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
草庵居士
政治与经济之五十五
2003年1月,我写了一个关于中国经济的系列文章,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积极扩张财政政策――中国经济崩溃的导火》,我在这篇文章发表的同时向大家预告请等候第二篇文章:《社会保障机制――压垮..的最后一棵稻草》。结果有很多朋友都来信询问,为什么时间已经过了半年仍未发表这篇文章。其实,这篇文章几乎在第一篇文章《积极扩张财政政策――中国经济崩溃的导火》写成之后就已经完成了,只是后来国内的一位朋友看到我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之后就来信索要第二篇文章,并希望能在发表之前给他。
我知道这位国内朋友在国内经济决策上所担任的重要地位,所以毫不犹豫地就将原稿发给了这位朋友,没想到当天这位朋友就给我回信,并提出了一个建议:“此文章暂缓发布,先由国内几位朋友研究后给你增加点内容。。。。。。”。见到这位朋友如此热心,我当然没有反对的意见。数日后,这位朋友又来信提出建议:“此文非常重要,和国内的几位朋友观点近似,所以,想将你的文章修改一下,将大家的意见增添上去,然后直接送到最高决策层,但你在此建议未实施前先不要发表,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大陆的事情很复杂,很多事情是能做不能说。。。。。”。
坦率地讲,当时我对这位国内朋友的建议很不满意,我觉得一个人发表文章
是个人的事情,为什么因为要送某重要人物就不能让百姓看呢?所以当时我
就回绝了这个建议,并提出:“你可以修改后送上去,但我的原文要公开发
表。。。。。。”。国内的朋友接到我的回复后马上就给我打来了电话,然
后又请到了另一位重要人物来说服我。最后的结果是我妥协了。我希望我的
让步能让我的建议在大陆实施,尽管可能不是全面,但我自己坚信这个建议
是目前大陆的最好选择。这就是原计划发表的第二篇文章《社会保障机制―
―压垮..的最后一棵稻草》(此文将在适当的时候公开发表,为此我向各位
等候的读者道歉)中提到的中国国有股减持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的三种方
案。其中就包括最近闹的沸沸扬扬,以至政府官员都需要出面解释澄清的中
国大陆国有股减持三三三一方案。当然,目前透露出来的方案已非我的原来
方案,但尽管如此,这个已经修改后的折衷方案仍在中国政府“难产”中。
而这件事情,却也让我看到了大陆经济政策及变革中的重重困境,各种利益
集团相互交结的可怕景象。
到了今年三月份,我和美国的一些学者和朋友们就想筹集一笔资金,然后搞
一个中美经济学者和官员面对面的大陆经济问题研讨会,希望通过这个会议
能让美国的学者和官员了解大陆新的经济学者,同时也让美国政府决策部门
能关注并看到大陆新一代经济学者及经济官员的思想和大陆的未来决策方
向。更重要的是也希望大陆的学者和决策官员能了解美国的经济思想和政府
经济决策方式,两国双方能相互了解而在未来减少摩擦,而会议的主题就定
为了《胡温时代的中国政治与经济的未来预测》。在这件事情的筹备上,得
到了美国及国内很多朋友和各个部门的支持。特别是在美国州立大学担任助
理校长的洪朝辉先生和美国经济学教授田国强先生的无私帮助。国内的朋友
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当会议资金筹集的差不多,各项工作准备接近完成的时
候,恰恰中国又发生了SARS,结果这个会议又被无限期推迟。中国真是多灾
多难,而我也再次感觉到个人力量的渺小。
数年前,在大陆著名论坛《天涯纵横》还没有关闭的时候,我在一篇文章的
后面跟贴:“。。。。。。中美之间没有经济冲突,但中国大陆片面强调发
展出口而忽视内需的问题必然会引发中日及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冲突,而最终
要引起人民币汇率问题,最可能提出这个要求的将会是日本,而这次朱穃基
在回答香港记者提问时讲:‘中国有强大的外汇储备,不存货在贬值的问
题,相反,人民币还存在着升值的压力’这种说法将对未来日本及东盟国家
反抗中国经济发展留下严重隐患。。。。。。”。2001年初,我在一篇文章
中提到:“美国将在年底经济复苏,走出衰退”。当时,这是一个非常孤立
并遭到众多学者和专家反对的观点,无论中国还是海外其他国家都很少有人
同意。在国内某个著名经济论坛中,甚至有一位先生反复用我这个预测来挖
苦嘲笑,并以此说明我的无知。但不幸的是,就在不久前,负责正式确定美
国经济增长或衰退始终的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经济周期确认委员会在今年7
月17日发表声明。宣布2001年3月开始的经济衰退只持续了8个月﹐到同年11
月便结束了。此后﹐美国经济就进入复苏期。而更不幸的是,最近闹的正欢
的中国“人民币升值”问题又证实了我在上一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个预言。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我的幸运,但我感到悲哀的是,这种非常明显,非常容
易判断的经济现象竟然没有更多的人能预见,而政府决策又是如此的无知,
这难道是国人的幸运吗?这是国人最大的悲哀,也是中国经济学者和政府中
经济决策者的悲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中国大陆就面临着海外经济学者的
质疑,“中国崩溃论”也是主要的观点之一。特别是美国华人律师章家敦先
生的著作发表后,这种观点就更加引人注意,而中国政府也极为重视这种海
外的观点。..为了化解海外的这种“崩溃观点”就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
间分别表示了:“中国经济非常健康,人民币不但不存在贬值的压力,相反
存在着升值的压力”类似这种回答和表态,朱穃基讲过,前任人民银行行长
戴相龙讲过,财政部长项怀诚也讲过,甚至政府新闻发言人还正式表态并斥
责过海外记者。在当时,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几乎没有什么人会谈到人民
币升值的问题,相反更多的是担心人民币贬值而引发社会动乱,从中国政府
的经济决策上看,一直是提高外汇储备,防止意外发生。有心的人士可以查
找当时的文章,几乎很难找到鼓吹人民币升值的文章。即使是半年前,在全
世界也很少有人提到并认同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相反,查找资料找到的更多
的是大陆自己谈人民币升值并认同这个观点。一个月前,忽然之间,人民币
升值问题忽然成为了经济界的热门话题,这种巨大的变化让人感觉奇怪,怎
么中国一日之间成为了可以扭转世界经济乾坤的大国?中国真成为了世界强
国了吗?我忘记了是那首歌的歌词:这世界变化的太快,让我眼花缭乱。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经济数据和真实的面貌。在中国爆发SARS的时候,我
曾在一个经济论坛上说:“中国财政损失将超过千亿人民币”,但这个见解
同样不被认同。不久,中国政府公布了一系列经济数据,其状况好过了以
往。紧接着,中国政府又是一通洋洋得意:“中国经济不会受SARS影响”,
随后又有经济学者著文说明并盛赞这次灾难对中国经济有如何促进作用等
等。
然而,就在不久前,我们终于又看到了一些数据和情况,根据中国官方公布
资料:今年二季度,工业增长到达了近9年来同期最高点,而GDP则只为近12
年来同期最低点。投资增速达到了9年来最高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却
跌至3年来最低点。这两点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呢?这就是SARS对中国商业产
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而政府多年实行的投资引导消费的政策并没有良好的
回报,甚至是非常的失败。高投资并没有促进国内内需,也没有带动消费。
另外,我们又可以看到金融界的一些负面消息。这就是不良资产和贷款数字
惊人
目前全国银行总共9万多亿存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就有近三万亿不良资产。
更吓人的是,近三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暴涨。1999年不良资产是2万
多亿(当年剥离了1.4万亿),这是多年累积的。此后到2002年的三年里,新
增1.7万亿不良资产,即每年不良贷款5 - 6千亿。今年各个国有银行为隐瞒
坏帐,大肆增加贷款,意图掩盖问题,结果又造成了贷款暴增。对比一下其
他数字,更可以感觉到不良贷款数额的吓人了:去年发行国债1500亿,今年
1400亿。去年GDP是1.1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是9万亿出头。一年不良贷款约
为GDP的6.2%。GDP里,只有部分成为存款。不良贷款如此暴涨,这国有商业
银行变成存款消失的黑洞了。 1998年以来,国家已经两次向四大国有商业银
行注入资金,总数高达73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是6000亿出头。这么多注入资金只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一年放出不良贷款所需。这些注入资金是国民的钱,也就是百姓自己掏了钱
填了四大国有银行一年不良贷款的窟窿。今年1至4月,中国财政收入比去年
同期增长29.9%,财政收入净增1670亿。似乎成绩巨大。然而,与此同时,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却发出警告,指出:中国直接隐性债务已经高达近2500
亿人民币。去年,中国公开的年度赤字是3198亿,直接隐性债务则达到2477
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上述警告,建立在该组织针对全球通货紧缩的系统
研究
之上,中国,被列为通货紧缩的典型国家。IMF对中国的这番警告,被称为
“红色警报”。 中国政府在1998年曾经采取措施拯救四大银行, 向它们注
入了2,700亿人民币的资金,并把它们高达1万4千亿人民币的坏账移交给四大
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官员曾经表示,那次救援是银行界最后的晚餐,政府以
后不会再采取类似的行动了。不过,就在不久前,当有记者问中国政府是否
可能再次向银行界注入资金时,大陆主管官员刘明康回答说:“我们正在考
虑这个问题。”
或许有人不会相信上面的数据,但我可以坦率地告诉大家,我所引用的数据
全部是中国政府官方自己公布的数据。我从不相信大陆自己的政府官员和高
层领导人不了解这些数据,更不相信大陆的领导者不清楚这些数据意味着什
么。但是,让我感到可怕的是,大陆的领导者们无视这些数据而是睁眼说
谎,从早年的朱穃基到现在领导者都不敢面对现实,为了给自己的行为增加
光彩,以“稳定压倒一切”为理由,大言不惭的喊着:“中国经济一片大
好,人民币不但不存在者贬值的可能而且会升值。”回过头来,让我们再看
看海外独立机构是如何评价大陆的经济状况,在6月5日举行的中美安全经济
监察委员会的听证会上美国各路专家对此纷纷发表意见:美国最大的智库之
一,传统基金会的赖瑞.伍森先生表示,他对..在多大程度上会由于萨斯而
更加开放有所保留。他认为,中国官方在坏账率上到今天都只承认24%,而不
是独立研究机构普遍认为的这个数字的两倍,看来似乎只要谎言还没造成国
际影响并被当场戳穿,体制透明还不会自动实现。波士顿第一瑞士信用银
行,亚洲地区(不含日本)首席经济学家陶东先生说,自萨斯疫情曝光以来,
中国的消费大为下降。五一节原为中国除春节外最大的消费旅游旺季,但是
今年北京的零售额下降了70%,上海重庆等地下降了30%。但是,自五月中旬
以来,消费明显回升。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9.9%,第二季度为7%。为
此,下半年,政府将继续启动积极的财政扩张政策来刺激经济,下半年要斥
资500亿,而在早些时候则因为这一政策造成巨额公债和财政赤字而遭到很多
专家学者的质疑。据估计,中国目前的债务高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33%,加上国有银行坏帐,将达到GDP的70-80%。美国信用等级评定公司S& P
今年6月估计,中国国有银行呆账比例超过总贷款的50%;Moody's也以“中国
银行系统在走钢丝” 为题发表了中国信用等级报告,并说中国银行系统技术
上已经破产;一些西方中国经济专家认为,中国的金融危机早已成熟, 现在
缺的就是导火线。事实上,中国政府清楚知道这一点,虽然它不承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