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超顶底

评论1872

cci楼主Lv.10 发表于 2008-10-14 19:12 | 查看全部
https://www.y2cn.com
10月9日,证监会公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高现金分红比例至30%。

  这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证监会作出的第二次重大修改。8月22日,《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将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满足的条件,修改为“最近3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现在,监管部门删去了“股票方式”, 剔除了“送红股”,只保留“送现金”。

  由于从不缺少长期不分红却不忘融资的上市公司,国内资本市场一直背负“圈钱市”的恶名。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对此认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意识不强,再加上盈利能力不强,众多公司更倾向于不分配。因此,上市公司在分配上表现出一种随意性,与西方尤其是美国上市公司所具有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分红形成鲜明对比。他同时也表示,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

  “铁公鸡”缺钱的秘密

  数年甚至十几年“一毛不拔”,这些上市公司堪称“铁公鸡俱乐部”的“铁杆”成员。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公司能够年年避开“分红”的“损失”?“铁公鸡”们对此的解释几乎如出一辙——“没有钱”。

  此前,本报记者曾采访多家常年未分红的“铁公鸡”,几乎所有公司的解释都是,“公司未分配利润是负的”,或者“公司利润微薄,不够分红。”

  例如光华控股对长达13年未分红的解释是,1995年以前公司主营业务都是亏损的,虽通过非主营业务获得利润但都没有现金流入。2005年到2008年公司主营业务盈利,但利润都用来弥补未分配利润。同样,绿景地产也以没有可分配利润作为16年不分红的解释。

  中路股份虽有钱分红,却表示因利润太低“不够分”,而拒绝向股东分红。长江投资则在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润已高达6435万元的情况下,仍然坚称“心有余而力不足”。

  上市公司业绩不好暂时不分红也可以理解,但一个公司上市10多年从不分红似乎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如果一直业绩不好,为何又要上市呢?更令人称奇的是,超过十年没给过股民分过一分钱的上市公司中,非ST的公司有62家之多,这些因“利润为负”而不曾分红的上市公司如何避免戴上ST的帽子呢?

  记者发现,“铁公鸡”们有三大法宝可在不分红的同时避免ST的命运。其一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上市公司大股东频繁更替;其二是“花钱如流水”,很多上市公司在盈利后并不向股东分红,而是将利润投入到众多“项目”中去;其三是“圈钱”,虽然不曾向股东回报利润,却仍不能阻止“铁公鸡”在股市中大笔融资。

  以光华控股为例。光华控股自1993年上市后几度易主,虽然小股东们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未能见到分红,除了第一任大股东吉林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外,其他历任大股东大部分都并非“空手而归”。同样 ,绿景地产也历经几任大股东,几经易手,不仅未能实现分红,就连公司的优质资产都被置换了出去,并且绿景地产还将2亿多“公司自有资产”用于购买土地。

  融资决心比谁都强

  据最新统计,截止7月29日,沪深两市1587家A股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可转债在内,累计募资总额达23397亿元;同期已实行现金分红和可转债付息总额约8266.5亿元,分红回报仅占融资总额的35%。剔除上市不足1年的新股、次新股,有62家公司上市以来现金分红为零。

  著名经济评论家叶檀就此发表评论,称A股市场为“圈钱市”。

  根据某网站统计,上榜的62家“铁公鸡”公司共从股市圈钱达145.05亿元。纵观资本市场的融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上市公司先是热衷于配股,而后热衷于定向增发,最后转向公开增发。

  以飞乐股份为例,飞乐股份1990年底上市,在最初上市的前几年,即1992、1994和1996年末进行了三次小额分红,但是上市后的十多年来,其在股市中融资额度达到了8亿之多,融资方式无一例外全是配股。

  舒卡股份则通过非公开增发的方式两次在资本市场融资,其中2007年4月底融资1.3亿元,时隔仅半年后,即2008年初又融资8.4亿元,融资总额高达9.7亿元,融资金额如此之高。但自上市以来,舒卡股份从未有过现金分红,仅在1995年和1997年有过两次送股,2004年有过一次转增,可谓是“铁公鸡”的典型。

  华尔街百年的必经路径

  从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试运作时算起,中国证券市场至今已走过了将近18年的发展历程。虽然中国的证券市场在这18年间取得了非比寻常的成就,但是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宛若“孩童”。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认为,纵观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我国资本市场目前所面临例如长期不分红等诸多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的资本市场从有正规的证交所和股价指数算起,至今有11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有交易活动以来算起,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美国资本市场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时,所处的市场环境是不同的。

  100多年前,全世界的证券市场都是一个自发的没有法制、盲目的、自由的市场,规模不大,内幕交易和人为的操纵比较严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市场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后相关规章、法制才开始建立起来。因此准确的说,美国有法制的证券市场是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

  “但是我们的证券市场市场发展与美国不同,”董登新教授讲到,“我们是在西方国家的证券市场都有法、有规的情况下开始发展的,所以我们的市场是在直接借鉴了西方国家很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可以说我们的证券市场是高起点的市场。”

  但董登新也表示,虽然我们不是开创者,不能和国外创立时比较,但是纵观美国资本市场历史,其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20世纪30年代有了法制之后,美国证券市场也经历了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发展过程。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相关的法制建设还不是很健全,监管也还不是很到位,诸多的问题有待于在中国未来的渐进当中解决。这其中包括上市公司的分红和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等,这都是未来治市的一个重点所在。

  “与目前发达国家分红的情况相比,我们国家投资者的分红意识不够强。”董登新认为,美国的分红表现在一种诚信上,一定是根据自身的实力、盈利能力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分红水平,增大了投资者的可预计性。

  对于才经历了18年的我国上市公司,很难做到每年都维持一个稳定的分红水平,“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个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不高,另一个是盈利的水平不够稳定,”

  总体来讲,我们国家的上市公司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积累阶段。“所以目前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只要强调分红就够了。”董登新教授说道。

  政策背景:“铁公鸡”数量庞大

  最新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列出了A股上市公司“铁公鸡”榜,根据该榜单,投资者惊异地发现,资本市场中“铁公鸡”横飞。在美国,上市公司有“现金奶牛”之称,分红在境外成熟市场不仅有严格的制度规范,而且也受到一定的市场约束。而在我国,“现金奶牛”凤毛麟角,“铁公鸡”却多如牛。

  据统计,截至2008年中期,共有110家上市公司超过10年没有现金分红,剔除那些因业绩不好被ST类的公司,还有62家超过10年没有给股民分过一分钱。而5年以上没有现金分红的公司更是高达386家。

  在上榜的62家非ST公司中,有33家公司从上市以来就未给股东分过一分钱。其它那些公司几乎都是在上市的第一年才给股东分红。从数据统计来看,1994-96年期间,上市公司分红现金比较普遍,之后很多公司都变成了“铁公鸡”。

  而且,根据统计,从2004年到2007年间,1600多家上市公司中,平均每年只有726家公司有现金分红,占全体A股上市公司的45.39%,每年都有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不参与分红。现金分红总额更是少得可怜。近4年所有上市公司累计分红总额才5240.44亿元,而这4年,A股上市公司共产生归属股东权益的净利润达16567.97亿元,分红总额为净利润的31.63%。

  近日,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A股指数屡创新低,这对于一直奉行低买高卖在二级市场赚取差价的中国股民来说遭遇重创。众多投资者在赚取差价无果后,纷纷将目光放到了上市公司的分红上,但是盘点后发现,A股市场如此多的“铁公鸡”常年甚至十几年一毛不拔,这也引起了管理层的注意。

  10月9日,证监会在8月份发布的意见稿的基础上,公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提高现金分红比例至30%。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cci楼主Lv.10 发表于 2008-10-14 19:13 | 查看全部
10月9日,证监会公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高现金分红比例至30%。

  这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证监会作出的第二次重大修改。8月22日,《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将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满足的条件,修改为“最近3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现在,监管部门删去了“股票方式”, 剔除了“送红股”,只保留“送现金”。

  由于从不缺少长期不分红却不忘融资的上市公司,国内资本市场一直背负“圈钱市”的恶名。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对此认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意识不强,再加上盈利能力不强,众多公司更倾向于不分配。因此,上市公司在分配上表现出一种随意性,与西方尤其是美国上市公司所具有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分红形成鲜明对比。他同时也表示,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

  “铁公鸡”缺钱的秘密

  数年甚至十几年“一毛不拔”,这些上市公司堪称“铁公鸡俱乐部”的“铁杆”成员。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公司能够年年避开“分红”的“损失”?“铁公鸡”们对此的解释几乎如出一辙——“没有钱”。

  此前,本报记者曾采访多家常年未分红的“铁公鸡”,几乎所有公司的解释都是,“公司未分配利润是负的”,或者“公司利润微薄,不够分红。”

  例如光华控股对长达13年未分红的解释是,1995年以前公司主营业务都是亏损的,虽通过非主营业务获得利润但都没有现金流入。2005年到2008年公司主营业务盈利,但利润都用来弥补未分配利润。同样,绿景地产也以没有可分配利润作为16年不分红的解释。

  中路股份虽有钱分红,却表示因利润太低“不够分”,而拒绝向股东分红。长江投资则在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润已高达6435万元的情况下,仍然坚称“心有余而力不足”。

  上市公司业绩不好暂时不分红也可以理解,但一个公司上市10多年从不分红似乎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如果一直业绩不好,为何又要上市呢?更令人称奇的是,超过十年没给过股民分过一分钱的上市公司中,非ST的公司有62家之多,这些因“利润为负”而不曾分红的上市公司如何避免戴上ST的帽子呢?

  记者发现,“铁公鸡”们有三大法宝可在不分红的同时避免ST的命运。其一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上市公司大股东频繁更替;其二是“花钱如流水”,很多上市公司在盈利后并不向股东分红,而是将利润投入到众多“项目”中去;其三是“圈钱”,虽然不曾向股东回报利润,却仍不能阻止“铁公鸡”在股市中大笔融资。

  以光华控股为例。光华控股自1993年上市后几度易主,虽然小股东们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未能见到分红,除了第一任大股东吉林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外,其他历任大股东大部分都并非“空手而归”。同样 ,绿景地产也历经几任大股东,几经易手,不仅未能实现分红,就连公司的优质资产都被置换了出去,并且绿景地产还将2亿多“公司自有资产”用于购买土地。

  融资决心比谁都强

  据最新统计,截止7月29日,沪深两市1587家A股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可转债在内,累计募资总额达23397亿元;同期已实行现金分红和可转债付息总额约8266.5亿元,分红回报仅占融资总额的35%。剔除上市不足1年的新股、次新股,有62家公司上市以来现金分红为零。

  著名经济评论家叶檀就此发表评论,称A股市场为“圈钱市”。

  根据某网站统计,上榜的62家“铁公鸡”公司共从股市圈钱达145.05亿元。纵观资本市场的融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上市公司先是热衷于配股,而后热衷于定向增发,最后转向公开增发。

  以飞乐股份为例,飞乐股份1990年底上市,在最初上市的前几年,即1992、1994和1996年末进行了三次小额分红,但是上市后的十多年来,其在股市中融资额度达到了8亿之多,融资方式无一例外全是配股。

  舒卡股份则通过非公开增发的方式两次在资本市场融资,其中2007年4月底融资1.3亿元,时隔仅半年后,即2008年初又融资8.4亿元,融资总额高达9.7亿元,融资金额如此之高。但自上市以来,舒卡股份从未有过现金分红,仅在1995年和1997年有过两次送股,2004年有过一次转增,可谓是“铁公鸡”的典型。

  华尔街百年的必经路径

  从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试运作时算起,中国证券市场至今已走过了将近18年的发展历程。虽然中国的证券市场在这18年间取得了非比寻常的成就,但是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宛若“孩童”。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认为,纵观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我国资本市场目前所面临例如长期不分红等诸多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的资本市场从有正规的证交所和股价指数算起,至今有11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有交易活动以来算起,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美国资本市场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时,所处的市场环境是不同的。

  100多年前,全世界的证券市场都是一个自发的没有法制、盲目的、自由的市场,规模不大,内幕交易和人为的操纵比较严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市场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后相关规章、法制才开始建立起来。因此准确的说,美国有法制的证券市场是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

  “但是我们的证券市场市场发展与美国不同,”董登新教授讲到,“我们是在西方国家的证券市场都有法、有规的情况下开始发展的,所以我们的市场是在直接借鉴了西方国家很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可以说我们的证券市场是高起点的市场。”

  但董登新也表示,虽然我们不是开创者,不能和国外创立时比较,但是纵观美国资本市场历史,其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20世纪30年代有了法制之后,美国证券市场也经历了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发展过程。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相关的法制建设还不是很健全,监管也还不是很到位,诸多的问题有待于在中国未来的渐进当中解决。这其中包括上市公司的分红和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等,这都是未来治市的一个重点所在。

  “与目前发达国家分红的情况相比,我们国家投资者的分红意识不够强。”董登新认为,美国的分红表现在一种诚信上,一定是根据自身的实力、盈利能力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分红水平,增大了投资者的可预计性。

  对于才经历了18年的我国上市公司,很难做到每年都维持一个稳定的分红水平,“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个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不高,另一个是盈利的水平不够稳定,”

  总体来讲,我们国家的上市公司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积累阶段。“所以目前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只要强调分红就够了。”董登新教授说道。

  政策背景:“铁公鸡”数量庞大

  最新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列出了A股上市公司“铁公鸡”榜,根据该榜单,投资者惊异地发现,资本市场中“铁公鸡”横飞。在美国,上市公司有“现金奶牛”之称,分红在境外成熟市场不仅有严格的制度规范,而且也受到一定的市场约束。而在我国,“现金奶牛”凤毛麟角,“铁公鸡”却多如牛。

  据统计,截至2008年中期,共有110家上市公司超过10年没有现金分红,剔除那些因业绩不好被ST类的公司,还有62家超过10年没有给股民分过一分钱。而5年以上没有现金分红的公司更是高达386家。

  在上榜的62家非ST公司中,有33家公司从上市以来就未给股东分过一分钱。其它那些公司几乎都是在上市的第一年才给股东分红。从数据统计来看,1994-96年期间,上市公司分红现金比较普遍,之后很多公司都变成了“铁公鸡”。

  而且,根据统计,从2004年到2007年间,1600多家上市公司中,平均每年只有726家公司有现金分红,占全体A股上市公司的45.39%,每年都有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不参与分红。现金分红总额更是少得可怜。近4年所有上市公司累计分红总额才5240.44亿元,而这4年,A股上市公司共产生归属股东权益的净利润达16567.97亿元,分红总额为净利润的31.63%。

  近日,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A股指数屡创新低,这对于一直奉行低买高卖在二级市场赚取差价的中国股民来说遭遇重创。众多投资者在赚取差价无果后,纷纷将目光放到了上市公司的分红上,但是盘点后发现,A股市场如此多的“铁公鸡”常年甚至十几年一毛不拔,这也引起了管理层的注意。

  10月9日,证监会在8月份发布的意见稿的基础上,公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提高现金分红比例至30%。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heart 发表于 2008-10-14 23:04 | 查看全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keplerLv.10 发表于 2008-10-16 19:58 | 查看全部
哈哈, 这周末到天津
轻仓、等待机会、按计划止损和止赢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络游鱼Lv.3 发表于 2008-10-17 23:12 | 查看全部
过来看看老朋友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clhjjy 发表于 2008-10-23 17:18 | 查看全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络游鱼Lv.3 发表于 2008-10-25 23:29 | 查看全部
哇,外汇好风狂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happy88888Lv.64 发表于 2008-11-5 06:05 | 查看全部
你们好
让快乐永远保鲜!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cci楼主Lv.10 发表于 2008-11-7 12:49 | 查看全部
奥巴马的胜利,是因为美国需要有人出来结束伊拉克战争。而美国之所以爆发金融危机,主要原因是在伊拉克干了一桩亏本的买卖。如果把美国比作一个巨人,则伊拉克战争就是一个流血的伤口。美国的经济就是巨人身上的血液。当伤口失血过多时,肯定会引发巨人晕厥。正如布什所说“华尔街唱醉了”。

奥巴马上任之后,如果能够尽快结束伊拉克战争,则能对美国经济起到“扬汤止沸、止血疗伤”的作用。四年之后美国经济不但能够有所起色,而且奥巴马还能够籍此实现总统连任。这是因为美国所谓的金融危机并不象媒体宣传的那样可怕,而仅仅是虚拟经济和衍生产品的破灭。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流动性的痉挛,但在美联储和财政部的及时施救下,危机并没有在产业领域迅速蔓延,更没有在社会上引发动乱。美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稳如泰山,科技和商业仍然遥遥领先于世界。所以说奥巴马治理美国金融危机并不会象舆论所说的那样难。

奥巴马对于中国来说,是福是祸呢?可以肯定地说,比克林顿对于中国更甚!克林顿任美国总统8年,误炸了中国大使馆,忽悠中国加入了WTO,把中国当“世界奶牛”榨干挤尽;还在台湾问题上煽风点火,搞得中国焦头烂额。奥巴马对于中国会有哪些动作呢?又为什么要这样干呢?

第一,打劫中国。奥巴马在维护美国利益上会无所不用其极。一个非裔黑人,没有家族背景,这在藏龙卧虎的美国可以说是无权无势,而他却脱颖而出,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大获全胜,成功地入主白宫,创造历史奇迹,凭什么?一个黑人在以白人为主流的国家里能够顺利当上总统,为什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比白人对美国更加忠诚,在维护美国利益上他比白人更会无所不用其极。奥巴马要想站稳脚跟,必需要在总统任内有所作为,使美国摆脱金融危机,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盯住中国——美国最大的“供血者”。中国必然会首当其冲,肯定会深受其害。胡总马上要参加的G20峰会,注定是个鸿门宴了。老总统布什的帐可以不买,新总统奥巴马的面子可不能不给啊。人家奥巴马的胜选演说还没发表,我们的贺电就发了三封,胡温习的步调可真齐啊。不用猜,肯定是大笔一挥,“无偿献血”少说也有三千亿,还是美元。要是对中国老百姓有这么大方就好了,重庆出租车司机也不用去罢工了。

第二,排挤中国。能够让美国在获取非洲国家的好感上产生震憾效果,将直接蚕食中国在非洲国家的影响。非洲现在是世界上最后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有着非常丰富的能源和矿藏。在对非洲的争夺中,美国由于种族歧视问题一直处于中国的下风。美国以非裔黑人任总统为代价换取在非洲的利益,则是最有战略眼光的刻意安排。在美国削弱欧洲、搞垮苏联、榨干中国之后,从长远来说,怎么也该轮到非洲了。别说非洲穷,当年中国不也和非洲一样吗?有土地、有矿藏、有石油就行,穷才更好忽悠。当年中国不就是想“穷则思变”而在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的诱惑下而心甘情愿上当受骗的吗?现在这些国家觉醒了,忽悠不下去了,美国当然要改弦更张了。中国在非洲有一定的利益,但不是美国的志同道合者。美国一旦选准了非洲作为其下一个猎物,自然要把中国排挤出去,“一山不容二虎”嘛。

第三,分裂中国。重打台湾牌,实现“两岸通吃”。利诱马政府,制造矛盾,破坏台湾和平,阻挠两岸统一。最近张铭清和陈云林访台,民进党不是大打出手,就是围堵宾馆,而马英九束手无策。假如今后美国再进一步支持和操纵民进党,两岸的和平和统一还有希望吗?大陆现在所作的一切让步和援助会不会付诸东流呢?如果在“三通”的航班上搞个恐怖事件,“三通”会不会是废纸一张呢?要知道拉登至今还没现身,是不是躲到美国联邦调查局去了。新疆和西藏的牌虽然用处不大,但有时还是可以打一打的,有牌总比没有牌好。

第四,狙击香港。这是一个老道的故事。香港躲过了上次的亚洲金融危机,可躲得过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吗?雷曼债券,中信泰富巨亏,股市仍在暴跌,如此等等。大家都说中国还没有怎么开放,可我说由于大陆和和香港的连体关系,香港有多开放,大陆就有多开放,香港有的好处,大陆未必有,香港有的风险,大陆肯定有,香港没有的风险,大陆却还有。美国一旦在香港设陷,大陆必将坠入其中,在劫难逃。比如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到香港,你知道欧美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恐怕是要使香港成为大陆的“抽血机”吧。“一国两制”香港繁荣了稳定了,可大陆从这个口子流失的财富却无法统计。

第五,损中肥美。这是不以奥巴马意志为转移的,是由美国的霸权必须依靠吸取世界尤其是中国这个大血池的血液来维持所决定的。何况中国还有一大帮卖国贼和汉奸把持着中国的各个重要岗位,既不能清除,也不敢清除。看看有多少官员是“裸体做官”(全家已经移民国外,自己也准备拿或已经拿到绿卡,随时可以开溜)?看看有多少叫兽是为美元而咆哮?看看有多少国企老板搞国有资产流失国外?

第六,套牢中国。以金融危机为手段,制造通货紧缩和需求急降,导致中国出口产能过剩、加工企业倒闭和大量农民工失业,以更多的类似三聚氢胺事件为导火索,引发中国产业危机;以股灾和下一步发生的房地产危机,引发中国金融危机;借基础设施和公共公益建设、城镇化建设和中国的土地流转之机,引发耕地危机……利用帮助中国解决危机之机,制造更多更大的危机,使中国永远地成为美国的“义务献血者”!这是克林顿使中国加入WTO后已经发生而奥巴马上任上肯定会加以巩固和继续发扬的战略性掠夺行动。

第七,搞乱中国。利用共产党的腐败、执政失误、权力寻租和官员的胡作非为、无法无天,制造社会动乱和政治危机。这可是奥巴马的绝杀和撒手锏。美国的金融危机怎么样折腾,都不会伤筋动骨,不会引发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可谁敢说中国是真正的和谐社会?说中国坐在火山口上可能有点过,但说暗潮汹涌一点不为过。贵州的瓮安事件,深圳的猥亵女童事件,重庆出租车罢工事件,让人深思啊。另外要提醒的是,千万别让奥巴马借中美两军交流之机,策反和扶持出个“军政府”来玩玩。

第八,奴役中国。不排除奥巴马会象征性地给中国一点甜头,用来蒙骗老百姓。比如,不会把中国经济搞垮,而会让中国经济套得更深更紧;不会把共产党搞垮,而会让其更腐败更反动;不会把社会搞乱,而会让绳子勒着政府的脖子,从而让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受美国摆弄的木乃伊。如果中国不甘心成为木乃伊,不愿意成为傀儡,那么奥巴马恐怕不会客气,只要略施小计,最高领导人就会不得不就范,因为中国是以执政为重,以官位为重。以一个腐败的政党在中国执政,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奥巴马舍我取谁?

奥巴马不把中国往“死”里整,如何对得起把他送上总统宝座的美国选民?奥巴马不把中国往“绝路”上逼,怎么叫为了国家利益呢?不要以为奥巴马年轻,我们就可以天真。抛掉幻想,准备应对奥巴马赐给我们的灾难吧!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cci楼主Lv.10 发表于 2008-11-7 12:50 | 查看全部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