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下周重点关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0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11月21日
22:00 欧元区 欧洲央行总裁特里谢讲话
23:00 美国 10月份领先指标 前值-0.7%;市场预测0.8%;
11月22日
15:00 德国 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 前值0.2%/季,0.7%/年;市场预测0.6%/季,1.4%/年;
11月23日
03:00 美国 美联储11月1日会议记录;
21:30 美国 领失业救济人数;
22:45 美国 11月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 前值79.9;市场预测80.5;
11月24日
17:00 德国 11月份IFO商业景气指数 前值98.7;市场预测98.7;
11月25日
17:30 英国 三季度GDP 前值0.5%/季,1.5%/年;市场预测0.3%/季,1.6%/年;

[ 本帖最后由 小雨 于 2005-11-20 16:56 编辑 ]
发表于 2005-11-21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

发表于 2005-11-21 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发表于 2005-11-21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这是北京时间还是美国时间

请问这是北京时间还是美国时间 谢谢
发表于 2005-11-21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05-11-21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醒!
发表于 2005-11-21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1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jjllqq 的帖子

北京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特里谢强烈暗示可能于12月升息

上周五,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强烈暗示可能于12月升息,欧元兑美元应声走强。
特里谢的这番讲话主要是基于当天下午公布的德国10月生产者物价指数,该数据显示,因能源成本上升,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10月生产者物价指数月比上升0.7%,创6个月来最大涨幅,年比也上涨4.6%。

  另外,先前公布的德国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今年第一次超过2%,达到2.5%;而整个欧元区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9个月高于欧元区“保持在略低于2%的水平以下”的目标。面对这种局面,欧洲央行变得日益紧张。加上今年第三季度欧元区GDP增长了0.6%,高于第一季度0.3%的增长率。因此,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和其他央行官员认为,欧元区的经济实力目前已足以承受为抑制通货膨胀而进行的加息。

  至今,欧元区还未走出自2000年末开始的经济疲软。2000年末,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受到影响的欧元区增长率也开始下滑,并一度负增长。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但欧元区经济却一直在低增长和衰退之间徘徊,近两年增长率一直低于3%。

  欧元区基准利率也从欧元正式发布以来4.75%的最高水平,一路降息到目前的2%。2002年开始,欧元区经济本来可以抓住跟随美国经济增长复苏的机会,但欧元兑其它货币的大幅升值及油价的飙升,使得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德国的经济增长动力受到影响,从而使整个欧元区经济仍然没能走出低增长。低增长和超过目标的通货膨胀水平就是目前欧元区的经济现实。

  虽然特里谢表示在12月1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可能加息,但要作出这个决定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整个欧元区的经济增长不平衡。目前在欧元区国家中,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增速相对较高,但意大利和荷兰等国增速却有所放缓。欧元区平均失业率在8.5%附近,但作为主要经济国的德国却高达11.5%。

  因此,加息政策虽然会抑制通货膨胀水平,但可能进一步恶化德国的就业,导致其国内政府政治压力增加。其次,从上周末欧元的表现看,欧元加息的预期使得欧元与美元利率差缩小,导致欧元涨幅不菲。并且,如果外汇市场重新将注意力放在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问题上,美元汇率会将被进一步推低,欧元将进一步反弹,那么随着欧洲产品相对于美国竞争对手产品价格的上升,欧洲出口商可能再次面临压力,这无疑会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率。

  欧元区不仅面临着区内经济不平衡问题,还面临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的“通货膨胀目标”政策可能导致的尴尬。因此,加息与否对于特里谢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另外,虽然上周五原油价格下跌到56美元以下,但冬季的消费高峰对油价仍然是个利好。因此,期待原油价格下跌而避免加息尴尬仍然存在风险。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行行长助理易纲:人民币再升值预期趋淡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23 02:40 , Processed in 0.04449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