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顾客递过来的两张100元人民币,石克哈·古卜塔先把纸币举起来对着光查看一番,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在纸币上轻揉几下,确定不是假币后,迅速装入包中,然后拿出50元人民币找零给顾客,紧接着就开始招呼其他顾客。
这是6月6日发生在云南昆明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三届南亚国家商品展上的一幕。
石克哈·古卜塔今年29岁,来自印度,主要展览和销售印度手工制作的纺织品和小饰品。去年他首次参加昆交会和南亚国家商品展,产品销售收入就达到1.5万元人民币。
“中国人口多,市场大,每次展览都会有很多人来参观和购买商品,产品很好卖。”石克哈·古卜塔说,自从去年参加昆交会后就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今年除了参加昆交会外,还参加了广交会。
石克哈·古卜塔此前曾去欧洲和美国销售过,虽然单件产品价格比在中国卖得高一些,但销售数量却比在中国少了很多,许多中国顾客会一次买很多件商品,虽然价格低一些,但总体上却赚得更多。“还有就是人民币很坚挺,不贬值,我们也喜欢用人民币做买卖。”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