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澳元突破1后,美量化宽松也尘埃落定,看炒家捧出新鲜炒作主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主题切换,振幅加大,轻仓待势
耐心欧元等待回调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IMF:美联储很可能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2010年11月10日 09:01  FX16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西半球主管Nicolas Eyzaguirre周二(11月9日)表示,由于美国经济迟迟未获复苏,美联储(FED)很有可能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

  上周三(11月3日),美联储如预期宣布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将在2011年第二季度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国债,规模稍大于市场预期的5000亿美元。

  Eyzaguirre指出,美联储可能需要进一步启动这一政策从而维持经济增长在积极的领域,并避免美国陷入通货紧缩。

  他并称:“虽然我们认为美国目前的经济局面还不足以差到会陷入双底衰退,但是经济增长可能维持在非常迟滞的水平,从而促使美联储不得不进一步采取非常规措施。”

  而另一位IMF官员也对美联储的宽松政策表达了较为悲观的观点。IMF金融顾问及货币和资本市场部门主管Jose Vinals表示,美联储的进一步刺激措施可能产生有限的积极影响,但不能成为房产市场和金融行业继续削减债务的替代品。

  他指出,美联储启动6000亿美元的政策反应其对经济复苏的担忧,以及支撑通胀预期的愿望。但是他承认,此项政策的影响将对汇率和资本流动产生影响,并凸显未来各国政策制定者采取更紧密合作的必要性。

  Vinals称:“清楚的是,目前新兴市场对资本流动非常敏感,这就要求我们就如何更为协作地采取措施进行思考,从而为全球经济带来更多益处。”

  除此之外,多位美联储官员在周一(11月8日)发表的讲话中对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不甚乐观。

  美联储理事瓦尔许(Kevin M。 Warsh)表示:“部分人士认为进一步购买资产对实体经济有重大且持久的益处,但我不那么乐观。”

  他认为,当经济处于危机且美联储有足够工具辅助的时候,美联储采取行动的风险收益比例对其最为有利。当需要非传统工具来放宽政策,尽管产出和就业低于趋势水准,但市场或多或少运转正常时,政策行动的风险收益比肯定就不是那么有利。

  堪萨斯联储主席霍恩(Thomas Hoenig)表示,美联储新一轮购债计划为债务货币化埋下了伏笔,将增加美联储未来为美国财政赤字融资而承受压力的几率。

  达拉斯联储主席费舍尔(Richard Fisher)表示,美联储试图向经济注入6,000亿美元以提振增长是有风险的;除非国会解决财政及监管方面的根源问题,否则美联储相关刺激措施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美联储官员的讲话显示,此项计划在美联储内部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虽然计划已经成形,其影响和未来的调整还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其他机构分析师的言辞则更为激烈。

  著名投资大师罗杰斯(Jim Rogers)上周五(11月5日)表示,重启量化宽松的决定证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S。 Bernanke)对经济一窍不通。

  与此同时,他表示,美国作为史上负债最严重的国家,实施新一轮的量化宽松可谓作茧自缚。除了导致负债加重、美元泛滥、货币市场混乱外,美联储量化宽松无论在短期抑或长期均毫无成效,再次“启动印钞机”无异于火上浇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耐心欧元等待回调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澳大利亚提高经济增长预期
  2010年11月10日 08:51  北国网-时代商报
  澳大利亚政府11月9日发布了《经济与财政前景 年 中 报告》。在该报告中,澳大利亚 2012至2013年的预算剩余额被削减至31亿澳元,较澳大利亚财政部7月大选前估值减少了4亿澳元。澳大利亚财政部长在发布报告时表示:“尽管财政收入受到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澳元持续走高的影响,但最新的预测结果显示2012至2013年的预算剩余额仍领先全球其他发达经济体。”该报告预计,2010至2011和2011至2012两个财年的财政赤字将达538亿澳元,较7月511亿澳元的估值有所增加。报告不仅将2010至2011财年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由先前7月预计的3%提高至3.25%,还将下个财政年度的经济增长预期提高到3.75%。 据《悉尼先驱晨报》
耐心欧元等待回调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央行频繁表态并展开行动 二次加息风声骤紧
2010年11月10日 09:36  FX168
  在周二(11月9日)一天时间内,中国央行(PBOC)的两位副行长及货币政策委员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通胀的担忧,以及对美国推出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的不满,与此同时,周二公开市场一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意外上扬逾5个基点;而中国央行下属的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则发出通知,明确加强对外汇资金流入的监管。对于日益加大的通胀和热钱流入压力,中国央行等部门已不限于口头上表达关注,更是以实际举措显示政策收紧的趋势,以及严控热钱流入的决心。

  国家统计局将于周四(11月11日)公布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等重要经济指标,最新权威调查显示,预计10月 CPI涨幅将在9月3.6%的高位上再创两年新高至4%。同时因内需恢复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预计10月PPI涨幅将扩大,结束连续四个月的递减态势。有分析师指出,一旦数据显示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加上近期官员言论及当局行动,年内第二次加息可能很快将到来。

  随着物价形势日趋严峻,中国货币政策也开始进一步收紧,中国央行此前已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步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近三年来首次加息。

  中国央行副行长杜金富周二表示,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前提下,中国央行高度关注通胀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

  他强调,中国信贷持续扩张的动力仍然较强,与此同时,流动性过多、通胀、不良贷款、资产泡沫等周期性宏观风险明显加强。此外,跨境资本的流动蕴藏潜在风险。

  另一副行长马德伦周二也表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他国的不利影响已体现出来,要警惕由此引发的通胀,以及新兴国家国际收支压力和资产泡沫;“我们不会放任通胀”。

  与此同时,央行周二发行的320亿元人民币一年期央票,对应参考收益率上涨逾5个基点至2.3437%。在10月经济指标即将公布的敏感时期,央行出乎意料地允许央票发行利率走升,再度强化了市场的紧缩预期。

  美联储(FED)上周三(11月3日)推出了备受争议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承诺在明年年中前进一步购买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这一决定引来拉美和亚洲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决策者各方批评,认为美联储印钞票恐将削弱美元、拉高商品价格、并让投资资金失控地涌向新兴市场。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周二称,为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将对银行按照收付实现原则计算的头寸余额实行下限管理;来料加工收汇比例统一由30%调整为20%。昭显在外汇流入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的外汇管理趋紧。

  此举进一步规范了贸易、外商直接投资、返程投资、境外上市等渠道的资金跨境流动,特别是加强了对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短期外债的管理,强化了银行在办理外汇业务时的真实性审核义务,有利于进一步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资金流入和结汇,防范“热钱”跨境流入带来的金融风险。

  一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意外抬高,是迫于资金回笼难度的选择,还是再度加息的先行指标一时众说纷纭。但综合看来,料央行为了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抑制通胀,或优先采行数量型调控工具收紧流动性。

  华中一银行交易员表示,央票发行收益率的意外走扬,很可能就是加息的前兆,因为以前都是先调央票,再调利率的。

  而华南一银行交易员则指出:“市场对紧缩政策虽有预期,但估计近期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刚加完息,总要看看结果吧。”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周三(11月10日)表示,估计今年的CPI涨幅要稍微高于年初制定的3%目标,物价形势比想象的严峻,但强调今年有信心控制好物价。这也是国家部委有关负责人首次表示今年物价涨幅会超3%。

  近期,外界对于中国可能在年内再次加息的预期也因此有所升温。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上周五(11月5日)表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会对全球经济带来副作用,可能导致游资向中国异常流动。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上周五发布报告称,中国可能在年底前再次加息。世界银行(World Bank)则在上周的报告中建议,为了抑制通胀预期,中国需要进一步上调利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耐心欧元等待回调
发表于 2010-11-10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早,大家早
谢谢楼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01.jpg
耐心欧元等待回调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今日,0.9920不中单,踏空等待,不可追多,仅供参考!
耐心欧元等待回调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观察1是否守住
耐心欧元等待回调
发表于 2010-11-1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时段反复测试1.0附近支持后尝试回升,但表现的更为谨慎,对欧洲债务危机心有余悸。关注欧洲盘面
耐心欧元等待回调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7-21 06:58 , Processed in 0.0529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