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悠长雨季后的阳光普照”:美联储阴转晴?【北京时间 2006年06月19日 11:25】上周全球股市可以清晰地分为黑暗与光明两个阶段,其分界线就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一次演讲。
在一场主题为“能源与经济”的演讲中,伯南克表示,能源价格上涨虽然在短期内会令经济增长放缓并推高通胀,不过在长期来看仍然是可以控制的,前提是原油价格并未大幅上涨。他同时认为,目前能源价格上涨对于核心通胀的影响相对较小。
伯南克的话被市场理解为美联储对通胀问题出现了立场软化。在全球股市深陷通胀泥塘之时,这番言论无疑成了一根救命稻草。美国股市上周四开始全面走高,并带动亚太市场在上周五创下两年来的最大涨幅。
“这就好像悠长雨季后的阳光普照。”一名基金经理这样形容伯南克的讲话。
但情况是否真的如此乐观?
上周四伯南克的影响集中在能源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上。在对能源市场基本面进行了一番分析之后,伯南克表示,虽然能源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于核心通胀的影响仍相对较小,但是依然是近期核心消费价格上升的部分原因……并且一些调查也显示,长期通胀的预期已经提高。
“虽然伯南克对于通胀的表态并不如一周前强烈,但是很难将这种表态理解为利好的消息。”驻伦敦的独立市场分析师PhilipWhite持有与市场不同的看法,“当市场认识到这一点后,股市将会重新面临压力。”
美联储另外两个官员的表态也可以进一步证明,市况并没有像一些投资者想象的那样出现了转机。
美国圣路易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普尔上周五表示,能源价格高企给美国通胀带来的上升压力,可能要比目前经济数据中所体现的程度要高,能源价格上涨相对于核心通胀转移的影响将会日益明显。而一旦通胀率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就需要采取政策抑制其进一步上升。
与普尔持类似观点的还有美联储理事科恩。科恩用“有些混乱”来形容近几个月美国的通胀预期,并表示在通胀上升之后再想去压制“可能是困难且代价高昂的”。同时在科恩的眼中,经济全球化对于通胀的抑制作用正在变小,其效果更可能在未来出现反转。
其实,在美元利率的讨论上,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美联储控制通胀的决心:控制通胀是否是美联储的核心目标?在这个方面,科恩的一句话可谓意味深长。
科恩表示,一旦金融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并不专注于长期物价的稳定,那么他们持有美元资产的意愿就会降低,美元走软有可能会增加通胀压力。同时,目前联系紧密的全球金融市场承担政策失误的能力下降。
随着通胀压力开始明显地显现,机构已经开始上调对于美元利率的预期。雷曼兄弟上周五调高了对于美元利率峰值的预期至5.75%,理由是“近期令人不悦的通胀指标”将使美联储的升息力度比原先预计更大。而摩根大通则表示,美联储在6月和8月将分别升息,之后每两届利率会议升息一次直至在明年初达到6%。
对于美联储的利率走向,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的评论可谓是一针见血:“美联储向市场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他们对目前通胀的形式感到担忧,而他们将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直到这种担忧消失为止。”
本周市场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数据出台,市场将会在震荡中等待月末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议息会议。在上周四的大涨之后,美国股市上周五出现回调并以下跌结束了一周的交易,这将对周一亚洲市场带来压力。而且我们有理由认为,加息以及市场的流动性降低目前还远未到尾声,这意味着在投资方面,稳健仍将是应首先考虑的因素。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撰稿人:林纯洁 谢谢麦版! 谢谢mai叔! xiexie
谢谢
【作者:何志成】日本政府坚持“零利率”政策的真正原因-主导亚元日本央行在今年3月曾经一度宣布,很快将结束全世界央行和投资者都不可思议的“零利率”政策。然而,三个月过去后,我们却看到日本央行越来越不情愿结束“零利率”,甚至有今年都不动的迹象。如在日本央行金融政策委员会6月15日的会议上,全体成员尽然一致决定,继续将
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维持当前的零水平上,而且宣布,即使结束“零利率”也是近零利率。
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央行这样出尔反尔呢?国际市场有这样的分析:第一,全世界主要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股票近期大幅度下跌,从5月下旬以来,市场按美元价值计算的市值已经下跌了16%,日本股市更是创造了一天跌620点的历史第二记录。虽然这次下跌有修正涨幅的意味,但股灾的可能性同样挥之不去。日本央行害怕,一旦出现股灾,全世界的股票市场中有大量前期大玩(日元)携带式交易的投资者撤退,必将殃及日本投资者的信心,并使日本股市也加速下跌。这是日本政府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央行当然地会推迟市场的升息预期,避免引起股市的大幅震动;第二,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材料产品市场的价格涨幅极不正常,这与日本的零利率政策有着微妙的联系。日本央行紧缩声音刚刚传出,原材料市场价格立刻应声而落。但日本看到,虽然它是个资源稀缺的国家,但西边的中国资源一样紧缺,中国不加息,而日本加息,全世界的资源和初级产品市场必将成为人民币主导的市场。而这也是日本政府不愿意看到的;第三,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大多数分析师和经济学家都在猜测美元利率上调的周期是否已基本完成,如果美元利率继续上调的空间有限,而日元后来居上地进入加息周期,无疑会使退出美国市场的国际资金流向日本,这当然会加剧日元升值的压力。
但是,以上原因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政府正在策划亚元出笼,为了在未来的亚元中占据更大的份额,日本人大玩“缓兵之计”,尽量拖延日元升值,预留出巨大的升值空间。而这一招的针对者显然也是中国,因为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巨大,在未来亚元中的话语权也最大。
我注意到,最近亚元出台的问题已经悄悄在国际市场升温,特别是在美国副财长亚当斯(Tim Adams)访问东京之后。长期以来,市场一直认为亚元的出笼得不到美国人的支持,原因是美国人恐怕蒸蒸日上的亚洲经济会再借货币一体化的东风,对美元和美国利益构成威胁。所以市场没有人炒做亚元题材,而到下半年,这一巨大题材将在市场上热炒!
现在市场上还没有注意到,亚元有了成为市场“新宠”的可能性,原因是美国政府的代表发出了支持亚元的声音。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亚当斯(Tim Adams)在东京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的一次闭门会议上透露,美国认为,过去所谓美国对亚洲货币单位的态度存在“一些混淆”,“我们不把亚洲货币单位视为是美元的一个竞争对手。”亚当斯的这一表态,对未来外汇市场的影响力巨大,因为这意味着华盛顿希望日元走强。
面对亚元,面对日元巨大的升值可能性,日本政府怎么想?从现在日本政府的态度看,日本在跟中国较劲。为了抗争人民币,日元拼命“雪藏”日元巨大的升值空间,或者说,为了在未来的亚元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必须预留巨大的升值空间,以跟中国的人民币展开“升值”赛跑。所以故意推迟结束“零利率”政策。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前期市场讨论未来的亚元前景时,日本曾经故意放风出来说:未来的亚元比重应该是人民币、日元、韩元各占34.79%、27.8%、9.76%,,中国的人民币是老大。这份由日本学者完成的研究报告曾经在亚洲媒体上广为传播,极大地麻痹了中国政府;而在最近,也就是亚当斯刚刚离开日本之后,日本媒体却在强调:未来的亚元应该以亚洲银行的表决权作为亚洲货币单位(ACU)比重的重要参考,也就是说,没有中国什么份。
显而易见,在亚行的投票权比重中,美国和日本占有最高比重,都是约12.85%,而中国却仅有区区的5.486%的投票权。这意味着,未来的亚元若是以现在的亚洲银行为主导,并在美国的支持下,日元肯定排在第一顺位,甚至很可能在亚洲货币单位中取得主导性地位。中国的人民币很可能成为陪衬!同样引起我注意的是,日本政府对人民币的改革是最不积极的,它窃喜中国政府推迟人民币改革,因为这将严重地降低人民币在未来亚元中的话语权。日本政府为什么坚决不升息,有一种可能性就是:通过贸易竞争的手段,拖住中国央行也不升息,更不敢令人民币升值(升值可能会减少贸易机会)。而拖延时间将为日本创造“统治”亚元的历史机遇——不让中国参与或者减少中国的人民币在未来亚元中的话语权。我们知道,现在国际市场上还没有一元钱是用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更没有一个国家央行选择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如果目前就推出“亚洲货币单位”,对人民币将极为不利!相反,日元是“自由”货币,现在的韩元也已经自由化,印度的卢比也准备加快自由化。如果日元、韩元和印度卢比都作为国际市场的储备货币(这种可能性已经被俄罗斯央行讨论),成为结算货币的可能性当然最大。而人民币因为没有自由兑换,无法成为亚洲的结算货币,当然无法成为储备货币,人民币在未来亚元中的份额怎么摆。
也许有人说,没有亚元,中国的人民币一样可以走向世界。这种考虑只是理论上的,在现实中实践很难。可以设想,没有美国支持,什么货币(包括人民币)都不可能成为“硬通货”,而在美国对日本表态支持亚元后,不可能再支持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亚洲国家和中国周边的国家也不可能在亚元之外再选择另一个亚洲国家货币;况且,亚元的推出首先想解决的是亚洲国家的贸易结算问题,人民币和亚元共同成为亚洲结算货币的可能性极微;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在早前曾经是一直支持亚元的,原因是我们被日本欺骗。日本的亚元的设计者们曾经信誓言坦坦地宣称,未来的亚元份额会考虑到亚洲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并将综合这些国家和该地区的各种货币因素。以及国民生产总值、贸易、汇率、资本交易量等要素,求出加权平均值,并以此作为亚元的亚洲货币指数。显然,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确定指数,人民币都是领导者。
显然,这种指数划分方案麻痹了中国人。在中国以为无论人民币是否改革都会在亚元中自动取得主导地位的错觉下,日本政府却加快了独自推出亚元的步伐。
去年年初的时候,美国投资银行JP摩根曾经呼吁,中国应该加快人民币的改革,并将自由化的人民币及其它亚洲相邻经济体的货币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亚洲货币单位,并逐渐允许它对其他世界其他货币自由浮动,最终形成新的世界货币体系。这个设计明显地将日元排除在外,起码是不容许日元主导亚元。而现在美国政府的表态说明:美国更希望看到一个由“可控”的日元主导的亚洲货币单位,顶多是吸收人民币参加而已。现在看来,JP摩根也是在放烟雾弹,使中国人放松了对日本垄断亚元野心的防范!
未来的世界,将迎来货币体系的整合,而这个整合的前提是亚洲货币体系的整合,即必须在经济进步最快的地区——亚洲——形成统一的货币体系,然后组成以美元为中心,以欧元和亚元为两翼的货币体系。必须强调,这个货币体系是容不得“第四极”的,它决不是世界货币俱乐部,而是经济实力和货币信誉的“准金本位”代表,谁有了这些货币等于有了发行基础货币的“金本位”,所以,它必须坚持“宁缺毋滥”和少而精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要走向世界,必须先与亚元组合成为世界货币或亚元的“领导者”,不可能单独“上市”。由于世界货币只给亚洲一席,中日两国当然会互不相让,而即将开始的亚洲货币体系的整合过程中必将会引发一场人民币对日元的 “战争”——在亚洲的货币体系中谁说了算!毫无疑问,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必须获得亚洲大多数国家和美国的支持。对日本而言,它先放出“烟雾弹”的目的就是为了麻痹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同时使中国“按部就班”地进行人民币改革。待得到美国支持后再原形毕现——利用美国的支持,打消现亚洲地区的怀疑,同时利用人民币的改革滞后而诋毁人民币,降低人民币在未来亚元中的影响和地位。这就是日本政府的如意算盘,也是日本政府为什么一再推迟结束“零利率”政策的真正原因! 长见识了!谢谢mai版。 谢谢! 华尔街预计美联储8月也会加息
随着美联储官员不断发表对抗通胀的强硬言论,加上陆续出台的通胀指标均超出预期,华尔街最大的投行和美国国债交易商都开始预计,美联储不仅本月肯定会加息,而且在8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也很大。
作为22家美国国债一级交易商之一,瑞士银行6月16日更改其预期,称美联储6月及8月都会升息。
此外,在过去两周内,22家一级交易商中,有10家都修改了对于美联储6月会议的预估,包括美林、法国巴黎银行以 及德利嘉华等。22家交易商如今都预期美联储本月会升息,巴克莱资本、摩根大通、雷曼兄弟及瑞士银行则预测联邦基金利率8月时会升至5.5%。而5月8日的调查显示,17家交易商预期美联储6月会按兵不动。
而利率期货的走势也显示,投资人认定美联储8月升息至5.5%的几率是67%,而本月28日及29日升息到5.25%的几率则为100%。就在两周前,还几乎无人预期美联储8月会加息,并且预期本月会升息的也只有少数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