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QE2并非一无是处《6月22日,焦点关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2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本帖最后由 游枷利叶 于 2011-6-22 12:37 编辑

美联储的6,000亿美元购债计划即将结束,其功过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QE2的效果并非一无是处。

综合媒体6月22日报道,当美联储2010年11月公布6,000亿美元购债计划时,外界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观点:有人认为可以降低利率并提振股价;有人认为将催生通胀;还有人认为该计划毫无用处。

现在美联储即将在22日结束最新一次政策会议,购债计划也将在6月底到期。多数专家认为,这些措施没有损害经济,而是有助于经济,至少暂时是这样的。

这项被称作“QE2”的量化宽松计划是美联储实施的第二轮宽松计划;第一轮是在2009年3月,衰退的高潮时期。

支持者认为QE2是有效的,部分是因为它可以保持低利率并刺激消费。较低的长期利率对买房买车的消费者,以及进行投资的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认为低利率还推动了股市上涨。当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2010年8月开始制定QE2时,标普500指数在年内已经下跌6%。之后8个月时间,标普500指数大涨28%。对于收益率下滑的债券来说,低利率使股票更有吸引力。

QE2的很多推动作用发生在购债计划实施之前。由于预期到购债计划,债券投资者推低了长期利率。

比如,从伯南克披露QE2计划到11月真正开始实施,美国30年定息抵押贷款利率从4.36%下滑至4.17%,达到40年最低。

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的首席经济学家赞迪(Mark Zandi)表示,通过轻度降低企业和消费者的借贷成本,同时提升股价让大家觉得更加富有,购债计划对疲软的经济起到了提振作用。虽然QE2算不上非常成功,但还是物有所值的。

不过包括部分联储官员在内的批评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警告说,向经济注入如此大规模的资金,美联储给以后带来高通胀风险。

他们指责美联储大量印钞导致货币贬值,并推动原油和食品价格飙升。他们还表示,购债计划催生的投机交易可能会为股市和其它资产制造价格泡沫。

来自海外的一些指责最为严厉。中国、巴西和俄罗斯的官员称,通过美元贬值,美联储在试图给美国出口制造非公平优势。美元贬值使美国出口商品更加便宜,进口商品更加昂贵。

巴西财长曼特加(Guido Mantega)在2010年秋曾警告说,美联储的政策可能会引发全球汇率战。俄罗斯总理普京(Vladimir Putin)4月份称美联储为货币“流氓”。

在6月早些时候一次讲话中,伯南克对批评者给予了回击。他表示,油价上涨主要是由于中东动荡,以及中国等快速增长国家需求的增加。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糟糕天气造成供应短缺。同时他认为美国增长放缓和贸易赤字才是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

许多批评者提到更根本的一个抱怨:QE2没有实现刺激增长的目标。

由于汽油价格上涨,政府预算削减和消费支出减少,美国经济在2011年一季度增长乏力。在第二季度也可能只会略有改善。高汽油价格、工资增长停滞,以及萧条的住房市场,使消费者受到抑制。部分经济学家认为,QE2有一些积极作用,但都是相当短暂的。

不过赞迪表示,批评者应该回想一下一年前的形势,当时美国经济面临着通缩威胁。购债计划消除了这种威胁,并且使经济略有增强。

购债计划将在6月30日结束。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贷款利率不会上涨。他们指出,美联储很难完全结束购债计划,它仍将是最大的市场买家。持有债券到期后他们还会利用所得资金重新投资。这些购债行为可以帮助长期利率保持在低位。

许多分析师表示,他们认为美联储在2012年之前不会开始减持国债。同时预计在一年内不会加息。美联储的关键利率,联邦基金利率,自2008年12月以来一直保持在接近于零的纪录低点。

赞迪表示,在2011年经济出现下滑之前,他预计美联储会在2012年初开始加息,但现在预计加息日期将推迟至2012年6月。

经济学家预测美联储不会推出QE3。伯南克和其他联储官员曾暗示,尽管经济放缓,但目前仍没有扩大国债购买的计划。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美联储内部的批评者对通胀非常担心。

多数分析师表示,只有美国经济面临重回衰退的危险,才会促使美联储开始新的购债计划。
发表于 2011-6-22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6-22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7-19 14:25 , Processed in 0.03838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