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投睿eToro: 2017投资论剑 我相信2016年对于各位投资者来说绝对是一个难以忘怀的年度:英国脱欧,川普上台,人民币贬值,国海证券事件,一道道大餐相信已经让各位看官在目瞪口呆的同时也心有余悸。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世界市场,想必各位看官都在犯嘀咕了:大过年的,这钱投哪呢? 房地产篇: 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大家肯定都有耳闻,自从10月以来国家屡次推出调控政策,意图控制房价,形势不容乐观,大量投资性资金也从房市中抽出,转投到其他领域中。但这是否代表着房地产市场将毫无投资价值呢? 论及房市,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点在于供需关系。那么,目前来说各大一二线城市的供应缺口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恐怕很难。在政府因城政策框架地指引下,城市层面的供求关系段时间内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却无法从根本解决庞大的人口和有限的土地之间的矛盾:大量的人口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并且形成极大规模的刚需。中金公司研究部11月推出的分析报告指出,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将在未来5年持续面临供应短缺,21个政策收紧的城市很难解决供应问题。只要作为投资目标的一二线城市保持供应不足的状况,那么房地产市场很难彻底进入寒冬。 而房市的另一个关键点便是作为房地产风向标的房价。一旦房价有大幅度的下滑趋势,那么房地产投资形势也不会乐观。那么事实上呢?小e估计房价恐怕依旧坚挺。 第一个原因便是前文提及的供需紧张,如上海这样一座拥有庞大刚需的城市,你要说房价会突然有大幅度下降,小e是不信的:遭受政策冲击之后,上海市新房均价有了小幅度的下降,从9月份的每方44718元减少到每方43885元,但是到了11月,成交均价又反弹到了每方48214元的价位新高。 其次,各大开放商依旧拥有充裕的资金支持。在2016年中,预计有大约5.5万亿规模的外部资金流入到地产市场,其中约有4万亿资金来源于银行的理财产品(占全部资金的70%),满足了开放商拿地(有分析报告预计土地出让金额约为4万亿元)以及并购需求。所以,只要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渠道未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开发商依旧将有充足的开发资金。最后,不断攀升的地价将会推动房价的持续上升;10月25日过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全国低价总体水平持续温和上行,综合、商服、住宅地价环比、同比增速均呈上升态势,其中住宅地价为5781 元/ 平方米(2015年第三季度为5421元/ 平方米),一线城市楼面地价占销售价格的比例已经上升到41%。所以可以看出,房价虽然在短时间内有所波动但是很难出现持续下降的态势。
同时,让我们将目光从国内转移到国外。相比低温的国内市场,越来越多的房地产投资者将海外投资列入了考虑选项中。JLL(仲量联行)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房地产跨境投资者,2016年前三季度,跨境投资总额已达210亿美元,同比增幅45%。参与海外投资,一般都会有以下几点考量:高额的回报率,投资的多元性以及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因此英国伦敦西区和美国纽约则是投资者最热衷的地方。而今年,相信又多了一点,即投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英国的伦敦房地产市场在脱欧公投结果出来之后,仅仅用了三到四个星期便恢复了稳定的市场,并没有出现想象中大规模的甩卖,很多还在观望准备抄底的投资者大失所望,其抗风险能力可见一斑。而经历了2016年各种突发状况的投资者,相信将必将偏爱于如此高质量的资产,来丰富自己的资产配置,降低风险。 既然论及丰富资产配置与分散风险,那可是小e的强项。在e投睿的社交投资网络上拥有800多种美股、42种外汇、45种ETFs基金、12种股指与7种大宗商品,以及全球专利CopyFunds?复制基金让你的投资更加多元化。近日,e投睿与陆金所控股的战略合作更是表达了e投睿致力于丰富国人海外资产配置的决心。 欲知更多投资分析,请持续关注小e的公众号哦~超多干货,要你好看! 以上观点仅代表小编,与e投睿无关。
免责声明: 过往的表现无法判断未来的结果。本文并非是一篇投资建议。所有交易包含风险,请仅投资您能够承担亏损的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