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谁濒临末日谁朝花夕拾 - 宋德才 - (10月17日)
美国华尔街的危机是否意味着人们熟知的市场经济模式正濒临末日呢?预言美国式自由资本主义危害世界的言论得到了印证,开始于去年8月的信贷危机,当前已经几乎演变为一场灭顶之灾,世界各国政府已经投入数以千亿美元计的巨资挽救濒临崩溃的银行并阻止全球性萧条,而危机并没有消退迹象。市场正在达成一个共识,要想真正拯救,需要一场21世纪的改革,紧急营救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英国首相布朗建议举行一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式的国际大会,当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二战后国际金融秩序,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未来催生的新的金融体系无论如何,作为金融危机瘟疫爆发地的美国已经不可能在金融新秩序中扮演全球金融超级大国的地位了,全世界面临着失去“中央银行”美国的危险,这也是美国目前千方百计所挽救的,尽管美欧相继祭出恢复市场信心的天价计划,世界仍有陷入经济衰退的危险,因为挽救计划治标不治本。
美国和欧盟为恢复信心而购买了大银行的股权,实际上就是将这些银行部分国有化,自由市场模式和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试想,政府若成为美国各家银行的一大股东,这将带来新的难解的疑问,时间会作出回答,11月4日不管谁当选美国总统,金融市场的控制中心已经开始从纽约转移到华盛顿,因为政府是银行的股东,自由市场的恶魔若得到援助将卷土重来,由于美国政府债台高筑,华盛顿在改善美国破旧的基础设施、低效的医疗体系和环境项目上的投资规模将受到限制。
美国国债在过去一年中每天增加33.4亿美元,目前总额已达10多万亿美元。美国和欧盟官员们一致强调政府对银行的干预是暂时的,但是“暂时”究竟有多久并没有定义,若等待华尔街的投机者恢复元气,再偿还政府投资,简直是天方夜谭,更为关键的是每一次危机都需要牺牲者,当前热烈追捧的全球拯救,谁是牺牲者呢?直到修复并改革了金融体系,恢复了美国经济的繁荣,美联储才会结束这些措施,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誓言更想一个美好的梦想,新的体系是什么?会伤害哪一位当前的拯救者?是下一步最关心的。
在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上,人们抱有的希望就是建立一个新的自由经济的新秩序。深刻的金融危机能催化政策改革,所谓“新世界金融秩序”就是把金融业改为“集体所有制”,政府承接所有不景气金融大亨的资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变为政府之间的竞争,针对于主权基金的行动难道演化成新的货币战争?股票上涨就造成日元下跌,股票下跌就造成日元上升,市场表现好象“日本人”在买全球的股票,更深刻的理解就是全世界都找日本人借钞票买股票!而日本股市也是如此,这可能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杰作,各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缓和全球信贷危机后,货币市场状况有稳定的迹象,但震荡还远没有结束,股市上涨,日元和瑞郎就下跌是因为杠杆作用,而得益最大的还有美元,投资人买入避险的美国公债或流动性高的美元工具,这相对减轻了美国政府应对信贷危机的风险。
尽管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周四公布,美国 9月工业生产较前月下降2.8%(市场预估为下降0.8%)为1974年来最大月度降幅,费城联邦储备银行公布的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区10月制造业活动下跌至18年低点,但美元仍上涨,市场焦点集中在金融危机,货币市场中,各国央行采取更多措施提供资金,多数银行同业拆息下滑、银行账面改善、向渴求现金的企业放贷有所松动,可市场愈发担心经济衰退,激活经济的目标远未实现,既然焦点在危机上,那么应对危机的措施各国可能参差不齐,这可能导致货币之间的震荡,比如英国央行将在周一推出其特别流动性计划的永久替代品是对维持金融系统资金流动的方式的一种重大改革,特别流动性计划的引入是旨在减轻信贷紧缩情况,问题关键不是政府在解救金融危机中的信心多么满,而是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何时恢复,若企业倒闭转变为政府竞争、政府竞争转变为货币战争、货币战争转变为塑造新的秩序,谁将迎来末日呢?至少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市场震荡持续到年底。
从欧元的波动来看,自1.60见顶后8-9周跌至1.38, 之后反弹2周到1.48, 随后2-3周的暴跌至1.32, 2天再次反弹到接近1.37, 昨天的行情趋稳后压缩在三角形1.3350-1.3550区间, 正在寻找突破, 1.32基本是1.17至1.60上升的关键回档, 鉴于年线的波幅已经很大, 后市倾向于向上突破, 因此应该选择在1.34买入欧元, 目标应该在1.38和1.40之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