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陈阳军:3月26日交易策略
2009年03月26日 09:02
美元兑主要货币周三下滑,由于美国财长盖特不严谨的言论致使昨日美元兑主要货币波动剧烈。此前美国财长盖特纳称,他对扩大国际货币基金会(IMF)特别提款权(SDR)作用的提议持开放态度,市场最初将其言论解读为,赞同中国周一提出的通过国际货币基金会SDR逐渐取替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提议,美元快速下跌,令美元兑欧元跌至过去五天交易区间的底部,但随即盖特纳又表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元仍将保持主要储备货币地位,美元随之迅速反弹。
本周稍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表示,应充分发挥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特征和潜力的SDR(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创建新的国际储备货币。但西方主要言论纷纷表示反对意见,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布朗,及IMF执行长史特劳斯卡恩周三亦表示全力支持美元,称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日子没有结束,并称中国也相信这一点。
这里说几句题外话,我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1月末共持有7,396亿美元美国国债,但我国作为主要债权人的利益却并未受到美国重视,美联储采取这项特别的措施并未和中方事先商量,这项措施导致了近期美元大幅下挫,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减值,而且更重要的是全球经济回暖后,由于美国大量印制美元导致资金充斥市场,不可避免的加大了全球通胀风险,进一步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的稳步发展。作为对美联储改变游戏规则直接购买美国国债的回应,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创建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
很显然,如果这个提议成为了现实,那么美国就不能肆无忌惮的印制美元,也不能绑架其他国家一起为它埋单了。因此,这项提议立即引起了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美国政界和经济界人士的反对,尤其是白宫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负责人沃尔克,他甚至认为中国因持有过多美元而遭受损失的说法有些虚情假意。他表示,中国之所以持有所有这些美元是因为中国主动选择购买美元,中国不想抛出美元是因为中国不想让人民币升值。这个"自我"的看法个人觉得非常可笑,首先,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说三道四是常事,而且时刻督促中国定期与这些国家开展各种会谈,施加压力并影响国际舆论,从而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
可是现在美国自己制定一些非常"让人震惊"的措施时,这些沟通管道似乎突然全都失灵了,美国人似乎不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其次,按照沃尔克的观点,中国是不想让人民币升值,所以才大量购进美元,大量持有美国国债,买了之后后果得自负了,个人觉得这个观点过于荒谬,第一我认为中国能很好的掌握自身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与否,并不见得非得和美元挂钩,如果真的像沃尔克先生所说的我国是为了避免人民币升值大量购买美元,我国完全可以购买诸如欧元,日元等其他主要货币。而且现在这个社会都讲究信誉,我买辆汽车,还讲质保,中国买了美国这么多国债,现在由于美国"非常独"的行为,蒙受了巨大损失,按照美国的逻辑,这些都是我们自愿的,真是不解。个人非常支持周小川行长的提议,美国的举措极大损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债权人利益,我国作为一个全球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大国,必须在关键的时候发出自己的声音,明确自身在国际社会应扮演的角色。
之前美国需要巨额资金来解决自身金融业的问题,请求各国购买美国国债,为了能尽快地解决金融危机,我国一直增持美国国债,当时有些专家甚至担心如果我国不购买美国国债,美国国债价格会由于供应量的增加而需求低迷,最终导致国债价格下跌,因此也纷纷建议继续增持。但现在大家都未料到美国会有如此举措,国债价格虽未下跌,但美元下跌仍然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价值下跌。强烈建议央行在美国国债价格尚未下跌的时机,逐步减少美国国债的持有量,进一步加强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现在中国需要"说",但更需要"做",只有后者才能更加有效的增加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欧元兑美元短期内可能走出修正走势,由于近期涨势在1.3590/1.3860回档区间内停滞,且每日相对强弱指标呈现超涨,短线汇价仍有进一步修正的下档压力;若跌破1.3435支撑,将下探1.3250/1.3335,但若升破1.3740区间高档,则会结束修正走势,并直接上探1.3860/85。
美元兑日圆自93.55日圆反弹的走势鼓舞人心,并有效突破97.00/20关口,可望重新延续涨势,有望上探98.97和99.68。
英镑兑美元短期内走势暗淡,看至1.4500,1.4350是关键位;第一阻力位1.4780。
3月26日主要关注市场消息
1. 美国 2008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数据)
2. 美国 3月21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
3. 美国 2月份预售屋销售(1月份下降10.2%)
4. 德国 4月份消费者信心调查
5. 法国 3月份 消费者信心调查
6. 日本 2月份贸易余额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