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6月 7日
2004 / 06 / 07 星期一 17:13
在大陸宏觀調控政策下,銀監會的貸款緊縮之手將伸向汽車貸款,在 6月針對汽車貸款業務進行專項調查。據估計截至去年底有近人民幣1000億元的汽車消費貸款無法回收。
這次銀監會明確表示對國有銀行的汽車貸款進行專項調查,這將是從源頭控制汽車消費產生的不良資產,用緊縮貸款銀根方式來抑制投資過熱。
由於汽車貸款的審批條件低,進而造成銀行的不良資產風險﹔目前銀行只要提供居民身份證、收入證明和第3方擔保人就可以申請到個人汽車貸款﹔此外,銀行在進行汽車信貸時採取了自然人擔保和經銷商擔保兩種方式來降低風險﹔但是自然人資料的真實性因缺乏有效的調查管道而難以判斷,因此經銷商擔保成為目前被普遍採用的方式﹔加上銀行對汽車經銷商是否具有擔保資格的身批條件很低,因此由汽車經銷商經銀行審批後向消費者提供第 3方擔保服務。
此外,汽車大幅降價也是造成汽車貸款無法收回的原因﹔購車者在償還了部分貸款時,發現剩餘的還款額足夠購買一輛降價後的新車,因此部分購車者反而拿原先準備還款的錢再去買一輛新車,並停止償還舊車的貸款或者拖欠還款,造成惡意壞帳。
據了解,截至2003年年底,汽車消費貸款的餘額高達1800餘億元,而多家銀行更有超過945億元的個人汽車貸款難以收回,擴大銀行的不良資產風險。
對此,銀監會自本月起檢查各銀行的拖欠貸款,針對汽車貸款審查不嚴和欺詐等汽車貸款業務的違規行為進行調查,以加速清查不良資產貸款,達到緊縮銀根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