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
发表于 2006-7-10 09:40
宋德才 瑞郎、澳元预测 06-07-10 08:18
瑞郎预测: 周五美元全线暴跌,当日公布的美国6月非农就业报告弱于预期,极大地加剧了市场对于美国经济成长可能正在放缓的担忧,美元一度下滑至1.2200之下,为数周最低。美国劳工部公布,6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2.1万人,远逊于预期的增加18.5万人,就业报告显示,美国6月平均时薪增加0.5%,增幅高于预期的上升0.3%,引燃对于经济放缓之际通膨却上扬的担忧,这是非常恶劣的信号,同时对于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是否会继续在8月和9月升息25个基点的疑问进一步加大,FED上周连续第17次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5.25%,但未来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加。对于人民币问题的传言也是美元受压的部分原因。但我们不认为这是人民币汇率再次重估的先兆。估计震荡主导市场,不确定的因素将使得市场波动加剧,预期美元在短暂反弹后可能继续震荡下行几天,但出现直线下跌的概率不大,料在1.2300之下继续震荡下行,不排除测试更低的1.2100-30的可能,但应该不会打破1.2050的关键水位,震荡几天后将再次展开剧烈的反弹,突破1.2300则意味着一轮强劲反弹已经来临。短线可能考虑在1.2240之上买入瑞郎,在1.2150之下考虑平仓。
澳元预测 澳元周五追随美元走软而上升,另外市场预期日本央行可能在下周结束零利率政策也提振澳元,人民币重估的传闻也是如此,但一旦中国出炉更多的控制宏观过热的政策对澳元的影响也许是负面的,我们认为澳元震荡的几率较大,强势也是维持短暂。但周五的突破对于未来几天走强是一个理想的信号。预期澳元上升在0.7530-50区域可能遇到阻力,之后在有限的震荡回调后有望进一步挑战0.7600区域,但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不大,下档的支撑在0.7450-70区域,我们倾向于利用回调逢低买入,但未来几天冲高时平仓,仍然维持稳妥的短线交易。
mai
发表于 2006-7-10 09:51
山姆每日实战观点7-10--世界杯结束了,汇市还有继续,法国队输了,美元还将下跌。从周五的形式看,市场目前对美元略表失望,远低于预期的就业人数使市场再度对美元的下一次升息表示怀疑,这种情绪体现在美指的下滑上。尽管上周五美元下跌,但是幅度不大。市场对美元失望,但是在行为的仍然还有观望之态,市场目前舆论也出现一边倒的迹象,但是个人认为本周可能会出现震荡,不会出现众望所归的一面倒的现象。市场对一个东西看法越肯定,常常走势却表现的越狐疑,本周可能是一个做实区间的一周。这种震荡对非美并没有坏处。从操作上,本周适合做一些短线,利润空间在100-150点左右。主要的方向还是逢低做多非美。操作上,可以分二种仓来做,一种是中线,可以保持原来的非美多单,等待汇价上行到12900以上再做考虑。另一种是周内短线。欧元的区间在12700-12900,这个区间来回做。世界杯的盛宴似乎已经结束,但汇市的“夜宴”,才刚刚开始。希望实盘的汇友,在酷热难熬的七月有一个好收成。
wu2198
发表于 2006-7-10 09:58
汗
这么多名家看多........看来我有难
longwell
发表于 2006-7-10 10:17
谢谢,辛苦了!
小索
发表于 2006-7-10 12:00
谢谢mai版
mai
发表于 2006-7-11 06:11
巴克莱称欧元兑美元上行前景破灭 【2006.07.10 19:47】 2006年7月10日 19:49
[世华财讯]巴克莱称,欧元兑美元在跌破1.2760美元后继续走低已使其上探1.2870美元的看涨前景破灭。
综合外电7月10日报道,一位交易员称,欧元兑美元现滑至今日低点1.2751美元,欧元在1.2780美元和1.2760美元获得的短暂支撑引发了更多的欧元抛盘。巴克莱(Barclays Capital)称,欧元在跌破1.2760美元后继续走低已使其上探1.2870美元的看涨前景彻底瓦解,这同样对欧元多头极为不利。
北京时间19:48,欧元兑美元报1.2754。
mai
发表于 2006-7-11 06:13
英国经济增长放缓预期打压英镑兑美元下跌
【2006.07.11 00:51】 来源:世华财讯 2006年7月11日 00:50
[世华财讯]市场预期英国经济增长将放缓,英镑兑美元在三个交易日来首次下跌。
综合外电7月10日报道,因预期英国经济增长放缓,英镑兑美元在三个交易日来首次下跌。北京时间00:49,英镑兑美元报1.8411。
市场预期将于本周公布的报告将显示英国6月失业率将升至4年多来高点,从而限制工资的上涨并减轻通胀的压力。因欧央行的加息速度高于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市场预期英国资产收益率优势将下降,英镑兑欧元上周(7月3日当周)下跌。
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分析师Kamal Sharma表示,英国劳动力市场疲软,失业率将持续上升,英镑汇率下跌显示英国的通胀压力降低。
31位经济学家预期英国6月失业申请人数比5月上升5,000至02年1月来最高点955,900。英国统计局(National Statistics)将于北京时间12日16:30公布6月失业申请人数变化。
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院(NIESR)表示,英国06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为0.6%,为05年第三季度来的最低点,因果06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0.7%。
北京时间00:49,英镑兑美元报1.8411,7日收于1.8525。 (杜明霞 编译)
mai
发表于 2006-7-11 22:01
摩根士丹利:美联储与美元的三维框架 【2006.07.11 08:01】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任永力 】
笔者构建了一个可帮助大家思考
美联储和美元之间关系的三维框架。这个三维框架包括三个要素:(1)增长、(2)通胀、(3)美联储的姿态。图中只显示了增长—通胀二维空间,笔者必须将美联储的姿态单独列出来讨论。
我们从附图右下角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区域出发,“BB”曲线(以本·伯南克的名字命名)表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心目中的曲线。曲线“AA”是大多数投资者害怕看到的,笔者称它为“1994/1995的覆辙”。在这种情况下,经济高速增长,继续飙升的通胀由于产出缺口的扩大而不会轻易消退。如果美联储按照伯南克所建议的不作为,让通胀自行消化,那么事实将证明美联储反应迟钝,市场将会以倾销国债来惩罚美联储。当美联储试图跟上通胀的步伐,贸然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时,美国经济将会进入“万劫不复”的衰退。这在图中显示为:AA曲线形成尖利的拐角,随后进入左下角的区域中。
在思考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一个困惑是,AA和BB曲线的轨迹并没有事先被固定,它们都是美联储姿态的因变量,因此问题也就归结到“三维”问题。比如,如果我们处在AA曲线的早期阶段,美联储并不温和,持续升息,AA曲线可能变异为BB曲线。然而,如果潜在的路径正是伯南克心目中的BB曲线,但市场坚持认为是AA(就像1994-1995年的情景一样,当时市场错误地判断形势),那么美联储欲拒还迎的姿态可能将使美国经济偏离BB曲线,进入CC曲线。而且,如果美联储的紧缩政策中止得过早,即便我们是从BB曲线出发,被冲昏了头脑的投资者们过度的风险投资可能将经济推向AA曲线。
对于这个三维框架,笔者形成以下四点想法:
第一,正确理解美联储的信息。虽然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决策同样重要,但正确理解美联储的意图犹为关键。在笔者看来,市场对美联储的密切关注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正是美联储的行为和姿态决定了全球流动性周期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了方便讨论,笔者继续使用5.50%作为联邦基金利率的分水岭。但是必须明确的是,该分水岭建立在三维模型试图描述的其他考虑因素之上。在任何情况下,美元的轨迹都不是提前设定的,笔者不赞同“无论如何美元都将下跌”的观点。
第二,投资者降低风险的行为是美元的正面影响因素。我们刚刚经历过现实世界中美元与全球风险规避之间关系的一次试验,投资者应该对美元与风险偏好的反向关系铭刻在心,因为更强硬的美联储、欧洲央行或者日本央行都可能激发起另一轮降低风险的浪潮。
关于这一点,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首先,从新兴市场的角度来看,美元仍然是非常安全的避风港货币。美元是大多数新兴市场的“紧急出口”。AA曲线可能对新兴市场货币不利,因为不管是更高的美元利率,还是美国未来的经济衰退,都不会对这些经济体有益。其次,笔者相信,美国的一些资金管理账户在风险资产方面(如新兴市场、日本股市和欧洲股市)的投资仍然“超重”。随着美国海外资金的回流,一个鹰派美联储可能会给美元注入更多的动能。再次,全球大多数对冲基金和新兴市场的投资者都是以美元为基础的。亚洲和其他新兴地区的投资者也同样依赖美元。当他们从其他风险资产或市场退出时,将转换成美元现金。
第三,美联储不愿见到1994-1995年的情景重现。在1994-1995年,美联储被迫将联邦基金利率从2004年2月的3.00%调升至一年后的6%。继1994年5月和8月升息各50个基点后,为了表明其控制通胀的决心,美联储同年11月15日以75个基点的升息幅度震惊了金融市场。但现在美联储应不会这么做,因为美联储已经紧缩了425个基点,大大超过了1994年11月前美联储175个基点的升息幅度。前期累积的庞大的升息幅度使美联储在未来的货币政策决策中还要掂量掂量。美联储正在努力回避CC路径。
第四,1994-1995年情景重现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风险。美联储所希望的曲线BB可能并不会成真。事实上,美联储现在越不强硬,金融资产价格越有可能受到支撑,美国经济越有可能带来惊喜。在此情景下,BB曲线将向AA曲线转化。这使美联储更有可能重复1994-1995年的历史。当然,这个讨论仿佛置身于无数个镜子的房间,包含着不断变化的市场预期、美联储政策外生属性以及金融资产价格之间的无限循环关系。从互相影响的角度看待资产价格驱动的美国商业周期,这样的循环讨论却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的美国经济学家长期以来都在警告,在2007年美国经济向3%的趋势水平回归之前,核心CPI将从当前的2.4%升至2.6%,美国国内需求将会在第二季度再次得到确认。虽然预测集体投资者心理是件困难的任务,但笔者所能想象的美国经济中间道路可能会使市场大为吃惊,并为长期债券市场带来恐慌。
即便这场通胀最后被证明是暂时的,美联储也可能难以使市场相信如此。尤其是如果经济增长存在上行可能,投资者可能抛售更多长期债券,那么联邦基金利率可能向6.00%的关键水平进发。风险资产和新兴市场可能会再度受到投资者的抛弃,美元可能再度上升,就像今年5月和6月的情形一样。如果美国经济遵循BB曲线,美元将陷入最糟糕的境地;如果遵循AA曲线,美元将得到提振。(本栏目逢周二刊发,本文由任永力先生授权本报发表。本报编辑 张燕 编译)
z19911021
发表于 2006-7-11 23:05
好!辛苦了!
mai
发表于 2006-7-12 23:22
笨熊--你玩期权还是期权玩你--2006-07-12 12:33:26期权本来是机构间用来对冲中长期风险的一种衍生工具,其复杂程度不是一般投资者可以想象的,但是,国内银行为了解决不能做空的问题,挖空心思推出面向个人的外汇期权交易,害人不浅。 看了一些关于保证金和期权之区别的帖子,笑到肚子痛,讨论这个问题和讨论狗和板凳的区别一样毫无意义。 还有一些朋友想当然地把保证金的交易成本和期权相比较,得出很多结论,一样的可笑。看看期权是如何定价:[转贴的,我懒得看懂]
期权的价格与价值期权的价格就是期权费。以下是决定期权价格的六大变量:现货价格(Spot price);合同价格(Strike price) ;合同期 (Expiration date) ; 波幅(Volatility);本国利率(Interest rate);(股票)分红率(Dividend yield)(如果是外汇期权,这就是外国利率)。 以上六大变量,每一个都对期权的价格/价值的估算有重要作用,缺一不可。计算期权的价格公式大约有六七期权;另一个是Cox – RubinsteinBinomial Options Pricing Model,这个公式主要用来计算美式期权。用这两种公式计算出来的期权价格也充分反映出以上两种不同风格期权的基本内涵:美式期权总是比欧式期权贵一些,因为美式期权有“提前行使权利”的优势。至于美式期权到底比欧式期权贵多少,要看实际情况而定,并无一定公式。但有些学者和业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美式期权的价格要比同样的欧式期权的价格平均高1.5%左右。
那么,当我们看到许多不同期权及其价格时,如何去理解和应用呢?我们如何把这些看上去复杂和混乱的数字转化成概念以符合投资需要,然后再进一步把这些概念和数字“资本化”,以实现我们的投资愿望呢?总的来说,期权价格是反映其商品价格未来变动的可能性,也就是概率。概率是期权价格计算的核心。它最变化莫测,也最有意思。如果掌握了这一点,投资者可以说是入门了。在进一步探讨期权价格之前,有必要先把三个有关期权价位的概念介绍一下。
价内(In一the一money or ITM):期权到期或到期之前,买家有利可图; 价外(Out一the-money of OTM):期权到期或到期之前,买家无利可图。 平价(At-the-money of ATM):期权到期或到期之前,买家无利可图,此时合同价格等于现货价格。
如果比价内更价内,则是深价内(Deep in-the-money);如果比价外更价外,则是深价外(Deep out-the-money)。
以上读者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如果买权在价内,其同类的卖权必在价外;反之亦然。在价内的期权一定比在价外的期权要贵例如,America Online(AMER) 股票现货价格在$27 1/2,其9月卖权@$3O则在价内。因为如果买到该期权,立即行使其权利,在$3O上把股票抛出,然后立即再以市场价格买进平仓,投资者可获利$21/2($ 3O?/FONT>$ 27 1/2=$2 1/2)。此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该卖权的价格必大于$21/2(成交价=$3 1/8),否则就有无风险套利(Risk-free arbitrage)的机会。该卖权的同类买权(9月Call@3O)则在价外。若此时行使权利,便无利可图。
期权概念中的价位风险(Delta)就充分反映了商品价格变化的概率。如果其价位风险是50%,就说明该期权有50%的机会到期在价内。在这种情况下,该期权成败的机会是一半对一半。投资者们应该注意的是,75%在价内的概率是非常高的,但在到期或到期之前,不等于该期权一定总在价内;25%在价内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但在到期或到期之前,不等于该期权一定总在价外,因为未来商品价格会不断变化,从而也导致其期权的价格不断变化。如果你在价外买进期权,而后该期权变化在价内,你的投资便增值;如果你在价内买进期权,而后该期权变化在价外,你的投资便贬值。
有关价位风险和期权概率的计算是很复杂的。当投资者在作期权买卖时,不是人人手中有一台电脑,先把数据一个个输入,然后再把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市场相比较,因为这样太慢了。有一种简明、直接的方法可以很快地估算出期权的概率。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美式期权比欧式期权有“提前行使权利”的优势,所以投资者也多付近1.5%的期权费。在价内的期权比在价外的期权要贵,因为概率在发生作用。当投资者买进期权(无论是买权还是卖权)时,实际上他们是在买一定时间内希望会发生作用的概率。买权反映价格上动的概率,卖权反映价格下动的概率。期权的价值主要是由以下两种价值组成的:期权价值=内涵价值+时间价值内涵价值:期权的实际价值,即概率。 时间价值:期权投资者为投资期权而进行融资的成本。
如果现货价格=$27 1/2,9月的American Online Put@3O=$3 1/8,那么,3 1/8=21/2+5/8( OV=IV十TV);
9月的America Online Put@25=$1/2,那么,1/2=l/2(OV=TV); 10月的Aericar Online Put@25= $13/8,那么,13/8=13/8(OV=TV)。
可以看出,价内的期权至少等于它的内涵价值;价外的期权只有时间价值,而且时间越长,价值越大,因为融资需要的成本也越高。 看懂了没? 我通俗化一点讲: 期权的卖方相当于保险公司,买方相当于买保险的人。以人寿险为例。 期权的价格就是保费。
保费如何确定呢?要看你要保什么了。你要保自己1周内安然无恙,保费就低,你要保自己90岁还健康,保费就高。 要想获得保险赔偿怎么办? 认真研究自己的保险单,看看那些病不再保险之列,祈祷吧,别得这些病,不然死了白死;看看有没有死亡的时间限制,早死1个月晚死一个月都不行的;看看对于死法有没有限制,火车、汽车飞机上登天可以,从38楼下来即吓人也无效益。 容易吗?机构们进行期权交易,多数都是以对冲风险为目的,付出了权利金,基本不想着能够收回,主要是防止万一的情况发生。不知道有多少人买过银行高收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达到预期收益的多吗?具我所知,很少很少,这些产品银行就是帮大家买入了期权,我知道,某银行1年推出10只产品,只有1只达到了预计收益。是银行水平差吗? 不是的,是期权这种特性决定了的,如果你承认只有少数人是商业保险的受益人,那么你就必须接受买入期权多数要亏损这个事实。 我们能做到的是什么?还是以保险为例。 假如你给别人买意外伤害保险,受益人是你,你需要做的就是在长途汽车站做调查,看那个车的车况最差,那个司机的手潮,那条线路路况最糟糕,这些都摸透了,出手吧,然后就听天由命了。 如果不了解期权是做什么的,天天以投机的心态来投资期权,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你想玩期权,却被期权玩了你。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