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G7達成不樂見匯市過度波動之共識,然英銀去年底來兩度升息,激勵英鎊/美元創下11年新高,使得市場焦點轉到利差之上。目前歐元區利率高於美國,遂支撐歐元於高檔不墜。惟第三季起Fed將逐步升息,ECB則因物價溫和而持續寬鬆,歐元利差優勢不再,年中修正壓力升高。
歐元長線,持續看多? 􀂾 G7(2/7)會議雖對外匯市場過度波動發出警告,但並不意味即刻進場干預,且ECB利率(2.0%)高出Fed fund rate(1.0%)也是事實,歐元遂未遭到明顯賣壓;2/9澳洲開盤曾短暫下探1.26,隨即快速回升至前一交易日的1.27以上。 􀂾 無獨有偶,早幾天(2/5)英銀宣佈調高利率1碼至4.0%,去年底來BOE已第二度升息,激勵英鎊匯價創11年新高,利差頓時又成為匯市焦點。 􀂾 歐元多頭趁機放話,ECB向以捍衛物價為先,目前利率處歷史低點,CPI在目標2.0%上緣,今年景氣果逐季加溫,升息動作恐較Fed更早,歐美利差拉大,歐元將步英鎊後塵,再創新高紀錄。我們以為,與事實不符。
勞動成本,支撐通膨。 􀂾 今年歐元區確定步入復甦。世界景氣持續上揚,可望抵銷歐元升值衝擊,加上德國減稅有效刺激民間消費,模型估算,全年GDP將由去年的0.4%增至1.5%。惟歐銀何時開始緊縮,當視通膨狀況而定。 􀂾 我們發現,2002年歐元區GDP僅成長0.9%,去年更只剩0.5%,兩年來歐元大幅升值40%,CPI卻還是高掛於2.0%附近;反觀1998、1999年成長達3.0%,CPI反而異常溫和,物價與需求強弱關聯性似乎不大。 􀂾 研究得出,單位勞動成本(ULC)才是長久來左右歐元區物價的關鍵因子,這也就是所謂「供給面」通膨;換言之,就算歐元區景氣回溫,只要ULC下滑,物價仍可保持溫和。
歐銀年內,維持寬鬆。 􀂾 單位勞動成本(ULC)係指每單位產出所使用的勞動投入成本,與產出成反比,與勞動投入成正比,故後勢如何全看此兩者之變化。 􀂾 環顧近年ULC的走勢,1997∼1998年中,景氣由谷底回揚,就業市場落後復甦,ULC走低;98年中∼2000年底,景氣持續高成長,就業市場明顯改善,ULC轉趨向上;01∼02年中,景氣急遽下滑,企業落後裁員,ULC升至高點;02年中迄今,景氣低迷,企業大幅裁員,ULC滑落。 􀂾 今年景氣將由谷底翻揚,就業市場尚不致改善,與1997∼1998年中的情況相當類似,單位勞動成本料將逐步下滑。果如此,儘管歐洲景氣升溫,通膨趨勢仍將向下,ECB並無緊縮貨幣之壓力。
􀁺 Fed升息提振美元,歐元年中加速修正。 􀂾 元月歐銀例會後總裁特里榭表示,目前利率水準「中期適當」,2月會後聲明放寬為「中長期適當」;德銀總裁韋特克日前也明白指出,「儘管經濟復甦,只要物價溫和,ECB利率就可維持低檔」,歐銀維持寬鬆意圖相當明顯。我們預期,歐銀利率今年全年都將保持在目前的2.0%水準。􀂾 反之, FOMC(1/28)會後評論已將「寬鬆政策維持一段可觀時間」用字,改為「耐心等待寬鬆貨幣政策之改變」,預告下一步動作為升息。今年美核心物價仍然溫和,給予Fed「耐心」等待的充分空間;惟景氣同時也將加速上揚,全年可望達到4.0%以上。物價、景氣風險中立下,預期Fed自8月起會將前年11月與去年6月,因應戰爭與通縮風險而調降之3碼回補,即年底時美國聯邦利率升至1.75%。 􀂾 果如此,第二季起Fed升息預期將逐步升溫,屆時歐元恐面臨下修壓力;隨Fed開始升息,歐美利差持續縮小,歐元亦將加速走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