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4 17:24

福慧双修:英磅谁主沉浮?
2008年01月24日 14:36

  前盘解读:英MPC与会人员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矛盾伤透了脑筋,最终没能选择降息,股市的跌幅证实了风险厌恶情绪的增强,同时增强了英央行的2月份降息预期,英磅的短线升势仍旧艰难。

  今盘分析:日图显示,磅美下跌动能不足,日前正回测下行通道的上沿压力,真正的拉锯战将在1.9600-1.9700之间展开,关键分水岭仍看1.9650的位置,若延宕日久,将以下行为主;若短线站稳于1.97以上,后市有望走向1.9800,走上1.98,英磅才真正筑底持稳,若回测不能成功,行情将向1.9400的位置寻求支撑,今日英国12月BBA贷款许可件数和美国12月NAR成屋销售,将会对汇价走势提供一定指引,英磅多空谁主沉浮,我们试目以待。

  今日关注:
  时间 地区 数据名称 预测 上次
  23:00 美国 12月成屋销售(万户) 496.5 500
  21:30 美国 上周初请失业救济金人数(万)(至0119) 32 30.1
  17:30 英国 12月BBA抵押许可(万) 4.48

  操盘策略:1、1.9600,1.9650位置空单,注意止损

  2、有效突破1.9725后多单
  支撑:1.9460/1.9336
  阻力:1.9600/1.9650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4 17:26

郑步春:息口骤降75基点 美元大幅回落
2008年01月24日 14:43

  美联储忽然宣布减息3码,造成本在反弹的欧元扩大涨幅,周二欧元大涨,其兑美元从前一天的1.4455美元升为1.4629,周三小有回落,截至昨晚20时暂报1.4576。美元兑日元下跌并创出新低,周二美元最后报106.43日元,周三同上时间报105.76。周二美元兑16种主要货币中的14种贬值,其中兑英镑、新西兰元、巴西雷亚尔跌幅较大。

  这两天外汇市场主要题材就是美联储突击减息,市场本能性地抛售反弹了不少的美元,造成美元兑多数货币下跌。目前市场预测美联储还会继续减息,一直到经济出现明显转机为止,这在美国公债市场上已得到不少反映,美债大幅上升,收益率急剧缩减。美联储本月底将召开例会,市场预测届时至少还会减息25个基点,接近八成的市场人士预测会减息50个基点。

  除了利差优势缩小打击美元外,美元另一支撑来自全球股市回暖,这使市场对美元的避险需求下降,许多平仓的风险头寸被火速重建。应该说美元两大支撑中,来自股市回暖这部分更大,因为目前市场对利差重视度已较以前弱化。当全球金融市场表现相对平稳时,货币的利率很受交易员和投机商重视,当金融市场不太平时,区区利差会很容易被忽视,这也是很符合逻辑的。

  周二日本央行结束例会,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于0.5%不变。美国情况的糟糕使日元加息行为被无期限搁置,加上日本自身情况也不是太好,这使市场对日本央行加息预期极淡。市场知道接近零利率的日本早晚会加息,但谁也看不出眉目,只能是泛泛而谈或光说不练。日本情况不好可从日本央行言论中看出一二,其星期二表示,相较于三个月前预测,如今央行对经济的预测更弱,因为日本岛内房屋投资持续不振。

  如果美国及周边情况进一步恶化,日元在可预见未来加息可能性微乎其微,极端时甚至不排除减息,目前一些利率互换合约报价也暗示了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美国银行在得知美联储突击减息后,其表示,日本央行在2009年2月前都不会加息。关于减息可能,美国银行不置可否,其仅仅表示:“年内日本不会减息。”

  日元最大支撑不是利率,而是来自混乱,每当混乱来临时,日元套利交易被会大量平仓,这造成日元汇率上升。全球股市下跌幅度已大,许多股市跌幅从理论上讲接近熊市,所以日元套利交易气焰收敛了不少,许多投机客虽然继续从事这种交易,但警惕性已变得极高,稍不对头便“卷款而去”。

  日元汇率应已反映出息口劣势,后市走势不会太坏,就算日元减息或不加息,市场早已预期。至于美元,近期似乎涨跌两难,从购买力来说,似乎下档空间有限,但若从息口趋势来看,至少短期内还将承压,其转强尚需等月底减息落实。

SJW 发表于 2008-1-24 18:37

http://www.y2.cn/images/smilies/default/wink.gif

liuwws 发表于 2008-1-24 18:43

多谢分享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4 20:19

原帖由 旦旦 于 2008-1-24 02:29 PM 发表 http://y2.cn/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上班开小差,给我逮到了!:D

还好老弟不认识我的老板。:P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4 20:20

美联储降息75个基点之后 - 左小蕾(1月24日)

在分析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的时候,IMF、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都认为,全球金融体制不适应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是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十年过去了,全球面临新一轮的危机,但是新兴市场防范危机的新的金融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

  1月22日,纽约股市开市之前,美联储紧急降息75个基点,稳定由次贷危机蔓延并引发的美国股市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幅震荡。75基点的降息,马上使开盘就下跌近4%的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综指和标准普尔500指数有所回转,最后以1%的跌幅收市。

  美联储的紧急行动和18年来的最大幅度的降息宣示了两个信息,拯救美国经济刻不容缓,同时也显示美国政府将不顾一切防止经济衰退和爆发金融危机的决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联储继续降息的可能性很大。问题是救得了吗?就算稳定了美国经济,但是再一次的宽松货币政策, 是否会像2001年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拯救新经济一样,带给新兴市场新的更大的后患。中国是否应该重新评估世界经济形势对2008年中国经济的影响,迅速采取相应的对策,保证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

  迟到的晚餐

  对于美联储的这次行动,市场有“迟到晚餐”的批评,认为美联储对次贷危机估计不足,如果从次贷危机迹象明显显现的2007年8月份就开始降息,可能会避免危机爆发。不过,“迟到的晚餐”加上紧跟的包括继续降息降税的组合拯救行动,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和美国经济应该可以稳定下来。

  如果说降低隔夜窗口拆借利率是解决短期流动性不足的话,联邦基金利率的调整是基准利率的调整,直接针对投资,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信贷利率,防止房地产市场继续恶化使经济演变成严重衰退。

  不过,根据历史数据判断,从2001年纳斯达克的大幅调整到2003年美国经济开始恢复,经过了两年时间。次贷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可能比“新经济”的调整更严重。美国经济要重新恢复,恐怕也不会短于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另外,根据历史数据分析,美国房地产市场调整一般需要3~4年的时间。这一轮美国房地产的上涨,不论从涨幅还是时间,都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房地产市场的上涨,房地产市场可能不是短期能够完成调整的。实际上美国房地产市场在2006年第二季度到达最高位后已经开始调整,预期美国房地产市场调整50%然后趋于稳定,可能需要到2009年中期。也就是说,可能要到2009年下半年,美国的经济才有望复苏。

  特别是次贷危机祸起萧墙,华尔街首当其冲。金融业是美国经济的支柱行业,华尔街巨头们频频出事,华尔街可能伤筋动骨,元气大伤。华尔街的恢复恐怕也不是75个基点就能立竿见影的。全球金融市场可能面对一轮调整和波动期。

  新兴市场的后患

  更值得关注的是,伴随75个基点以后的连续降息的宽松货币政策给新兴市场带来内忧外患。

  为了拯救新经济危机,2001年以来三大储备货币的发行处于历史高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人们曾经高度评价当年美联储稳定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货币政策,认为找到了稳定经济、防止危机的最佳良方。但是在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暂时的稳定带来全球更大的不稳定。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远远高出国际社会公认的以三个月进口的支付能力为合理外汇储备的水平,上涨高过以六个月后支付加短期外债支付能力的合理外汇储备水平,中国的外汇储备2007年超过1.5万亿美元,登上全球第一的纪录。

  新兴市场的整体资本流入超过上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资本流入的规模,占GDP 3%,超过4%。

  全球流动性过剩带来通货膨胀上升。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都达到近年的最高水平。中亚地区2007年通胀水平已经接近9%;南亚的通胀水平达到6%;东南亚是5%左右;中国正在上升的通胀预期已经成为经济过热的最大的担忧。对2008年的通胀预测本来都在2007年的水平上有所下调。但是,在新一轮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下,在油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对通胀水平的下降似乎不能过于乐观。

  证券投资资本流入引发新兴市场大幅震荡

  这次新兴市场的大幅震荡,与2001年以来这一轮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最大的特征是,资本流入的结构以证券资本为主有关。

  上世纪90年代上一轮的资本流入是以负债形式的流入为主。1995年新兴市场的负债流入大约1500亿美元,证券流入1000亿美元。2006年负债流入仍然1500亿美元左右,但是证券流入达到4500亿美元。特别重要的是,证券流入中,股票占GDP的比例也增长到警戒水平,比如泰国是2.3%左右。印度接近1.3%,南非3.6%。有些东欧国家达到20%以上。

  大量的投机性资本的流入,使新兴市场的股价呈现不合理的膨胀态势,增加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所以,泰国在2006年9月,印度在去年11月,都曾经不得不希望通过一些资本管制的手段遏制证券资本的流入。虽然这些政策因为突发性的行为对资本市场产生冲击性的影响引发市场大幅波动而取消,但是泰国政府和印度政府紧急采取如此严厉的手段说明,大量的证券资本流入,特别是证券流入的股票比例过高,已经成为经济的不稳定因素。

  中国的证券资本流入,特别是股票部分占GDP的比例为0.9%,相比其他新兴市场,并不算太大。这个比例主要是根据QFII的投资额度计算的结果。是否还有其他方式进入中国股票市场的证券投资资本,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到,中国的情况比较温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证券投资仍然受到QFII制度的约束。

  资本的流入并不是最重要的担忧,资本的大规模的流出则往往是危机的导火线。当年亚洲经济危机,虽然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但是大规模资本外逃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导致危机迅速蔓延,并且产生多米诺骨牌传导效应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的增大,内地资本市场与全球市场的联动也越来越紧密,与香港地区市场以及其他周边市场的互动也日益强烈。有研究显示,在2003年以前,资本市场与境外市场、香港市场的变化基本没有相关性。2004年开始,相关性研究显示相关度明显上升。实际的市场走势也显示关联度越来越高。

  而且,资本流入一般有一个流入过程,一般是3年到4年的时间。比如上世纪90年代亚洲各国的资本流入从1990年开始,1995年达到高峰,持续流入达5年之久。但是资本流出的时候可能像海水退潮一样迅速。

  数据显示,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与美元的贬值是密切相关的。上世纪90年代初到1995年美元对重要货币的有效汇率贬值近20%,导致一轮新兴市场的货币的大规模流入。从2001年开始的一轮资本流入伴随者美元的有效汇率贬值超过20%。1997年的金融危机资本大规模流出新兴市场,是伴随90年代末期的美国新经济的繁荣。新兴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起起落落与美元的汇率,与美国经济的变化密切相关。这次美国的宽松货币可能带来新一轮流动性过剩,新兴市场对于可能带来新一轮证券投资资本流入的压力,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内部的其他问题,甚至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能低估。

  重新判断全球经济形势

  我们一直认为,主流分析整体低估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应该重新评估美国经济形势和全球经济形势,要做美国经济严重衰退的准备以及一年或一年半以后新一轮全球流动性过剩危机的冲击。

  新兴市场国家,短期内应该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不排除在必要的时候实施相对严格的资本管理措施。 对于中国来说,应该迅速调整相关政策。美国经济衰退直接影响其消费增长。美国消费市场的萎缩意味着全球出口贸易市场的萎缩,欧洲、日本和中国对美国出口都是顺差。中国出口贸易对美国市场相关性很大,对欧洲的市场的依存度也在上升,2007年因为美元的大幅贬值,对欧洲的顺差可能超过美国。如果受美国经济拖累,欧洲出口下滑,欧洲经济也会受影响,进口市场必然萎缩,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会在美欧两大市场上下降。

  为了避免外部环境的恶化带来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对于贸易顺差的调整,除坚持节能减排的行业的出口调整,一些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的出口企业的政策应该迅速做出调整,避免叠加的影响。对于固定投资增长的调整,应该由增加基础设施,环保节能设备的投入,保障性住房的投入,来代替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形象工程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中国政府完全可以做出前瞻性和预见性的判断,政策进行迅速的调整,避免出现这次美国降息政策“滞后”,使美国金融市场和经济走到危机边缘的情况。

  中长期来说,特别是同一区域的国家和地区,应该讨论建立各类金融联合体,包括区域性货币和一种互助性质的较灵活的融通机制。近年来,世界金融秩序变成发达国家屡屡成为产生危机的发源地,由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发达国家可以依靠发行货币来拯救金融市场和经济,而发展中国家不断受宽松货币带来的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冲击频频为危机埋单。发展中国家的弱势金融地位不改变,这种被动的格局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甚至危机。

  在分析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的时候,IMF、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都认为,全球金融体制不适应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是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十年过去了,全球面临新一轮的危机,但是新兴市场防范危机的新的金融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现在是新兴市场应把国际金融合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4 20:21

担忧央行干预 美日上下振荡 - 主力军(1月24日)

欧元兑美元:上个交易日,欧元上下振荡,汇价波动范围1.4510-1.4684。中线,欧元展开调整,上方阻力在1.4970附近,下方支撑在1.4300附近。短线,欧元趋势向下,上方关键阻力在1.4720附近。超短线,欧元趋势向上,性质待定;下方支撑在1.4510和1.4580附近;预计日内走势会以向上振荡为主。
观望,或1.4590附近,做多欧元。

英镑兑美元:上个交易日,英镑下行为主,汇价最低到达1.9463。中线,英镑趋势向下,上方关键阻力在2.0110附近。短线,英镑趋势向下,上方关键阻力在1.9790附近。超短线,英镑在1.9330附近获得支撑,而后出现较强劲的上扬;超短线反弹行情可能已经开始,但还没有得到确认;上方重要阻力正在1.9650附近,上破之后,超短线反弹行情展开。今日先观望。
观望。

美元兑瑞郎:上个交易日,美瑞小幅向下,汇价最低到达1.0870。中线,美瑞仍处于调整之中,上方阻力在1.1600附近,下方支撑在1.0830附近。短线,美瑞趋势向下,上方关键阻力在1.1190附近。超短线,美瑞处于振荡之中,行情不是太明朗;日内倾向于下行为主,上方阻力在1.0990附近,可凭此做空美瑞。
观望,或1.0950附近,做空美瑞。

美元兑日元:上个交易日,美日上下振荡,汇价波动范围104.95-107.37。中线,美日趋势振荡向下,上方关键阻力在110.20附近。短线,美日趋势向下,上方关键阻力在107.40附近。超短线,美日展开振荡,方向略倾向下;日内关注107.40阻力,可以凭此阻力做空美日。
观望,或107.10附近,做空美日。

美元兑加元:上个交易日,美加走势振荡,汇价波动范围1.0221-1.0316。中线,美加趋势向上,下方重要支撑在0.9750附近。短线,美加趋势向上,下方关键支撑在1.0120附近。超短线,美加趋势不大明朗,日内有可能会向下测试支撑。
观望,或1.0270附近,做空美加。

澳元兑美元:上个交易日,澳元上行为主,汇价最高到达0.8747。中线,澳元走势振荡,上方阻力在0.9070附近,下方支撑在0.8510附近。短线,澳元趋势向下,上方关键阻力在0.8860附近。超短线,澳元趋势向上,性质待定;下方支撑在0.8610和0.8680附近,今日可在支撑上方做多澳元。
观望,或0.8690附近,做多澳元。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4 20:21

人民币汇率年内八创新高 - 杨雪婷(1月24日)

受美联储紧急降息美元应声走弱影响,昨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大涨206个基点,创下年内第八次新高。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7.2350人民币,按照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10.8%。

  在美国此次降息后,中美利率就此出现“倒挂”局面,这也意味着在稳定人民币汇率和抑制通货膨胀面前,国内政策正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我国基准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14%)超过了美国(美联储基准利率3.50%),热钱进来套利冲动加剧,将推动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走高。如果下调国内基准利率,国内通货膨胀的势头将进一步加剧,由于2007年12月的CPI将在今日统一公布,此前各机构预测12月CPI将有较大增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认为,中国的问题还是通胀,应该继续紧缩银根加息,让人民币更大幅度的升值。

  “美联储减息以后中美息差缩小,当然会鼓励热钱进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汇率政策必须要进一步放宽波动幅度,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许小年说。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也认为,中国经济今年的最大难题,其实是通货膨胀,在此情形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也会明显加大。陶东认为,决策者开始意识到汇率政策缺乏弹性造成挥之不去的流动性泛滥,长此以往,中国经济要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超过汇率不变对出口带来的好处,因此他预计今年人民币兑美元将升值10%。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4 20:22

美联储紧急降息 滞胀难免 - 李进(1月24日)

美国时间1月22日周二早上,美联储宣布紧急降息7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由此前的4.25%下调至3.5%,这是美国自1984年10月以来单次最大降息幅度,超过市场此前下调50个基点的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紧急降息距离下一次美联储例会仅有7天。而本周一欧洲和亚太股市持续了上周的跌幅,甚至有扩大的趋势,美国股市却因为马丁·路德·金日休市一天得以幸免。

  市场普遍将美联储的这一决定理解为美国货币当局对于目前美国资本市场继续大幅下行风险的担忧。

  不过美联储在当日发布的官方声明却表示,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是由于美国经济前景恶化,而经济成长向下的风险显然继续存在。

  美联储在详细声明中表示,“委员会将继续评估金融市场以及其他经济领域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王庆23日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预计在月底美联储的例会上,联邦基金利率可能还会下调25个基点;而来自中金公司针对美联储降息的评论甚至预计“再次减息50个基点的概率相当高”。

  紧急降息

  记者从美联储关于降息的详细声明中了解到,除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3.5%之外,美国州长委员会还批准将贴现率下调75个基点至4%。

  受此影响,金融市场随即作出反应。

  美国股市在22日低开后走出探底回升的走势,不过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1%,而欧洲股市均出现强势反弹。

  外汇方面,美元承压兑主要货币的全线回落。几乎所有欧系货币兑换美元出现全线上扬,欧元兑美元突破了1.46元的整数大关,在23日凌晨最高摸至1.4685;而英镑兑美元也同样突破1.96关口,一度上涨至1.9644的新高;连高息货币澳元对美元也有不俗的表现,盘中一度突破0.87的大关。

  相应地,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7.235元,较之前日的7.2556元升值206个基点,再次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此轮降息后3.5%的联邦基金利率将低于人民币一年定期4.14%的存款基准利率,人民币和美元的利率倒挂现象已经出现。

  美联储在22日针对降息发布的声明中指出,尽管紧张的短期融资市场目前有所缓解,但更广泛的金融市场环境将继续恶化,部分企业和家庭将面临进一步的信贷紧缩。此外,一些消息显示房地产市场收缩将加剧,劳动力市场出现疲软。

  1月3日,由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美国制造业指数继续出现下滑趋势,市场人士将其原因归结为美国房地产市场萎缩的冲击波扩散到建筑业之外的其他产业。

  次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2007年12月的失业率从11月的4.7%攀升至5%,这表明美国经济滑坡的现象开始蔓延至劳动力市场。

  据了解,在美联储所有参与投票的人员中,包括主席伯南克等8人投了赞成票,而来自圣路易联储银行的威廉·普尔投了反对票,另一名会员雷德里奇·米什金缺席。

  威廉·普尔认为目前的局势并不值得美联储在下周例会之前采取措施。

  美国经济近临界点?

  其实,美联储此次紧急降息的举动很容易让人想起美国1987年10月29日的“黑色星期一”,当日纽约股市道琼斯指数下跌508点,23%的跌幅创有史以来最大跌幅。

  上次股灾次日,美联储购买了相当于120亿美元的政府债券的同时将联邦基金利率一次性下调75个基点。

  不同的是,目前美国经济面临着深度减速的趋势。

  国际投行美林公司在1月17日的一份针对全球债务市场的报告甚至选择了这样一个标题——美国经济近临界点(US economy near tipping point),该报告认为,信贷紧缩和能源价格高涨似乎已经将美国经济推到一个接近衰退的边缘。

  来自美联储的声明也坦陈,目前美国经济下滑,住房市场和金融市场震荡,居民消费支出减少,减息将有利于美国经济适度增长。

  上周美国政府等相关部门公布的去年12月相关经济数据也佐证了美联储的结论。

  1月1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去年12月零售销售数据,由于汽车和汽油等指标的下跌,12月零售数据0.4%的月环比降幅为近半年以来的首度下跌。

  事实上,在过去两三年中,消费开支一直是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零售数据的下跌也引起了白宫的担忧。

  在本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减税计划中,消费也成为该项计划的核心内容。减税计划的对象包括美国家庭和企业,其中前者做为直接消费者,而后者则会由于减税而加大投资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从而实现对消费开支的正面影响。

  在减税计划公布的同一天,由美国一家私营研究机构Conference Board编制的美国领先经济指标指数在12月下降了0.2%,该项被用来衡量未来经济活动的指标已经连续三个月走跌,10项指标中建筑许可指数是跌幅最大。

  与此对应的是,12月份美国新屋开建数据下滑至15年来的最低水平。

  1月16日,美联储发布的褐皮书亦表示,在报告期内房市继续恶化,实体经济如消费和制造业均受到房市和金融市场动荡的波及。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来自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MBA)的数据显示抵押贷款申请数字在1月开始的两周内持续增长一定程度上使得房市走出低谷成为可能。

  “滞胀”难免

  尽管美国经济是否陷入衰退目前还无定论,但是美国经济的发展目前进入深度减速阶段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挽回这一颓势,美联储选择了通过大幅降息来达到阻止的目的,但在全球通胀的背景之下,美国同样难以幸免。

  1月16日,来自美国劳工部的报告显示,受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美国12月CPI增长继续攀升0.3个百分点,这使得美国去年第四季度CPI增长率为5.6%,去年全年CPI累计增长为4.1%,这个是近18年来美国CPI出现的年度最大增幅。

  不过美联储在22日的声明中却表示,预期未来几个季度通胀将维持温和水平,但是有必要继续对通胀的发展密切关注。

  其实,早在数月之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公开表示,美联储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发展问题而不是通胀问题上。

  事实上,美联储在降息之前就已经开始加大货币政策力度。

  今年1月4日,美联储就表示将本月14日和18日的两次定期资金招标中的资金从原先的200亿美元增加到300亿美元。

  再往前看,从去年9月至今,美联储已经大幅降息175个基点,而市场普遍预期在本月底例行利率会议上有望再次降息。

  和美联储不断降息相配合的是,1月18日,美国总统公布了总额高达1400亿美元的减税方案。

  鉴于美国大选在即,布什政府希望减税计划能够在年内出现拉动经济的效果,不过考虑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滞后性,华尔街的不少投行认为今年前两季度美国经济的发展增速可能接近于零。

  就在本月初,国际投行摩根大通将其对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1%下调至零。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紧急降息距离下一次美联储例会仅有7天。而本周一欧洲和亚太股市持续了上周的跌幅,甚至有扩大的趋势,美国股市却因为马丁·路德·金日休市一天得以幸免。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4 20:23

人民币汇率飙升206点创新高 - 陈琰(1月24日)

人民币汇率飙升206点创新高
缘于美联储降息影响 短期内升值步伐将加快
  受美联储宣布降息的影响,昨天,人民币汇率以大涨206个点的走势创下历史新高。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当天,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7.2350元。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逼近12.6%。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研究部分析师石磊指出,人民币汇率此番创新高,主要是受美联储突然降息的影响。按照市场此前的预测,美联储此次降息很有可能在月底实施,降息幅度也将控制在50个基点以内。但现实情况是,美联储不仅将降息时间提前了整整一周,还一次性降了75个基点,显示出美国调控方挽救次贷危机的急切之情。石磊认为,在这一国际背景下,人民币短期内将保持强劲走势。

  除美元持续疲软外,即将公布的CPI数据也为人民币提供了做多依据。德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受年前消费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份CPI有可能达到7%的高点。有分析人士解释说,美联储此次降息后,中美利差将呈现“倒挂”局面(即中国的基准利率超过美国),而这大大减少了央行再度加息的可能性。为缓解通胀压力,人民币升值步伐短期内将加快。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1月24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