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理财在中国还很不成熟。一没需求、二没供给。这或许和中国的国情有关。
我们这个国家有很多老百姓。百姓和百牲就差一个字,其实也反映了封建传统下的人民地位。笔者不谈历史问题,只谈金融现状。
专业理财就是把钱委托给别人,叫人家来打理。赚钱分成或者固定收点费用。
对于理财师来说,为很多人打理投资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从社会发展角度讲,也是一种进步的表现,让有能力的人干该干的事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其中的代表有:巴非特(所有权经营)、索罗斯(对冲基金)、林奇(共同基金)。
不过专业理财有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
投资的表面是一个观念问题,好的观念可以赚钱、错的就赔钱。投资的核心是性格问题,性格好的赚钱、坏的赔钱。改变观念要比改变性格容易,而且观念可以宣传和继承。性格却没这么简单,性格好的爸爸不一定能培养出性格好的儿子。
因此大多数人只能是拥有好的观念后将钱交给性格好的、专业的人打理。
中国目前还处于投资观念的培养期,也就是比较懵懂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投资者主要的任务是明确什么是投资、怎么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这些观念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明白业余与专业的区别。在观念没有转过来前,专业投资大发展的情况不会出现。
对专业投资,笔者的理解是:
1、专业投资的基础是----确实有人是专业的。至少大家明白谁是专业的、谁是骗人的。
这需要时间,真相需要时间才可以证明,所以不要着急下结论。
2、专业投资需要建立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下。
信息必须开放,投资家的成绩必须可以被人所知晓,而且需要时间考验。
3、专业投资建立在成熟投资观念上。
观念是基础。专业人才是永远稀少的,但在比较成熟的观念环境下,专业人才才有成功的机会。
总的来说,广东在投资领域、浙江在私人银行领域都走在全国前面(笔者指的是人民的观念)。
4、专业投资需要法律约束。
为保证合法利益,法律法规是必须先期到位的。问题是,目前中国的法律制定者也存在投资观念不成熟的问题。现有法律法规还不够丰富或者有明显缺陷。
总之,成熟的投资市场尤其是投资观念还没有在中国确立,这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