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esyare 于 2009-6-16 14:39 编辑
这半年来,美国的货币政策越来越激进,流动性越来越多,推动原油等商品价格触底后急剧反弹,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明显升温。今年油价最低时只有30-40美元/桶,现在翻了一番,这给美国这个能源消费大国造成较大的通胀压力。然而,虽然原油相关的消费在美国占相当比重,但原油和食品外的所谓核心物价变化对CPI影响更大,大约占3/4以上。在实体经济明显低迷,失业大军日益成长的情况下,一方面核心物价可能趋于下降,另一方面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也很难传导到其他领域。
这里面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失业率高企时劳工成本就上不去。劳工成本不上涨,能源和食品外的消费品和服务成本就可控甚至下降。二是从需求角度看,失业率高消费需求就上不去,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失业后还想借贷消费难上加难。需求不振,厂商的议价能力就不高,成本上涨就难以转嫁。
总的来说,或许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将要面对较高的大宗商品价格,但大部分最终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却难有起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