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2015年,人民币有可能实现可自由交易。
综合媒体5月20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出席“2011上海金融景气指数”发布会时表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最大的障碍是其国际化问题,而人民币国际化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而2015年,人民币有可能实现可自由交易。
上海市政府提出的目标是把上海在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分析认为,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最大的障碍就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国际化包括人民币的国际化。
吴晓求认为从总体上来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还是在往前推进,但是我们还遇到了一些障碍,或者说一些改革的措施还在推进。其中,人民币的国际化非常重要。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上海想做新世纪的国际金融中心还是困难的,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一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时间表。
首先要让它成立一个交易的货币,加上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实际上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平台,新的舞台,新的时机。其次,如果说把人民币推进成一个可交易的货币,还是我们改革主动行为的话题,第二个目标就是人民币成为一个储备性货币,当然是一个市场选择的结果。只有这样在这种环境下我想上海成为新世纪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就具备了使显得基础。
2015年把人民币变成一个完全可交易的货币,存在可能性。在几年的时间要让全世界的投资者对人民币非常熟悉,成为一个储备性货币,也许很快。
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元和英镑展开正面竞争。而1926年,美元作为国际性储备货币的规模已经超过英镑。美元取代英镑花了十年的时间。当然,我不是说到2020年人民币作为国际性储备货币的规模比重超过美元,那还是不会的,但是它成为一个储备性货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