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清心似水 随缘如风——清心交易感悟荟萃(一七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2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阅读提示: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

           佛门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清心似水   随缘如风

                                       
                                       ——清心交易感悟荟萃(一七一)


    5211、投资市场是一个苦海,茫茫无边。大多数人即使经过艰辛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交易市场中学习、积累了无数的知识和经验,最后也并没有谁可以绝对保证,他一定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们要想在金融投资市场中赚到钱,需要一个人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机缘的帮忙。

    5212、对投资者来说,要做到这一点,最难把握的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时间问题。大多数投资者总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暴利,根本没有耐心去慢慢等待市场的循环。整天在市场中进进出出,最终在市场无序的波动中迷失了自我。二是投资者的市场信念问题。一个对未来市场没有坚定信念的人不可能获得市场重大波动带来的利润。投资大师巴菲特说得好,“利润有时候往往来自于对市场的愚忠。”

    5213、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5214、年轻人往往情不由己,难以自扼,整个品性和涵养还没到此地步。

    5215、在这个年纪,即使理性上认识到,也未必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只好慢慢磨练。

    5216、操纵市场的主力们当然知道市场什么时间开始下跌,会跌到哪儿。就市场短期走势而言,一切都是庄家说了算。盘面上蜿蜒曲折的走势图,本质上是主流资金的愿望和实力的体现。而对一个散户来说,这种图形就像是有人早已画好的。市场走势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大起大落,本质上只是实力机构挖好的一个个陷阱而已。

    5217、在金融投资这个弱肉强食的市场,大多数散户投资者的命运,就像天空中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根本不由自己决定。散户的资金、心理承受能力、市场经验决定了他们注定是市场波动的牺牲品。市场主力只要略施小技,一次诱多、一次诱空、一次震荡,就可以把大多数跟风的散户赶尽杀绝。

    5218、金融投资的特点之一就是,只要是个人,闭着眼睛进去赌一下,也有一半赢的可能。每个市场新手都不会天天输,一次钱也没有赚过。尽管从账户资金上看,很多人的本金在一天天减少。但是,偶然的几次交易赢利,会使大多数投资者产生一种幻觉,认为迟早有一天,这些赔掉的钱会重新回来,只要坚持下去,还有暴富的机会。

    5219、在投资市场,这种心理不但普遍地存在于新手之中,即使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也往往看不清这一点。但这其实是一个邪恶的陷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金融投资的结果——损失,是早晚的事,是一定的,而要把以往赔的钱赚回来,没有多少人能做到。

    5220、行情显示器就像有一股魔力,一个人一坐到那儿,就立刻被上面闪烁不定跳动的数字牢牢抓住,完全失去自我,成了市场短期波动的俘虏。行情上涨时,在乐观、狂热的市场氛围的支配下,我们的思维、情绪也跟着看涨,仿佛市场会无休无止涨下去,一直涨到天国;行情下跌时,在悲观、恐慌的市场氛围的压力下,我们的思维、情绪也跟着看跌,仿佛市场会无休无止地跌下去,一直跌到地心。

    5221、我们变得不由自主,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交易冲动。害怕市场上涨,我们却没有做多;害怕市场下跌,我们却没有做空。我们不愿意失去一切交易机会,在我们看来,这简直是傻透了,明明眼前有赚钱的机会,你为什么不赶快进场,白白放过呢?所以,只要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哪怕是一个极为偶然的随机变化,一次小到不能再小的价格波动,我们都把它作为入市的机会。

    5223、风险观念,这个投资者最需要具备的基本常识,当我们进入市场交易大厅以后,己经对我们没有任何约束。在买进卖出之中,我们完全被贪婪、恐惧还有希望等心理的因素、人性的因素所支配。

    5224、金融交易的魔力,使大多数投资者一旦身处其中,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最基本的理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控制,沉溺其中而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

    5225、偶然的好运这一次可能帮你大忙,下一次就会让你尸骨无存。后来发生的一切证明,尽管有时候年龄和经验可能是一种束缚人的枷锁,会拖人的后腿,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年龄和经验无疑是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

    5226、一个人一旦获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无论是旁观者还是自己,都会有意无意地把这种成功归因于投资者的主观因素,而对事件发生的偶然性的一面往往视而不见。成者王侯败者寇,这是古往今来大多数人最自然、正常的心理。然而,对于一个职业的投资者来说,这并非是一种明智的、科学的态度。

    5227、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5228、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我们必须找到它——这要经历一次茫茫荒野上的艰辛跋涉——没有人能代替我们,也没有人能使我们免除这种跋涉,因为我们的智慧是一种我们最终赖以观察世界的观点。

    5229、阴阳烛的预测理论,看似科学,好像市场的未来走势确实可以提前预测,一切都在把握之中。实质上,这套理论荒诞不经,误人子弟,根本经不起市场实践的检验。

    5230、任何预测市场短期价格变化的工具、秘诀、技巧总是受到大众最热烈的欢迎。在他们眼里,这是最真实的,能够马上得到检验,迅速看见效果。而离他们稍远一点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往往因为无法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显得虚无缥缈。

    5231、确实,谁不想一夜之间快速地获利呢?大多数股票、期货市场的新手,本来就是抱着这样一个目的、愿望来到市场交易的。市场认识肤浅、没有足够的经验、缺乏耐心等等因素,必然会使投资者对市场交易的艰难性茫然无知,毫无准备,以为这是一个轻松发大财的好地方。其实这也是人的一种极为自然、正常的心理。

    5232、市场的预测,尤其是判断市场短期价格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算卦,更多的是建立在人的心理、信仰的基础上的,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5233、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市场短期价格变化随机性、偶然性的特点,决定了投资者在预测市场波动时,很难找到一套成功率大于一半的工具,更没有任何一套理论能够绝对准确地告诉我们市场短期价格会怎么变化。

    5234、各种各样的市场预测理论,都喜欢把自己装扮成科学,借用科学的名义自我吹嘘,仿佛真的能够未卜先知,其实完全是为了迷惑大众,达到预测者自己的某种目的。试想,世界上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预测系统,一个人运用足够的杠杆,岂不是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富甲天下,拥有无穷的财富?

    5235、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试图把握市场短期波动的理论,指导投资者短线交易的理论,带给投资者的往往不是利润,而是无尽的痛苦和折磨,使人误入歧途。在反复无常的市场变化面前,理论是那么的苍白,投资者很容易被市场搞得晕头转向,分不清东西南北。偶然的几次因为运气好,投资者确实可能在短线交易中赚点轻松钱,但多数时候,却总是被市场愚弄,碰得头破血流。

    5236、在投机市场,每一个参与者有意无意中都会运用某一套市场预测理论,作为交易决策的依据。至于这套理论是否有科学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是否以概率法则为基础、是否真的有用,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

    5237、大多数预测理论,虽然不能确定其是否真的有效,也不能为投资者所采取的行动提供可靠的保证,但是,投资者还是会按照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行动。为什么呢?它实际上是满足了投资者在市场操作时的一种心理需要。

    5238、一个人总不能平白无故地在市场中有所行动吧?他需要某种权威、某种依靠、某种保障。无论这种权威、依靠、保障本身是否可靠,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如果没有这一切,投资者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可以进场操作,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就会缺乏安全感,变得不知所措。

    5239、世上没有一个人、一种工具能够准确地预测市场的短期价格变化,这是一个市场新手提出的低层次问题。随着投资者对市场理解的深入,投资理念的变化,这个问题会变得不重要,或者说没有多大意义。例如,对一个长线交易者来说,预测市场短期走势并没有太大的必要。

    5240、我在市场中忙进忙出,一会做多,一会做空,看起来我的思维很敏捷、行动很机灵,实际上却完全是一个大傻瓜的做法。我禁不住市场短期大幅波动的诱惑,幻想抓住市场每一次大大小小的变化,市场一有上涨的迹象就立刻抢人,一有下跌的征兆就立刻抛空,什么机会都想抓住,什么机会都不肯放过,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备注:本贴的初衷是为了那些真心追寻人生与交易真理的汇友们提供些许参考,自第四十三帖起谢绝相关评论。在此一方面真诚地感谢论坛及管理人员的精心维护,让自己能够自由地拥有一席发言之地,另一方面由衷地感谢那些负面评价的汇友们,因为正是你们的评论让我更加清醒地体悟到交易智慧的真正价值。于此也诚恳地劝告论坛内外所有自作聪明的外道之人:如果你的心都不曾觉醒,妄想在金融投资市场取得成功,那其实永远都只是痴人说梦!



开口便错,动念即乖。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7-27 21:47 , Processed in 0.03564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