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请教,做中线看什么指标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难道很少人做中线的吗?大家都热爱快进快出的刺激?
发表于 2006-3-23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渐飞 于 2006-3-22 23:46 发表
难道很少人做中线的吗?大家都热爱快进快出的刺激?

不是很少有人做中线,你可得看你的汇市武功如何了,你自认为可以你就,实盘少进点最多也就交点学费,看一看自适合不适做,
发表于 2006-3-23 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作一週內中線 持倉1-5日 h: 均線同時看三條(3-SMA):  10, 20, 30  或 15, 30, 45       三均線一致平行向上是漲勢  三均線一致平行向下是跌勢   三均線交織橫走是盤整 布林線(Bollinger Bands)也看  布林線的中線取三均線之中線 (20 或30)  布林線的上線是阻力 價格貼住上線破阻力則續漲  布林線的下線是支撐 價格貼住下線破支撐則續跌  否則就布林線區間內運作可低吸高拋  反轉點則參考SAR  但最重要的要自己畫出趨勢線和黃金分割線 找出時段高點 低點 中折點(Pivot Point)    看月/週線 日線 時線(8H 4H 1H)   心態是中線 目標到來也可做短線  中短線是相輔相成的  但超短線太痛苦又獲利少  很少做    

還請各位高手給點意見
Stay Cool.
发表于 2006-3-23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C 于 2006-3-23 03:00 发表
我作一週內中線 持倉1-5日 h: 均線同時看三條(3-SMA):  10, 20, 30  或 15, 30, 45       三均線一致平行向上是漲勢  三均線一致平行向下是跌勢   三均線交織橫走是盤整 布林線(Bollinger Bands)也看  布林線 ...

很有研究啊
奇迹靠自己创造
发表于 2006-3-23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心得.

原帖由 AC 于 2006-3-23 03:00 发表
我作一週內中線 持倉1-5日 h: 均線同時看三條(3-SMA):  10, 20, 30  或 15, 30, 45       三均線一致平行向上是漲勢  三均線一致平行向下是跌勢   三均線交織橫走是盤整 布林線(Bollinger Bands)也看  布林線 ...
心急别吃热豆腐。
发表于 2006-3-23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心得.

原帖由 AC 于 2006-3-23 03:00 发表
我作一週內中線 持倉1-5日 h: 均線同時看三條(3-SMA):  10, 20, 30  或 15, 30, 45       三均線一致平行向上是漲勢  三均線一致平行向下是跌勢   三均線交織橫走是盤整 布林線(Bollinger Bands)也看  布林線 ...
心急别吃热豆腐。
发表于 2006-3-23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C 于 2006-3-23 03:00 发表
我作一週內中線 持倉1-5日 h: 均線同時看三條(3-SMA):  10, 20, 30  或 15, 30, 45       三均線一致平行向上是漲勢  三均線一致平行向下是跌勢   三均線交織橫走是盤整 布林線(Bollinger Bands)也看  布林線 ...

你说是不错,可都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讲课可以,走过的路你看见了,当你下单时后,要的是未来,谁也不知到未来,能不能按照你看见那样走就不好说了,所以我说就是个参考.说的可能有点多了吧,我说的也不一定对,就是交流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06-3-23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AC的分享
发表于 2006-3-2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什么指标,那都是要看运气
发表于 2006-3-2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渐飞 于 2006-3-22 22:52 发表
市场永远只有两个方向,就算是扔硬币,我们还是有50%的机会赢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亏呢,呵呵


概率是50%,赢或输;赔率是33%,赢、平或输;赢面只有16.5%~~所以很多人亏
抱紧获利的部位~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22 07:01 , Processed in 0.0376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