,而没有从资金使用效率的角度去考察这些资金的运用是否有效。当这些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时,韩国几大银行因不良资产过多而纷纷倒闭,引发了韩国的金融危机。由上可知,要保证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强有力的金融管制体系。增持黄金储备,加强金融安全。中国拥有目前居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足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但是,外汇储备结构不尽合理,使中国承担很大部分的外汇风险。亚洲金融危机使各国认识到,必须高度重视本国金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外汇储备是国家用于外贸结算的准备金,是国家的国际支付能力。它可以提高偿还外债和抵御金融风暴冲击的能力,用于应付突发事件,还可以提高国家的资信程度,保持货币持有者的信心,实现金融的稳定。但是,我国的外汇储备是由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形成的。资本账户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积累,同发生金融危机的一些国家有相似之处。在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中,大多是由外贸顺差造成的,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增长是资金流动所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开放我国的资本项目,有可能导致外汇储备的波动,引起国内流动性资本过剩,进而危及国家的金融和经济体系。在国家外汇储备中,黄金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黄金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很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黄金储备的总量不多,所占比例也很低。因此,中国应增持黄金储备。首先,持有黄金可以应付突发事件中的临时资金需要。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使俄罗斯减少了33%的黄金储备;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动员居民将手中持有的黄金兑换成政府债券或当地货币,而国家将收集的黄金直接作为储备,或换成美元用于支付外债,或用于干预经济,以支持本国岌岌可危的货币。其次,增加中国的黄金储备,有利于稳定和改善人民币的未来预期,保护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中国持续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所面临的美元贬值和收益率下降的风险正在加大。同时,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加,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从市场风险和避免外汇储备损失的角度看,增加黄金储备均十分必要。第三,增加中国的黄金储备,可以提高国家的金融安全性。在全球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只有黄金是被所有国家承认的支付手段,其他货币无法替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很多国家发生的黄金换汇事件正好印证了黄金的这一特点。外汇储备存在大幅贬值的风险,一旦贬值将使国家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在极端的情况下,外汇资产甚至会可能出现遭冻结的可能。中国拥有太多的美元储备,一旦美元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中国应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使储备资产多样化。自加入WTO后,我国在贸易和金融的很多方面实现了对外开放,包括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等。但是,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可以认识到,资本项目的开放需要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目前,汇总国在这些方面条件并不十分完善。如果立即开放资本账户,很可能使国际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冲击人民币,导致金融危机。因此,中国应先放开长期证券投资限制,然后在时机成熟时再放开短期资本流入限制。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早些时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宣布,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从紧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央行年内10次上调准备金率达到14.5%。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此次上调是央行今年以来第10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前9次调整情况如下:2007年1月5日央行宣布,从1月1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2月16日央行宣布,从2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4月5日央行宣布,从4月16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4月29日央行宣布,从5月1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5月18日央行宣布,从6月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7月30日央行宣布,从8月1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9月6日央行宣布,从9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10月13日央行宣布,从10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11月10日央行宣布,从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墨西哥央行(Bank of Mexico)7日宣布,维持利率水平不变,这是该行2007年最后一次利率决议,并称自其11月会议以来,经济和通胀情况并未改变。墨西哥央行维持隔夜利率于7.5%不变,此前该行于10月将利率从7.25%上调至7.5%,以抑制食品价格引发的通胀压力。与此同时,央行报告称,墨西哥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0.71%。这使得年度通胀率自10月底的3.74%上升至3.93%,但仍处于该行2%至4%的目标区间。该通胀数据略低于经济学家预期中值的0.73%。墨西哥央行的利率决议与市场预期一致,此前Banamex调查的24家金融机构一致预期墨西哥央行2007年内利率政策不会改变。墨西哥央行7日表示,该行将继续密切关注其经修正的通胀前景所面临的风险。

  著名投行摩根大通(JPMorgan)周五预测,由于美元贬值、需求旺盛,2008年贵金属价格可能将上涨,并将贵金属走势列于2008年所有大宗商品之首。摩根大通声称,虽然近期黄金和铂金价格上行压力增加,但是,该行看依然看好黄金和铂金走势,并预估2008年价格分别为815美元/盎司和1,475美元/盎司。摩根大通表示,2008年贵金属价格依然和美元走势密切挂钩,波动主要来自汇市行情变化。在告客户书中,摩根大通指出,2008年黄金矿石产出可能仅与今年持平,而铂金和钯金的产出可能将保持减少。根据目前贵金属在货币市场中的杠杆作用,以及供应告急等因素判断,贵金属价格很有可能将上涨。该行预测,2008年走势最强劲的大宗商品依次为,贵金属、农产品、基本金属、和能源。由于2007年美元兑一揽子货币刷新历史低点,令黄金成为表现最为抢眼的资产。信贷市场紧张,以及股市震荡也凸显了黄金避险的功效。现货金方面,11月中旬,金价刷新28年高点845.40美元/盎司。截至目前为止,今年金价累计上涨近25%。周五收盘,现货金收于795美元/盎司附近。摩根大通认为,金价突破85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只是时间问题,在触及900美元/盎司之前,金价不会形成顶部。另外,股市方面,年初至今为止,摩根士丹利全球资本指数上涨10%;标准普尔500指数也上涨近6%。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6日表示,第三季度美国家庭净资产增长1.1%,至58.60万亿美元。Fed发布的季度资金流动数据同时显示,第三季度美国非金融负债年增长率为8.9%。增幅高于第二季度修正后的7.2%。第二季度初步数据为增长7.1%。Fed称,负债增长加速出现在联邦政府和企业领域,而家庭及州和地方政府领域的负债增长出现小幅减缓。第三季度美国家庭净资产约为当季个人可支配收入的5.72倍,第二季度约为5.74倍。家庭净资产衡量的是家庭所拥有的住房和退休金等总资产扣除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负债等总负债后的净值。第三季度美国家庭负债的年增幅为6.9%,低于第二季度的7.6%。第三季度住房抵押贷款负债年增长率为6.8%,低于第二季度的8%。第三季度消费者信贷年增幅为6.1%,高于第二季度的5.3%,同时高于2006年第三季度的5.1%。第三季度联邦政府债务增长8.8%,第二季度为下降1.4%,2006年第三季度为增长3.6%。第三季度非金融商业债务增长11.9%,高于第二季度10.7%的增幅,也高于06年同期6.9%的增幅。Fed表示,第三季度非金融商业债务的增长主要是由于银行和其它中介机构的借款上升所致。第三季度资金缺口(企业为弥补资本开支所必须进行的外部融资)增至2,805亿美元,第二季度为2,380亿美元。第三季度州和地方政府债务增长8.4%,低于第二季度10.3%的增幅,但高于2006年同期7.7%的增幅。第三季度所有非金融债务的未清偿债项为30.64万亿美元,高于第二季度的29.97万亿美元。

  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五报告表示,美国11月非农就业增加9.4万,此前接受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为9万;同时失业率持稳于4.7%。报告还将美国10月非农就业向上修正至17万,初值为16.6万。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下周二将调降利率至少25个基点,部分分析师认为,为防止美国08年经济陷入衰退,美联储可能加大降息力度至50个基点。周五报告还表明,美国11月工业就业减少3.3万,服务行业则创造了12.7万就业,制造业就业减少1.1万。同时,11月平均每周工时持稳于33.8小时,加班为4.1小时。

  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9.4万,美国失业率持稳在4.7%。此批数据的出炉增加了美联储下周降息25个基点,而非50个基点的几率。但是,美国一家公司的投资主管Andrew Harding表示,非农就业人数不会对政策产生根本影响,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下周将下调50个基点。Harding表示:"在本年度的最后一次会议上,美联储官员们将提出无数种难以预计的影响经济未来前景的因素,在做政策决定时,官员们更倾向于先发制人,而不是后发制人。"Harding还指出,在研究抵押贷款新计划小组中,布什总统不仅任命了财长保尔森(Hank Paulson),还任命了伯南克(Ben Bernanke),所以,他认为,美联储下周二有可能降息50个基点。美国麦格理期货(Macquarie Futures USA)高级副总裁Nauman Barakat表示:"就业数据在预料之中,这对原油期货的影响甚微,关键因素还是美联储将降息25还是50个基点。"

  美国1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跌至自2005年秋季以来最低点。美国12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跌至74.5,这是自2005年10月以来最低值,11月份终值为76.1。此前接受知名媒体调 查的经济学家预计该指数12月指数初值将为75.0。报告显示,美国12月份密歇根大学预期指数初值从11月份的66.2跌至63.2,现况指数初值从11月份的91.5升至92.1。报告还显示,美国1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1年期通胀预期初值为3.5%,11月终值为3.4%,5年期通胀预期初值为3.1%,11月终值为2 .9%。

  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ECRI)周五称,受贷款、就业和零售商表现等因素影响,美国11月通胀压力小幅上升。ECRI美国未来通胀指标(USFIG)在11月升至119.7,10月数据从116.5向上修正至119.0。ECRI分析师Melinda Hubman称:"尽管最近有所上升,但未来通胀指标依然处于周期性下降趋势,显示基本通胀压力仍然较低。"报告称,该指标的上升压力部分被利率与商品价格指标的变化所抵消。11月该指标年率升至-0.9%,10月数据从-5.6%修正至-2.1%。

  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ECRI)周五公布数据显示,因房市活动更为强劲和股价走高,美国11月30日当周领先指标上升,但其年增长率触及近5年低点。该机构称,美国11月30日当周领先指标从前周下修后的136.9升至138.7,前周初值为138.1。ECRI研究人员Melinda Hubman称,房市活动更为强劲和股价走高对于该指标的影响,部分被商品价格下跌所抵消。同时公布的数据还显示,美国11月30日当周领先指标年增长率从前周下修后的-2.2%降至-2.7%,为2002年11月22日当周以来的最低点。

  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MBA)周四公布数据,第三季度美国房屋抵押品赎回权丧失人数和比率上升至历史高点。MBA调查发现,所有类型贷款的偿还均出现问题,令房屋进入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程序的速度加快。MBA首席经济学家邓肯(Doug Duncan)指出,不合规格的证券化的有关影响,房价全线下跌,地区经济持续疲弱以及可浮息抵押贷款全线调整还款额,这些因素在第三季首次一起发挥影响。第三季度,违约的抵押贷款占未还贷款的比率上升至1.69%,较上季度增加0.29%,较去年同期增加0.64%;季调后,第三季度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至0.78%,较上季度增加0.13%,较去年同期增加0.32%。调查显示,抵押贷款还款拖欠率上升至1986年以来最高水平。MBA该项调查始于1972年。

  美国财政部负责经济政策的助理部长施瓦格(Phillip Swagel)周五表示,美国经济相当稳健,虽然房市表现低迷,但经济将继续增长。施瓦格表示,周五公布的政府就业报告显示,就业温和增长,失业率处于低水平。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五公布, 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9.4万人,略高于华尔街的预期中值8.5万人,10月修正值为增加17万人。他指出,周五的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整体处于相当稳健的状况。施瓦格认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推力消费者支出将受到劳动力市场的支撑。他预计,尽管面临着住房和信贷市场不利环境的挑战,但美国经济将继续增长。

  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拉泽尔(Edward Lazear)周五声称,虽然房市衰退给美国经济带来风险,但是他相信,美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劲,不会面临衰退。拉泽尔表示,展望未来,美国经济依然坚实。他指出,在过去几个季度中,对美国经济构成最大风险的就是房屋市场萧条。在未来1-2个季度内,房市萧条将继续损害GDP增长。

  美联储(FED)周五公布报告显示,可能受到来自房市下滑的冲击,非循环消费信贷减少,导致美国10月消费信贷增加47.1亿美元,增幅低于预期。据报告显示,美国10月消费信贷年增长率为2.27%,总额2.490万亿美元,9月增幅下修至32.1亿美元,初值为37.5亿美元,8月增幅则上修至207.5亿美元。接受媒体调查的分析师早期预测,美国10月消费信贷将增加50亿美元。美国10月非循环信贷下降16.4亿美元,跌幅1.26%,至1.561万亿美元,9月修正值为下降13.7亿美元,初值为增加3.63亿美元,8月修正值为增加126.8亿美元,增幅9.8%。非循环信贷包括汽车、游艇、大学教育、假日消费在内的定额贷款。

  美国财长保尔森(Henry Paulson)周五表示,尽管面临房市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的风险,美国经济基本面仍非常强劲。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经济基本面非常健康。保尔森补充道,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房市衰退,房市已经拖累经济增长,美国正在经历金融市场动荡,这也是美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他表示,美国已经将注意力集中于上述风险,但他也认为,不能忽视美国健康的经济基本面。

  美国财长保尔森(Henry Paulson)周五表示,食品和产品安全将是下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首要议题。保尔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旨在使中美关系在紧张之际"保持稳定"。本次对话将于12月12-13日举行。他指出,当中美两国去年9月启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时,都不会认为产品安全、食品安全、贸易的整体质量像如今这样成为关键问题。保尔森补充道:"但我认为,这些将是我们下周要讨论的首要议题。"这将是SED去年启动以来两国之间的第三次会谈,本次会议将在北京举行。

  华尔街大型银行一致预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在11日的政策会议上将作出减息决定。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简称FOMC)将把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从4.50%下调至4.25%。这些交易商还普遍预计,Fed 11日会将贴现窗口贷款利率从5%下调至4.50%。

  油价重挫以及劳工市场保持强劲的迹象抵消了投资者对信贷紧缩正波及消费支出的忧虑,美国股市周五收盘基本持平。投资者根据近期美联储官员悲观言论预期,美联储下周二将大幅降息50个基点,以防止经济陷入衰退。但是,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为增加9.4万人,略高于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暗示经济温和增长。周五,由于油价大幅下挫,大型制造业企业股票纷纷上涨,3M收高1.6%,报86.14美元;波音(Boeing)上涨1.4%,报93.10美元。North Star投资管理公司驻芝加哥首席投资顾问Eric Kuby表示,近期就业数据连续高于预期,令投资者猛然醒悟,原来市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恶化。他还声称,如果下周二美联储不降息50个基点,那么市场将会很失望。然而,近日连续上涨的美国运通周五走势下滑,收低4.5%,报56.86美元;同行Capital One也下跌4.5%,报50.05美元。美国股市周五收盘,道指收高5.69点,涨幅0.04%,报13,625.58点;标普500指数收低2.68点,跌幅0.18%,报1,504.66点;纳指也收低2.87点,跌幅0.11%,报2,706.16点。本周道指累计收高1.9%;标普500指数收高1.6%;纳指也收高1.7%。

  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7日收低近2美元,为连续第二周累计下跌,因在担忧美国经济体质之际,交易商权衡美元反弹的影响。另外,由于预计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降息幅度将小于原来预期,亦拖累原油价格。此前公布的就业数据高于预期。NYMEX 1月原油合约结算价跌1.95美元,或2.2%,报每桶88.28美元,交易区间为87.07至90.68美元。尾盘时分的空头回补扳回日内部分跌幅。BNP Paribas Commodity Derivatives资深油市分析师Harry Tchilinguirian表示,近期跌势可能与年底结清部位有关,投资者在假期前轧平其部位。Cameron Hanover总裁Peter Beutel称,降息幅度较小的可能性意味着美元承受的压力较小,这是原油7日下跌的原因之一。1月取暖油合约收低4.03美分,或1.6%,报每加仑2.5047美元,盘中交投介于2.5525至2.4747美元之间。1月RBOB汽油合约收低3.23美分,或1.4%,至每加仑2.2690美元,盘中介于2.2476至2.3150美元之间波动。

  COMEX期金周五收低,因原油价格挫跌,且此前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降低了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下周大幅降息的几率。COMEX交投最为活跃的2月期金结算价跌6.9美元,报每盎司800.20,盘中低见796.4美元。美国政府公布数据显示,11月新增9,4万就业人口,高于预期,分析师称这可能导致下周的降息幅度较预期要更为温和。降息降低借款成本,令黄金与固定收益资产相比更有吸引力。就业数据公布后,期金最初跳涨,触及811.10美元的盘中高点,因美元兑欧元下跌。但稍早涨势很快消散,因原油加速下跌。美国原油期货周五大跌逾2美元至每桶约88美元,重拾由对美国经济忧虑升温引发的急剧跌势。COMEX估计期金最终成交量为101,885口,黄金选择权则为5,328口。本周,期金大体在790和810美元之间的宽幅区间交投,受美元回升和能源市场动荡拖累。1915GMT,现货金报每盎司794.90/795.70美元,周四纽约尾盘报803.20/803.90。伦敦金午后定盘价报792.50。3月期银收低12美分,收报每盎司14.505美元,盘中在14.395-14.705之间交投。现货银报每盎司14.33/14.38美元,周四在纽约尾盘报14.45/14.50美元。NYMEX-1月铂金合约收低8美元,报每盎司1,462.20。现货铂金报1,455/1,460。3月钯金合约收低4.05美元,或1.2%,至每盎司347.65。现货钯金报345.50/348.50。

  本周关注焦点:周一,美国10月NAR成屋签约销售指数;周二,美国10月批发销售/库存,美国12月IBD消费者信心指数;周三,美国10月贸易帐,美国上周EIA原油库存变化,中美第三次战略对话,美联储12月11日会议及会后声明;周四,美国11月政府预算,美国11月(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美国11月(核心)零售销售,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美国10月商业库存;周五,美国11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美国11月工业产出。

  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加拿大11月就业人数以三倍于预期的速度增长,失业率小幅上升,就业率再创记录高点。加拿大11月就业人数新增4.26万,低于10月的增幅6.3万,但大幅高于预期。加拿大11月失业率为5.9%,较10月失业率33年低点上升0.1%。此前,市场预计,加拿大11月新增就业人数1.5万,失业率为5.9%。加拿大统计局表示,加拿大11月全职员工增加2.71万,兼职员工增加1.54万。11月私营部门新增就业人数是公共部门的两倍之多。但在过去12个月,加拿大公共部门就业率增加了6.3%,而私营部门仅增加0.9%。加拿大11月总体薪资年率上升4.2%,10月上升4.1%,远超出消费者物价通胀2.4%。加拿大11月平均小时薪资上涨4.1%,10月上涨4.2%。11月就业率上升0.1%,至63.8%。

  汇价日高111.78,日低111.16,尾盘在111.7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341%,日涨跌幅0.38,收于111.68。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11.78,周最低价109.56,周升跌率0.432%。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态势且其与30日均线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上及30日均线(111.19)之上附近,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汇价若站稳于111.3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挡支撑位于110.80、110.30,上挡压力位于112.10、112.60;109.30与111.30(中位110.3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跌势趋缓且有呈收敛集聚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周均线(116.86)之下,显示中线向空的概率继续增大;若受压于110.10之下则周线向空,若受压于112.70之下则周线偏空;110.10(中位112.70)为周线指标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与30月均线有摆脱缠绕呈死叉态势,汇价位于其下附近及30月均线(116.42)之下,显示中长线向空的概率增大;若受压于113.50之下则月线向空,下挡月线支撑位于110.00;11350(中位117.00)为月线指标向空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空的概率增大,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周线若受压于110.10之下则周线向空,若受压于112.70之下则周线偏空;日线若站稳于111.30之上则短线向多,若站稳于110.30之上则短线偏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汇价自2007年6月22日当周周高124.15进入大级别ABC下跌波动中的概率较大;且汇价已经在8月17日日低111.59一线获得支撑、完成了自2007年6月22日当周周高124.15以来的大A波下跌、进入较大级别B波反弹,已经在波段高点、10月15日日高117.93结束较大级别B波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汇价已自波段低点11月26日日低107.22进入3波4震荡整理的概率较大,但不排除已自117.22进入较3波4更大一级别的4波震荡整理的可能。时间比率及波幅比率显示,时空交汇点约在周一前后的112.10-112.60区域。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暂认定汇价已经在波段高点、07年10月15日日高117.93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汇价已经在11月26日日低107.22附近受到支撑进入3波4震荡整理(或较3波4更大一级别的4波震荡)的概率增大,波段目标或暂看向112.10-112.60附近,其后若受阻回落则可能进入3波5下跌(或4波震荡中的B波下跌)。若汇价在短线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111.30、110.80附近支撑,则已经进入3波5下跌或4波震荡中的B波下跌中的概率增大,即不排除继续下破、向110.30附近测试的可能,若下破109.30则向108.00或近期波段低点107.22附近测试的概率增大;若在111.30或110.80附近受到支撑则可能继续上试112.10、112.60(短中期趋势压力及0.5反弹压力位)附近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

  今日强压力112.60,弱压力112.10;强支撑110.80,弱支撑111.30。

欧元/美元

  12月7日,欧元震荡整理、略升。

  欧盟货币事务委员(European Monetary Affairs Commissioner) 阿尔穆尼亚(Joaquin Almunia)周五指出,欧元区面临巨大的通胀压力。欧盟统计局(Eurostat)第一份估算数据表明,欧元区11月通胀率为3.0%。上升的通胀率和放缓的经济增长使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处于两难境地,因为如果提高利率,通胀率可以使得以控制,但这同时也会造成经济增长率的进一步下滑。尽管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并保证欧元区平安度过此次金融市场动荡的呼声很高,但欧洲央行周四仍表示保持当前4.0%的利率不变。阿尔穆尼亚周三表示,他知道很多人希望降低利率以应对此次动荡,但他并不认为降低利率就能帮助应对此次危机。

  欧洲央行理事会(European Central Bank Governing Council)成员默施(Yves Mersch)周五重申,次级贷危机仍未结束。默施在欧盟统计局会议上表示,尽管2007年美国次级信贷危机还未结束,很多管理机构,包括某些国家的央行已统计出必要的额外数据,名义上以便更好地监督评级机构的工作。默施同时也是卢森堡央行行长。他还表示,此次动荡对某些市场领域的影响还未完全显现。同时出席会议的欧元集团(Eurogroup)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则表示,尽管面临不利的市场动荡和众多风险,欧元区经济增长依然强劲。

  欧洲央行(ECB)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周五声称,市场不能低估美国经济的重要性及其通过商品和金融服务贸易对欧元区活动的影响。特里谢在汉堡发表讲话表示,由于融资通道越来越重要,并且宏观经济层面上所受的冲击向全球传播,令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加重。特里谢表示,商品贸易可能显示美国和欧元区的联系居于次要地位,但他警告称,这可能会低估美国经济的重要性,因为除了商品贸易外,两个经济体之间还存在间接传播渠道。事实上,美国在世界经济中起着更加广泛的作用,因此美国经济下滑可能将给世界经济带来第二轮效应。他指出,第二轮效应包括金融联系,市场信心同贸易方面的联系。

  法国央行行长诺亚(Christian Noyer)周五在接受《费加罗报》(Le Figaro)采访时表示,欧元区通胀水平较高,欧洲央行应当迅速将物价拉回受控水平。诺亚称,"包括原材料、原油价格攀升以及德国提高增值税率在内的外部因素推升了欧元区通胀;为保护购买力、防止通胀预期激增,我们必须迅速将通胀增幅拉回到2%以内。"诺亚同时兼任欧洲央行理事会成员。他指出,避免对物价攀升的外部因素作出过激反应固然重要,但欧洲央行更应当尽全力防止"滚雪球效应",预防薪资和利润的第二轮通胀。此外,诺亚还对汇市震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示担忧。"汇市波动令人担忧,若美元与经济基本面不符的贬值进程进一步持续,全球经济都将受到威胁;事实上,美国贸易帐已经取得改善,而美元汇价走向并未反映这一情况",诺亚如是说。同时,他也还表示,欧元汇价并不是影响欧元区企业的竞争力的唯一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的基本面因素也十分重要。

  欧元区财长会议轮值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周五表示,事实证明欧元区经济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容克指出,自欧元发行以来,欧元区新增数百万个就业机会,保持了稳定的通胀记录,并正在积极推进公共金融体制改革。

  意大利统计局(Istat)周五报告表示,07年第三季度意大利经济增长较前一季度有所复苏。报告显示,意大利第三季度GDP季率和年率终值分别增长0.4%和1.9%,与11月13日公布的初值一致;第二季度GDP增长曾创下1年多新低,修正后季率和年率分别增长0.1%和1.8%。第三季度经济复苏在市场意料之中,但此前经济学家对强势欧元和高油价制造的负面压力仍充满忧虑。报告还表明,意大利第三季度服务业季率和年率分别增长0.4%和2.1%,工业分别增长0.7%和1.6%。服务业和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2/3和1/3左右。统计局官员称,即使第四季度零增长,07年全年GDP增幅也将达到1.7%。

  德国经济部周五报告显示,受能源产出减少影响,德国10月季调后工业产出月率初值下降0.3%。经济部表示,近期工业订单的强劲增长为工业产出奠定良好基础,但订单有所回软,加之市场信心指标走低,预示未来几个月产出增长势头可能将更趋温和。瑞士信贷(UNICREDIT)分析师ALEXANDER KOCH称,今日数据较预期更为乐观,加之周四公布的资本品出口订单数据取得大幅增长,表明强势欧元并未造成巨大冲击。德国知名投行SAL. OPPENHEIM的分析师ULRIKE KASTENS则认为,报告工业产出在内的近期数据令人失望,订单虽有所增加,但其增长势头显著放缓,预计07年第四季度和08年第一季度德国经济将放缓增长。

  瑞士最大的产业联盟--瑞士工商联合会(economiesuisse)周五指出,明年瑞士经济增速将显著放缓。该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当前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对各经济部门的需求增加,但经济周期的高峰已经远离我们,经济增速将显著放缓。"瑞士工商联合会预计,明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5%-1.7%,明显低于今年作出的该国长期潜在经济增长水平2.7%。瑞士工商联合会表示,信贷危机影响了该国金融领域的发展前景。但市场环境并没有迅速恶化,其对瑞士金融产业的影响将很有限。由于食品价格上涨,以及薪资的增加,通胀率可能进一步提升。瑞士工商联合会预计2008年通胀率将上升至1.3%-1.5%,仍低于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的价格稳定水平上限2%。该组织表示,在此背景下,他们不认为瑞士央行在短期内再次上调利率。市场普遍预期,瑞士央行在下周四的政策会议上将维持基准利率在2.7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7日表示,法国政府需更为努力地削减预算赤字,其中主要依靠缩紧开支。IMF一个经济学家小组在对法国经济年度报告中的末尾称,法国政府应该致力于将预算赤字占GDP的比例每年削减0.5个百分点。IMF称,“基于耐用品支出削减的财政巩固是促进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将增加可支撑税收削减的范围,并为私营部门发展创造经济空间。”该组织表示,公共债务和赤字削减应该是一个国家优先考虑的事项,并称,预算回归正轨将有助于帮助该国为迎接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养老金和卫生保健成本增加而做好准备。整体来看,IMF经济学家认为,法国计划进行经济改革将有助于经济更快发展,尤其是如果这些能够尽早进行。法国的可支配收入过去几年出现了实际性增长,并高于其它欧洲国家。但是,供应限制使得进口而非国内生产增加,以满足需求。

  汇价日高1.4671,日低1.4599,尾盘在1.465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137%,日涨跌幅0.0020,收于1.4657。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4770,周最低价1.4529,周升跌率0.164%。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日均线(1.4662)处附近,显示短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偏空。汇价若受压于1.4710之下则短线偏空,上挡压力位于1.4700、1.4750,下挡支撑位于1.4620、1.4570。1.4790与1.4630(中位1.471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升势趋缓且有呈横行收敛集聚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周均线(1.3980)之上,显示汇价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站稳于1.473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4520之上则周线偏多;1.4730(中位1.4520)为汇价周线向多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与30月均线呈多头排列,汇价位于其上附近及30月均线(1.2986)之上,显示汇价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站稳于1.4330之上则月线向多,上挡月线压力位于1.4950;1.4330(中位1.385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偏空;周线若站稳于1.473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4520之上则周线偏多;日线若受压于1.4630之下则短线向空,若受压于1.4710之下则短线偏空,有望震荡整理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高1.4965结束近25个月的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盘升受阻回落、下破关键支撑则由短线调整转为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日高1.4965附近结束震升波动、由短线调整转为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暂认定汇价自12月6日日低1.4529结束小A波(3波结构)下跌、进入小级别B波反弹中,或许已运行至反弹末段,但不排除由小级别B波反弹转而为较大级别B波反弹(或较大级别4波震荡)的可能。若在1.462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向1.4700、1.4750水位测试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若汇价在压力附近受阻回落、再次下破1.4660(30日均线附近)、1.4620、1.4570附近支撑则已经自波段高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的概率增大。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强压力1.4750,弱压力1.4700;强支撑1.4570,弱支撑1.4620。

英镑/美元

  12月7日,英镑震荡整理、略升。

  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NIESR)周五数据显示,英国经济在截至11月底的三个月增长0.6%,为一年多来最慢速度,截至10月底的三个月经济增长率为0.7%。NIESR还表示,预计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将导致明年一段时间内增长率低于趋势水平,2009年也可能如此。周四英国央行决定降息,为两年多来首次,并将原因归结为经济增速放缓。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6日表示,由于2008年英国经济增长将可能弱于此前预期,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最早可能从3日当周开始降息。OECD预计2008年英国经济增幅为2%,2009年增幅为2.4%,受住房市场走弱,全球信贷危机影响以及消费支出走软拖累。上述预期较OECD在今年5月份的《经济展望》报告的数据有所下调,OECD在5月份的报告中预计,2008及2009年经济增幅在2.5%至2.75%之间。新的预期位于英国政府预期区间的低端,英国政府预计2008年经济增长2.0%-2.5%。OECD在其最新一起半年度报告中指出,国内需求疲弱应有助于防止通货膨胀失控,削减利润率下降并缓解薪资压力。上述因素将使通货膨胀率接近于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水平。该组织称,预计英国央行12月份将降息25个基点。报告显示,如果经济增长如预期般放缓,且通货膨胀压力得到控制,央行就有条件在2008年上半年进一步下调利率。OECD表示,随着抵押贷款核准数量及净购房需求下降,住房价格上涨将继续缓和。金融业雇员年终奖金缩水将对高档住宅市场造成打击。

  经济学家预计,英国10月平均薪资小幅上涨,但这还不足以说明通胀压力正在迅速上升。专家预计,11月失业率将显示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减少,同时11月失业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的2.6%。油价最近上涨可能导致生产者物价通胀年率增长,而去年同期情况相对平稳。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表示,原油价格飙升对11月投入物价增幅的贡献,将达到13%。食品价格也有上涨趋势,另外有证据显示化学品价格也将上涨。Global Insight首席英国及欧洲经济学家Howard Archer表示,他们预计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Royal Institution of Chartered Surveyors)的报告将显示,英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放缓。

  鉴于目前信贷状况趋紧不断抑制经济增长、减缓通胀压力,英国央行(BOE)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很可能在明年年底前将英国基准利率下调至5%。英国央行周四宣布将利率由5.75%下调至5.5%,这是该行自2005年8月以来首次降息,市场对英国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预期也随之升温。一些分析师称,到明年年底前英国央行的基准利率将可能下调至4.5%。但接受知名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显示,2008年英国央行将降息50个基点。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驻英国经济学家Alan Castle表示,由于需求陷入疲软,英国央行将可能采取降息措施刺激经济,但由于经济放缓速度有限,因此降息幅度也将受限。Castle预计英国央行将在明年2月和5月降息。分析师指出,对于信贷市场动荡对经济的潜在影响这一问题,英国央行在12月份降息决定的会后声明中表现得比以往更为坦率。英国央行表示,有迹象表明居民和企业支出水平下降总体上与11月通胀报告所作预期一致,但金融市场状况已经恶化。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驻英国经济学家Simon Hayes指出,英国央行认为各大商业银行在明年寻求控制贷款发放规模的可能性不断上升,这将进一步拖累已不断走软的房市。 他预计英国央行将在明年2月和5月先后降息两次。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驻英国经济学家Matthew Sharratt表示,随着英国经济增长的大幅放缓,英国央行基准利率将在2008年末跌至4.5%的低点。

  拥有英国抵押贷款机构Halifax的HBOS PLC7日表示,英国2008年房价将持稳,但供应短缺以及稳固的经济基本面将确保房价不会大幅下挫。这家英国银行称,利率上调和实际收益下滑已经减缓了房屋价格通胀,而未来几个月这种情况将加剧。英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这种减缓,其中苏格兰和英格兰南部减缓幅度最大,而英格兰北部和威尔士减缓幅度较小。不过,HBOS表示,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应该与其此前的发展情况相联系。该行称,“房屋均价此前10年已经上涨了180%,自1997年末的7万英镑上涨至现今的19.5万英镑。”它还指出,经济稳固及持续的供应短缺将阻止房屋价格大幅下滑。继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简称BOE)6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5.5%后一天,HBOS做出了以上预期。HBOS的预期与行业其它机构的预期一致,英国建房互助协会Nationwide11月曾表示,预计英国2008年房价将持稳。Halifax11月房价指数年比上升6.3%。虽然2008年房价将持稳,但HBOS预计,房屋产权交易将下降15%。该行还预计,英国2008年经济将再次增长,虽然其曾表示,重要的零售价格指数2008年内某个时期可能将超过4%。但是,经济发展疲弱可能将遮盖物价压力,从而令英国央行2008年再次减息50个基点。HBOS表示,鉴于股市以及其它金融市场波动,预计2008年流动性储蓄将显著增长。与此同时,预计2008年总储蓄额将增加4,000亿英镑,从而突破4.5万亿英镑。

  英国股市周五收高,银行股受降息推动上涨、矿业股也因整合传闻而走强、且美国就业数据带来进一步提振,都是股市上涨的利好因素。英国FTSE 100指数收盘上涨69.3点,涨幅1.1%,报6,554.9点。盘中,美国政府公布的1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略高于预期,缓解了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担忧情绪,但市场仍预计美国下周将降息 。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五公布, 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9.4万人,略高于华尔街的预期中值8.5万人,10月修正值为增加17万人。市场整合传闻为矿业股注入上涨动力。因交易商称有传闻称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可能收购瑞士矿商Xstrata,推动后者大涨7.9%。英美资源集团拒绝对此发表评论,Xstrata则尚未得以接洽。英美资源集团也收高5.1%。

  汇价日高2.0345,日低2.0220,尾盘在2.030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123%,日涨跌幅0.0025,收于2.0303。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2.0678,周最低价2.0181,周升跌率-1.269%。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呈死叉空头排列但其跌势稍缓,汇价位于其间偏下及30日均线(2.0648)之下,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向空。汇价若受压于2.0350之下则短线向空,上挡压力位于2.0370、2.0430;下挡支撑位于2.0230、2.0170;2.0350(中位2.0520)为汇价短线向空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呈死叉且其与30周均线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下附近及30周均线(2.0272)之上附近,显示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运行方向;汇价若受压于2.055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破2.0370则周线向空;2.0730与2.0370(中位2.0550)分别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与30月均线升势趋缓且有呈收敛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下及30月均线(1.8993)之上,显示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若站稳于2.0500之上则月线向多,若站稳于2.0150之上则月线偏多。2.0500(中位2.015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运行方向;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向空;周线若受压于2.055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破2.0370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2.052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破2.0350则短线向空,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测试支撑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结束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若盘升受阻回落、下破关键支撑,则进入更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概率增大。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受阻回落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汇价已经在11月28日日高2.0831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或许仍运行在C波3下跌中,但已经在12月6日日低2.0181进入B波反弹或C波4震荡中的概率增大。若汇价在短线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2.0230、2.0170附近支撑则由短中线调整转为中线调整的概率增大(有效下破30周均线的概率增大);若汇价在2.023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向2.0370、2.0430水位测试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测试支撑。

  今日强压力2.0430,弱压力2.0370;强支撑2.0170,弱支撑2.0230。

澳元/美元

  12月7日,澳元震荡整理、略跌。

  澳大利亚工业集团(AIG)周五数据显示,澳洲营建业活动在11月份连续第三个月保持扩张,但扩张步伐有所放缓。数据显示,澳洲11月AIG建筑业表现指数下降4.2点,至53.2,该指数大于50表明建筑业活动处于扩张状态。AIG副总裁Tony Pensabene表示,营建成本上升和产能限制给建筑业发展带来了压力,这也给澳洲利率带来了持续的上升压力。

  汇价日高0.8825,日低0.8741,尾盘在0.876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319%,日涨跌幅-0.003,收于0.8760。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0.8853,周最低价0.8660,周升跌率-0.916%。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有呈收敛集聚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日均线(0.8933)之下,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空。汇价若受压于0.878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挡支撑位于0.8730、0.8690,上挡压力位于0.8790、0.8830。0.8730与0.8830(中位0.878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下及30周均线(0.8636)之上,显示中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汇价若受压于0.895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破0.8800则周线向空;0.9110与0.8800(中位0.8950)分别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升势趋缓且有呈收敛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月均线(0.7906)之上,显示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若站稳于0.8500之上则月线偏多,上破0.8860则月线向多。0.8860(中位0.8550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空;周线若受压于0.8950之下则周线偏空,上破0.9110则周线向多,下破0.8800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0.8730之下则短线向空,若受压于0.8780之下则短线偏空,上破0.883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暂认定汇价自06年3月29日日低0.7013进入5波震升中,已经在11月7日日高0.9399见波段高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仍运行在B波反弹中,或许已经运行至B波反弹末段。且不排除已经(或即将)在11月28日日高0.8919附近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波动的可能。

  短线分时波动显示,暂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7日日高0.9399附近见波段高点进入调整的概率增大。现或许运行在稍大级别震荡整理中,已经运行在反弹末段的概率增大,且不排除已经(或即将)在11月28日日高0.8919附近结束反弹的可能;市场对B波反弹为横摆收敛三角形态的可能性保持警惕;若汇价在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0.8730、0.8690、0.8650一线支撑则已经自波段高点进入C波下跌的概率增大,下破30周均线0.8630一线支撑则进入中线调整的概率增大。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强压力0.8830,弱压力0.8790;强支撑0.8690,弱支撑0.8730。

欧元/日元

  12月7日,汇价震荡盘升。

  汇价日高163.89,日低162.35,尾盘在163.7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473%,日涨跌幅0.77,收于163.69。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63.89,周最低价160.90,周升跌率0.571%。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有呈收敛集聚缠绕之势,汇价位于其上附近及30日均线(163.02)之上,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汇价若站稳于163.1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挡支撑位于162.40,上挡压力位于164.30、165.00。161.60与163.10(中位162.4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与30周均线呈横行收敛缠绕之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周均线(163.22)之上,显示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方向的可能;汇价若受压于163.70之下则周线偏空,上破165.30则周线向多,下破162.00则周线向空。162.00与165.30(中位163.70)分别为周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短期月均线系统有呈收敛集聚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月均线(150.18)之上,显示汇价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若站稳于161.90之上则月线偏多,上破164.80则月线向多,下破159.00则月线向空。159.00与164.80(中位161.90)分别为月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周线若站稳于163.70之上则周线偏多,下破162.00则周线向空,上破165.30则周线向多;日线若受压于162.4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破161.60则短线向空,上破163.1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长线看,汇价已经在7月13日日高168.94见波段高点、进入大级别或特大级别调整的概率依然较大;短中线看,汇价在8月17日日低149.27受到支撑进入B波反弹或强势B波反弹的概率增大,可能已经运行在反弹末段中。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波段高点11月7日日高167.63附近结束反弹、进入大级别调整(或大级别下跌波动)的概率较大;自11月13日日低158.69以来至今仍运行在B波反弹(或4波整理)中的概率较大,或许已经运行至B波反弹末段中。汇价若在164.30、165.00附近受压,则可能下试163.10、162.40附近支撑,且不排除继续下破的可能;若在163.1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上试164.30(0.618反弹压力位附近及前期波段高点附近)、165.00一线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

  今日强压力165.00,弱压力164.30;强支撑162.40;弱支撑163.10。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汇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一周汇市解盘(12月3日——12月9日)

美元震荡寻中向

  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就业市场恶化,日本10月劳工现金收入年比持平,没有出现上升,显示消费支出不太可能推动日本经济增长,消费者支出放缓使日本更加依赖海外需求,私人消费占日本GDP的一半以上。日本9月份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CGPI)修正后年率上升1.3%,初值为年率上升1.7%。日本11月货币基础年比上升1%至87.1633万亿日圆。日本10月份领先指标从9月份的0.0升至20.0,符合市场预期;10月份同步指标为66.7,为连续第七个月大于50。日本3季度经济增长数据下修,3季度GDP增长季率修正为增长0.4%,初值为增长0.6%,此前预期为增长0.7%。

  泰国央行4日将政策利率维持在3.25%不变,这是该行连续第三次作出利率不变的决定。多数分析人士预计,泰国央行08年也将维持利率不变。目前泰国国内需求状况有所改善,通货膨胀压力也不断上升,这使进一步放松银根风险过高。

  印尼央行将基准利率自8.25%下调至8.00%。

  韩国央行周五宣布保持5.0%的利率水平不变,如市场预期。在今年7月份和8月份两次升息25个基点后,韩国央行已连续4个月保持利率不变。韩国央行在会后声明中表示,若油价飙升、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崩溃等外部风险不再进一步恶化,韩国经济将在内需复苏和出口强劲增长的推动下保持增长动能。韩国央行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走势,以判断这些因素是否会给韩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韩国央行还指出,通胀压力将成为现实,预计通胀水平在未来几个月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中国政府周三决定,将从2008年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放弃此前所施行的“稳健”货币政策,并重申将努力抑制经济过热和控制通胀。根据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央行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流动性管理。中国将严格控制贷款水平及其增长速度,以调节国内需求并平衡国际收支。中国政府明年的首要经济任务是防止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胀。此外,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也将是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高层明确表示,防止经济转向过热和明显通胀将成为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政府将投入更多财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此次会议适时提出,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美国ISM11月制造业指数为50.8,创今年1月以来最低,10月为50.9,9月为52.0,此前预期为50.7。美国第三季度非农生产力年率上升6.3%,为四年来最大升幅,初值为上升4.9%,第二季度增长2.2%;第三季度单位劳动力成本下降2%,为2003年以来大幅降幅,初值上升1.5 %。美国10月份工厂订单意外上升,其中,耐用品订单降幅小于初值水平,但扣除飞机的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有所下降,10月份美国工厂订单月率增长0.5%,9月份修正后为月率增长0.3%,9月份初值为月率增长0.2%。由于物价上涨带来压力,美国11月份非制造业领域总体活动增长放缓,11月ISM非制造业指数为54.1,10月为55.8,9月为54.8,此前市场预期为54.8。美国截至12月1日当周初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减少1.5万人至33.8万人;四周平均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上升4750至34.25万人,为2005年10月最高水平。美国第三季度家庭资产净值增加1.1%至58.60万亿美元。

  美国11月非农就业增加9.4万,失业率持稳于4.7%,平均每周工时持稳于33.8小时,加班为4.1小时;此批数据的出炉增加了美联储下周降息25个基点,而非50个基点的几率。美国1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跌至74.5,是自2005年10月以来最低值,11月份终值为76.1;12月预期指数初值从11月份的66.2跌至63.2,现况指数初值从11月份的91.5升至92.1。

  加拿大央行(Canada's central bank)周二宣布降息,这是加拿大央行本年最后一次政策决定,也是自2004年4月以来首次降息,央行指出通胀下行风险加剧;加拿大央行将基准隔夜利率下降25个基点至4.25%。加拿大央行表示,央行认为2009年通胀风险将下行,低于10月的预计。

  墨西哥央行(Bank of Mexico)7日宣布,维持利率水平不变,这是该行2007年最后一次利率决议,并称自其11月会议以来,经济和通胀情况并未改变。墨西哥央行维持隔夜利率于7.5%不变,此前该行于10月将利率从7.25%上调至7.5%,以抑制食品价格引发的通胀压力。央行报告称,墨西哥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0.71%。这使得年度通胀率自10月底的3.74%上升至3.93%,但仍处于该行2%至4%的目标区间。

  欧元区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10月的51.5上升至52.8,超出预期,也高于初值52.6;欧元区四大经济体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的制造业活动本月均有提升;能源价格的猛然上涨带动欧元区11月通胀率陡然上升至3.1%,明显高出10月2.6%的通胀率,制造业的上升将使人们进一步相信,欧洲央行不需在近期立即下调利率,预计欧洲央行在做出下一步决定前,将维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之后央行可能会降息。欧元区10月失业率意外下降,进一步显露出欧元区面临来自薪资与消费者支出的通胀压力,10月失业率降至7.2%,9月为7.3%;欧元区10月失业人数从1120万降至1110万,这主要源于德国、法国与西班牙失业率的下降。

  主要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欧元区10月生产者物价大幅上升,10月生产者物价月率上升0.6%,创2006年7月上升0.7%以来的最大月率升幅,折合成年率10月生产者物价上升3.3%,为06年12月上升4.1%以来的最大年率升幅。欧盟10月生产者物价月率上升0.9%,年率上升3.5%。欧元区10月零售销售额月率下降0.7%,年率上升0.2%;德国零售销售额月率降幅为3.3%,年率降幅为3.4%,是此次欧洲零售销售数据下降的主要原因。受法国强势的服务业推动,欧元区11月主要服务行业增长速度高于先前预期,11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较10月的55.8下降至54.1,初值53.7。

  欧洲央行(ECB)周四宣布维持4.0%的利率不变,与市场预期一致。欧洲央行预计,欧元区09年通胀将降至目标上限2%下方,预计欧元区07年通胀为2-2.2%,预期中值为2.1%;预计08年通胀为2-3%,预期中值为2.5%;预计09年通胀为1.2-2.4%,预期中值为1.8%;欧洲央行还预计欧元区08年经济增长1.5-2.5%,中值为2%,略低于9月时做出的预期中值2.3%,预计2009年的经济增长为1.6-2.6%。欧洲央行(ECB)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在利率会议之后称,有些委员倾向升息,但是欧洲央行不会考虑降息;欧洲央行认为,升息或者维持利率不变是可行的政策。

  英国央行周四宣布,货币政策委员会(MPC)通过投票决定降息25个基点至5.5%。英国央行发布声明指出,尽管在过去两年,英国产出以较快的速度扩张,但当前有迹象显示,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放缓,家庭与企业调查显示支出正转向温和,这与11月通胀报告的预期基本一致。但是,声明指出,金融市场条件已经恶化,信贷供应紧张的情况定将影响到家庭与企业,对产出与通胀前景构成下行风险。声明称,英国10月消费者物价通胀为2.1%,预计能源与食品价格走高将令短期CPI维持在目标水平上方。英国通胀依然面临上行风险,MPC将继续密切给予关注。而需求增长减缓将缓解产能压力,令中期通胀重返目标水平。英国央行指出,降息25个基点能够确保中期通胀重返2%的目标水平。英国央行将于12月19日公布本次会议纪要。

  澳洲联储(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周三将基准拆款利率目标维持在6.75%不变,在市场普遍预期之中。澳洲联储未在会后发表声明。由于全球货币市场流动性危机及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持续担忧,这可能是促使澳洲联储做出了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的原因。

  新西兰联储(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周四宣布,维持现有利率8.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并声称,有迹象显示,房屋市场正在企稳,但是通胀压力依然存在。新西兰联储主要目标依然是控制中期通胀在目标值1-3%之内。新西兰第三季度通胀率为1.8%。由于通胀压力重新开始上升,新西兰联储于7月26日升息至8.25%,为所有发达国家中最高。澳大利亚为6.75%,欧元区为4.0%,美国为4.5%。新西兰联储下一轮议息会议将于2008年1月24日举行。

  上周,由于加拿大央行和英国央行上周纷纷降息,欧洲央行、澳洲联储和新西兰联储等主要央行也均维持基准利率不变,息差及其预期促使投资者在美元持续下跌近25个月后开始减少对美元下跌的押注,并且对周期性因素导致美元大幅反弹中线走强的可能保持高度警惕。上周五,优于预期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降低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预期,令美元兑主要货币在持续反弹后进入震荡整理。

  上周,美元指数震荡盘升,周低75.60,周高76.81,收报76.29,周升0.342%。美元指数连续两周收阳,自波段低点、11月23日日低74.49反弹至今已升约2.42%,若在本周经考验能有效站稳于30日均线75.82之上,则在短线底部得以确认后有望进入短中线反弹。多空分析显示,美元指数现位于中线及长线向空的概率依然较大,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线向多或偏多的位置。

  本周,美元指数有望震荡寻求中线方向。短中线看,美元指数若有效站稳于75.80(30日均线位于75.82)之上则有望进入短中线反弹,在站稳于76.30(短线向多的分界线)并上破76.50(周的中位线)后目标暂看指向77.50(周线向多的分界线);若有效站稳于77.50之上则将向30周均线79.32方向测试。目前,市场焦点已转向本周三凌晨3点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预计在美联储利率决定公布前,多空双方都不会贸然采取行动,美元可能以震荡整理走势为主。同时,投资者继续关注一系列经济数据及股市表现对汇率波动方向的指引。

  短线看,美元指数有望震荡整理。周初,76.30与75.30(中位75.80)分别为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30日均线位于75.82)。75.50与77.50(中位76.50)分别为周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30周均线位于79.32)。77.50与82.60(中位80.10)分别为月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30月均线位于84.57),月线支撑位于75.00。短线压力76.80、76.50,支撑75.80、76.10。

  美元/日元

  上周,汇价震荡盘升,周最高价111.78,周最低价109.56,周升跌率0.432%,周收盘111.68。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本周初,汇价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汇价若站稳于111.3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挡支撑110.80、110.30,上挡压力位于112.10、112.60;109.30与111.30(中位110.3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110.10(中位112.70)为周线指标向空的分界线。下挡月线支撑110.00;11350(中位117.00)为月线指标向空的分界线。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汇价自2007年6月22日当周周高124.15进入大级别ABC下跌波动(或下跌波动)中的概率较大;且汇价已经在8月17日日低111.59一线获得支撑、完成了自2007年6月22日当周周高124.15以来的大A波下跌、进入较大级别B波反弹,已经在波段高点、10月15日日高117.93结束较大级别B波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汇价已自波段低点11月26日日低107.22进入3波4震荡整理的概率较大,但不排除已自117.22进入较3波4更大一级别的4波震荡整理的可能。时间及波幅比率显示,时空交汇点约在周一前后的112.10-112.60区域。

  短线看,暂认定汇价已经在波段高点、07年10月15日日高117.93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汇价已经在11月26日日低107.22附近受到支撑进入3波4震荡整理(或较3波4更大一级别的4波震荡)的概率增大,波段目标或暂看向112.10-112.60附近,其后若受阻回落则可能进入3波5下跌(或4波震荡中的B波下跌)。若汇价在短线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111.30、110.80附近支撑,则已经进入3波5下跌或4波震荡中的B波下跌中的概率增大,即不排除继续下破、向110.30附近测试的可能,若下破109.30则向108.00或近期波段低点107.22附近测试的概率增大;若在111.30或110.80附近受到支撑则可能继续上试112.10、112.60(短中期趋势压力及0.5反弹压力位)附近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本周强压力113.50,弱压力112.50;强支撑109.80,弱支撑110.80。

欧元/美元

  上周,欧元下探支撑后反弹、略升,周最高价1.4770,周最低价1.4529,周升跌率0.164%,周收盘1.4657。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本周初,汇价短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偏空,有望震荡整理。汇价若受压于1.4710之下则短线偏空,上挡压力1.4700、1.4750,下挡支撑1.4620、1.4570;1.4790与1.4630(中位1.471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1.4730(中位1.4520)为汇价周线向多的分界线。上挡月线压力1.4950;1.4330(中位1.385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波动分析显示,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高1.4965结束近25个月的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盘升受阻回落、下破关键支撑则由短线调整转为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

  短线看,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日高1.4965附近结束震升波动、由短线调整转为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暂认定汇价自12月6日日低1.4529结束小A波(3波结构)下跌、进入小级别B波反弹中,或许已运行至反弹末段,但不排除由小级别B波反弹转而为较大级别B波反弹(或较大级别4波震荡)的可能。若汇价在1.462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向1.4700、1.4750水位测试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若汇价在压力附近受阻回落、再次下破1.4660(30日均线附近)、1.4620、1.4570附近支撑则已经自波段高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的概率增大。

  本周强压力1.4810,弱压力1.4730;强支撑1.4500,弱支撑1.4580。

英镑/美元

  上周,英镑震荡盘跌,周最高价2.0678,周最低价2.0181,周升跌率-1.269%,周收盘2.0303。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本周初,汇价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向空,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测试支撑。汇价若受压于2.0350之下则短线向空,上挡压力2.0370、2.0430;下挡支撑2.0230、2.0170;2.0350(中位2.0520)为汇价短线向空的分界线。下挡周线支撑2.0230;2.0730与2.0370(中位2.0550)分别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2.0500(中位2.015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结束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若盘升受阻回落、下破关键支撑,则进入更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概率增大。

  短线看,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受阻回落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汇价已经在11月28日日高2.0831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或许仍运行在C波3下跌中,但已经在12月6日日低2.0181进入B波反弹或C波4震荡中的概率增大。若汇价在短线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2.0230、2.0170附近支撑则由短中线调整转为中线调整的概率增大(有效下破30周均线的概率增大);若汇价在2.023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向2.0370、2.0430水位测试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本周强压力2.0550,弱压力2.0400;强支撑2.0050,弱支撑2.0200。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汇市场技术解盘 - 赵燕京  (12月10日)

美元/日元

  12月7日,汇价震荡盘升。

  日本政府周五报告显示,日本3季度经济增长数据下修。数据显示,日本3季度GDP增长季率修正为增长0.4%,初值为增长0.6%,而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期为增长0.7%。同时日本3季度实际GDP环比年率下修至增1.5%,初值为增2.6%,而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期为增长2.7%。数据还显示,日本3季度GDP平减指数修正值年率下降0.4%,初值下降0.3%;3季度名义GDP修正值季率上升0.2%,初值为上升0.3%。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大田弘子(Hiroko Ota)周五表示,资本支出增长下修打压GDP;下修主要是由于库存、房价下跌以及普通家庭收入下降,这表明影响资本投资的因素已影响到日本经济前景。之前公布的日本第三季度GDP数据显示,资本支出修正后增长1.1%,初值为增长1.7%。然而大田弘子还表示,制造业仍然稳固,资本支出将继续增长,总体经济趋势保持不变,同时将关注下周日本央行短观数据来对资本支出进一步作出评价。

  日本内阁府(Cabinet Office)周五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较初值显示的慢,并可能因美国需求下降和日本国内住房市场疲软而进一步放缓。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实际GDP修正后年增1.5%,低于市场所预期的增长2.6%,也低于初值增幅2.6%。较第二季度相比,日本第三季度实际GDP修正后增长0.4%,低于11月13日公布的初值增长0.6%。分析师指出,住房投资下降是导致第三季度GDP下修的最大原因,并可能一直阻碍经济增长直至2008年下半年。此外,企业资本支出大幅下降也是GDP下修的重要原因,日本企业第三季度盈利5年来首次下降。Deutsche Securities Inc.资深经济学家Seiji Adachi表示:"日本经济正丧失增长动能。由于企业不能将油价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上升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此不得不降低资本支出,这是拖累日本GDP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内阁府的数据显示,出口在推动日本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方面功不可没,对GDP年率增幅的贡献为0.5个百分点,初值为0.4个百分点。10月份日本对中国和欧元区的出口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对其最大出口市场--美国的出口有所下降。此外,日本第三季度的消费者支出修正后季增0.3%,与初值持平,也为GDP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日本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Fukushiro Nukaga)周五表示,日本政府在下一财年将尽量减少新国债的发行,但不能确定是否会超出今年25.43万亿日元的国债发行量。额贺福志郎还表示,日本经济目前正处于复苏轨道,政府将密切关注未来的金融市场走势和经济状况,同时,日本政府也没有建立主权财富基金的计划。他还指出,美国总统布什周四提出的援助受困房主的计划将有助于稳定全球金融市场。日本内阁府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GDP年率增幅下修至1.5%,低于初值和市场所预期的增长2.6%。

  据日本政府预计,2007财年该国经济仍摆脱不了通货紧缩的状况。自1998年以来,日本经济就已陷入通缩状态。当一国经济的名义GDP增长率低于其实际GDP增长率时,该国的经济即处于通缩状态。据《日本经济新闻》(NIKKEI)8日报道,日本内阁府(Cabinet Office)7日称,2007年7月至9月间,日本不计价格波动的实际GDP季比增长了0.4%,季比年率增长了1.5%,较11月份发布的初步数据分别下降了0.2和1.1个百分点;名义GDP则季比年率增长了0.7%,较初步数据下降了0.7个百分点。与2006年同期相比,该季度日本实际GDP增长了1.9%,较初步数据下降了0.2个百分点,这表明日本经济仍在继续增长。但是,名义GDP年比增长了1.4%,较初步数据下降了0.4个百分点,从而使实际GDP和名义GDP增长之间的差距季比有所走阔。虽然2007财年尚有两个季度,但实际上该财年实际GDP的增长率已不可能超过名义GDP的增长率。日本内阁府将于12月中旬开始起草政府2008财年的经济展望报告。据预计,内阁府将降低其对2007财年实际GDP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的预期。据日本民间研究机构此前的预计,2007财年日本经济的通缩状态仍将继续。截至12月7日为止,据12家研究机构的预计显示,2007财年日本实际GDP增长将为1.4%,名义GDP增长则将为0.9%。根据这些机构的预计,2008财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将为2%,名义GDP增长则将为2.1%,宣告经济通缩状态的结束。但是,两者之间的微小差距表明,这些机构预计2009财年日本经济仍存在着再度通缩的可能。

  因美国政府出台"新政"以拯救危机重重的抵押贷款市场,投资者信心得到鼓舞,日本股市12月7日收盘上涨至近一个月来的新高,日经225指数盘中一度重返16000点关口之上。截至周五收盘时,日经225指数上扬82.29点,涨幅为0.5%,收盘报15956.37点,创11月7日以来的近一个月收盘新高;该指数盘中曾站上16000点心理关口。东证一部指数收盘上扬9.49点,涨幅为0.6%,报收于11月6日以来的高点1561.76点。市场分析师表示,美国布什政府新出台的抵押贷款率"冻结计划",将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的信心;同时隔夜美国股市的走高,也为今日日股上涨提供了动力。数据显示,受抵押贷款率将冻结五年的提振,隔夜美股道指收盘上扬174.93点至13619.89点;标普500指数收高1.5%至1507.34点。据报道称,为拯救危机重重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美国总统布什与财长保尔森策划出台新措施,宣布约120万抵押房贷的利率"冻结"五年不变;此外,华尔街金融机构还同意向部分房贷客户提供再融资,以减轻财务负担。不过,由于日本本国经济基本面表现疲弱,日本股市今日的涨幅受到限制,导致日经225指数最终未能成功收复16000点重要心理关口。从个股和板块来看,地产类股表现较佳,日本最大的房产开发商三菱地产收盘上扬2.1%至2975日元/股;三井不动产收升2.3%至2986日以,创近一个收盘价新高。另据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政府正计划扩大对购买新房者的减免税方案。日本建筑公司积水建房(Sekisui House Ltd.)周五收盘上扬3.5%至1340日元,大和家居工业(Daiwa House Industry Co.)飙升6.5%至1597日元,创10月以来的最大日涨幅。此外,受隔夜纽约油价重返90美元关口之上的提振,能源和商品类股中的Inpex控股收高2.6%至120万日元,三菱商事收涨2.6%至3140日元,三井物产上涨4.4%至2395日元/股。其他上扬的个股还有,机械设备出口商Komatsu收盘上扬2.5%至3240日元/股;丰田汽车上涨1.6%至6340日元/股。从本周来看,日本股市是连续第二周反弹走高,日经225指数累计周涨幅为1.8%,东证一部指数的周涨幅达2%。

  韩国央行周五宣布保持5.0%的利率水平不变,一如市场预期。分析师指出,央行对金融市场动荡的担忧超过了对通胀的疑虑,尽管后者正处于3年来最高水平。在今年7月份和8月份两次升息25个基点后,韩国央行已连续4个月保持利率不变。韩国央行在会后声明中表示,若油价飙升、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崩溃等外部风险不再进一步恶化,韩国经济将在内需复苏和出口强劲增长的推动下保持增长动能。但韩国央行同时强调,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走势,以判断这些因素是否会给韩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韩国央行还指出,通胀压力将成为现实,预计通胀水平在未来几个月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韩国央行(Bank of Korea)行长李成太(Lee Seongtae)周五表示,韩国明年上半年的通胀预计将维持在3.5%左右。李成太表示,由于最近几个月全球油价和原材料价格飙升,成本方面的通胀压力将使消费者价格上升趋势持续到明年。李成太还强调,近期外部风险上升,全球金融市场恢复稳定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他同时向记者表示,债券收益率最近的大幅上升目前并没有对韩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Plc)预计,亚洲各大央行偏向通过本币升值的方式抑制通胀,因此建议客户购买亚洲货币。"投资者应当购买除日元以外的一篮子高通胀的亚洲各国货币,包括新加坡元、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和台币,"渣打银行Callum Henderson领导下全球外汇投资策略师团队在12月月报上指出:"这一地区的物价压力正在加剧。"马来西亚和中国自2005年放弃将本币盯住美元以来,已经成功稳住本币在兑一篮子其他货币的汇率。这两大央行纷纷出售本币来减慢货币升值速度,这增加了银行系统的货币投放量,使通胀更难控制。其中,新加坡通过坡元升值,而不是提高利率来抵制物价上浮压力。渣打银行驻香港的高级策略师David Mann表示,渣打银行预计,到2008年年末,坡元将涨至1.4坡元兑1美元,林吉特将涨至3.27林吉特兑1美元。人民币将涨至6.84人民币兑1美元,新台币涨至32新台币兑1美元。

  总部设在伦敦的全球贵金属市场权威咨询与研究机构GFMS公司说,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中国对黄金饰品的需求今年可能会增长20%左右,从而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GFMS公司分析师韦罗妮卡·韩(音)援引世界黄金理事会的数据说,今年前9个月,中国珠宝饰品中黄金的使用比去年增长了24%,达到了221吨。世界最大黄金消费国印度的同期数字是515吨,美国则是165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大国对黄金饰品需求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瑞士银行负责亚洲金属市场的斯蒂芬·施拉特说:“与印度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更快,而且储蓄率相对较高,因此从长远来看会进一步推动黄金的需求。”股市和房地产的繁荣使中国城镇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在今年的前9个月增加了13.2%(将通胀因素计算在内之后)。统计部门说,10月份的零售比去年增长了18.1%,为8年来的最快增速。GFMS公司执行主席菲利普·克拉帕维克说:“中国有望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黄金饰品市场,仅次于印度。”他说,2008年还有望“继续增长”。为增加13亿消费者的收入,中国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增加了福利待遇,还减少了利息税,现在中国消费者对汽车、首饰等奢侈品的需求品位正在不断提高。克拉帕维克说,“销售环境的改进和产品种类的增加”都促进了黄金的需求,“猪年也是一个因素”。今年是农历的金猪年,在这一年购买黄金被认为是很吉利的。

  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先发生在泰国,随后波及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到1997年底,金融危机在影响减弱之后又再度爆发,席卷了韩国和日本,直到1998年底才有所缓和。这一波金融危机留给人们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不合理。原因①:外汇储备来源蕴含巨大风险。在金融危机发生前,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的外汇储备蕴藏很大的风险。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主要来源于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不是经常项目顺差——国家主要靠大量吸引外资和举借外债来满足外汇储备的增加。以这种形式增加的外汇储备,并不是国家真正的资产,具有很大风险和很高的成本。其风险在于一旦外国投资者大量撤资,该国的外汇储备将急剧减少,进而影响该国币值的稳定和再向国外借款的能力。高成本在于外资流入的目的是赚取高额收益率,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多以较高的利率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流入该国,与此同时就要负担这部分以外汇形式支付的利息费用。这是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②:外汇储备的规模不大。以泰国为例,当时泰国的外汇储备控制在300亿美元,只相当于泰国3个月至4个月的进口用汇量,而且自由储备只占很小一部分。当国际投机分子攻击泰铢时,虽然泰国中央银行投入大量外汇储备进行干预,但终因储备不足而失败,彻底丧失了金融宏观调控能力。与之相反,外汇储备相对充足的新加坡和日本,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就比较小。原因③:外汇储备的结构不太合理。外汇储备中大多数以信用货币为主,主要有美元,日元等。除菲律宾以外,其他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黄金储备所占比例均比较小:泰国2%,印尼3%,韩国1%,明显低于国际上认同的8%至10%的比例。资本账户过早开放引发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与开放金融市场是全球发展的一个趋势。金融市场开放一方面表现为资本账户的对外开放。然而,资本账户的开放必须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拟定开放进程和时间表。如果不顾自身发展的特点,盲目跟随国际主流随意开放资本项目,就会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导致经济危机。譬如发生金融危机的印尼、泰国等国家就过早地开放了资本账户。印尼于20世纪60年代末就逐步开放了资本账户。马来西亚对资本的进出限制相当有限,1994年主要对短期资本的进出有限制,超过一定金额才需要马来西亚央行批准。泰国于1991年取消了对多数资本流出的管制,且在1993年成立曼谷境外金融中心,开放外币贷方业务。然而,这些国家当时的金融体系存在很大的漏洞:国家金融制度不健全,金融政策不完善。这些漏洞使国际资本大量进入该国后,直接冲击该国的金融体系,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资本账户应当开放,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开放时间需要根据国家的具体经济和金融状况来决定。金融系统管制力度不够。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放松银根。他们大量引入国外资金后,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分配这些资金,使这些资金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低收益或高风险企业中。当这些企业因清偿能力下降、债务增加而无力偿还时,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就急剧膨胀,从而爆发金融危机。这些都是由于国家金融监管不力造成的。譬如韩国,银行将主要资金贷给韩国的一些大企业,而没有从资金使用效率的角度去考察这些资金的运用是否有效。当这些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时,韩国几大银行因不良资产过多而纷纷倒闭,引发了韩国的金融危机。由上可知,要保证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强有力的金融管制体系。增持黄金储备,加强金融安全。中国拥有目前居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足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但是,外汇储备结构不尽合理,使中国承担很大部分的外汇风险。亚洲金融危机使各国认识到,必须高度重视本国金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外汇储备是国家用于外贸结算的准备金,是国家的国际支付能力。它可以提高偿还外债和抵御金融风暴冲击的能力,用于应付突发事件,还可以提高国家的资信程度,保持货币持有者的信心,实现金融的稳定。但是,我国的外汇储备是由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形成的。资本账户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积累,同发生金融危机的一些国家有相似之处。在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中,大多是由外贸顺差造成的,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增长是资金流动所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开放我国的资本项目,有可能导致外汇储备的波动,引起国内流动性资本过剩,进而危及国家的金融和经济体系。在国家外汇储备中,黄金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黄金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很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黄金储备的总量不多,所占比例也很低。因此,中国应增持黄金储备。首先,持有黄金可以应付突发事件中的临时资金需要。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使俄罗斯减少了33%的黄金储备;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动员居民将手中持有的黄金兑换成政府债券或当地货币,而国家将收集的黄金直接作为储备,或换成美元用于支付外债,或用于干预经济,以支持本国岌岌可危的货币。其次,增加中国的黄金储备,有利于稳定和改善人民币的未来预期,保护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中国持续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所面临的美元贬值和收益率下降的风险正在加大。同时,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加,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从市场风险和避免外汇储备损失的角度看,增加黄金储备均十分必要。第三,增加中国的黄金储备,可以提高国家的金融安全性。在全球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只有黄金是被所有国家承认的支付手段,其他货币无法替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很多国家发生的黄金换汇事件正好印证了黄金的这一特点。外汇储备存在大幅贬值的风险,一旦贬值将使国家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在极端的情况下,外汇资产甚至会可能出现遭冻结的可能。中国拥有太多的美元储备,一旦美元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中国应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使储备资产多样化。自加入WTO后,我国在贸易和金融的很多方面实现了对外开放,包括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等。但是,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可以认识到,资本项目的开放需要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目前,汇总国在这些方面条件并不十分完善。如果立即开放资本账户,很可能使国际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冲击人民币,导致金融危机。因此,中国应先放开长期证券投资限制,然后在时机成熟时再放开短期资本流入限制。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早些时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宣布,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从紧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央行年内10次上调准备金率达到14.5%。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此次上调是央行今年以来第10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前9次调整情况如下:2007年1月5日央行宣布,从1月1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2月16日央行宣布,从2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4月5日央行宣布,从4月16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4月29日央行宣布,从5月1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5月18日央行宣布,从6月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7月30日央行宣布,从8月1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9月6日央行宣布,从9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10月13日央行宣布,从10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11月10日央行宣布,从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墨西哥央行(Bank of Mexico)7日宣布,维持利率水平不变,这是该行2007年最后一次利率决议,并称自其11月会议以来,经济和通胀情况并未改变。墨西哥央行维持隔夜利率于7.5%不变,此前该行于10月将利率从7.25%上调至7.5%,以抑制食品价格引发的通胀压力。与此同时,央行报告称,墨西哥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0.71%。这使得年度通胀率自10月底的3.74%上升至3.93%,但仍处于该行2%至4%的目标区间。该通胀数据略低于经济学家预期中值的0.73%。墨西哥央行的利率决议与市场预期一致,此前Banamex调查的24家金融机构一致预期墨西哥央行2007年内利率政策不会改变。墨西哥央行7日表示,该行将继续密切关注其经修正的通胀前景所面临的风险。

  著名投行摩根大通(JPMorgan)周五预测,由于美元贬值、需求旺盛,2008年贵金属价格可能将上涨,并将贵金属走势列于2008年所有大宗商品之首。摩根大通声称,虽然近期黄金和铂金价格上行压力增加,但是,该行看依然看好黄金和铂金走势,并预估2008年价格分别为815美元/盎司和1,475美元/盎司。摩根大通表示,2008年贵金属价格依然和美元走势密切挂钩,波动主要来自汇市行情变化。在告客户书中,摩根大通指出,2008年黄金矿石产出可能仅与今年持平,而铂金和钯金的产出可能将保持减少。根据目前贵金属在货币市场中的杠杆作用,以及供应告急等因素判断,贵金属价格很有可能将上涨。该行预测,2008年走势最强劲的大宗商品依次为,贵金属、农产品、基本金属、和能源。由于2007年美元兑一揽子货币刷新历史低点,令黄金成为表现最为抢眼的资产。信贷市场紧张,以及股市震荡也凸显了黄金避险的功效。现货金方面,11月中旬,金价刷新28年高点845.40美元/盎司。截至目前为止,今年金价累计上涨近25%。周五收盘,现货金收于795美元/盎司附近。摩根大通认为,金价突破85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只是时间问题,在触及900美元/盎司之前,金价不会形成顶部。另外,股市方面,年初至今为止,摩根士丹利全球资本指数上涨10%;标准普尔500指数也上涨近6%。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6日表示,第三季度美国家庭净资产增长1.1%,至58.60万亿美元。Fed发布的季度资金流动数据同时显示,第三季度美国非金融负债年增长率为8.9%。增幅高于第二季度修正后的7.2%。第二季度初步数据为增长7.1%。Fed称,负债增长加速出现在联邦政府和企业领域,而家庭及州和地方政府领域的负债增长出现小幅减缓。第三季度美国家庭净资产约为当季个人可支配收入的5.72倍,第二季度约为5.74倍。家庭净资产衡量的是家庭所拥有的住房和退休金等总资产扣除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负债等总负债后的净值。第三季度美国家庭负债的年增幅为6.9%,低于第二季度的7.6%。第三季度住房抵押贷款负债年增长率为6.8%,低于第二季度的8%。第三季度消费者信贷年增幅为6.1%,高于第二季度的5.3%,同时高于2006年第三季度的5.1%。第三季度联邦政府债务增长8.8%,第二季度为下降1.4%,2006年第三季度为增长3.6%。第三季度非金融商业债务增长11.9%,高于第二季度10.7%的增幅,也高于06年同期6.9%的增幅。Fed表示,第三季度非金融商业债务的增长主要是由于银行和其它中介机构的借款上升所致。第三季度资金缺口(企业为弥补资本开支所必须进行的外部融资)增至2,805亿美元,第二季度为2,380亿美元。第三季度州和地方政府债务增长8.4%,低于第二季度10.3%的增幅,但高于2006年同期7.7%的增幅。第三季度所有非金融债务的未清偿债项为30.64万亿美元,高于第二季度的29.97万亿美元。

  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五报告表示,美国11月非农就业增加9.4万,此前接受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为9万;同时失业率持稳于4.7%。报告还将美国10月非农就业向上修正至17万,初值为16.6万。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下周二将调降利率至少25个基点,部分分析师认为,为防止美国08年经济陷入衰退,美联储可能加大降息力度至50个基点。周五报告还表明,美国11月工业就业减少3.3万,服务行业则创造了12.7万就业,制造业就业减少1.1万。同时,11月平均每周工时持稳于33.8小时,加班为4.1小时。

  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9.4万,美国失业率持稳在4.7%。此批数据的出炉增加了美联储下周降息25个基点,而非50个基点的几率。但是,美国一家公司的投资主管Andrew Harding表示,非农就业人数不会对政策产生根本影响,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下周将下调50个基点。Harding表示:"在本年度的最后一次会议上,美联储官员们将提出无数种难以预计的影响经济未来前景的因素,在做政策决定时,官员们更倾向于先发制人,而不是后发制人。"Harding还指出,在研究抵押贷款新计划小组中,布什总统不仅任命了财长保尔森(Hank Paulson),还任命了伯南克(Ben Bernanke),所以,他认为,美联储下周二有可能降息50个基点。美国麦格理期货(Macquarie Futures USA)高级副总裁Nauman Barakat表示:"就业数据在预料之中,这对原油期货的影响甚微,关键因素还是美联储将降息25还是50个基点。"

  美国1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跌至自2005年秋季以来最低点。美国12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跌至74.5,这是自2005年10月以来最低值,11月份终值为76.1。此前接受知名媒体调 查的经济学家预计该指数12月指数初值将为75.0。报告显示,美国12月份密歇根大学预期指数初值从11月份的66.2跌至63.2,现况指数初值从11月份的91.5升至92.1。报告还显示,美国1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1年期通胀预期初值为3.5%,11月终值为3.4%,5年期通胀预期初值为3.1%,11月终值为2 .9%。

  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ECRI)周五称,受贷款、就业和零售商表现等因素影响,美国11月通胀压力小幅上升。ECRI美国未来通胀指标(USFIG)在11月升至119.7,10月数据从116.5向上修正至119.0。ECRI分析师Melinda Hubman称:"尽管最近有所上升,但未来通胀指标依然处于周期性下降趋势,显示基本通胀压力仍然较低。"报告称,该指标的上升压力部分被利率与商品价格指标的变化所抵消。11月该指标年率升至-0.9%,10月数据从-5.6%修正至-2.1%。

  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ECRI)周五公布数据显示,因房市活动更为强劲和股价走高,美国11月30日当周领先指标上升,但其年增长率触及近5年低点。该机构称,美国11月30日当周领先指标从前周下修后的136.9升至138.7,前周初值为138.1。ECRI研究人员Melinda Hubman称,房市活动更为强劲和股价走高对于该指标的影响,部分被商品价格下跌所抵消。同时公布的数据还显示,美国11月30日当周领先指标年增长率从前周下修后的-2.2%降至-2.7%,为2002年11月22日当周以来的最低点。

  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MBA)周四公布数据,第三季度美国房屋抵押品赎回权丧失人数和比率上升至历史高点。MBA调查发现,所有类型贷款的偿还均出现问题,令房屋进入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程序的速度加快。MBA首席经济学家邓肯(Doug Duncan)指出,不合规格的证券化的有关影响,房价全线下跌,地区经济持续疲弱以及可浮息抵押贷款全线调整还款额,这些因素在第三季首次一起发挥影响。第三季度,违约的抵押贷款占未还贷款的比率上升至1.69%,较上季度增加0.29%,较去年同期增加0.64%;季调后,第三季度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至0.78%,较上季度增加0.13%,较去年同期增加0.32%。调查显示,抵押贷款还款拖欠率上升至1986年以来最高水平。MBA该项调查始于1972年。

  美国财政部负责经济政策的助理部长施瓦格(Phillip Swagel)周五表示,美国经济相当稳健,虽然房市表现低迷,但经济将继续增长。施瓦格表示,周五公布的政府就业报告显示,就业温和增长,失业率处于低水平。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五公布, 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9.4万人,略高于华尔街的预期中值8.5万人,10月修正值为增加17万人。他指出,周五的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整体处于相当稳健的状况。施瓦格认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推力消费者支出将受到劳动力市场的支撑。他预计,尽管面临着住房和信贷市场不利环境的挑战,但美国经济将继续增长。

  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拉泽尔(Edward Lazear)周五声称,虽然房市衰退给美国经济带来风险,但是他相信,美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劲,不会面临衰退。拉泽尔表示,展望未来,美国经济依然坚实。他指出,在过去几个季度中,对美国经济构成最大风险的就是房屋市场萧条。在未来1-2个季度内,房市萧条将继续损害GDP增长。

  美联储(FED)周五公布报告显示,可能受到来自房市下滑的冲击,非循环消费信贷减少,导致美国10月消费信贷增加47.1亿美元,增幅低于预期。据报告显示,美国10月消费信贷年增长率为2.27%,总额2.490万亿美元,9月增幅下修至32.1亿美元,初值为37.5亿美元,8月增幅则上修至207.5亿美元。接受媒体调查的分析师早期预测,美国10月消费信贷将增加50亿美元。美国10月非循环信贷下降16.4亿美元,跌幅1.26%,至1.561万亿美元,9月修正值为下降13.7亿美元,初值为增加3.63亿美元,8月修正值为增加126.8亿美元,增幅9.8%。非循环信贷包括汽车、游艇、大学教育、假日消费在内的定额贷款。

  美国财长保尔森(Henry Paulson)周五表示,尽管面临房市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的风险,美国经济基本面仍非常强劲。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经济基本面非常健康。保尔森补充道,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房市衰退,房市已经拖累经济增长,美国正在经历金融市场动荡,这也是美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他表示,美国已经将注意力集中于上述风险,但他也认为,不能忽视美国健康的经济基本面。

  美国财长保尔森(Henry Paulson)周五表示,食品和产品安全将是下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首要议题。保尔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旨在使中美关系在紧张之际"保持稳定"。本次对话将于12月12-13日举行。他指出,当中美两国去年9月启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时,都不会认为产品安全、食品安全、贸易的整体质量像如今这样成为关键问题。保尔森补充道:"但我认为,这些将是我们下周要讨论的首要议题。"这将是SED去年启动以来两国之间的第三次会谈,本次会议将在北京举行。

  华尔街大型银行一致预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在11日的政策会议上将作出减息决定。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简称FOMC)将把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从4.50%下调至4.25%。这些交易商还普遍预计,Fed 11日会将贴现窗口贷款利率从5%下调至4.50%。

  油价重挫以及劳工市场保持强劲的迹象抵消了投资者对信贷紧缩正波及消费支出的忧虑,美国股市周五收盘基本持平。投资者根据近期美联储官员悲观言论预期,美联储下周二将大幅降息50个基点,以防止经济陷入衰退。但是,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为增加9.4万人,略高于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暗示经济温和增长。周五,由于油价大幅下挫,大型制造业企业股票纷纷上涨,3M收高1.6%,报86.14美元;波音(Boeing)上涨1.4%,报93.10美元。North Star投资管理公司驻芝加哥首席投资顾问Eric Kuby表示,近期就业数据连续高于预期,令投资者猛然醒悟,原来市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恶化。他还声称,如果下周二美联储不降息50个基点,那么市场将会很失望。然而,近日连续上涨的美国运通周五走势下滑,收低4.5%,报56.86美元;同行Capital One也下跌4.5%,报50.05美元。美国股市周五收盘,道指收高5.69点,涨幅0.04%,报13,625.58点;标普500指数收低2.68点,跌幅0.18%,报1,504.66点;纳指也收低2.87点,跌幅0.11%,报2,706.16点。本周道指累计收高1.9%;标普500指数收高1.6%;纳指也收高1.7%。

  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7日收低近2美元,为连续第二周累计下跌,因在担忧美国经济体质之际,交易商权衡美元反弹的影响。另外,由于预计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降息幅度将小于原来预期,亦拖累原油价格。此前公布的就业数据高于预期。NYMEX 1月原油合约结算价跌1.95美元,或2.2%,报每桶88.28美元,交易区间为87.07至90.68美元。尾盘时分的空头回补扳回日内部分跌幅。BNP Paribas Commodity Derivatives资深油市分析师Harry Tchilinguirian表示,近期跌势可能与年底结清部位有关,投资者在假期前轧平其部位。Cameron Hanover总裁Peter Beutel称,降息幅度较小的可能性意味着美元承受的压力较小,这是原油7日下跌的原因之一。1月取暖油合约收低4.03美分,或1.6%,报每加仑2.5047美元,盘中交投介于2.5525至2.4747美元之间。1月RBOB汽油合约收低3.23美分,或1.4%,至每加仑2.2690美元,盘中介于2.2476至2.3150美元之间波动。

  COMEX期金周五收低,因原油价格挫跌,且此前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降低了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下周大幅降息的几率。COMEX交投最为活跃的2月期金结算价跌6.9美元,报每盎司800.20,盘中低见796.4美元。美国政府公布数据显示,11月新增9,4万就业人口,高于预期,分析师称这可能导致下周的降息幅度较预期要更为温和。降息降低借款成本,令黄金与固定收益资产相比更有吸引力。就业数据公布后,期金最初跳涨,触及811.10美元的盘中高点,因美元兑欧元下跌。但稍早涨势很快消散,因原油加速下跌。美国原油期货周五大跌逾2美元至每桶约88美元,重拾由对美国经济忧虑升温引发的急剧跌势。COMEX估计期金最终成交量为101,885口,黄金选择权则为5,328口。本周,期金大体在790和810美元之间的宽幅区间交投,受美元回升和能源市场动荡拖累。1915GMT,现货金报每盎司794.90/795.70美元,周四纽约尾盘报803.20/803.90。伦敦金午后定盘价报792.50。3月期银收低12美分,收报每盎司14.505美元,盘中在14.395-14.705之间交投。现货银报每盎司14.33/14.38美元,周四在纽约尾盘报14.45/14.50美元。NYMEX-1月铂金合约收低8美元,报每盎司1,462.20。现货铂金报1,455/1,460。3月钯金合约收低4.05美元,或1.2%,至每盎司347.65。现货钯金报345.50/348.50。

  本周关注焦点:周一,美国10月NAR成屋签约销售指数;周二,美国10月批发销售/库存,美国12月IBD消费者信心指数;周三,美国10月贸易帐,美国上周EIA原油库存变化,中美第三次战略对话,美联储12月11日会议及会后声明;周四,美国11月政府预算,美国11月(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美国11月(核心)零售销售,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美国10月商业库存;周五,美国11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美国11月工业产出。

  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加拿大11月就业人数以三倍于预期的速度增长,失业率小幅上升,就业率再创记录高点。加拿大11月就业人数新增4.26万,低于10月的增幅6.3万,但大幅高于预期。加拿大11月失业率为5.9%,较10月失业率33年低点上升0.1%。此前,市场预计,加拿大11月新增就业人数1.5万,失业率为5.9%。加拿大统计局表示,加拿大11月全职员工增加2.71万,兼职员工增加1.54万。11月私营部门新增就业人数是公共部门的两倍之多。但在过去12个月,加拿大公共部门就业率增加了6.3%,而私营部门仅增加0.9%。加拿大11月总体薪资年率上升4.2%,10月上升4.1%,远超出消费者物价通胀2.4%。加拿大11月平均小时薪资上涨4.1%,10月上涨4.2%。11月就业率上升0.1%,至63.8%。

  汇价日高111.78,日低111.16,尾盘在111.7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341%,日涨跌幅0.38,收于111.68。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11.78,周最低价109.56,周升跌率0.432%。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态势且其与30日均线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上及30日均线(111.19)之上附近,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汇价若站稳于111.3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挡支撑位于110.80、110.30,上挡压力位于112.10、112.60;109.30与111.30(中位110.3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跌势趋缓且有呈收敛集聚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周均线(116.86)之下,显示中线向空的概率继续增大;若受压于110.10之下则周线向空,若受压于112.70之下则周线偏空;110.10(中位112.70)为周线指标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与30月均线有摆脱缠绕呈死叉态势,汇价位于其下附近及30月均线(116.42)之下,显示中长线向空的概率增大;若受压于113.50之下则月线向空,下挡月线支撑位于110.00;11350(中位117.00)为月线指标向空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空的概率增大,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周线若受压于110.10之下则周线向空,若受压于112.70之下则周线偏空;日线若站稳于111.30之上则短线向多,若站稳于110.30之上则短线偏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汇价自2007年6月22日当周周高124.15进入大级别ABC下跌波动中的概率较大;且汇价已经在8月17日日低111.59一线获得支撑、完成了自2007年6月22日当周周高124.15以来的大A波下跌、进入较大级别B波反弹,已经在波段高点、10月15日日高117.93结束较大级别B波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汇价已自波段低点11月26日日低107.22进入3波4震荡整理的概率较大,但不排除已自117.22进入较3波4更大一级别的4波震荡整理的可能。时间比率及波幅比率显示,时空交汇点约在周一前后的112.10-112.60区域。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暂认定汇价已经在波段高点、07年10月15日日高117.93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汇价已经在11月26日日低107.22附近受到支撑进入3波4震荡整理(或较3波4更大一级别的4波震荡)的概率增大,波段目标或暂看向112.10-112.60附近,其后若受阻回落则可能进入3波5下跌(或4波震荡中的B波下跌)。若汇价在短线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111.30、110.80附近支撑,则已经进入3波5下跌或4波震荡中的B波下跌中的概率增大,即不排除继续下破、向110.30附近测试的可能,若下破109.30则向108.00或近期波段低点107.22附近测试的概率增大;若在111.30或110.80附近受到支撑则可能继续上试112.10、112.60(短中期趋势压力及0.5反弹压力位)附近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

  今日强压力112.60,弱压力112.10;强支撑110.80,弱支撑111.30。

欧元/美元

  12月7日,欧元震荡整理、略升。

  欧盟货币事务委员(European Monetary Affairs Commissioner) 阿尔穆尼亚(Joaquin Almunia)周五指出,欧元区面临巨大的通胀压力。欧盟统计局(Eurostat)第一份估算数据表明,欧元区11月通胀率为3.0%。上升的通胀率和放缓的经济增长使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处于两难境地,因为如果提高利率,通胀率可以使得以控制,但这同时也会造成经济增长率的进一步下滑。尽管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并保证欧元区平安度过此次金融市场动荡的呼声很高,但欧洲央行周四仍表示保持当前4.0%的利率不变。阿尔穆尼亚周三表示,他知道很多人希望降低利率以应对此次动荡,但他并不认为降低利率就能帮助应对此次危机。

  欧洲央行理事会(European Central Bank Governing Council)成员默施(Yves Mersch)周五重申,次级贷危机仍未结束。默施在欧盟统计局会议上表示,尽管2007年美国次级信贷危机还未结束,很多管理机构,包括某些国家的央行已统计出必要的额外数据,名义上以便更好地监督评级机构的工作。默施同时也是卢森堡央行行长。他还表示,此次动荡对某些市场领域的影响还未完全显现。同时出席会议的欧元集团(Eurogroup)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则表示,尽管面临不利的市场动荡和众多风险,欧元区经济增长依然强劲。

  欧洲央行(ECB)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周五声称,市场不能低估美国经济的重要性及其通过商品和金融服务贸易对欧元区活动的影响。特里谢在汉堡发表讲话表示,由于融资通道越来越重要,并且宏观经济层面上所受的冲击向全球传播,令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加重。特里谢表示,商品贸易可能显示美国和欧元区的联系居于次要地位,但他警告称,这可能会低估美国经济的重要性,因为除了商品贸易外,两个经济体之间还存在间接传播渠道。事实上,美国在世界经济中起着更加广泛的作用,因此美国经济下滑可能将给世界经济带来第二轮效应。他指出,第二轮效应包括金融联系,市场信心同贸易方面的联系。

  法国央行行长诺亚(Christian Noyer)周五在接受《费加罗报》(Le Figaro)采访时表示,欧元区通胀水平较高,欧洲央行应当迅速将物价拉回受控水平。诺亚称,"包括原材料、原油价格攀升以及德国提高增值税率在内的外部因素推升了欧元区通胀;为保护购买力、防止通胀预期激增,我们必须迅速将通胀增幅拉回到2%以内。"诺亚同时兼任欧洲央行理事会成员。他指出,避免对物价攀升的外部因素作出过激反应固然重要,但欧洲央行更应当尽全力防止"滚雪球效应",预防薪资和利润的第二轮通胀。此外,诺亚还对汇市震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示担忧。"汇市波动令人担忧,若美元与经济基本面不符的贬值进程进一步持续,全球经济都将受到威胁;事实上,美国贸易帐已经取得改善,而美元汇价走向并未反映这一情况",诺亚如是说。同时,他也还表示,欧元汇价并不是影响欧元区企业的竞争力的唯一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的基本面因素也十分重要。

  欧元区财长会议轮值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周五表示,事实证明欧元区经济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容克指出,自欧元发行以来,欧元区新增数百万个就业机会,保持了稳定的通胀记录,并正在积极推进公共金融体制改革。

  意大利统计局(Istat)周五报告表示,07年第三季度意大利经济增长较前一季度有所复苏。报告显示,意大利第三季度GDP季率和年率终值分别增长0.4%和1.9%,与11月13日公布的初值一致;第二季度GDP增长曾创下1年多新低,修正后季率和年率分别增长0.1%和1.8%。第三季度经济复苏在市场意料之中,但此前经济学家对强势欧元和高油价制造的负面压力仍充满忧虑。报告还表明,意大利第三季度服务业季率和年率分别增长0.4%和2.1%,工业分别增长0.7%和1.6%。服务业和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2/3和1/3左右。统计局官员称,即使第四季度零增长,07年全年GDP增幅也将达到1.7%。

  德国经济部周五报告显示,受能源产出减少影响,德国10月季调后工业产出月率初值下降0.3%。经济部表示,近期工业订单的强劲增长为工业产出奠定良好基础,但订单有所回软,加之市场信心指标走低,预示未来几个月产出增长势头可能将更趋温和。瑞士信贷(UNICREDIT)分析师ALEXANDER KOCH称,今日数据较预期更为乐观,加之周四公布的资本品出口订单数据取得大幅增长,表明强势欧元并未造成巨大冲击。德国知名投行SAL. OPPENHEIM的分析师ULRIKE KASTENS则认为,报告工业产出在内的近期数据令人失望,订单虽有所增加,但其增长势头显著放缓,预计07年第四季度和08年第一季度德国经济将放缓增长。

  瑞士最大的产业联盟--瑞士工商联合会(economiesuisse)周五指出,明年瑞士经济增速将显著放缓。该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当前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对各经济部门的需求增加,但经济周期的高峰已经远离我们,经济增速将显著放缓。"瑞士工商联合会预计,明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5%-1.7%,明显低于今年作出的该国长期潜在经济增长水平2.7%。瑞士工商联合会表示,信贷危机影响了该国金融领域的发展前景。但市场环境并没有迅速恶化,其对瑞士金融产业的影响将很有限。由于食品价格上涨,以及薪资的增加,通胀率可能进一步提升。瑞士工商联合会预计2008年通胀率将上升至1.3%-1.5%,仍低于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的价格稳定水平上限2%。该组织表示,在此背景下,他们不认为瑞士央行在短期内再次上调利率。市场普遍预期,瑞士央行在下周四的政策会议上将维持基准利率在2.7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7日表示,法国政府需更为努力地削减预算赤字,其中主要依靠缩紧开支。IMF一个经济学家小组在对法国经济年度报告中的末尾称,法国政府应该致力于将预算赤字占GDP的比例每年削减0.5个百分点。IMF称,“基于耐用品支出削减的财政巩固是促进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将增加可支撑税收削减的范围,并为私营部门发展创造经济空间。”该组织表示,公共债务和赤字削减应该是一个国家优先考虑的事项,并称,预算回归正轨将有助于帮助该国为迎接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养老金和卫生保健成本增加而做好准备。整体来看,IMF经济学家认为,法国计划进行经济改革将有助于经济更快发展,尤其是如果这些能够尽早进行。法国的可支配收入过去几年出现了实际性增长,并高于其它欧洲国家。但是,供应限制使得进口而非国内生产增加,以满足需求。

  汇价日高1.4671,日低1.4599,尾盘在1.465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137%,日涨跌幅0.0020,收于1.4657。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4770,周最低价1.4529,周升跌率0.164%。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日均线(1.4662)处附近,显示短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偏空。汇价若受压于1.4710之下则短线偏空,上挡压力位于1.4700、1.4750,下挡支撑位于1.4620、1.4570。1.4790与1.4630(中位1.471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升势趋缓且有呈横行收敛集聚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周均线(1.3980)之上,显示汇价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站稳于1.473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4520之上则周线偏多;1.4730(中位1.4520)为汇价周线向多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与30月均线呈多头排列,汇价位于其上附近及30月均线(1.2986)之上,显示汇价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站稳于1.4330之上则月线向多,上挡月线压力位于1.4950;1.4330(中位1.385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偏空;周线若站稳于1.473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4520之上则周线偏多;日线若受压于1.4630之下则短线向空,若受压于1.4710之下则短线偏空,有望震荡整理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高1.4965结束近25个月的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盘升受阻回落、下破关键支撑则由短线调整转为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日高1.4965附近结束震升波动、由短线调整转为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暂认定汇价自12月6日日低1.4529结束小A波(3波结构)下跌、进入小级别B波反弹中,或许已运行至反弹末段,但不排除由小级别B波反弹转而为较大级别B波反弹(或较大级别4波震荡)的可能。若在1.462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向1.4700、1.4750水位测试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若汇价在压力附近受阻回落、再次下破1.4660(30日均线附近)、1.4620、1.4570附近支撑则已经自波段高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的概率增大。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强压力1.4750,弱压力1.4700;强支撑1.4570,弱支撑1.4620。

英镑/美元

  12月7日,英镑震荡整理、略升。

  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NIESR)周五数据显示,英国经济在截至11月底的三个月增长0.6%,为一年多来最慢速度,截至10月底的三个月经济增长率为0.7%。NIESR还表示,预计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将导致明年一段时间内增长率低于趋势水平,2009年也可能如此。周四英国央行决定降息,为两年多来首次,并将原因归结为经济增速放缓。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6日表示,由于2008年英国经济增长将可能弱于此前预期,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最早可能从3日当周开始降息。OECD预计2008年英国经济增幅为2%,2009年增幅为2.4%,受住房市场走弱,全球信贷危机影响以及消费支出走软拖累。上述预期较OECD在今年5月份的《经济展望》报告的数据有所下调,OECD在5月份的报告中预计,2008及2009年经济增幅在2.5%至2.75%之间。新的预期位于英国政府预期区间的低端,英国政府预计2008年经济增长2.0%-2.5%。OECD在其最新一起半年度报告中指出,国内需求疲弱应有助于防止通货膨胀失控,削减利润率下降并缓解薪资压力。上述因素将使通货膨胀率接近于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水平。该组织称,预计英国央行12月份将降息25个基点。报告显示,如果经济增长如预期般放缓,且通货膨胀压力得到控制,央行就有条件在2008年上半年进一步下调利率。OECD表示,随着抵押贷款核准数量及净购房需求下降,住房价格上涨将继续缓和。金融业雇员年终奖金缩水将对高档住宅市场造成打击。

  经济学家预计,英国10月平均薪资小幅上涨,但这还不足以说明通胀压力正在迅速上升。专家预计,11月失业率将显示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减少,同时11月失业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的2.6%。油价最近上涨可能导致生产者物价通胀年率增长,而去年同期情况相对平稳。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表示,原油价格飙升对11月投入物价增幅的贡献,将达到13%。食品价格也有上涨趋势,另外有证据显示化学品价格也将上涨。Global Insight首席英国及欧洲经济学家Howard Archer表示,他们预计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Royal Institution of Chartered Surveyors)的报告将显示,英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放缓。

  鉴于目前信贷状况趋紧不断抑制经济增长、减缓通胀压力,英国央行(BOE)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很可能在明年年底前将英国基准利率下调至5%。英国央行周四宣布将利率由5.75%下调至5.5%,这是该行自2005年8月以来首次降息,市场对英国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预期也随之升温。一些分析师称,到明年年底前英国央行的基准利率将可能下调至4.5%。但接受知名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显示,2008年英国央行将降息50个基点。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驻英国经济学家Alan Castle表示,由于需求陷入疲软,英国央行将可能采取降息措施刺激经济,但由于经济放缓速度有限,因此降息幅度也将受限。Castle预计英国央行将在明年2月和5月降息。分析师指出,对于信贷市场动荡对经济的潜在影响这一问题,英国央行在12月份降息决定的会后声明中表现得比以往更为坦率。英国央行表示,有迹象表明居民和企业支出水平下降总体上与11月通胀报告所作预期一致,但金融市场状况已经恶化。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驻英国经济学家Simon Hayes指出,英国央行认为各大商业银行在明年寻求控制贷款发放规模的可能性不断上升,这将进一步拖累已不断走软的房市。 他预计英国央行将在明年2月和5月先后降息两次。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驻英国经济学家Matthew Sharratt表示,随着英国经济增长的大幅放缓,英国央行基准利率将在2008年末跌至4.5%的低点。

  拥有英国抵押贷款机构Halifax的HBOS PLC7日表示,英国2008年房价将持稳,但供应短缺以及稳固的经济基本面将确保房价不会大幅下挫。这家英国银行称,利率上调和实际收益下滑已经减缓了房屋价格通胀,而未来几个月这种情况将加剧。英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这种减缓,其中苏格兰和英格兰南部减缓幅度最大,而英格兰北部和威尔士减缓幅度较小。不过,HBOS表示,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应该与其此前的发展情况相联系。该行称,“房屋均价此前10年已经上涨了180%,自1997年末的7万英镑上涨至现今的19.5万英镑。”它还指出,经济稳固及持续的供应短缺将阻止房屋价格大幅下滑。继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简称BOE)6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5.5%后一天,HBOS做出了以上预期。HBOS的预期与行业其它机构的预期一致,英国建房互助协会Nationwide11月曾表示,预计英国2008年房价将持稳。Halifax11月房价指数年比上升6.3%。虽然2008年房价将持稳,但HBOS预计,房屋产权交易将下降15%。该行还预计,英国2008年经济将再次增长,虽然其曾表示,重要的零售价格指数2008年内某个时期可能将超过4%。但是,经济发展疲弱可能将遮盖物价压力,从而令英国央行2008年再次减息50个基点。HBOS表示,鉴于股市以及其它金融市场波动,预计2008年流动性储蓄将显著增长。与此同时,预计2008年总储蓄额将增加4,000亿英镑,从而突破4.5万亿英镑。

  英国股市周五收高,银行股受降息推动上涨、矿业股也因整合传闻而走强、且美国就业数据带来进一步提振,都是股市上涨的利好因素。英国FTSE 100指数收盘上涨69.3点,涨幅1.1%,报6,554.9点。盘中,美国政府公布的1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略高于预期,缓解了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担忧情绪,但市场仍预计美国下周将降息 。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五公布, 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9.4万人,略高于华尔街的预期中值8.5万人,10月修正值为增加17万人。市场整合传闻为矿业股注入上涨动力。因交易商称有传闻称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可能收购瑞士矿商Xstrata,推动后者大涨7.9%。英美资源集团拒绝对此发表评论,Xstrata则尚未得以接洽。英美资源集团也收高5.1%。

  汇价日高2.0345,日低2.0220,尾盘在2.030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123%,日涨跌幅0.0025,收于2.0303。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2.0678,周最低价2.0181,周升跌率-1.269%。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呈死叉空头排列但其跌势稍缓,汇价位于其间偏下及30日均线(2.0648)之下,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向空。汇价若受压于2.0350之下则短线向空,上挡压力位于2.0370、2.0430;下挡支撑位于2.0230、2.0170;2.0350(中位2.0520)为汇价短线向空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呈死叉且其与30周均线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下附近及30周均线(2.0272)之上附近,显示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运行方向;汇价若受压于2.055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破2.0370则周线向空;2.0730与2.0370(中位2.0550)分别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与30月均线升势趋缓且有呈收敛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下及30月均线(1.8993)之上,显示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若站稳于2.0500之上则月线向多,若站稳于2.0150之上则月线偏多。2.0500(中位2.015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运行方向;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向空;周线若受压于2.055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破2.0370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2.052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破2.0350则短线向空,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测试支撑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结束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若盘升受阻回落、下破关键支撑,则进入更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概率增大。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受阻回落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汇价已经在11月28日日高2.0831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或许仍运行在C波3下跌中,但已经在12月6日日低2.0181进入B波反弹或C波4震荡中的概率增大。若汇价在短线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2.0230、2.0170附近支撑则由短中线调整转为中线调整的概率增大(有效下破30周均线的概率增大);若汇价在2.023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向2.0370、2.0430水位测试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测试支撑。

  今日强压力2.0430,弱压力2.0370;强支撑2.0170,弱支撑2.0230。

澳元/美元

  12月7日,澳元震荡整理、略跌。

  澳大利亚工业集团(AIG)周五数据显示,澳洲营建业活动在11月份连续第三个月保持扩张,但扩张步伐有所放缓。数据显示,澳洲11月AIG建筑业表现指数下降4.2点,至53.2,该指数大于50表明建筑业活动处于扩张状态。AIG副总裁Tony Pensabene表示,营建成本上升和产能限制给建筑业发展带来了压力,这也给澳洲利率带来了持续的上升压力。

  汇价日高0.8825,日低0.8741,尾盘在0.876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319%,日涨跌幅-0.003,收于0.8760。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0.8853,周最低价0.8660,周升跌率-0.916%。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有呈收敛集聚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日均线(0.8933)之下,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空。汇价若受压于0.878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挡支撑位于0.8730、0.8690,上挡压力位于0.8790、0.8830。0.8730与0.8830(中位0.878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下及30周均线(0.8636)之上,显示中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汇价若受压于0.895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破0.8800则周线向空;0.9110与0.8800(中位0.8950)分别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升势趋缓且有呈收敛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月均线(0.7906)之上,显示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若站稳于0.8500之上则月线偏多,上破0.8860则月线向多。0.8860(中位0.8550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空;周线若受压于0.8950之下则周线偏空,上破0.9110则周线向多,下破0.8800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0.8730之下则短线向空,若受压于0.8780之下则短线偏空,上破0.883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暂认定汇价自06年3月29日日低0.7013进入5波震升中,已经在11月7日日高0.9399见波段高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仍运行在B波反弹中,或许已经运行至B波反弹末段。且不排除已经(或即将)在11月28日日高0.8919附近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波动的可能。

  短线分时波动显示,暂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7日日高0.9399附近见波段高点进入调整的概率增大。现或许运行在稍大级别震荡整理中,已经运行在反弹末段的概率增大,且不排除已经(或即将)在11月28日日高0.8919附近结束反弹的可能;市场对B波反弹为横摆收敛三角形态的可能性保持警惕;若汇价在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0.8730、0.8690、0.8650一线支撑则已经自波段高点进入C波下跌的概率增大,下破30周均线0.8630一线支撑则进入中线调整的概率增大。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强压力0.8830,弱压力0.8790;强支撑0.8690,弱支撑0.8730。

欧元/日元

  12月7日,汇价震荡盘升。

  汇价日高163.89,日低162.35,尾盘在163.7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473%,日涨跌幅0.77,收于163.69。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63.89,周最低价160.90,周升跌率0.571%。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有呈收敛集聚缠绕之势,汇价位于其上附近及30日均线(163.02)之上,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汇价若站稳于163.1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挡支撑位于162.40,上挡压力位于164.30、165.00。161.60与163.10(中位162.4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与30周均线呈横行收敛缠绕之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周均线(163.22)之上,显示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方向的可能;汇价若受压于163.70之下则周线偏空,上破165.30则周线向多,下破162.00则周线向空。162.00与165.30(中位163.70)分别为周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短期月均线系统有呈收敛集聚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月均线(150.18)之上,显示汇价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若站稳于161.90之上则月线偏多,上破164.80则月线向多,下破159.00则月线向空。159.00与164.80(中位161.90)分别为月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周线若站稳于163.70之上则周线偏多,下破162.00则周线向空,上破165.30则周线向多;日线若受压于162.4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破161.60则短线向空,上破163.1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长线看,汇价已经在7月13日日高168.94见波段高点、进入大级别或特大级别调整的概率依然较大;短中线看,汇价在8月17日日低149.27受到支撑进入B波反弹或强势B波反弹的概率增大,可能已经运行在反弹末段中。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波段高点11月7日日高167.63附近结束反弹、进入大级别调整(或大级别下跌波动)的概率较大;自11月13日日低158.69以来至今仍运行在B波反弹(或4波整理)中的概率较大,或许已经运行至B波反弹末段中。汇价若在164.30、165.00附近受压,则可能下试163.10、162.40附近支撑,且不排除继续下破的可能;若在163.1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上试164.30(0.618反弹压力位附近及前期波段高点附近)、165.00一线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

  今日强压力165.00,弱压力164.30;强支撑162.40;弱支撑163.10。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汇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一周汇市解盘(12月3日——12月9日)

美元震荡寻中向

  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就业市场恶化,日本10月劳工现金收入年比持平,没有出现上升,显示消费支出不太可能推动日本经济增长,消费者支出放缓使日本更加依赖海外需求,私人消费占日本GDP的一半以上。日本9月份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CGPI)修正后年率上升1.3%,初值为年率上升1.7%。日本11月货币基础年比上升1%至87.1633万亿日圆。日本10月份领先指标从9月份的0.0升至20.0,符合市场预期;10月份同步指标为66.7,为连续第七个月大于50。日本3季度经济增长数据下修,3季度GDP增长季率修正为增长0.4%,初值为增长0.6%,此前预期为增长0.7%。

  泰国央行4日将政策利率维持在3.25%不变,这是该行连续第三次作出利率不变的决定。多数分析人士预计,泰国央行08年也将维持利率不变。目前泰国国内需求状况有所改善,通货膨胀压力也不断上升,这使进一步放松银根风险过高。

  印尼央行将基准利率自8.25%下调至8.00%。

  韩国央行周五宣布保持5.0%的利率水平不变,如市场预期。在今年7月份和8月份两次升息25个基点后,韩国央行已连续4个月保持利率不变。韩国央行在会后声明中表示,若油价飙升、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崩溃等外部风险不再进一步恶化,韩国经济将在内需复苏和出口强劲增长的推动下保持增长动能。韩国央行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走势,以判断这些因素是否会给韩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韩国央行还指出,通胀压力将成为现实,预计通胀水平在未来几个月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中国政府周三决定,将从2008年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放弃此前所施行的“稳健”货币政策,并重申将努力抑制经济过热和控制通胀。根据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央行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流动性管理。中国将严格控制贷款水平及其增长速度,以调节国内需求并平衡国际收支。中国政府明年的首要经济任务是防止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胀。此外,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也将是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高层明确表示,防止经济转向过热和明显通胀将成为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政府将投入更多财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此次会议适时提出,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美国ISM11月制造业指数为50.8,创今年1月以来最低,10月为50.9,9月为52.0,此前预期为50.7。美国第三季度非农生产力年率上升6.3%,为四年来最大升幅,初值为上升4.9%,第二季度增长2.2%;第三季度单位劳动力成本下降2%,为2003年以来大幅降幅,初值上升1.5 %。美国10月份工厂订单意外上升,其中,耐用品订单降幅小于初值水平,但扣除飞机的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有所下降,10月份美国工厂订单月率增长0.5%,9月份修正后为月率增长0.3%,9月份初值为月率增长0.2%。由于物价上涨带来压力,美国11月份非制造业领域总体活动增长放缓,11月ISM非制造业指数为54.1,10月为55.8,9月为54.8,此前市场预期为54.8。美国截至12月1日当周初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减少1.5万人至33.8万人;四周平均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上升4750至34.25万人,为2005年10月最高水平。美国第三季度家庭资产净值增加1.1%至58.60万亿美元。

  美国11月非农就业增加9.4万,失业率持稳于4.7%,平均每周工时持稳于33.8小时,加班为4.1小时;此批数据的出炉增加了美联储下周降息25个基点,而非50个基点的几率。美国1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跌至74.5,是自2005年10月以来最低值,11月份终值为76.1;12月预期指数初值从11月份的66.2跌至63.2,现况指数初值从11月份的91.5升至92.1。

  加拿大央行(Canada's central bank)周二宣布降息,这是加拿大央行本年最后一次政策决定,也是自2004年4月以来首次降息,央行指出通胀下行风险加剧;加拿大央行将基准隔夜利率下降25个基点至4.25%。加拿大央行表示,央行认为2009年通胀风险将下行,低于10月的预计。

  墨西哥央行(Bank of Mexico)7日宣布,维持利率水平不变,这是该行2007年最后一次利率决议,并称自其11月会议以来,经济和通胀情况并未改变。墨西哥央行维持隔夜利率于7.5%不变,此前该行于10月将利率从7.25%上调至7.5%,以抑制食品价格引发的通胀压力。央行报告称,墨西哥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0.71%。这使得年度通胀率自10月底的3.74%上升至3.93%,但仍处于该行2%至4%的目标区间。

  欧元区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10月的51.5上升至52.8,超出预期,也高于初值52.6;欧元区四大经济体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的制造业活动本月均有提升;能源价格的猛然上涨带动欧元区11月通胀率陡然上升至3.1%,明显高出10月2.6%的通胀率,制造业的上升将使人们进一步相信,欧洲央行不需在近期立即下调利率,预计欧洲央行在做出下一步决定前,将维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之后央行可能会降息。欧元区10月失业率意外下降,进一步显露出欧元区面临来自薪资与消费者支出的通胀压力,10月失业率降至7.2%,9月为7.3%;欧元区10月失业人数从1120万降至1110万,这主要源于德国、法国与西班牙失业率的下降。

  主要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欧元区10月生产者物价大幅上升,10月生产者物价月率上升0.6%,创2006年7月上升0.7%以来的最大月率升幅,折合成年率10月生产者物价上升3.3%,为06年12月上升4.1%以来的最大年率升幅。欧盟10月生产者物价月率上升0.9%,年率上升3.5%。欧元区10月零售销售额月率下降0.7%,年率上升0.2%;德国零售销售额月率降幅为3.3%,年率降幅为3.4%,是此次欧洲零售销售数据下降的主要原因。受法国强势的服务业推动,欧元区11月主要服务行业增长速度高于先前预期,11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较10月的55.8下降至54.1,初值53.7。

  欧洲央行(ECB)周四宣布维持4.0%的利率不变,与市场预期一致。欧洲央行预计,欧元区09年通胀将降至目标上限2%下方,预计欧元区07年通胀为2-2.2%,预期中值为2.1%;预计08年通胀为2-3%,预期中值为2.5%;预计09年通胀为1.2-2.4%,预期中值为1.8%;欧洲央行还预计欧元区08年经济增长1.5-2.5%,中值为2%,略低于9月时做出的预期中值2.3%,预计2009年的经济增长为1.6-2.6%。欧洲央行(ECB)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在利率会议之后称,有些委员倾向升息,但是欧洲央行不会考虑降息;欧洲央行认为,升息或者维持利率不变是可行的政策。

  英国央行周四宣布,货币政策委员会(MPC)通过投票决定降息25个基点至5.5%。英国央行发布声明指出,尽管在过去两年,英国产出以较快的速度扩张,但当前有迹象显示,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放缓,家庭与企业调查显示支出正转向温和,这与11月通胀报告的预期基本一致。但是,声明指出,金融市场条件已经恶化,信贷供应紧张的情况定将影响到家庭与企业,对产出与通胀前景构成下行风险。声明称,英国10月消费者物价通胀为2.1%,预计能源与食品价格走高将令短期CPI维持在目标水平上方。英国通胀依然面临上行风险,MPC将继续密切给予关注。而需求增长减缓将缓解产能压力,令中期通胀重返目标水平。英国央行指出,降息25个基点能够确保中期通胀重返2%的目标水平。英国央行将于12月19日公布本次会议纪要。

  澳洲联储(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周三将基准拆款利率目标维持在6.75%不变,在市场普遍预期之中。澳洲联储未在会后发表声明。由于全球货币市场流动性危机及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持续担忧,这可能是促使澳洲联储做出了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的原因。

  新西兰联储(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周四宣布,维持现有利率8.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并声称,有迹象显示,房屋市场正在企稳,但是通胀压力依然存在。新西兰联储主要目标依然是控制中期通胀在目标值1-3%之内。新西兰第三季度通胀率为1.8%。由于通胀压力重新开始上升,新西兰联储于7月26日升息至8.25%,为所有发达国家中最高。澳大利亚为6.75%,欧元区为4.0%,美国为4.5%。新西兰联储下一轮议息会议将于2008年1月24日举行。

  上周,由于加拿大央行和英国央行上周纷纷降息,欧洲央行、澳洲联储和新西兰联储等主要央行也均维持基准利率不变,息差及其预期促使投资者在美元持续下跌近25个月后开始减少对美元下跌的押注,并且对周期性因素导致美元大幅反弹中线走强的可能保持高度警惕。上周五,优于预期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降低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预期,令美元兑主要货币在持续反弹后进入震荡整理。

  上周,美元指数震荡盘升,周低75.60,周高76.81,收报76.29,周升0.342%。美元指数连续两周收阳,自波段低点、11月23日日低74.49反弹至今已升约2.42%,若在本周经考验能有效站稳于30日均线75.82之上,则在短线底部得以确认后有望进入短中线反弹。多空分析显示,美元指数现位于中线及长线向空的概率依然较大,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线向多或偏多的位置。

  本周,美元指数有望震荡寻求中线方向。短中线看,美元指数若有效站稳于75.80(30日均线位于75.82)之上则有望进入短中线反弹,在站稳于76.30(短线向多的分界线)并上破76.50(周的中位线)后目标暂看指向77.50(周线向多的分界线);若有效站稳于77.50之上则将向30周均线79.32方向测试。目前,市场焦点已转向本周三凌晨3点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预计在美联储利率决定公布前,多空双方都不会贸然采取行动,美元可能以震荡整理走势为主。同时,投资者继续关注一系列经济数据及股市表现对汇率波动方向的指引。

  短线看,美元指数有望震荡整理。周初,76.30与75.30(中位75.80)分别为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30日均线位于75.82)。75.50与77.50(中位76.50)分别为周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30周均线位于79.32)。77.50与82.60(中位80.10)分别为月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30月均线位于84.57),月线支撑位于75.00。短线压力76.80、76.50,支撑75.80、76.10。

  美元/日元

  上周,汇价震荡盘升,周最高价111.78,周最低价109.56,周升跌率0.432%,周收盘111.68。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本周初,汇价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汇价若站稳于111.3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挡支撑110.80、110.30,上挡压力位于112.10、112.60;109.30与111.30(中位110.3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110.10(中位112.70)为周线指标向空的分界线。下挡月线支撑110.00;11350(中位117.00)为月线指标向空的分界线。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汇价自2007年6月22日当周周高124.15进入大级别ABC下跌波动(或下跌波动)中的概率较大;且汇价已经在8月17日日低111.59一线获得支撑、完成了自2007年6月22日当周周高124.15以来的大A波下跌、进入较大级别B波反弹,已经在波段高点、10月15日日高117.93结束较大级别B波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汇价已自波段低点11月26日日低107.22进入3波4震荡整理的概率较大,但不排除已自117.22进入较3波4更大一级别的4波震荡整理的可能。时间及波幅比率显示,时空交汇点约在周一前后的112.10-112.60区域。

  短线看,暂认定汇价已经在波段高点、07年10月15日日高117.93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汇价已经在11月26日日低107.22附近受到支撑进入3波4震荡整理(或较3波4更大一级别的4波震荡)的概率增大,波段目标或暂看向112.10-112.60附近,其后若受阻回落则可能进入3波5下跌(或4波震荡中的B波下跌)。若汇价在短线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111.30、110.80附近支撑,则已经进入3波5下跌或4波震荡中的B波下跌中的概率增大,即不排除继续下破、向110.30附近测试的可能,若下破109.30则向108.00或近期波段低点107.22附近测试的概率增大;若在111.30或110.80附近受到支撑则可能继续上试112.10、112.60(短中期趋势压力及0.5反弹压力位)附近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本周强压力113.50,弱压力112.50;强支撑109.80,弱支撑110.80。

欧元/美元

  上周,欧元下探支撑后反弹、略升,周最高价1.4770,周最低价1.4529,周升跌率0.164%,周收盘1.4657。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本周初,汇价短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偏空,有望震荡整理。汇价若受压于1.4710之下则短线偏空,上挡压力1.4700、1.4750,下挡支撑1.4620、1.4570;1.4790与1.4630(中位1.471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1.4730(中位1.4520)为汇价周线向多的分界线。上挡月线压力1.4950;1.4330(中位1.385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波动分析显示,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高1.4965结束近25个月的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盘升受阻回落、下破关键支撑则由短线调整转为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

  短线看,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日高1.4965附近结束震升波动、由短线调整转为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暂认定汇价自12月6日日低1.4529结束小A波(3波结构)下跌、进入小级别B波反弹中,或许已运行至反弹末段,但不排除由小级别B波反弹转而为较大级别B波反弹(或较大级别4波震荡)的可能。若汇价在1.462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向1.4700、1.4750水位测试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若汇价在压力附近受阻回落、再次下破1.4660(30日均线附近)、1.4620、1.4570附近支撑则已经自波段高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的概率增大。

  本周强压力1.4810,弱压力1.4730;强支撑1.4500,弱支撑1.4580。

英镑/美元

  上周,英镑震荡盘跌,周最高价2.0678,周最低价2.0181,周升跌率-1.269%,周收盘2.0303。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本周初,汇价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向空,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测试支撑。汇价若受压于2.0350之下则短线向空,上挡压力2.0370、2.0430;下挡支撑2.0230、2.0170;2.0350(中位2.0520)为汇价短线向空的分界线。下挡周线支撑2.0230;2.0730与2.0370(中位2.0550)分别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2.0500(中位2.015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结束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若盘升受阻回落、下破关键支撑,则进入更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概率增大。

  短线看,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受阻回落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汇价已经在11月28日日高2.0831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或许仍运行在C波3下跌中,但已经在12月6日日低2.0181进入B波反弹或C波4震荡中的概率增大。若汇价在短线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2.0230、2.0170附近支撑则由短中线调整转为中线调整的概率增大(有效下破30周均线的概率增大);若汇价在2.023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向2.0370、2.0430水位测试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本周强压力2.0550,弱压力2.0400;强支撑2.0050,弱支撑2.0200。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汇市场技术解盘 - 赵燕京  (12月10日)

美元/日元

  12月7日,汇价震荡盘升。

  日本政府周五报告显示,日本3季度经济增长数据下修。数据显示,日本3季度GDP增长季率修正为增长0.4%,初值为增长0.6%,而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期为增长0.7%。同时日本3季度实际GDP环比年率下修至增1.5%,初值为增2.6%,而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期为增长2.7%。数据还显示,日本3季度GDP平减指数修正值年率下降0.4%,初值下降0.3%;3季度名义GDP修正值季率上升0.2%,初值为上升0.3%。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大田弘子(Hiroko Ota)周五表示,资本支出增长下修打压GDP;下修主要是由于库存、房价下跌以及普通家庭收入下降,这表明影响资本投资的因素已影响到日本经济前景。之前公布的日本第三季度GDP数据显示,资本支出修正后增长1.1%,初值为增长1.7%。然而大田弘子还表示,制造业仍然稳固,资本支出将继续增长,总体经济趋势保持不变,同时将关注下周日本央行短观数据来对资本支出进一步作出评价。

  日本内阁府(Cabinet Office)周五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较初值显示的慢,并可能因美国需求下降和日本国内住房市场疲软而进一步放缓。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实际GDP修正后年增1.5%,低于市场所预期的增长2.6%,也低于初值增幅2.6%。较第二季度相比,日本第三季度实际GDP修正后增长0.4%,低于11月13日公布的初值增长0.6%。分析师指出,住房投资下降是导致第三季度GDP下修的最大原因,并可能一直阻碍经济增长直至2008年下半年。此外,企业资本支出大幅下降也是GDP下修的重要原因,日本企业第三季度盈利5年来首次下降。Deutsche Securities Inc.资深经济学家Seiji Adachi表示:"日本经济正丧失增长动能。由于企业不能将油价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上升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此不得不降低资本支出,这是拖累日本GDP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内阁府的数据显示,出口在推动日本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方面功不可没,对GDP年率增幅的贡献为0.5个百分点,初值为0.4个百分点。10月份日本对中国和欧元区的出口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对其最大出口市场--美国的出口有所下降。此外,日本第三季度的消费者支出修正后季增0.3%,与初值持平,也为GDP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日本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Fukushiro Nukaga)周五表示,日本政府在下一财年将尽量减少新国债的发行,但不能确定是否会超出今年25.43万亿日元的国债发行量。额贺福志郎还表示,日本经济目前正处于复苏轨道,政府将密切关注未来的金融市场走势和经济状况,同时,日本政府也没有建立主权财富基金的计划。他还指出,美国总统布什周四提出的援助受困房主的计划将有助于稳定全球金融市场。日本内阁府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GDP年率增幅下修至1.5%,低于初值和市场所预期的增长2.6%。

  据日本政府预计,2007财年该国经济仍摆脱不了通货紧缩的状况。自1998年以来,日本经济就已陷入通缩状态。当一国经济的名义GDP增长率低于其实际GDP增长率时,该国的经济即处于通缩状态。据《日本经济新闻》(NIKKEI)8日报道,日本内阁府(Cabinet Office)7日称,2007年7月至9月间,日本不计价格波动的实际GDP季比增长了0.4%,季比年率增长了1.5%,较11月份发布的初步数据分别下降了0.2和1.1个百分点;名义GDP则季比年率增长了0.7%,较初步数据下降了0.7个百分点。与2006年同期相比,该季度日本实际GDP增长了1.9%,较初步数据下降了0.2个百分点,这表明日本经济仍在继续增长。但是,名义GDP年比增长了1.4%,较初步数据下降了0.4个百分点,从而使实际GDP和名义GDP增长之间的差距季比有所走阔。虽然2007财年尚有两个季度,但实际上该财年实际GDP的增长率已不可能超过名义GDP的增长率。日本内阁府将于12月中旬开始起草政府2008财年的经济展望报告。据预计,内阁府将降低其对2007财年实际GDP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的预期。据日本民间研究机构此前的预计,2007财年日本经济的通缩状态仍将继续。截至12月7日为止,据12家研究机构的预计显示,2007财年日本实际GDP增长将为1.4%,名义GDP增长则将为0.9%。根据这些机构的预计,2008财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将为2%,名义GDP增长则将为2.1%,宣告经济通缩状态的结束。但是,两者之间的微小差距表明,这些机构预计2009财年日本经济仍存在着再度通缩的可能。

  因美国政府出台"新政"以拯救危机重重的抵押贷款市场,投资者信心得到鼓舞,日本股市12月7日收盘上涨至近一个月来的新高,日经225指数盘中一度重返16000点关口之上。截至周五收盘时,日经225指数上扬82.29点,涨幅为0.5%,收盘报15956.37点,创11月7日以来的近一个月收盘新高;该指数盘中曾站上16000点心理关口。东证一部指数收盘上扬9.49点,涨幅为0.6%,报收于11月6日以来的高点1561.76点。市场分析师表示,美国布什政府新出台的抵押贷款率"冻结计划",将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的信心;同时隔夜美国股市的走高,也为今日日股上涨提供了动力。数据显示,受抵押贷款率将冻结五年的提振,隔夜美股道指收盘上扬174.93点至13619.89点;标普500指数收高1.5%至1507.34点。据报道称,为拯救危机重重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美国总统布什与财长保尔森策划出台新措施,宣布约120万抵押房贷的利率"冻结"五年不变;此外,华尔街金融机构还同意向部分房贷客户提供再融资,以减轻财务负担。不过,由于日本本国经济基本面表现疲弱,日本股市今日的涨幅受到限制,导致日经225指数最终未能成功收复16000点重要心理关口。从个股和板块来看,地产类股表现较佳,日本最大的房产开发商三菱地产收盘上扬2.1%至2975日元/股;三井不动产收升2.3%至2986日以,创近一个收盘价新高。另据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政府正计划扩大对购买新房者的减免税方案。日本建筑公司积水建房(Sekisui House Ltd.)周五收盘上扬3.5%至1340日元,大和家居工业(Daiwa House Industry Co.)飙升6.5%至1597日元,创10月以来的最大日涨幅。此外,受隔夜纽约油价重返90美元关口之上的提振,能源和商品类股中的Inpex控股收高2.6%至120万日元,三菱商事收涨2.6%至3140日元,三井物产上涨4.4%至2395日元/股。其他上扬的个股还有,机械设备出口商Komatsu收盘上扬2.5%至3240日元/股;丰田汽车上涨1.6%至6340日元/股。从本周来看,日本股市是连续第二周反弹走高,日经225指数累计周涨幅为1.8%,东证一部指数的周涨幅达2%。

  韩国央行周五宣布保持5.0%的利率水平不变,一如市场预期。分析师指出,央行对金融市场动荡的担忧超过了对通胀的疑虑,尽管后者正处于3年来最高水平。在今年7月份和8月份两次升息25个基点后,韩国央行已连续4个月保持利率不变。韩国央行在会后声明中表示,若油价飙升、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崩溃等外部风险不再进一步恶化,韩国经济将在内需复苏和出口强劲增长的推动下保持增长动能。但韩国央行同时强调,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走势,以判断这些因素是否会给韩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韩国央行还指出,通胀压力将成为现实,预计通胀水平在未来几个月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韩国央行(Bank of Korea)行长李成太(Lee Seongtae)周五表示,韩国明年上半年的通胀预计将维持在3.5%左右。李成太表示,由于最近几个月全球油价和原材料价格飙升,成本方面的通胀压力将使消费者价格上升趋势持续到明年。李成太还强调,近期外部风险上升,全球金融市场恢复稳定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他同时向记者表示,债券收益率最近的大幅上升目前并没有对韩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Plc)预计,亚洲各大央行偏向通过本币升值的方式抑制通胀,因此建议客户购买亚洲货币。"投资者应当购买除日元以外的一篮子高通胀的亚洲各国货币,包括新加坡元、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和台币,"渣打银行Callum Henderson领导下全球外汇投资策略师团队在12月月报上指出:"这一地区的物价压力正在加剧。"马来西亚和中国自2005年放弃将本币盯住美元以来,已经成功稳住本币在兑一篮子其他货币的汇率。这两大央行纷纷出售本币来减慢货币升值速度,这增加了银行系统的货币投放量,使通胀更难控制。其中,新加坡通过坡元升值,而不是提高利率来抵制物价上浮压力。渣打银行驻香港的高级策略师David Mann表示,渣打银行预计,到2008年年末,坡元将涨至1.4坡元兑1美元,林吉特将涨至3.27林吉特兑1美元。人民币将涨至6.84人民币兑1美元,新台币涨至32新台币兑1美元。

  总部设在伦敦的全球贵金属市场权威咨询与研究机构GFMS公司说,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中国对黄金饰品的需求今年可能会增长20%左右,从而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GFMS公司分析师韦罗妮卡·韩(音)援引世界黄金理事会的数据说,今年前9个月,中国珠宝饰品中黄金的使用比去年增长了24%,达到了221吨。世界最大黄金消费国印度的同期数字是515吨,美国则是165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大国对黄金饰品需求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瑞士银行负责亚洲金属市场的斯蒂芬·施拉特说:“与印度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更快,而且储蓄率相对较高,因此从长远来看会进一步推动黄金的需求。”股市和房地产的繁荣使中国城镇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在今年的前9个月增加了13.2%(将通胀因素计算在内之后)。统计部门说,10月份的零售比去年增长了18.1%,为8年来的最快增速。GFMS公司执行主席菲利普·克拉帕维克说:“中国有望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黄金饰品市场,仅次于印度。”他说,2008年还有望“继续增长”。为增加13亿消费者的收入,中国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增加了福利待遇,还减少了利息税,现在中国消费者对汽车、首饰等奢侈品的需求品位正在不断提高。克拉帕维克说,“销售环境的改进和产品种类的增加”都促进了黄金的需求,“猪年也是一个因素”。今年是农历的金猪年,在这一年购买黄金被认为是很吉利的。

  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先发生在泰国,随后波及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到1997年底,金融危机在影响减弱之后又再度爆发,席卷了韩国和日本,直到1998年底才有所缓和。这一波金融危机留给人们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不合理。原因①:外汇储备来源蕴含巨大风险。在金融危机发生前,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的外汇储备蕴藏很大的风险。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主要来源于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不是经常项目顺差——国家主要靠大量吸引外资和举借外债来满足外汇储备的增加。以这种形式增加的外汇储备,并不是国家真正的资产,具有很大风险和很高的成本。其风险在于一旦外国投资者大量撤资,该国的外汇储备将急剧减少,进而影响该国币值的稳定和再向国外借款的能力。高成本在于外资流入的目的是赚取高额收益率,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多以较高的利率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流入该国,与此同时就要负担这部分以外汇形式支付的利息费用。这是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②:外汇储备的规模不大。以泰国为例,当时泰国的外汇储备控制在300亿美元,只相当于泰国3个月至4个月的进口用汇量,而且自由储备只占很小一部分。当国际投机分子攻击泰铢时,虽然泰国中央银行投入大量外汇储备进行干预,但终因储备不足而失败,彻底丧失了金融宏观调控能力。与之相反,外汇储备相对充足的新加坡和日本,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就比较小。原因③:外汇储备的结构不太合理。外汇储备中大多数以信用货币为主,主要有美元,日元等。除菲律宾以外,其他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黄金储备所占比例均比较小:泰国2%,印尼3%,韩国1%,明显低于国际上认同的8%至10%的比例。资本账户过早开放引发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与开放金融市场是全球发展的一个趋势。金融市场开放一方面表现为资本账户的对外开放。然而,资本账户的开放必须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拟定开放进程和时间表。如果不顾自身发展的特点,盲目跟随国际主流随意开放资本项目,就会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导致经济危机。譬如发生金融危机的印尼、泰国等国家就过早地开放了资本账户。印尼于20世纪60年代末就逐步开放了资本账户。马来西亚对资本的进出限制相当有限,1994年主要对短期资本的进出有限制,超过一定金额才需要马来西亚央行批准。泰国于1991年取消了对多数资本流出的管制,且在1993年成立曼谷境外金融中心,开放外币贷方业务。然而,这些国家当时的金融体系存在很大的漏洞:国家金融制度不健全,金融政策不完善。这些漏洞使国际资本大量进入该国后,直接冲击该国的金融体系,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资本账户应当开放,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开放时间需要根据国家的具体经济和金融状况来决定。金融系统管制力度不够。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放松银根。他们大量引入国外资金后,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分配这些资金,使这些资金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低收益或高风险企业中。当这些企业因清偿能力下降、债务增加而无力偿还时,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就急剧膨胀,从而爆发金融危机。这些都是由于国家金融监管不力造成的。譬如韩国,银行将主要资金贷给韩国的一些大企业,而没有从资金使用效率的角度去考察这些资金的运用是否有效。当这些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时,韩国几大银行因不良资产过多而纷纷倒闭,引发了韩国的金融危机。由上可知,要保证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强有力的金融管制体系。增持黄金储备,加强金融安全。中国拥有目前居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足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但是,外汇储备结构不尽合理,使中国承担很大部分的外汇风险。亚洲金融危机使各国认识到,必须高度重视本国金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外汇储备是国家用于外贸结算的准备金,是国家的国际支付能力。它可以提高偿还外债和抵御金融风暴冲击的能力,用于应付突发事件,还可以提高国家的资信程度,保持货币持有者的信心,实现金融的稳定。但是,我国的外汇储备是由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形成的。资本账户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积累,同发生金融危机的一些国家有相似之处。在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中,大多是由外贸顺差造成的,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增长是资金流动所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开放我国的资本项目,有可能导致外汇储备的波动,引起国内流动性资本过剩,进而危及国家的金融和经济体系。在国家外汇储备中,黄金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黄金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很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黄金储备的总量不多,所占比例也很低。因此,中国应增持黄金储备。首先,持有黄金可以应付突发事件中的临时资金需要。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使俄罗斯减少了33%的黄金储备;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动员居民将手中持有的黄金兑换成政府债券或当地货币,而国家将收集的黄金直接作为储备,或换成美元用于支付外债,或用于干预经济,以支持本国岌岌可危的货币。其次,增加中国的黄金储备,有利于稳定和改善人民币的未来预期,保护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中国持续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所面临的美元贬值和收益率下降的风险正在加大。同时,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加,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从市场风险和避免外汇储备损失的角度看,增加黄金储备均十分必要。第三,增加中国的黄金储备,可以提高国家的金融安全性。在全球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只有黄金是被所有国家承认的支付手段,其他货币无法替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很多国家发生的黄金换汇事件正好印证了黄金的这一特点。外汇储备存在大幅贬值的风险,一旦贬值将使国家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在极端的情况下,外汇资产甚至会可能出现遭冻结的可能。中国拥有太多的美元储备,一旦美元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中国应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使储备资产多样化。自加入WTO后,我国在贸易和金融的很多方面实现了对外开放,包括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等。但是,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可以认识到,资本项目的开放需要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目前,汇总国在这些方面条件并不十分完善。如果立即开放资本账户,很可能使国际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冲击人民币,导致金融危机。因此,中国应先放开长期证券投资限制,然后在时机成熟时再放开短期资本流入限制。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早些时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宣布,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从紧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央行年内10次上调准备金率达到14.5%。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此次上调是央行今年以来第10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前9次调整情况如下:2007年1月5日央行宣布,从1月1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2月16日央行宣布,从2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4月5日央行宣布,从4月16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4月29日央行宣布,从5月1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5月18日央行宣布,从6月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7月30日央行宣布,从8月1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9月6日央行宣布,从9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10月13日央行宣布,从10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11月10日央行宣布,从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墨西哥央行(Bank of Mexico)7日宣布,维持利率水平不变,这是该行2007年最后一次利率决议,并称自其11月会议以来,经济和通胀情况并未改变。墨西哥央行维持隔夜利率于7.5%不变,此前该行于10月将利率从7.25%上调至7.5%,以抑制食品价格引发的通胀压力。与此同时,央行报告称,墨西哥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0.71%。这使得年度通胀率自10月底的3.74%上升至3.93%,但仍处于该行2%至4%的目标区间。该通胀数据略低于经济学家预期中值的0.73%。墨西哥央行的利率决议与市场预期一致,此前Banamex调查的24家金融机构一致预期墨西哥央行2007年内利率政策不会改变。墨西哥央行7日表示,该行将继续密切关注其经修正的通胀前景所面临的风险。

  著名投行摩根大通(JPMorgan)周五预测,由于美元贬值、需求旺盛,2008年贵金属价格可能将上涨,并将贵金属走势列于2008年所有大宗商品之首。摩根大通声称,虽然近期黄金和铂金价格上行压力增加,但是,该行看依然看好黄金和铂金走势,并预估2008年价格分别为815美元/盎司和1,475美元/盎司。摩根大通表示,2008年贵金属价格依然和美元走势密切挂钩,波动主要来自汇市行情变化。在告客户书中,摩根大通指出,2008年黄金矿石产出可能仅与今年持平,而铂金和钯金的产出可能将保持减少。根据目前贵金属在货币市场中的杠杆作用,以及供应告急等因素判断,贵金属价格很有可能将上涨。该行预测,2008年走势最强劲的大宗商品依次为,贵金属、农产品、基本金属、和能源。由于2007年美元兑一揽子货币刷新历史低点,令黄金成为表现最为抢眼的资产。信贷市场紧张,以及股市震荡也凸显了黄金避险的功效。现货金方面,11月中旬,金价刷新28年高点845.40美元/盎司。截至目前为止,今年金价累计上涨近25%。周五收盘,现货金收于795美元/盎司附近。摩根大通认为,金价突破85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只是时间问题,在触及900美元/盎司之前,金价不会形成顶部。另外,股市方面,年初至今为止,摩根士丹利全球资本指数上涨10%;标准普尔500指数也上涨近6%。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6日表示,第三季度美国家庭净资产增长1.1%,至58.60万亿美元。Fed发布的季度资金流动数据同时显示,第三季度美国非金融负债年增长率为8.9%。增幅高于第二季度修正后的7.2%。第二季度初步数据为增长7.1%。Fed称,负债增长加速出现在联邦政府和企业领域,而家庭及州和地方政府领域的负债增长出现小幅减缓。第三季度美国家庭净资产约为当季个人可支配收入的5.72倍,第二季度约为5.74倍。家庭净资产衡量的是家庭所拥有的住房和退休金等总资产扣除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负债等总负债后的净值。第三季度美国家庭负债的年增幅为6.9%,低于第二季度的7.6%。第三季度住房抵押贷款负债年增长率为6.8%,低于第二季度的8%。第三季度消费者信贷年增幅为6.1%,高于第二季度的5.3%,同时高于2006年第三季度的5.1%。第三季度联邦政府债务增长8.8%,第二季度为下降1.4%,2006年第三季度为增长3.6%。第三季度非金融商业债务增长11.9%,高于第二季度10.7%的增幅,也高于06年同期6.9%的增幅。Fed表示,第三季度非金融商业债务的增长主要是由于银行和其它中介机构的借款上升所致。第三季度资金缺口(企业为弥补资本开支所必须进行的外部融资)增至2,805亿美元,第二季度为2,380亿美元。第三季度州和地方政府债务增长8.4%,低于第二季度10.3%的增幅,但高于2006年同期7.7%的增幅。第三季度所有非金融债务的未清偿债项为30.64万亿美元,高于第二季度的29.97万亿美元。

  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五报告表示,美国11月非农就业增加9.4万,此前接受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为9万;同时失业率持稳于4.7%。报告还将美国10月非农就业向上修正至17万,初值为16.6万。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下周二将调降利率至少25个基点,部分分析师认为,为防止美国08年经济陷入衰退,美联储可能加大降息力度至50个基点。周五报告还表明,美国11月工业就业减少3.3万,服务行业则创造了12.7万就业,制造业就业减少1.1万。同时,11月平均每周工时持稳于33.8小时,加班为4.1小时。

  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9.4万,美国失业率持稳在4.7%。此批数据的出炉增加了美联储下周降息25个基点,而非50个基点的几率。但是,美国一家公司的投资主管Andrew Harding表示,非农就业人数不会对政策产生根本影响,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下周将下调50个基点。Harding表示:"在本年度的最后一次会议上,美联储官员们将提出无数种难以预计的影响经济未来前景的因素,在做政策决定时,官员们更倾向于先发制人,而不是后发制人。"Harding还指出,在研究抵押贷款新计划小组中,布什总统不仅任命了财长保尔森(Hank Paulson),还任命了伯南克(Ben Bernanke),所以,他认为,美联储下周二有可能降息50个基点。美国麦格理期货(Macquarie Futures USA)高级副总裁Nauman Barakat表示:"就业数据在预料之中,这对原油期货的影响甚微,关键因素还是美联储将降息25还是50个基点。"

  美国1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跌至自2005年秋季以来最低点。美国12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跌至74.5,这是自2005年10月以来最低值,11月份终值为76.1。此前接受知名媒体调 查的经济学家预计该指数12月指数初值将为75.0。报告显示,美国12月份密歇根大学预期指数初值从11月份的66.2跌至63.2,现况指数初值从11月份的91.5升至92.1。报告还显示,美国1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1年期通胀预期初值为3.5%,11月终值为3.4%,5年期通胀预期初值为3.1%,11月终值为2 .9%。

  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ECRI)周五称,受贷款、就业和零售商表现等因素影响,美国11月通胀压力小幅上升。ECRI美国未来通胀指标(USFIG)在11月升至119.7,10月数据从116.5向上修正至119.0。ECRI分析师Melinda Hubman称:"尽管最近有所上升,但未来通胀指标依然处于周期性下降趋势,显示基本通胀压力仍然较低。"报告称,该指标的上升压力部分被利率与商品价格指标的变化所抵消。11月该指标年率升至-0.9%,10月数据从-5.6%修正至-2.1%。

  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ECRI)周五公布数据显示,因房市活动更为强劲和股价走高,美国11月30日当周领先指标上升,但其年增长率触及近5年低点。该机构称,美国11月30日当周领先指标从前周下修后的136.9升至138.7,前周初值为138.1。ECRI研究人员Melinda Hubman称,房市活动更为强劲和股价走高对于该指标的影响,部分被商品价格下跌所抵消。同时公布的数据还显示,美国11月30日当周领先指标年增长率从前周下修后的-2.2%降至-2.7%,为2002年11月22日当周以来的最低点。

  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MBA)周四公布数据,第三季度美国房屋抵押品赎回权丧失人数和比率上升至历史高点。MBA调查发现,所有类型贷款的偿还均出现问题,令房屋进入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程序的速度加快。MBA首席经济学家邓肯(Doug Duncan)指出,不合规格的证券化的有关影响,房价全线下跌,地区经济持续疲弱以及可浮息抵押贷款全线调整还款额,这些因素在第三季首次一起发挥影响。第三季度,违约的抵押贷款占未还贷款的比率上升至1.69%,较上季度增加0.29%,较去年同期增加0.64%;季调后,第三季度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至0.78%,较上季度增加0.13%,较去年同期增加0.32%。调查显示,抵押贷款还款拖欠率上升至1986年以来最高水平。MBA该项调查始于1972年。

  美国财政部负责经济政策的助理部长施瓦格(Phillip Swagel)周五表示,美国经济相当稳健,虽然房市表现低迷,但经济将继续增长。施瓦格表示,周五公布的政府就业报告显示,就业温和增长,失业率处于低水平。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五公布, 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9.4万人,略高于华尔街的预期中值8.5万人,10月修正值为增加17万人。他指出,周五的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整体处于相当稳健的状况。施瓦格认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推力消费者支出将受到劳动力市场的支撑。他预计,尽管面临着住房和信贷市场不利环境的挑战,但美国经济将继续增长。

  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拉泽尔(Edward Lazear)周五声称,虽然房市衰退给美国经济带来风险,但是他相信,美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劲,不会面临衰退。拉泽尔表示,展望未来,美国经济依然坚实。他指出,在过去几个季度中,对美国经济构成最大风险的就是房屋市场萧条。在未来1-2个季度内,房市萧条将继续损害GDP增长。

  美联储(FED)周五公布报告显示,可能受到来自房市下滑的冲击,非循环消费信贷减少,导致美国10月消费信贷增加47.1亿美元,增幅低于预期。据报告显示,美国10月消费信贷年增长率为2.27%,总额2.490万亿美元,9月增幅下修至32.1亿美元,初值为37.5亿美元,8月增幅则上修至207.5亿美元。接受媒体调查的分析师早期预测,美国10月消费信贷将增加50亿美元。美国10月非循环信贷下降16.4亿美元,跌幅1.26%,至1.561万亿美元,9月修正值为下降13.7亿美元,初值为增加3.63亿美元,8月修正值为增加126.8亿美元,增幅9.8%。非循环信贷包括汽车、游艇、大学教育、假日消费在内的定额贷款。

  美国财长保尔森(Henry Paulson)周五表示,尽管面临房市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的风险,美国经济基本面仍非常强劲。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经济基本面非常健康。保尔森补充道,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房市衰退,房市已经拖累经济增长,美国正在经历金融市场动荡,这也是美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他表示,美国已经将注意力集中于上述风险,但他也认为,不能忽视美国健康的经济基本面。

  美国财长保尔森(Henry Paulson)周五表示,食品和产品安全将是下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首要议题。保尔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旨在使中美关系在紧张之际"保持稳定"。本次对话将于12月12-13日举行。他指出,当中美两国去年9月启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时,都不会认为产品安全、食品安全、贸易的整体质量像如今这样成为关键问题。保尔森补充道:"但我认为,这些将是我们下周要讨论的首要议题。"这将是SED去年启动以来两国之间的第三次会谈,本次会议将在北京举行。

  华尔街大型银行一致预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在11日的政策会议上将作出减息决定。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简称FOMC)将把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从4.50%下调至4.25%。这些交易商还普遍预计,Fed 11日会将贴现窗口贷款利率从5%下调至4.50%。

  油价重挫以及劳工市场保持强劲的迹象抵消了投资者对信贷紧缩正波及消费支出的忧虑,美国股市周五收盘基本持平。投资者根据近期美联储官员悲观言论预期,美联储下周二将大幅降息50个基点,以防止经济陷入衰退。但是,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为增加9.4万人,略高于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暗示经济温和增长。周五,由于油价大幅下挫,大型制造业企业股票纷纷上涨,3M收高1.6%,报86.14美元;波音(Boeing)上涨1.4%,报93.10美元。North Star投资管理公司驻芝加哥首席投资顾问Eric Kuby表示,近期就业数据连续高于预期,令投资者猛然醒悟,原来市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恶化。他还声称,如果下周二美联储不降息50个基点,那么市场将会很失望。然而,近日连续上涨的美国运通周五走势下滑,收低4.5%,报56.86美元;同行Capital One也下跌4.5%,报50.05美元。美国股市周五收盘,道指收高5.69点,涨幅0.04%,报13,625.58点;标普500指数收低2.68点,跌幅0.18%,报1,504.66点;纳指也收低2.87点,跌幅0.11%,报2,706.16点。本周道指累计收高1.9%;标普500指数收高1.6%;纳指也收高1.7%。

  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7日收低近2美元,为连续第二周累计下跌,因在担忧美国经济体质之际,交易商权衡美元反弹的影响。另外,由于预计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降息幅度将小于原来预期,亦拖累原油价格。此前公布的就业数据高于预期。NYMEX 1月原油合约结算价跌1.95美元,或2.2%,报每桶88.28美元,交易区间为87.07至90.68美元。尾盘时分的空头回补扳回日内部分跌幅。BNP Paribas Commodity Derivatives资深油市分析师Harry Tchilinguirian表示,近期跌势可能与年底结清部位有关,投资者在假期前轧平其部位。Cameron Hanover总裁Peter Beutel称,降息幅度较小的可能性意味着美元承受的压力较小,这是原油7日下跌的原因之一。1月取暖油合约收低4.03美分,或1.6%,报每加仑2.5047美元,盘中交投介于2.5525至2.4747美元之间。1月RBOB汽油合约收低3.23美分,或1.4%,至每加仑2.2690美元,盘中介于2.2476至2.3150美元之间波动。

  COMEX期金周五收低,因原油价格挫跌,且此前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降低了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下周大幅降息的几率。COMEX交投最为活跃的2月期金结算价跌6.9美元,报每盎司800.20,盘中低见796.4美元。美国政府公布数据显示,11月新增9,4万就业人口,高于预期,分析师称这可能导致下周的降息幅度较预期要更为温和。降息降低借款成本,令黄金与固定收益资产相比更有吸引力。就业数据公布后,期金最初跳涨,触及811.10美元的盘中高点,因美元兑欧元下跌。但稍早涨势很快消散,因原油加速下跌。美国原油期货周五大跌逾2美元至每桶约88美元,重拾由对美国经济忧虑升温引发的急剧跌势。COMEX估计期金最终成交量为101,885口,黄金选择权则为5,328口。本周,期金大体在790和810美元之间的宽幅区间交投,受美元回升和能源市场动荡拖累。1915GMT,现货金报每盎司794.90/795.70美元,周四纽约尾盘报803.20/803.90。伦敦金午后定盘价报792.50。3月期银收低12美分,收报每盎司14.505美元,盘中在14.395-14.705之间交投。现货银报每盎司14.33/14.38美元,周四在纽约尾盘报14.45/14.50美元。NYMEX-1月铂金合约收低8美元,报每盎司1,462.20。现货铂金报1,455/1,460。3月钯金合约收低4.05美元,或1.2%,至每盎司347.65。现货钯金报345.50/348.50。

  本周关注焦点:周一,美国10月NAR成屋签约销售指数;周二,美国10月批发销售/库存,美国12月IBD消费者信心指数;周三,美国10月贸易帐,美国上周EIA原油库存变化,中美第三次战略对话,美联储12月11日会议及会后声明;周四,美国11月政府预算,美国11月(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美国11月(核心)零售销售,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美国10月商业库存;周五,美国11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美国11月工业产出。

  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加拿大11月就业人数以三倍于预期的速度增长,失业率小幅上升,就业率再创记录高点。加拿大11月就业人数新增4.26万,低于10月的增幅6.3万,但大幅高于预期。加拿大11月失业率为5.9%,较10月失业率33年低点上升0.1%。此前,市场预计,加拿大11月新增就业人数1.5万,失业率为5.9%。加拿大统计局表示,加拿大11月全职员工增加2.71万,兼职员工增加1.54万。11月私营部门新增就业人数是公共部门的两倍之多。但在过去12个月,加拿大公共部门就业率增加了6.3%,而私营部门仅增加0.9%。加拿大11月总体薪资年率上升4.2%,10月上升4.1%,远超出消费者物价通胀2.4%。加拿大11月平均小时薪资上涨4.1%,10月上涨4.2%。11月就业率上升0.1%,至63.8%。

  汇价日高111.78,日低111.16,尾盘在111.7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341%,日涨跌幅0.38,收于111.68。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11.78,周最低价109.56,周升跌率0.432%。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态势且其与30日均线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上及30日均线(111.19)之上附近,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汇价若站稳于111.3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挡支撑位于110.80、110.30,上挡压力位于112.10、112.60;109.30与111.30(中位110.3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跌势趋缓且有呈收敛集聚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周均线(116.86)之下,显示中线向空的概率继续增大;若受压于110.10之下则周线向空,若受压于112.70之下则周线偏空;110.10(中位112.70)为周线指标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与30月均线有摆脱缠绕呈死叉态势,汇价位于其下附近及30月均线(116.42)之下,显示中长线向空的概率增大;若受压于113.50之下则月线向空,下挡月线支撑位于110.00;11350(中位117.00)为月线指标向空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空的概率增大,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周线若受压于110.10之下则周线向空,若受压于112.70之下则周线偏空;日线若站稳于111.30之上则短线向多,若站稳于110.30之上则短线偏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汇价自2007年6月22日当周周高124.15进入大级别ABC下跌波动中的概率较大;且汇价已经在8月17日日低111.59一线获得支撑、完成了自2007年6月22日当周周高124.15以来的大A波下跌、进入较大级别B波反弹,已经在波段高点、10月15日日高117.93结束较大级别B波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汇价已自波段低点11月26日日低107.22进入3波4震荡整理的概率较大,但不排除已自117.22进入较3波4更大一级别的4波震荡整理的可能。时间比率及波幅比率显示,时空交汇点约在周一前后的112.10-112.60区域。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暂认定汇价已经在波段高点、07年10月15日日高117.93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汇价已经在11月26日日低107.22附近受到支撑进入3波4震荡整理(或较3波4更大一级别的4波震荡)的概率增大,波段目标或暂看向112.10-112.60附近,其后若受阻回落则可能进入3波5下跌(或4波震荡中的B波下跌)。若汇价在短线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111.30、110.80附近支撑,则已经进入3波5下跌或4波震荡中的B波下跌中的概率增大,即不排除继续下破、向110.30附近测试的可能,若下破109.30则向108.00或近期波段低点107.22附近测试的概率增大;若在111.30或110.80附近受到支撑则可能继续上试112.10、112.60(短中期趋势压力及0.5反弹压力位)附近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

  今日强压力112.60,弱压力112.10;强支撑110.80,弱支撑111.30。

欧元/美元

  12月7日,欧元震荡整理、略升。

  欧盟货币事务委员(European Monetary Affairs Commissioner) 阿尔穆尼亚(Joaquin Almunia)周五指出,欧元区面临巨大的通胀压力。欧盟统计局(Eurostat)第一份估算数据表明,欧元区11月通胀率为3.0%。上升的通胀率和放缓的经济增长使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处于两难境地,因为如果提高利率,通胀率可以使得以控制,但这同时也会造成经济增长率的进一步下滑。尽管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并保证欧元区平安度过此次金融市场动荡的呼声很高,但欧洲央行周四仍表示保持当前4.0%的利率不变。阿尔穆尼亚周三表示,他知道很多人希望降低利率以应对此次动荡,但他并不认为降低利率就能帮助应对此次危机。

  欧洲央行理事会(European Central Bank Governing Council)成员默施(Yves Mersch)周五重申,次级贷危机仍未结束。默施在欧盟统计局会议上表示,尽管2007年美国次级信贷危机还未结束,很多管理机构,包括某些国家的央行已统计出必要的额外数据,名义上以便更好地监督评级机构的工作。默施同时也是卢森堡央行行长。他还表示,此次动荡对某些市场领域的影响还未完全显现。同时出席会议的欧元集团(Eurogroup)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则表示,尽管面临不利的市场动荡和众多风险,欧元区经济增长依然强劲。

  欧洲央行(ECB)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周五声称,市场不能低估美国经济的重要性及其通过商品和金融服务贸易对欧元区活动的影响。特里谢在汉堡发表讲话表示,由于融资通道越来越重要,并且宏观经济层面上所受的冲击向全球传播,令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加重。特里谢表示,商品贸易可能显示美国和欧元区的联系居于次要地位,但他警告称,这可能会低估美国经济的重要性,因为除了商品贸易外,两个经济体之间还存在间接传播渠道。事实上,美国在世界经济中起着更加广泛的作用,因此美国经济下滑可能将给世界经济带来第二轮效应。他指出,第二轮效应包括金融联系,市场信心同贸易方面的联系。

  法国央行行长诺亚(Christian Noyer)周五在接受《费加罗报》(Le Figaro)采访时表示,欧元区通胀水平较高,欧洲央行应当迅速将物价拉回受控水平。诺亚称,"包括原材料、原油价格攀升以及德国提高增值税率在内的外部因素推升了欧元区通胀;为保护购买力、防止通胀预期激增,我们必须迅速将通胀增幅拉回到2%以内。"诺亚同时兼任欧洲央行理事会成员。他指出,避免对物价攀升的外部因素作出过激反应固然重要,但欧洲央行更应当尽全力防止"滚雪球效应",预防薪资和利润的第二轮通胀。此外,诺亚还对汇市震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示担忧。"汇市波动令人担忧,若美元与经济基本面不符的贬值进程进一步持续,全球经济都将受到威胁;事实上,美国贸易帐已经取得改善,而美元汇价走向并未反映这一情况",诺亚如是说。同时,他也还表示,欧元汇价并不是影响欧元区企业的竞争力的唯一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的基本面因素也十分重要。

  欧元区财长会议轮值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周五表示,事实证明欧元区经济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容克指出,自欧元发行以来,欧元区新增数百万个就业机会,保持了稳定的通胀记录,并正在积极推进公共金融体制改革。

  意大利统计局(Istat)周五报告表示,07年第三季度意大利经济增长较前一季度有所复苏。报告显示,意大利第三季度GDP季率和年率终值分别增长0.4%和1.9%,与11月13日公布的初值一致;第二季度GDP增长曾创下1年多新低,修正后季率和年率分别增长0.1%和1.8%。第三季度经济复苏在市场意料之中,但此前经济学家对强势欧元和高油价制造的负面压力仍充满忧虑。报告还表明,意大利第三季度服务业季率和年率分别增长0.4%和2.1%,工业分别增长0.7%和1.6%。服务业和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2/3和1/3左右。统计局官员称,即使第四季度零增长,07年全年GDP增幅也将达到1.7%。

  德国经济部周五报告显示,受能源产出减少影响,德国10月季调后工业产出月率初值下降0.3%。经济部表示,近期工业订单的强劲增长为工业产出奠定良好基础,但订单有所回软,加之市场信心指标走低,预示未来几个月产出增长势头可能将更趋温和。瑞士信贷(UNICREDIT)分析师ALEXANDER KOCH称,今日数据较预期更为乐观,加之周四公布的资本品出口订单数据取得大幅增长,表明强势欧元并未造成巨大冲击。德国知名投行SAL. OPPENHEIM的分析师ULRIKE KASTENS则认为,报告工业产出在内的近期数据令人失望,订单虽有所增加,但其增长势头显著放缓,预计07年第四季度和08年第一季度德国经济将放缓增长。

  瑞士最大的产业联盟--瑞士工商联合会(economiesuisse)周五指出,明年瑞士经济增速将显著放缓。该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当前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对各经济部门的需求增加,但经济周期的高峰已经远离我们,经济增速将显著放缓。"瑞士工商联合会预计,明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5%-1.7%,明显低于今年作出的该国长期潜在经济增长水平2.7%。瑞士工商联合会表示,信贷危机影响了该国金融领域的发展前景。但市场环境并没有迅速恶化,其对瑞士金融产业的影响将很有限。由于食品价格上涨,以及薪资的增加,通胀率可能进一步提升。瑞士工商联合会预计2008年通胀率将上升至1.3%-1.5%,仍低于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的价格稳定水平上限2%。该组织表示,在此背景下,他们不认为瑞士央行在短期内再次上调利率。市场普遍预期,瑞士央行在下周四的政策会议上将维持基准利率在2.7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7日表示,法国政府需更为努力地削减预算赤字,其中主要依靠缩紧开支。IMF一个经济学家小组在对法国经济年度报告中的末尾称,法国政府应该致力于将预算赤字占GDP的比例每年削减0.5个百分点。IMF称,“基于耐用品支出削减的财政巩固是促进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将增加可支撑税收削减的范围,并为私营部门发展创造经济空间。”该组织表示,公共债务和赤字削减应该是一个国家优先考虑的事项,并称,预算回归正轨将有助于帮助该国为迎接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养老金和卫生保健成本增加而做好准备。整体来看,IMF经济学家认为,法国计划进行经济改革将有助于经济更快发展,尤其是如果这些能够尽早进行。法国的可支配收入过去几年出现了实际性增长,并高于其它欧洲国家。但是,供应限制使得进口而非国内生产增加,以满足需求。

  汇价日高1.4671,日低1.4599,尾盘在1.465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137%,日涨跌幅0.0020,收于1.4657。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4770,周最低价1.4529,周升跌率0.164%。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日均线(1.4662)处附近,显示短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偏空。汇价若受压于1.4710之下则短线偏空,上挡压力位于1.4700、1.4750,下挡支撑位于1.4620、1.4570。1.4790与1.4630(中位1.471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升势趋缓且有呈横行收敛集聚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周均线(1.3980)之上,显示汇价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站稳于1.473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4520之上则周线偏多;1.4730(中位1.4520)为汇价周线向多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与30月均线呈多头排列,汇价位于其上附近及30月均线(1.2986)之上,显示汇价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站稳于1.4330之上则月线向多,上挡月线压力位于1.4950;1.4330(中位1.385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偏空;周线若站稳于1.473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4520之上则周线偏多;日线若受压于1.4630之下则短线向空,若受压于1.4710之下则短线偏空,有望震荡整理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高1.4965结束近25个月的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盘升受阻回落、下破关键支撑则由短线调整转为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日高1.4965附近结束震升波动、由短线调整转为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暂认定汇价自12月6日日低1.4529结束小A波(3波结构)下跌、进入小级别B波反弹中,或许已运行至反弹末段,但不排除由小级别B波反弹转而为较大级别B波反弹(或较大级别4波震荡)的可能。若在1.462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向1.4700、1.4750水位测试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若汇价在压力附近受阻回落、再次下破1.4660(30日均线附近)、1.4620、1.4570附近支撑则已经自波段高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的概率增大。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强压力1.4750,弱压力1.4700;强支撑1.4570,弱支撑1.4620。

英镑/美元

  12月7日,英镑震荡整理、略升。

  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NIESR)周五数据显示,英国经济在截至11月底的三个月增长0.6%,为一年多来最慢速度,截至10月底的三个月经济增长率为0.7%。NIESR还表示,预计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将导致明年一段时间内增长率低于趋势水平,2009年也可能如此。周四英国央行决定降息,为两年多来首次,并将原因归结为经济增速放缓。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6日表示,由于2008年英国经济增长将可能弱于此前预期,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最早可能从3日当周开始降息。OECD预计2008年英国经济增幅为2%,2009年增幅为2.4%,受住房市场走弱,全球信贷危机影响以及消费支出走软拖累。上述预期较OECD在今年5月份的《经济展望》报告的数据有所下调,OECD在5月份的报告中预计,2008及2009年经济增幅在2.5%至2.75%之间。新的预期位于英国政府预期区间的低端,英国政府预计2008年经济增长2.0%-2.5%。OECD在其最新一起半年度报告中指出,国内需求疲弱应有助于防止通货膨胀失控,削减利润率下降并缓解薪资压力。上述因素将使通货膨胀率接近于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水平。该组织称,预计英国央行12月份将降息25个基点。报告显示,如果经济增长如预期般放缓,且通货膨胀压力得到控制,央行就有条件在2008年上半年进一步下调利率。OECD表示,随着抵押贷款核准数量及净购房需求下降,住房价格上涨将继续缓和。金融业雇员年终奖金缩水将对高档住宅市场造成打击。

  经济学家预计,英国10月平均薪资小幅上涨,但这还不足以说明通胀压力正在迅速上升。专家预计,11月失业率将显示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减少,同时11月失业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的2.6%。油价最近上涨可能导致生产者物价通胀年率增长,而去年同期情况相对平稳。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表示,原油价格飙升对11月投入物价增幅的贡献,将达到13%。食品价格也有上涨趋势,另外有证据显示化学品价格也将上涨。Global Insight首席英国及欧洲经济学家Howard Archer表示,他们预计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Royal Institution of Chartered Surveyors)的报告将显示,英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放缓。

  鉴于目前信贷状况趋紧不断抑制经济增长、减缓通胀压力,英国央行(BOE)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很可能在明年年底前将英国基准利率下调至5%。英国央行周四宣布将利率由5.75%下调至5.5%,这是该行自2005年8月以来首次降息,市场对英国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预期也随之升温。一些分析师称,到明年年底前英国央行的基准利率将可能下调至4.5%。但接受知名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显示,2008年英国央行将降息50个基点。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驻英国经济学家Alan Castle表示,由于需求陷入疲软,英国央行将可能采取降息措施刺激经济,但由于经济放缓速度有限,因此降息幅度也将受限。Castle预计英国央行将在明年2月和5月降息。分析师指出,对于信贷市场动荡对经济的潜在影响这一问题,英国央行在12月份降息决定的会后声明中表现得比以往更为坦率。英国央行表示,有迹象表明居民和企业支出水平下降总体上与11月通胀报告所作预期一致,但金融市场状况已经恶化。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驻英国经济学家Simon Hayes指出,英国央行认为各大商业银行在明年寻求控制贷款发放规模的可能性不断上升,这将进一步拖累已不断走软的房市。 他预计英国央行将在明年2月和5月先后降息两次。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驻英国经济学家Matthew Sharratt表示,随着英国经济增长的大幅放缓,英国央行基准利率将在2008年末跌至4.5%的低点。

  拥有英国抵押贷款机构Halifax的HBOS PLC7日表示,英国2008年房价将持稳,但供应短缺以及稳固的经济基本面将确保房价不会大幅下挫。这家英国银行称,利率上调和实际收益下滑已经减缓了房屋价格通胀,而未来几个月这种情况将加剧。英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这种减缓,其中苏格兰和英格兰南部减缓幅度最大,而英格兰北部和威尔士减缓幅度较小。不过,HBOS表示,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应该与其此前的发展情况相联系。该行称,“房屋均价此前10年已经上涨了180%,自1997年末的7万英镑上涨至现今的19.5万英镑。”它还指出,经济稳固及持续的供应短缺将阻止房屋价格大幅下滑。继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简称BOE)6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5.5%后一天,HBOS做出了以上预期。HBOS的预期与行业其它机构的预期一致,英国建房互助协会Nationwide11月曾表示,预计英国2008年房价将持稳。Halifax11月房价指数年比上升6.3%。虽然2008年房价将持稳,但HBOS预计,房屋产权交易将下降15%。该行还预计,英国2008年经济将再次增长,虽然其曾表示,重要的零售价格指数2008年内某个时期可能将超过4%。但是,经济发展疲弱可能将遮盖物价压力,从而令英国央行2008年再次减息50个基点。HBOS表示,鉴于股市以及其它金融市场波动,预计2008年流动性储蓄将显著增长。与此同时,预计2008年总储蓄额将增加4,000亿英镑,从而突破4.5万亿英镑。

  英国股市周五收高,银行股受降息推动上涨、矿业股也因整合传闻而走强、且美国就业数据带来进一步提振,都是股市上涨的利好因素。英国FTSE 100指数收盘上涨69.3点,涨幅1.1%,报6,554.9点。盘中,美国政府公布的1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略高于预期,缓解了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担忧情绪,但市场仍预计美国下周将降息 。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五公布, 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9.4万人,略高于华尔街的预期中值8.5万人,10月修正值为增加17万人。市场整合传闻为矿业股注入上涨动力。因交易商称有传闻称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可能收购瑞士矿商Xstrata,推动后者大涨7.9%。英美资源集团拒绝对此发表评论,Xstrata则尚未得以接洽。英美资源集团也收高5.1%。

  汇价日高2.0345,日低2.0220,尾盘在2.030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123%,日涨跌幅0.0025,收于2.0303。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2.0678,周最低价2.0181,周升跌率-1.269%。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呈死叉空头排列但其跌势稍缓,汇价位于其间偏下及30日均线(2.0648)之下,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向空。汇价若受压于2.0350之下则短线向空,上挡压力位于2.0370、2.0430;下挡支撑位于2.0230、2.0170;2.0350(中位2.0520)为汇价短线向空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呈死叉且其与30周均线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下附近及30周均线(2.0272)之上附近,显示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运行方向;汇价若受压于2.055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破2.0370则周线向空;2.0730与2.0370(中位2.0550)分别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与30月均线升势趋缓且有呈收敛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下及30月均线(1.8993)之上,显示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若站稳于2.0500之上则月线向多,若站稳于2.0150之上则月线偏多。2.0500(中位2.015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运行方向;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向空;周线若受压于2.055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破2.0370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2.052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破2.0350则短线向空,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测试支撑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结束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若盘升受阻回落、下破关键支撑,则进入更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概率增大。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受阻回落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汇价已经在11月28日日高2.0831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或许仍运行在C波3下跌中,但已经在12月6日日低2.0181进入B波反弹或C波4震荡中的概率增大。若汇价在短线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2.0230、2.0170附近支撑则由短中线调整转为中线调整的概率增大(有效下破30周均线的概率增大);若汇价在2.023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向2.0370、2.0430水位测试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测试支撑。

  今日强压力2.0430,弱压力2.0370;强支撑2.0170,弱支撑2.0230。

澳元/美元

  12月7日,澳元震荡整理、略跌。

  澳大利亚工业集团(AIG)周五数据显示,澳洲营建业活动在11月份连续第三个月保持扩张,但扩张步伐有所放缓。数据显示,澳洲11月AIG建筑业表现指数下降4.2点,至53.2,该指数大于50表明建筑业活动处于扩张状态。AIG副总裁Tony Pensabene表示,营建成本上升和产能限制给建筑业发展带来了压力,这也给澳洲利率带来了持续的上升压力。

  汇价日高0.8825,日低0.8741,尾盘在0.876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319%,日涨跌幅-0.003,收于0.8760。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0.8853,周最低价0.8660,周升跌率-0.916%。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有呈收敛集聚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日均线(0.8933)之下,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空。汇价若受压于0.878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挡支撑位于0.8730、0.8690,上挡压力位于0.8790、0.8830。0.8730与0.8830(中位0.878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下及30周均线(0.8636)之上,显示中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汇价若受压于0.895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破0.8800则周线向空;0.9110与0.8800(中位0.8950)分别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升势趋缓且有呈收敛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月均线(0.7906)之上,显示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若站稳于0.8500之上则月线偏多,上破0.8860则月线向多。0.8860(中位0.8550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空;周线若受压于0.8950之下则周线偏空,上破0.9110则周线向多,下破0.8800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0.8730之下则短线向空,若受压于0.8780之下则短线偏空,上破0.883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暂认定汇价自06年3月29日日低0.7013进入5波震升中,已经在11月7日日高0.9399见波段高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仍运行在B波反弹中,或许已经运行至B波反弹末段。且不排除已经(或即将)在11月28日日高0.8919附近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波动的可能。

  短线分时波动显示,暂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7日日高0.9399附近见波段高点进入调整的概率增大。现或许运行在稍大级别震荡整理中,已经运行在反弹末段的概率增大,且不排除已经(或即将)在11月28日日高0.8919附近结束反弹的可能;市场对B波反弹为横摆收敛三角形态的可能性保持警惕;若汇价在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0.8730、0.8690、0.8650一线支撑则已经自波段高点进入C波下跌的概率增大,下破30周均线0.8630一线支撑则进入中线调整的概率增大。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强压力0.8830,弱压力0.8790;强支撑0.8690,弱支撑0.8730。

欧元/日元

  12月7日,汇价震荡盘升。

  汇价日高163.89,日低162.35,尾盘在163.7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473%,日涨跌幅0.77,收于163.69。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63.89,周最低价160.90,周升跌率0.571%。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有呈收敛集聚缠绕之势,汇价位于其上附近及30日均线(163.02)之上,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汇价若站稳于163.1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挡支撑位于162.40,上挡压力位于164.30、165.00。161.60与163.10(中位162.4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与30周均线呈横行收敛缠绕之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周均线(163.22)之上,显示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方向的可能;汇价若受压于163.70之下则周线偏空,上破165.30则周线向多,下破162.00则周线向空。162.00与165.30(中位163.70)分别为周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短期月均线系统有呈收敛集聚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月均线(150.18)之上,显示汇价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若站稳于161.90之上则月线偏多,上破164.80则月线向多,下破159.00则月线向空。159.00与164.80(中位161.90)分别为月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周线若站稳于163.70之上则周线偏多,下破162.00则周线向空,上破165.30则周线向多;日线若受压于162.4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破161.60则短线向空,上破163.1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长线看,汇价已经在7月13日日高168.94见波段高点、进入大级别或特大级别调整的概率依然较大;短中线看,汇价在8月17日日低149.27受到支撑进入B波反弹或强势B波反弹的概率增大,可能已经运行在反弹末段中。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波段高点11月7日日高167.63附近结束反弹、进入大级别调整(或大级别下跌波动)的概率较大;自11月13日日低158.69以来至今仍运行在B波反弹(或4波整理)中的概率较大,或许已经运行至B波反弹末段中。汇价若在164.30、165.00附近受压,则可能下试163.10、162.40附近支撑,且不排除继续下破的可能;若在163.1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上试164.30(0.618反弹压力位附近及前期波段高点附近)、165.00一线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

  今日强压力165.00,弱压力164.30;强支撑162.40;弱支撑163.10。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汇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一周汇市解盘(12月3日——12月9日)

美元震荡寻中向

  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就业市场恶化,日本10月劳工现金收入年比持平,没有出现上升,显示消费支出不太可能推动日本经济增长,消费者支出放缓使日本更加依赖海外需求,私人消费占日本GDP的一半以上。日本9月份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CGPI)修正后年率上升1.3%,初值为年率上升1.7%。日本11月货币基础年比上升1%至87.1633万亿日圆。日本10月份领先指标从9月份的0.0升至20.0,符合市场预期;10月份同步指标为66.7,为连续第七个月大于50。日本3季度经济增长数据下修,3季度GDP增长季率修正为增长0.4%,初值为增长0.6%,此前预期为增长0.7%。

  泰国央行4日将政策利率维持在3.25%不变,这是该行连续第三次作出利率不变的决定。多数分析人士预计,泰国央行08年也将维持利率不变。目前泰国国内需求状况有所改善,通货膨胀压力也不断上升,这使进一步放松银根风险过高。

  印尼央行将基准利率自8.25%下调至8.00%。

  韩国央行周五宣布保持5.0%的利率水平不变,如市场预期。在今年7月份和8月份两次升息25个基点后,韩国央行已连续4个月保持利率不变。韩国央行在会后声明中表示,若油价飙升、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崩溃等外部风险不再进一步恶化,韩国经济将在内需复苏和出口强劲增长的推动下保持增长动能。韩国央行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走势,以判断这些因素是否会给韩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韩国央行还指出,通胀压力将成为现实,预计通胀水平在未来几个月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中国政府周三决定,将从2008年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放弃此前所施行的“稳健”货币政策,并重申将努力抑制经济过热和控制通胀。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央行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流动性管理。中国将严格控制贷款水平及其增长速度,以调节国内需求并平衡国际收支。中国政府明年的首要经济任务是防止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胀。此外,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也将是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高层明确表示,防止经济转向过热和明显通胀将成为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政府将投入更多财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此次会议适时提出,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美国ISM11月制造业指数为50.8,创今年1月以来最低,10月为50.9,9月为52.0,此前预期为50.7。美国第三季度非农生产力年率上升6.3%,为四年来最大升幅,初值为上升4.9%,第二季度增长2.2%;第三季度单位劳动力成本下降2%,为2003年以来大幅降幅,初值上升1.5 %。美国10月份工厂订单意外上升,其中,耐用品订单降幅小于初值水平,但扣除飞机的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有所下降,10月份美国工厂订单月率增长0.5%,9月份修正后为月率增长0.3%,9月份初值为月率增长0.2%。由于物价上涨带来压力,美国11月份非制造业领域总体活动增长放缓,11月ISM非制造业指数为54.1,10月为55.8,9月为54.8,此前市场预期为54.8。美国截至12月1日当周初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减少1.5万人至33.8万人;四周平均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上升4750至34.25万人,为2005年10月最高水平。美国第三季度家庭资产净值增加1.1%至58.60万亿美元。

  美国11月非农就业增加9.4万,失业率持稳于4.7%,平均每周工时持稳于33.8小时,加班为4.1小时;此批数据的出炉增加了美联储下周降息25个基点,而非50个基点的几率。美国1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跌至74.5,是自2005年10月以来最低值,11月份终值为76.1;12月预期指数初值从11月份的66.2跌至63.2,现况指数初值从11月份的91.5升至92.1。

  加拿大央行(Canada's central bank)周二宣布降息,这是加拿大央行本年最后一次政策决定,也是自2004年4月以来首次降息,央行指出通胀下行风险加剧;加拿大央行将基准隔夜利率下降25个基点至4.25%。加拿大央行表示,央行认为2009年通胀风险将下行,低于10月的预计。

  墨西哥央行(Bank of Mexico)7日宣布,维持利率水平不变,这是该行2007年最后一次利率决议,并称自其11月会议以来,经济和通胀情况并未改变。墨西哥央行维持隔夜利率于7.5%不变,此前该行于10月将利率从7.25%上调至7.5%,以抑制食品价格引发的通胀压力。央行报告称,墨西哥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0.71%。这使得年度通胀率自10月底的3.74%上升至3.93%,但仍处于该行2%至4%的目标区间。

  欧元区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10月的51.5上升至52.8,超出预期,也高于初值52.6;欧元区四大经济体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的制造业活动本月均有提升;能源价格的猛然上涨带动欧元区11月通胀率陡然上升至3.1%,明显高出10月2.6%的通胀率,制造业的上升将使人们进一步相信,欧洲央行不需在近期立即下调利率,预计欧洲央行在做出下一步决定前,将维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之后央行可能会降息。欧元区10月失业率意外下降,进一步显露出欧元区面临来自薪资与消费者支出的通胀压力,10月失业率降至7.2%,9月为7.3%;欧元区10月失业人数从1120万降至1110万,这主要源于德国、法国与西班牙失业率的下降。

  主要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欧元区10月生产者物价大幅上升,10月生产者物价月率上升0.6%,创2006年7月上升0.7%以来的最大月率升幅,折合成年率10月生产者物价上升3.3%,为06年12月上升4.1%以来的最大年率升幅。欧盟10月生产者物价月率上升0.9%,年率上升3.5%。欧元区10月零售销售额月率下降0.7%,年率上升0.2%;德国零售销售额月率降幅为3.3%,年率降幅为3.4%,是此次欧洲零售销售数据下降的主要原因。受法国强势的服务业推动,欧元区11月主要服务行业增长速度高于先前预期,11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较10月的55.8下降至54.1,初值53.7。

  欧洲央行(ECB)周四宣布维持4.0%的利率不变,与市场预期一致。欧洲央行预计,欧元区09年通胀将降至目标上限2%下方,预计欧元区07年通胀为2-2.2%,预期中值为2.1%;预计08年通胀为2-3%,预期中值为2.5%;预计09年通胀为1.2-2.4%,预期中值为1.8%;欧洲央行还预计欧元区08年经济增长1.5-2.5%,中值为2%,略低于9月时做出的预期中值2.3%,预计2009年的经济增长为1.6-2.6%。欧洲央行(ECB)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在利率会议之后称,有些委员倾向升息,但是欧洲央行不会考虑降息;欧洲央行认为,升息或者维持利率不变是可行的政策。

  英国央行周四宣布,货币政策委员会(MPC)通过投票决定降息25个基点至5.5%。英国央行发布声明指出,尽管在过去两年,英国产出以较快的速度扩张,但当前有迹象显示,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放缓,家庭与企业调查显示支出正转向温和,这与11月通胀报告的预期基本一致。但是,声明指出,金融市场条件已经恶化,信贷供应紧张的情况定将影响到家庭与企业,对产出与通胀前景构成下行风险。声明称,英国10月消费者物价通胀为2.1%,预计能源与食品价格走高将令短期CPI维持在目标水平上方。英国通胀依然面临上行风险,MPC将继续密切给予关注。而需求增长减缓将缓解产能压力,令中期通胀重返目标水平。英国央行指出,降息25个基点能够确保中期通胀重返2%的目标水平。英国央行将于12月19日公布本次会议纪要。

  澳洲联储(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周三将基准拆款利率目标维持在6.75%不变,在市场普遍预期之中。澳洲联储未在会后发表声明。由于全球货币市场流动性危机及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持续担忧,这可能是促使澳洲联储做出了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的原因。

  新西兰联储(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周四宣布,维持现有利率8.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并声称,有迹象显示,房屋市场正在企稳,但是通胀压力依然存在。新西兰联储主要目标依然是控制中期通胀在目标值1-3%之内。新西兰第三季度通胀率为1.8%。由于通胀压力重新开始上升,新西兰联储于7月26日升息至8.25%,为所有发达国家中最高。澳大利亚为6.75%,欧元区为4.0%,美国为4.5%。新西兰联储下一轮议息会议将于2008年1月24日举行。

  上周,由于加拿大央行和英国央行上周纷纷降息,欧洲央行、澳洲联储和新西兰联储等主要央行也均维持基准利率不变,息差及其预期促使投资者在美元持续下跌近25个月后开始减少对美元下跌的押注,并且对周期性因素导致美元大幅反弹中线走强的可能保持高度警惕。上周五,优于预期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降低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预期,令美元兑主要货币在持续反弹后进入震荡整理。

  上周,美元指数震荡盘升,周低75.60,周高76.81,收报76.29,周升0.342%。美元指数连续两周收阳,自波段低点、11月23日日低74.49反弹至今已升约2.42%,若在本周经考验能有效站稳于30日均线75.82之上,则在短线底部得以确认后有望进入短中线反弹。多空分析显示,美元指数现位于中线及长线向空的概率依然较大,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线向多或偏多的位置。

  本周,美元指数有望震荡寻求中线方向。短中线看,美元指数若有效站稳于75.80(30日均线位于75.82)之上则有望进入短中线反弹,在站稳于76.30(短线向多的分界线)并上破76.50(周的中位线)后目标暂看指向77.50(周线向多的分界线);若有效站稳于77.50之上则将向30周均线79.32方向测试。目前,市场焦点已转向本周三凌晨3点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预计在美联储利率决定公布前,多空双方都不会贸然采取行动,美元可能以震荡整理走势为主。同时,投资者继续关注一系列经济数据及股市表现对汇率波动方向的指引。

  短线看,美元指数有望震荡整理。周初,76.30与75.30(中位75.80)分别为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30日均线位于75.82)。75.50与77.50(中位76.50)分别为周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30周均线位于79.32)。77.50与82.60(中位80.10)分别为月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30月均线位于84.57),月线支撑位于75.00。短线压力76.80、76.50,支撑75.80、76.10。

  美元/日元

  上周,汇价震荡盘升,周最高价111.78,周最低价109.56,周升跌率0.432%,周收盘111.68。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本周初,汇价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汇价若站稳于111.3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挡支撑110.80、110.30,上挡压力位于112.10、112.60;109.30与111.30(中位110.3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110.10(中位112.70)为周线指标向空的分界线。下挡月线支撑110.00;11350(中位117.00)为月线指标向空的分界线。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汇价自2007年6月22日当周周高124.15进入大级别ABC下跌波动(或下跌波动)中的概率较大;且汇价已经在8月17日日低111.59一线获得支撑、完成了自2007年6月22日当周周高124.15以来的大A波下跌、进入较大级别B波反弹,已经在波段高点、10月15日日高117.93结束较大级别B波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汇价已自波段低点11月26日日低107.22进入3波4震荡整理的概率较大,但不排除已自117.22进入较3波4更大一级别的4波震荡整理的可能。时间及波幅比率显示,时空交汇点约在周一前后的112.10-112.60区域。

  短线看,暂认定汇价已经在波段高点、07年10月15日日高117.93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汇价已经在11月26日日低107.22附近受到支撑进入3波4震荡整理(或较3波4更大一级别的4波震荡)的概率增大,波段目标或暂看向112.10-112.60附近,其后若受阻回落则可能进入3波5下跌(或4波震荡中的B波下跌)。若汇价在短线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111.30、110.80附近支撑,则已经进入3波5下跌或4波震荡中的B波下跌中的概率增大,即不排除继续下破、向110.30附近测试的可能,若下破109.30则向108.00或近期波段低点107.22附近测试的概率增大;若在111.30或110.80附近受到支撑则可能继续上试112.10、112.60(短中期趋势压力及0.5反弹压力位)附近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本周强压力113.50,弱压力112.50;强支撑109.80,弱支撑110.80。

欧元/美元

  上周,欧元下探支撑后反弹、略升,周最高价1.4770,周最低价1.4529,周升跌率0.164%,周收盘1.4657。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本周初,汇价短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偏空,有望震荡整理。汇价若受压于1.4710之下则短线偏空,上挡压力1.4700、1.4750,下挡支撑1.4620、1.4570;1.4790与1.4630(中位1.471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1.4730(中位1.4520)为汇价周线向多的分界线。上挡月线压力1.4950;1.4330(中位1.385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波动分析显示,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高1.4965结束近25个月的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盘升受阻回落、下破关键支撑则由短线调整转为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

  短线看,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日高1.4965附近结束震升波动、由短线调整转为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暂认定汇价自12月6日日低1.4529结束小A波(3波结构)下跌、进入小级别B波反弹中,或许已运行至反弹末段,但不排除由小级别B波反弹转而为较大级别B波反弹(或较大级别4波震荡)的可能。若汇价在1.462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向1.4700、1.4750水位测试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若汇价在压力附近受阻回落、再次下破1.4660(30日均线附近)、1.4620、1.4570附近支撑则已经自波段高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的概率增大。

  本周强压力1.4810,弱压力1.4730;强支撑1.4500,弱支撑1.4580。

英镑/美元

  上周,英镑震荡盘跌,周最高价2.0678,周最低价2.0181,周升跌率-1.269%,周收盘2.0303。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本周初,汇价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向空,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测试支撑。汇价若受压于2.0350之下则短线向空,上挡压力2.0370、2.0430;下挡支撑2.0230、2.0170;2.0350(中位2.0520)为汇价短线向空的分界线。下挡周线支撑2.0230;2.0730与2.0370(中位2.0550)分别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2.0500(中位2.015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结束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若盘升受阻回落、下破关键支撑,则进入更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概率增大。

  短线看,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受阻回落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汇价已经在11月28日日高2.0831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或许仍运行在C波3下跌中,但已经在12月6日日低2.0181进入B波反弹或C波4震荡中的概率增大。若汇价在短线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2.0230、2.0170附近支撑则由短中线调整转为中线调整的概率增大(有效下破30周均线的概率增大);若汇价在2.023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向2.0370、2.0430水位测试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本周强压力2.0550,弱压力2.0400;强支撑2.0050,弱支撑2.0200。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汇市与黄金分析 - 天涯浪人  (12月10日)

在上周五时汇市出现振荡整理的行情,主要是受到非农数据的影响,在市场还没有公布之前各个投资者猜测纷纷,市场出现交投谨慎,行情出现窄幅波动.当数据公布出来后,数据略高于预期,使市场出现较大的整理,但仍没有什么方向出现.现在从整个走势来看,美元指数有出现中振荡整理的迹象,还有就是原油在上周时再度创出历史性新高位后,出现回落调整并且有下破上升通道的迹象,回到90边缘振荡整理.而黄金也出现回调整理,但也仍是保持在历史高位在800附近,这些因素给美元造成一定影响.今天分析如下:

美元指数:
在上周五时美元再度出现振荡整理的行情,主要是受到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9.4万,略好于预期,还有上周五美国财长保尔森表示,美国经济基本面稳健,通货膨胀仍在控制之中,但住房市场疲软依然是最大风险,并重申了强势美元符合美国的利益,但他也表示,并不认为中国市场实现了对美国开放,认为中国的外汇政策加大了其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所以使市场出现整理没有什么方向性.而今天从技术来看,今天KDJ指标在上方继续振荡上向但有出现在收窄的迹象,而MACD指标在零轴下方处于反弹向上接近零轴,而RSI指标来看仍有继续向上调的要求.再从240分钟图上看那KDJ指标在下方振荡向上收窄,而MACD指标在零轴上方向下朝零轴运行,处于多头状态,从以上分析来看美元指数今天分析来看上方阻力76.80,下方支撑在76.00今天在操作上可以尝试逢低买入穿76.00止损或暂时保持观望等待行情动向再定入市方向.

欧元:
在上周五时欧元出现上下来回振荡整理的行情,但略有反弹,但是在众多非美货币中在前段时间还是表现比较强劲.今天从技术上看周线图欧元处于上升通道上方向上运行.而MACD指标看继续呈现多头状态但有结束的迹象,而KDJ却在上方继续向下调整,而RSI指标则也有向下调整的迹象.再从日线图上看则有继续回落调整的迹象,今天KDJ指标在下方继续振荡向下但有收窄,而MACD在零轴上方继续向下振荡理整理,而RSI指标则有出现向下散放的动向,再从240分图上看KDJ指标在上方振荡但有向下收窄,从以上分析看来,欧元还会振荡向下整理,今天欧元上方阻力在1.4680而下方支撑在1.4550,今天在操作上需谨慎对待可以尝试在1.4650附近卖出穿1.4680止损或暂时观望等待市场走势再定入市

英镑:
在上周五时英镑延续前一交易的振荡反弹,总体来说是只出上下来回振荡的行情.近期来英镑走的较弱,主要受到英国一些经济面的前景已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使其增加了降息的预期.这使英镑受压大幅回落,今天从周线图上看英镑目前仍处于上升通道中的下轨线附近运行,而KDJ指标在上方继续振荡向下.再从日线图上看英镑,己下破了那上升通道中的支持线并在那支持线下方运行,今天KDJ指标在下方继续振荡向下的迹象但有所放缓,而MACD指标则下破零轴有继续向下整理呈现空头状态,而RSI指标则有向下调整的要求,再从4小时图上看, KDJ指标在上方振荡向下收窄,从以上分析看,英镑目前处于下行整理的格局,今天看上方阻力在在2.0370而下方支撑在2.0190今天在操作上可以尝到试逢高卖出,穿2.0370止损或暂时观望等待行情走势来决定入市.

澳元:
在上周五时澳元出现上下来回振荡整理的行情,今天从技术上看日线图看,澳元在昨天时收了一根十字星的小阴,刚好5天与20天均线的之间整理.今天KDJ指标在下方继续振荡向下并带有相交的迹象,而MACD指标在零轴下方振荡向下但有所放缓,而RSI指标则有收拢的要求但也有再度向下散放的迹象,再从4小时图上看KDJ指标在上方继续振荡向下.从以上分析看来澳元有继续向下走的迹象,今天上方阻力0. 8790下方支持在0.8650,今天的操作可以尝试逢高卖出,穿0.8790止损或暂时观望等待时机根据市场走势决定

瑞郎
在昨上周五时瑞郎出现上下来回窄幅振荡整理的行情.在图形上走势跟其欧元相反与美元相似,目前处于一个振荡反弹的趋势.但有调整的格局,今天从技术日线图看瑞郎在下行通道中的振荡反弹的格局,而KDJ指标在上方继续振荡向上但有所放缓,MACD指标也在零轴下方继续振荡向上反弹,而RSI指标也有继续向上的要求,而四小时图上看,KDJ指标在下方继续振荡向下,从今天分析来看瑞郎可能振荡整理的行情,今天上方阻力1.1370下方支撑1.1230今天的操作上可以参考欧元或观望等待行情走势再定入市.

日元:
在上周五时日元继续出现振荡反弹的行情.在昨天时最高到达111.78最低111.12,从图形看日元跟其他非美货币略有相似,目前汇价处于在下行通道中反弹格局.今天从日线图看,KDJ指标在上方继续振荡向上之意,RSI指标则有向上振荡调整理,而MACD指标在零轴下方继续向上反弹,而四小时图上KDJ指标在上方相交振荡向下,今天看来日元仍会有振荡整理,上方阻力在112.30下方支撑在111.00,在操作上可以尝试逢低卖出,穿111.00止损或是观望等待市场走势再决定入市的方

加元:
在上周五时加元出现上下来回振荡整理的行情.周线图形上看加元从2002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通道当中,目前仍处于下降通道中上轨线附近运行,今天从日线图上看在那下行通道的压力线附近运行,再看那KDJ指标在上方相交继续振荡向下,而MACD指标在上方有继续向上.而四小时的图KDJ指标在下方相交振荡向上,.从今天分析看加元有振荡调整的迹象,今天加元上方阻力在1.0150,下方支撑在1.0010今天的操作上可以尝试逢低卖出穿1.0010止损或暂时观望等待行情走势再定入市

黄金:
黄金在上周五时出现振荡回落的行情,但仍保持在高位,从周线上看黄金处于单边上扬趋势,但目前处于一个振荡整理格局,而在日线图上处于那上行通道的支持线附近,而今天KDJ指标在下方相交形成金叉振荡向上的意向,而MACD指标继续在零轴上方继续振荡向下整理并接近零轴,而RSI指标则有振荡向上调整的要求,再从四小图上看KDJ指标在下方振荡向上收窄,而RSI指标有向上调整的要求,从以上分析来看黄金可能出现振荡调整,今天上方阻力805下方支持在790今天在操作上可以逢低买入或是观望等待行情走势再定入市.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Andrew:美国就业数据大致如市场预期
2007年12月10日14:42  Andrew

  上周五美元对各货币有涨有跌,总体而言是震荡的格局。晚上市场等待已久的美国11月份非农就业数据终于公布,结果略好于此前的预测值,为增加9.4万人,不过同时公布的11月份失业率确差于预期,为4.7%,所以消息公布后美元没有出现大的突破行情,只是在原先的价位水平上下震荡,另外晚上还公布了1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该数据略利空美元。非农没有出现特别好坏的情况下市场开始将注意力放到了本周三凌晨美联储的利率决定,今明两天美元估计以区间震荡为主,较难走出大的行情。

  美元指数上周五基本上是横向震荡的走势,全天最高在76.51,最低在76.21。一小时图来看多空短线的力量对比较为均衡,短线的重要支撑分布在76.20和75.75,重要的压力位在76.50和76.80,由于上周初美元组织的这波较大级别的反弹浪尚未出现明显调头的迹象,所以今天可以考虑在76.20等带美元逢低做多的机会,但如果美元指数上涨到了76.80那么要反手做空。

  操作上等待美元指数到达76.20时可以主要做多美元对日元、美元对加元或美元对瑞郎,这三个货币对的反弹浪是目前最稳健的;当美元指数到达76.80时手中美元的多单要考虑获利了结,另外反手做空美元,这时选择做多澳元对美元或者欧元对美元比较好,这两个货币对日线图来看依然处于中长线的上涨趋势中……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大通--08年贵金属走势列大宗商品之首  (12月10日)

著名投行摩根大通(JPMorgan)周五预测,由于美元贬值、需求旺盛,2年贵金属价格可能将上涨,并将贵金属走势列于2年所有大宗商品之首。

摩根大通声称,虽然近期黄金和铂金价格上行压力增加,但是,该行看依然看好黄金和铂金走势,并预估2年价格分别为815美元/盎司和1,475美元/盎司。

摩根大通表示,2年贵金属价格依然和美元走势密切挂钩,波动主要来自汇市行情变化。  

在告客户书中,摩根大通指出,2年黄金矿石产出可能仅与今年持平,而铂金和钯
金的产出可能将保持减少。根据目前贵金属在货币市场中的杠杆作用,以及供应告急等因素判断,贵金属价格很有可能将上涨。

该行预测,2年走势最强劲的大宗商品依次为,贵金属、农产品、基本金属、和能源。

由于2年美元兑一揽子货币刷新历史低点,令黄金成为表现最为抢眼的资产。信贷市场紧张,以及股市震荡也凸显了黄金避险的功效。

现货金方面,11月中旬,金价刷新28年高点845.40美元/盎司。截至目前为止,今年金价累计上涨近25%。周五收盘,现货金收于795美元/盎司附近。

摩根大通认为,金价突破85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只是时间问题,在触及900美元/盎司之前,金价不会形成顶部。

另外,股市方面,年初至今为止,摩根士丹利全球资本指数上涨10%;标准普尔500指数也上涨近6%。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清算银行--建议关注外汇套利交易潜在损失   (12月10日)

国际清算银行表示,应关注外汇套利交易的潜在损失。

  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简称:BIS)表示,关注外汇市场套利交易的潜在损失非常重要。

  BIS在其例行季度报告中表示,套利交易能够为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提供补偿,但波动水平使外汇套利交易比股票交易更具吸引力,衡量外汇套利交易风险的恰当措施应关注下行风险。

  近年来套利交易越来越受欢迎,进而形成一系列可供交易的衡量套利交易表现的指数。

  BIS指出,总体而言,套利交易能够获得正收益。例如,从01年到01年间,澳元与日圆间套利交易年度收益率为12.5%,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年度升幅为3.6%。

  不过BIS表示,外汇套利交易还存在发生严重损失的风险。仅就波动水平来看,“套利交易比主要股票市场的风险小”,但BIS建议关注套利交易下行风险。

  BIS称,套利交易与股票市场分属不同的资产类别,它们对风险的定价也不同。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西兰银行--纽元/美元仍会盘整于高位  (12月10日)

纽元/美元周一亚市小幅跳空低开,上周五海外市场曾触及一个月高点0.7814。受新西兰联储主席伯拉德(Alan Bollard)强硬评论的提振,风险偏好情绪上扬,高息货币纽元得益。

由于分析师表示,日本有可能让日元贬值,刺激进口而减缓通胀上行压力,纽元/日元上扬。  

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降息将会导致该国货币贬值,比如加拿大和英国央行降息之后,加元和英镑出现贬值。

美国上周五略高于预期的非农数据表明,美国房市低迷和信贷危机并没有扩散至更广泛的经济领域,风险偏好情绪仍然存在,有利于纽元的前景,因此,纽元/美元仍会盘整于高位。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交行--加元英镑相继降息 美元坐收渔翁之利  (12月10日)

上周点评:
上周,因加拿大央行和英国央行相继意外降息,加入了降息央行的行列,使原先孤单处于降息周期的美元有了高息货币相伴,加上美股在利好消息激励下延续反弹行情,所以,美元也呈现震荡反弹的格局。

美元指数上周以75.93开盘后,震荡反弹,先下探75.60获得支撑,随后大幅冲高至76.82,为5周来最高记录,周末有所回软,最后以76.30结束全周交易。周线为一根带50多点上影线、33点下影线的上涨实体37点的小阳线。

上周,影响汇市行情演变的主要因素有:

1、加元、英镑意外降息,全球范围货币政策趋于宽松。
上周二,加拿大央行宣布降息,将加拿大指标利率调降25个基点至4.25%,这是加元自2004年初以来的首次降息行动,令市场感到十分意外。加拿大央行解释降息的理由是,预期与美国次优抵押贷款问题相关的全球金融市场困境持续时间将长于预期,而且,预计美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将抑制对加拿大出口商品的需求。这比加拿大央行在今年10月所发表的货币政策报告的观点要悲观了许多。市场预期加拿大央行明年仍有降息举措出台。

上周四,英国央行也意外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5.5%,为逾两年来首次降息行动。英国央行解释的降息理由为:有迹象显示经济增长正在放慢,而且,家庭和企业面临的信贷环境收紧。英国央行声明还指出,能源和食品价格的上涨,预期将令通胀在短期内高于目标水准,但尽管通胀的上档风险依然存在,需求放慢应缓解产能压力,推动通胀在中期回归目标水准。英国央行还表示,金融市场状况已然恶化,信贷环境给产出和通胀的前景带来下档风险。目前,市场已预期英国央行在明年第一季度再度降息的可能性高达80%,且可能在2008年6月底前降息至5.0%或更低。

上周三,澳洲央行虽然如预期维持利率不变,但其政策立场似乎有所软化。澳洲央行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使他们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应该维持。而且,澳洲10月零售销售为较前月增长0.2%,增幅低于预估的0.6%;澳洲10月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为29.83亿澳元,远高于预估的18.55亿澳元,这些因素都使市场对澳元明年2月再度升息的预期有所弱化。况且,澳大利亚新任国库部长Swan表示,政府将致力于提高生产力以降低通胀,他认为是熟练工人和基础设施的缺乏推高了通胀。Swan还敦促银行在提高利率前进行考虑。这反映出澳洲新一届政府对澳元继续升息持谨慎态度。

日本第三季度GDP做出向下修正,为季率增长0.4%,分别低于初值0.6%和预估的0.7%,年率增长4.5%,分别低于初值2.6%和预估的2.7%,这让市场判断日本央行在短期内升息的可能性更加渺茫。

以上信息显示全球主要央行都在加入到宽松货币政策的行列,尤其是属于高息货币的英镑和加元开始降息,使先前孤独承受降息利空的美元处境有所改善,这是导致美元上周延续反弹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欧洲央行并未追随全球范围内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的形势,所以,这最终对欧元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欧洲央行上周四如市场预期维持欧元区基准利率在4.0%不变。欧洲央行总裁特里谢在随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所发表的言论,被市场理解为欧洲央行政策偏向强硬。特里谢表示:"最新信息确认了欧元区短期通胀上档压力强大,即中期内物价稳定面临上档风险,通胀率在未来几个月内恐将处在大幅高于2%的水准,随后可能在2008年逐步放缓。通胀相对较高的持续时间段可能比此前预期的要长。尽管较第三季度的速度放缓,进入第四季度经济仍在继续增长。总体而言,欧元区的基本面保持强健。"他并透露,在上周的利率决策会议上,有"部分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支持升息。" 另外,由于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在上周建议:"瑞士央行可能需要再升息一次,因为瑞士经济明年很可能将保持坚实。"因此,市场对瑞士央行将在本周做出的利率决策持谨慎态度。这样,上周最终欧元和瑞郎相对较为抗跌,并高收。

2、利空未兑现,利好却显现,美元人气有所改善。
上周初,波斯湾合作理事会(GCC)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六国峰会,市场曾担心中东产油国改变目前实行的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并预期阿联酋可能在今年率先放弃紧钉美元的汇率制度,沙特很可能在明年效仿。但最终,该利空美元的因素并没有兑现。

海湾阿拉伯国家峰会后的声明中,并没有提及美元疲势和汇率改革的内容,只是重申"要在不晚于2010年实现货币联盟。"会议期间,巴林财长表示,巴林计划维持其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会后,阿联酋央行总裁阿尔苏瓦迪表示,阿联酋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改变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

上周初,另一场为市场所瞩目的会议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阿布扎比所举行的第146次特别会议,虽然会议公报最终证实将维持OPEC的产量不变,但由于OPEC确认将于明年2月1日和3月5日在维也纳举行两次会议,表明一旦需要,OPEC将及时增产,而且,OPEC秘书长巴德里在记者会上表示,全球石油供应充足,油价没有理由触及每桶100美元,因此,OPEC不增长的决定并没有刺激油价上涨。

况且,因美国政府在上周一发布的最新"国家情报评估"报告指出,伊朗从2003年起就停止发展核武器,但仍拥有发展浓缩铀的能力。这一结论使得因对伊朗核问题争议而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大为降低,反而促使油价进一步回落调整,使市场所担心的油价重新上涨对美元形成利空也没有兑现。

利空美元的因素没有兑现,相反,上周出现了一些对美元较为重要的利好因素,激励了美元多头人气,促使美元反弹行情得以延续。这些利好因素主要有:

其一,美国ADP民间就业服务机构和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都显示,11月,美国就业市场的状况远好于市场的预期。ADP民间就业服务机构公布的美国11月民间部门就业人口增加18.9万人,远高于市场预期的5万人;美国劳工部公布的1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为9.4万人,高于预期的8万人,失业率为4.7%,低于市场预期的4.8%。这些数据表明在经济放缓之际,美国就业市场仍保持相对稳健,这可能为美国消费者支出提供动力源,使美国经济不致于陷入衰退。意外强劲的就业市场使得市场对美联储可能在12月11日大举降息50个基点的担心消散。

其二,美国布什政府在上周四提出了一项全面的抵押贷款救援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为美国房主现有的购房抵押贷款进行再融资,且把目前的利率冻结五年,估计将有约120万房主有资格获得此项抵押贷款援助。美国政府希望此项援助面临抵押贷款还款额大幅上升的房主的新措施,能够放缓美国房主的止赎行动,从而抑制美国楼市危机对经济的全面冲击。要实施这项计划,还需要美国国会必须通过政府支持企业的GSE改革法案,暂时改革税法。美国储蓄机构监理局(OTS)主管John Reich在上周一表示,美国银行业监管者普遍赞成冻结次优抵押贷款利率的计划。虽然这项计划的真正实施还有待时日,甚至还有变数,但市场已经预感到对美国楼市和金融市场可能产生的提振作用。

其三,在上述两项利好因素的刺激下,美国股市上周总体上延续反弹行情,这又对美元形成额外的利好作用。最近,美国股市和美元往往联袂上涨,这是一个新的市场现象,因为自2001年美国暴出"安然"和"世通"等大公司的会计丑闻后,外资对美国股市避而远之,投资美元资产往往以债市为主,所以,美元与美股在趋势上呈现逆向运行的态势。但现在,因次级债问题发生在债市,且美国金融股已跌出了长期投资价值,所以,外资开始重新青睐美股,就长期而言,这对美元或许是个福音。今后应重点关注美股和美元的正相关性是否能够持续保持。

3、德国充先锋,欧元区一致,继续干预欧元强势。
虽然欧元已经见顶回落,而且,上周已经离欧元顶部峰值降落了不少,但欧元区似乎依然对欧元强势感到担心,继续发出强硬的干预言论,似乎欧元区对欧元回落的幅度仍不满意。

而且,有一个新的现象是,原先对欧元升值感到不痛不痒、莫不关心的德国,最近跳到了口头干预欧元强势的前台。比如上周,德国财长史坦布律克表示,德国经济目前仍能消化强劲欧元的负面冲击,但这情况可能会改变,欧元升值的后续影响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点达到危急状况,但说不准临界点会在哪里;他明确指出:"当前的汇率走势看来是无序的,七大工业国(G7)对汇率的指导可能更为迫切。"对于定于明年2月在日本召开的G7财长会议,他认为:"(到时)可能不仅只是简单的标点符号修改,谈及美元的语句可能更为迫切。"上周,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暨法国央行总裁诺亚也表示:"如果美元持续下跌,而又不符合美国经济基本面,那么会对全球增长构成严重的额外风险。"

德国态度的转变显示欧元区内部的观点已经统一,对欧元强势保持警觉,这在欧元处于回调阶段,当然会对欧元人气产生抑制作用。

4、股市波动依然左右汇率,对日元交叉盘影响尤为明显。
目前,除了美股和美元的正相关性运行特征之外,股市波动对汇率的影响,还反映在日元交叉盘的走势上,而且,在日元针对澳元的交叉盘走势中,表现最为清晰。其特征是,股市涨、日元跌、澳元涨,反之亦然。

这主要是临近年底,市场避险心理存在情绪化波动的特征。当股市上涨时,市场避险情绪会下落,就容易引发利差交易的资金流动;当股市下跌时,市场避险情绪会高涨,就会促使结清利差交易的资金流动。预计这种现象至少将维持到年底。

5、加拿大央行总裁言论值得重视,美元反弹并非转势。
上周,加拿大央行意外降息,一度对加元产生重大利空影响,但加元在周末出现止跌反弹的迹象,这一方面当然有加拿大11月就业报告也表现十分亮丽的因素,加拿大11月新增就业人数为4.26万人,是市场预期的3倍。但更重要的,是加拿大央行总裁道奇的言论,似乎对加元目前的汇率水准感到认可了。

加拿大央行总裁道奇在上周四表示,加元兑美元从0.65美元(约1.54)左右上升至0.95美元(约1.05)左右,基本上是符合加拿大国内基本面的,但在11月份,加元兑美元涨至1.10美元(约0.91)上方的高点,则是"可怕的经历",加元在过去一个月下滑,已使其币值回到了央行经济预估中认为更为合理的区间内。

道奇的言论显然明示,美元兑加元的汇率水准,目前已回到了较为合适的区域,这是符合目前加拿大经济基本面的区域。这其实也是向市场透露了一个信息,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基本面格局中,美元还不会出现转势。即美元指数在11月最后一周所见到的低点74.48,并非真正的转势低点,明年仍将可能有新低可见。当然,这不影响美元目前的反弹走势。

上周市况:
交易货币***一周开盘**一周最高**一周最低**一周收盘***周涨跌幅 
美元指数 75.93 76.82 75.60 76.30 +37点
欧元/美元 1.4637 1.4770 1.4526 1.4659 +22点
英镑/美元 2.0548 2.0679 2.0179 2.0305 -243点
美元/瑞郎 1.1308 1.1353 1.1153 1.1280 -28点
美元/日元 111.01 111.79 109.54 111.66 +65点
美元/加元 0.9993 1.0214 0.9973 1.0045 +52点
澳元/美元 0.8828 0.8854 0.8658 0.8795 -33点

本周展望:
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争议的最大问题就是美联储在12月11日是否会降息,以及会降息多大的幅度。本周,美联储举行利率决策会议后,结果就将揭晓。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会再度降息25个基点,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4.25%。如果美联储的决定符合市场预期,则相信不会对美元产生太大的利空影响。因为第一,市场已经历了较长时间消化美元将降息25个基点的利空影响,前期美元不断走弱,正是有这一因素的影响;第二,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水平在4%以下,低于德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德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在4%以上,这表明美元固定收益类资产对于欧元同类型资产已经不具备优势,美元再度降息也不会使美债相对于欧债的不利局面进一步恶化。

需要注意的,是美联储发布的政策声明,是否给出明年1月底将继续降息的暗示。根据以往几次降息后美联储所发表的政策声明措辞,预计美联储不会给出未来是否进一步降息的暗示,因为美联储原本一直认为,9月和10月的降息举措,已经足够应对美国经济在明年不陷入衰退。

这也就是说,美联储本周可能的降息举措,不会终止美元的反弹步伐,因为不会传递出更多的利空影响。当然,如果意外降息50个基点或者不降息,则都有可能对美元的反弹走势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市场肯定将关注中美第三次战略经济对话,因为其中肯定将涉及人民币汇率这一重要话题。不过,由于美方已经表态这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最重要议题为食品和产品安全问题,因此,预计对汇市的影响力将可能减弱到最小的程度。

就美国本周公布的数据而言,有三大看点,按照时间顺序,第一,为美国10月贸易逆差数据,这一方面反映美国逆差因美元走贬的缩减情况,另一方面也可反映对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力道的影响。目前市场预期美国10月贸易逆差约为570亿美元。第二,是美国11月零售销售数据,美联储主席贝南克最近曾表示,将观察美国就业、支出和金融市场的最新信息来决定未来的利率政策取向,虽然本周的零售销售数据在美联储利率决策后公布,不会影响到本周的利率决策,但恐怕对明年初的利率决策会产生重要影响,而且,11月消费者支出所揭示的圣诞假期前消费状况,也可以反映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力道。目前,市场预期美国11月零售销售将增长0.5%,增幅高于10月的0.2%。上周,美国国际购物中心协会(ICSC)在周四称,11月美国连锁店销售较上年同期增长3.5%,高于10月修正后的较上年同期增长1.6%;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在上周四公布,其开业至少一年的美国商店的11月销售增加1.5%,高于市场预期的增加1.2%。由此,对美国11月零售销售数据抱有乐观预期是有理由的。第三,为美国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所反映的美国通胀状况,因为一旦在美元贬值和降息的双重影响下美国通胀显著升温,则未来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决心就难下了。目前,市场预期11月整体CPI按月将上升0.5%,按年将上升3.9%,核心CPI按月将上升0.2%,按年将上升2.3%,都比10月增幅提高。

在非美货币方面,市场目前将最为关注主要货币的利率政策前景,因此,欧洲央行的"2007年12月金融稳定性评估报告"、日本央行的第四季度短观报告、加拿大央行总裁道奇的讲话、澳洲央行总裁史蒂文斯的讲话,以及瑞士央行公布利率决定,是本周的重要因素。其中,瑞士央行是否决定再次升息,当然最为关键。虽然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在上周曾建议瑞士央行再升息一次,因为瑞士国内经济强劲,但预计瑞士央行本周按兵不动的可能性为大。

技术面分析:

美元指数:目前,日线MACD指标依然处于0轴下方金叉向上发散运行的态势,本周内有望向上穿越0轴,日线RSI指标在70附近的偏强势区域徘徊,日线布林轨道上轨上翘,预示美元有进一步向上震荡反弹的要求。本周,美元指数的初步阻力位在76.60-76.75一带,强阻力位在76.95-77.05一带;初步支撑位在76.10-75.90一带,强支撑位在75.65附近。

欧元兑美元:目前,日线MACD指标仍处于0轴上方死叉向下发散运行状态,日线RSI指标在30附近的偏弱势区域徘徊,显示欧元短线技术面处于弱势,但因日线布林轨道仍没有出现开口的过程,所以,预计欧元将维持相对偏弱势的区间震荡格局。本周,欧元兑美元初步阻力位在1.4680-1.47一带,强阻力位在1.4720-1.4740一带;初步支撑位在1.4555-1.4525一带,强支撑位在1.4480-1.4460一带。

英镑兑美元:目前,日线MACD指标已下穿0轴,且为死叉下行态势,日线RSI指标在30附近徘徊,日线布林轨道有开口的迹象,预示英镑仍有下行要求,预计将考验下档200天均线的支撑。本周形成低位宽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本周,英镑兑美元初步阻力位在2.0350-2.0380一带,强阻力位在2.0425-2.0465一带;初步支撑位在2.0265-2.0245一带,强支撑位在2.0165-2.0125一带。

美元兑瑞郎:目前,日线MACD指标在0轴下方以金叉向上发散运行,本周内将接近0轴,日线RSI指标在70附近的偏强势区域徘徊,显示美元短线偏强,但因日线布林轨道没有出现明显的开口运行迹象,所以,可以先看作是美元处于强势区间震荡、寻求向上突破机会的格局。本周,美元兑瑞郎的初步支撑位在1.1255-1.1225一带,强支撑位在1.12-1.1170一带;初步阻力位在1.1390附近,强阻力位在1.1415-1.1445一带。

美元兑日元:目前,日线MACD指标仍处于0轴下方金叉向上发散运行态势,本周内将接近0轴,日线RSI指标在70附近徘徊,日线布林轨道有开口运行的迹象,上轨上翘,显示美元有进一步震荡反弹的要求。本周,美元兑日元的初步支撑位在111.00-110.60一带,强支撑位在110.00附近;初步阻力位在111.90-112.10一带,强阻力位在112.35-112.65一带。

美元兑加元:目前,日线MACD指标在0轴上方处于金叉上行态势,但正向柱状线有所缩短,日线RSI指标在50-70的区域内摆动,显示美元处于偏强态势,将形成高位强势震荡或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本周,美元兑加元的初步阻力位在1.0175-1.0195一带,强阻力位在1.0225-1.0240一带;初步支撑位在1.0020附近,强支撑位在0.9980-0.9940一带。

澳元兑美元:目前,日线MACD指标在0轴下方快慢线有粘合的迹象,日线RSI指标在30-70区域摆动,日线布林轨道形成横向水平移动态势,显示为区间震荡市格局,将继续盘整蓄势。本周,澳元兑美元的初步阻力位在0.8810-0.8830一带,强阻力位在0.8880附近;初步支撑位在0.8705-0.8685一带,强支撑位在0.8665-0.8635一带。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清算银行--各国央行转换美国债务资产以寻求高收益  (12月10日)

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9日称,作为对取得更高回报所做的部分努力,各国央行自从2004年以来已纷纷改变投资美国债务工具的类型和到期期限。

BIS在其12月的季度调查中称,2004年至2006年期间官方持有的美元资产已越来越多地投资于到期期限更长的资产和机构证券,并且更加谨慎地投资于企业债。  

BIS称,官方投资者转向到期期限更长的工具这一势头以1980年代全球债券市场回升为开始,并持续到这一个十年,2006年中期时有69%的已确认央行资产分配到这些工具之中,04年中期时这一比例为60.6%。

BIS还表示,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国国债在已确认资产中的份额从52.3%跌至46.9%,而官方持有的长期美国机构证券的份额从9.6%升至15.8%,企业债的份额从2%升至3%。

此外,持有的企业债资产包括300亿美元资产支持证券,这些证券可能包括不符合例如房利美(Fannie Mae)等政府支持抵押贷款企业标准的抵押支持证券。

BIS称,自从2006年中期以来,各国央行转向机构证券的势头已加剧,截至07年8月累积购美了500亿美元美国国债,机构证券的购买量为1,250亿美元。

BIS表示,在全球流动性危机最严重的8月期间,各国央行在出售300亿美元美国国债的同时购美了20亿美元机构债券。
论坛的一份子,献力由我开始。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14 12:07 , Processed in 0.04923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