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经济依然稳定 技术调控价格 【2006.04.28 14:53】 来源:和讯特约 【作者:谭雅玲】
本周外汇市场继续美元全面下跌趋势,并有进一步扩大态势;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从1.2367美元走到1.2529美元,美元兑日元汇率基本稳定在114日元,美元兑英镑汇率则达到7个月来的低点,英镑上升到1.80美元,美元兑瑞郎汇率则进一步走低为1.2592瑞郎,美元兑加元汇率则达到14年的新低,汇率水平为1.1225加元;亚洲货币伴随全球美元贬值气氛,主要货币上涨压力扩大;外汇市场整体价格波动扩大,美元下跌与其他货币上升十分突出,美元贬值的自身稳定与外部混乱是十分明显的。
综观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整体趋势,可以看出外汇市场对价格的影响十分突出,而相对于股票市场则形成外汇价格调整的缓冲,但汇率经济基础依然十分重要,进而给予货币政策和汇率技术带来不同的结果,美元主控局面十分清晰;而这种主控对美国自身利大于弊,对外部是弊大于利;表面看似乎是在解决全球失衡问题,而实质则是进一步扩大失衡,并积累新的矛盾,乃至可能产生新的危机。
1、 政策空间增加,经济基础稳固。一周来,金融市场集中关注的美国经济走势,以及美联储利率动向有利趋势扩大,一方面是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利好,并给予美联储加息的支持作用;尤其是美国商务部公布的3月份耐用品订单出现大幅度上升,达到6.1%的水平,不仅比预期的1.6%大大高出,并且也是2005年5月以来最大涨幅;同时,3月新屋销售增长13.8%,增幅远大于预期水平,是1993年4月以来最大,未售出房屋的数量也创历史新高;尤其是周三公布的美联储褐皮书指出,美国经济活动在3月和4月上半月继续扩张,虽然能源价格上涨使成本受压,但制造业和服务业处于投入成本上升,企业提高售价以抵销成本增加,价格较上年同期的增幅看似小于过去几个季度,企业提高价格能力有限,一些地区的就业市场趋紧和薪资上升,而实际对美国经济产生抑制有限;美联储褐皮书也给予经济正面积极评述,显示美国经济乐观面扩大,也进一步显示了美国经济的韧性和强势,美国经济基础稳固、强劲,给予美联储加息带来进一步的预期。更为重要的是未来周末将公布的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水平将会达到4.9%,也有预期在5-6%的更高水平,给予美国经济信心带来更充足的支撑。另一方面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指出利率水平的操作并非直线上升,加息周期确定前提下,有选择的阶段性,不仅使美联储5月例会加息得以确认,而未来的加息止点将会进一步扩大;目前看来5.25%的水准较为确定,进一步的加息需要继续观察和跟踪美国经济趋势和实际状况。而上述的经济表现和政策意向,本应十分有利于美元顺势上行,但是美国经济结构矛盾明显存在,外部担忧双赤字以及内部策略运用,恰倒好处给予美元贬值的调整机会,而这种调整对美国经济自身问题是一种消化,对外部依存是一种混乱,美元主动性十分清晰;尽管市场继续有唱衰美元预期,但是如果从经济趋势、政策预期、市场价值以及产品优势看,美元并没有理由下跌,策略性调整以及技术性把握或许是值得关注的。从其他货币对美元上升看,他们似乎缺少经济基础以及利率作用的提携,而被动的顺从则是一种无奈;即使有些国家开始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对美元忧虑则是一种短期因素,欧元面更难有实际数据的支持,防范风险是唯一的理由依据,未来的不确定或风险是不可忽视的。
特别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指出,美联储加息将益发受经济数据的推动,决策者可能在某个时候暂停已长达22个月的加息周期,以评估经济前景;在当前利率争论中有进一步不确定性;虽然未来美联储政策举措将取决于经济前景的变化,但未来经济数据将会有所影响美联储暂停加息的行动,市场依然关注与争论美联储加息节奏与止点。而美联储理事科恩表示,美国产能利用率上升可能是通货膨胀或许也在上升的信号,进而给予加息的理由更为充裕。但是从当前市场与国别的复杂性看,美联储面对外部压力大于内部,因为其自身经济稳定、国际比较优势十分明显,而外部利差因素依然存在,美元利率并非最高,加之忧虑面的炒作性,美元与欧元储备份额有竞争性,恐慌心理因素大于实际状况,不理性的氛围给予美元走势以机遇,也有忧虑。因此,美联储既在运用外部环境顺势调整,也在防范外部环境的可能冲击,谨慎把握美元升值与贬值策略,但其主动、主控性十分突出,进而伯南克作出市场驱动的美元汇率,而不是有管理的汇率的评论;而从市场角度看,美元优势是欧元无法比拟的,也是目前难以做到的。
2、 国际连接混乱,对比优势难变。从美元下跌看,G7会议的信息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影响;此前,市场似乎有美国主导因素,当前市场集中关注与争论不均衡问题,焦点似乎在美国,因为美国自身有经济结构的不均衡,巨大的财政赤字与贸易逆差是形成不均衡的焦点;而此次会议之后,美国官方则突出强调全球的责任和共同义务,并将主要问题转移至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而市场出现美元全面贬值,全球市场价格混乱性突出,其中包括石油和黄金价格的急剧上涨;加之地缘政治本身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甚至价格走势恶化面占据更多,似乎有美国利用优势顺势搅局的嫌疑。如果从经济总量或货币地位与作用本身看,美国因素依然是全球最为重要的焦点与支撑,并且也是引起全球不均衡的核心因素;其中美元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是目前世界上任何经济体无法做到的,包括欧元也难以形成有利的竞争。因此,综合国际局势以及国际对比,笔者认为,此轮美元贬值完全不同于2002-2004年的美元贬值,更多是一种美国战略和策略的组合运用,而非单纯经济需求和市场风险的规避。如果回想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夕美元贬值,到伊拉克战争打响之后的美元升值,是否包含了战略远见和策略效益组合。而当前在国际政治气候不清晰中,美元借市的调整反之容易产生效果,国际市场运用经济需求和价格连接敏感度,投机推波助澜恰好顺应了美元货币政策需求,强中贬与强中弱的策略;而美国有市场份额、有经济基础、有机构技术和产品、有绝对优势实施这种调整和把握,其他任何货币体难以做到,也难以改变。
3、 投机心理借市,策略交错搅局。从市场角度看,我们应该从变化中揣摩动向;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亚洲外汇储备充裕;日本经济复苏明显,日本势力扩张加强;对冲基金入市规模扩大,交叉盘整利润空间等等;其中日本因素是值得关注与警惕的。一个角度在于日本政策与策略--从经济发展趋势看,日本经济基础增加对货币政策的支持性是明显的,进而日元资产价值发生与美国类似的变化,一方面日本经济利好,日本股市高涨,连续跳跃16000-17000点的投资状况,给予日本国际因素影响扩大;另一方面是日元利率转变,日本资金基础雄厚,外部看好日元利润未来,刺激资金流动有所变化,日元在其他货币对美元升值中相对稳定。另一个角度在于资源类价格上涨中日本资金的关注--日本共同基金、投资人与进口商的美元买盘虽然有助于抑制美元跌势,但同时日本投资层面也有买金、买银以及储备资源类商品的迹象,甚至包括日元近期变化,似乎潜藏有值得琢磨的国际关系,以及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思考。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资金雄厚以及资源贫乏,使其在经济全球化中有自私防范心理,也存有美国扩张一样的野心;然而日本经济积累与反转的铺垫,给予日本市场运作的基础。目前市场认为日本最快在7月或是第三季内加息,而实际日本经济已经有明显的转变,本周的CPI和失业指标已经显示经济利好态势。日本政府本周五公布的3月全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0.5%,充分显示日本经济缓慢且稳定脱离通货紧缩,3月核心CPI略低于市场预期的增长0.6%,但与2月的增长0.5%持平,在3月31日止的会计年度中,核心CPI上扬0.1%,为8年来首次增长。国际外汇市场价格变化已经渗入更多复杂性,预期判断宽泛性值得仔细分析。
预计下周将是市场焦灼扩大的一周,美联储预期的加息或许是一个已经消化,而面临新的炒作空间,美元汇率依然将借市贬值,汇率水平表现有可能顺应市场惯性,进一步走跌为1.26-1.27美元和112-113日元;同时也有美元恢复性调整的可能,美元利率上行使其有机遇调整,预期价格区间在1.22-1.23美元和115-116日元;汇率前景与市场价格复杂性连接紧密,投机已经扩大观察与炒作范围,市场价格不稳定将会扩大。 2006/4/28
[ 本帖最后由 mai 于 2006-4-29 14:13 编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