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在度量投资帐目的风险方面已取得了不小进展。为什么你没 有采纳这些量化的科学手段呢?
答很简单,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相信,它们通常是构筑在市场充足理论这一假说的基础之 上的,而这一理论本身与我的不完全理解论和自反律(ref1exivity)背道而驰,我想,在 99%的时间里,这些方法能够大行其道。然而,在剩下的1%的时间里却会狗屁不通。我就 是更为关注那l%的时间。我发现了某个系统性的风险,它并不能为那些假设市场是连续的 理论所节略。对于非连续性,我尤其感到兴趣,于是,我发现那些被捧为至宝的度量方式对 我毫无用处。
然而,我们的确是在努力把问题加以简化而非复杂化。例如,当我们处理利润率的事情 时,我们就把所有的一切都等同于一张为期30年的有价证券。因此我们甚至还把一张时间 表兑换成为一张等同于为期30年有价证券之类的东西。我们心甘情愿地沿着三大轴心投入 我们的资金,即股票、利率与货币。沿着每一轴心,我们的身影在正负100%之间闪动。然 而,其中某些风险彼此兴风作浪,相互对应,因此我们几乎不愿沿着任何一条轴线,将我们 证券的100%置于风雨飘摇之中。 偶尔,还会出现第四根轴心,因为我们时不时地要在商品交易中抛头露面。最近,我们 还增加了第五个层面。我创立了一个新的基金会,名日:“量子实业保股基金会( Quantum industriaI Holdings),目的在于进行产业投资。该基金会将其资产的20%保留作与量 子基金会相同种类的宏观投资,并且那20%的资产已足以为涵盖整个基金会的宏观构架提 供支撑或购买力,其余的则保留作为工业资本。至于该基金会非动用的部分,换而言之,那 笔被保留作为工业投资但是却并不实际花费的钱,暂时被投放在量子集团的股份当中,这是 全新的概念,有可能导致比量子基金本身更能充足有效地使用金钱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