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敬告各位跟Y2任何人士单的网友们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quote]版主请问下怎么修改头像啊,我提交了没用
风骤暖 发表于 2009-5-22 12:32
点'个人中心"后点修改头像.

花花,我按此操作,加上头像提交后,仍然不显示,是不是有等级要求啊?
把酒留思 发表于 2009-5-22 17:02 [/quoSK
可能头像太大。
更多的问下校长,我就懂这些 了。
你迷,或者不迷路,路就在那里,不屈不饶!
发表于 2009-5-22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心肠。
珐玛改变天秤向、同步入市至为上。
发表于 2009-5-22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嗨,说这有什么意义呢,我以前转贴时就说过,关键是看的人,他们的眼中看到什么。黄埔江不加盖的,该跳的还要跳。想在赌场上蒙别人的钱,被别人蒙走一点不奇怪
发表于 2009-5-22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良药苦口利于病
发表于 2009-5-22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说又有什么用呢?在Y2这么多年的日子还见得少吗?最终还得靠自己的
发表于 2009-5-22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狙击手,等待一击可致对手于死地的机会。
发表于 2009-5-22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我一个特征都不符合啊。潜水潜了半年了,今天上来透口气,要不憋死了
发表于 2009-5-22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2007年股市大牛市过后,金融危机接踵而至。经济的跌宕起伏,让经济学家身价倍增。最近,一份
《部分经济学家出场费一览表》在网上流传,不少人感叹“专家的钱来得太快”!

根据网上公布的《经济学家出场费一览表》,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郎咸平、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名列“三甲”。其中,郎咸平以12万元居首。

这一数据的由来是,在去年上半年某省为期两天的论坛上,扣除其他费用后,郎咸平拿到了12万元。而在去年下半年一个论坛上,郎咸平小半天演讲拿走的费用是税后6万元。连他自己也对媒体说:“你们要知道,我的出场费是上涨的。目前是15万,不过具体价码也是可以谈的。”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这些经济学家更加供不应求。“经济学家现在太忙。因为金融危机,大家都想从他们那里抓根救命稻草。”部分经济学家走穴的频率和忙碌程度超过二三线演艺明星,甚至超越一线明星。今年3月,有记者准备通过北京某公关公司邀请金岩石出席论坛,得知他4月份的档期已经排满,只能等5月份以后了。

一名熟悉市场行情的公关公司老总透露:“其实在2006年之前,国内经济学家的出场费几乎都在万元以下,3000元至5000元就能请到国内较知名的主流经济学家。但从2006年开始,出场费一路上涨,至今平均涨了10倍,主要是因为牛市和金融危机。”

“专家消费”已成产业

一位财经媒体副总编曾经这样评价:郎咸平是经济学家中最适合上电视的,也是节目主播中最会做学问的。二者的结合造就了郎咸平的商业成功。

2004年的“郎顾之争”让郎咸平一举成名,并由此引发“中国第三次改革论争”。随后郎咸平开始频频在报端和电视台露面,后来干脆在上海卫视当起了评论主持人,曝光国企负责人MBO企图、“虚拟资金”抬高楼市股市、点评企业管理案例……据说《财经郎咸平》收视率相当高,尤为上海妇女们所喜爱。

再到后来,“郎咸平财经工作室”成立,有专门的传播公司和工作室来对郎咸平的观点进行书籍、刊物、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全方位的包装。卖版权、著作权,收“出场费”,郎咸平财源滚滚。这种操作模式也与娱乐演艺界的明星包装模式并无二致。

在郎咸平商业成功的背后,已可隐隐约约看到一个新的专家消费产业链。

一位财经公关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描述了“无名”经济学家被捧红的过程:媒体据某热点话题采访一位尚不知名经济学家后,只要其观点在主流范围内,就有望被国内各大网站转载。这位“无名”经济学家给外界留下了最初印象。接下来,其他媒体如果频繁对其采访,经济学家会非常配合。知名度提升了,身价也随之上涨。“一来二去,这位经济学家就因在某段时间里出镜率奇高,而声名大噪。”

经济学家被媒体捧红后,邀请就会多起来,公关公司随之粉墨登场。据了解,公关公司手中通常会掌握着几十位甚至上百位经济学家。
发表于 2009-5-22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肯定不是我,第一我的图片不是美女,第二我也没有喊单,第三我没有居住国外某个地方,第四我家人也不是非富即贵,第五。。。。。。。。。
多看少动;时间转换;顺势轻仓;止损扩利。
发表于 2009-5-22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子自重,文人相轻
我们拥有艺术, 所以不会被真相击垮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7-29 00:04 , Processed in 0.05579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